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75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菜机,特别是一种电热式数控炒菜机。
背景技术
中国的烹调文化博大精深、方式变化繁多,其中主要烹调技法包括炒、焖、炸、煮、蒸、煎、烤等,各种烹调方式的实质是被烹调物经过不同搭配以及各种预期火候状态后,烹调得到千变万化的具有不同口味物点和风味效果的各种菜式,迄今为止,烹调仍然主要是一种经验和手工为主的技艺,对操作人员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且,炒锅都是敞开作业,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虽然有抽油烟机但也无济于事。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炒菜机,但往往不能实现对被加工食品从进料到出锅的全自动操作,特别是不能实现对加工好的菜肴实现自动出锅和方便放调味料与放菜的功能;炒菜过程中常常需要在一定容器内对被加工食品进行翻炒、拌和及铲动,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也有一些是简单的机械完成拌和、搅拌的功能,但往往不能实现对被加工食品的均匀受热及翻炒、拌和和铲动的功能,特别是炒细长条状的食物时会产生缠绕;以及繁杂的清洗过程大多是人为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电热式数控炒菜机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式烹调设备。它采用现在成熟的科技对烹调过程的参数进行数据化控制,从而实现了烹调的炒、焖、炸、煮、蒸、煎、烤智能化、标准化操作。这样只需懂得简单的操作,没有烹调技术的人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
该专利产品同时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烹调设备,我们知道厨房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我们通过对温度的控制,使食用油的温度恒定在焦化临界点之下,从而达到没有油烟的产生。另外采用密闭和保温的技术,将炒锅置于一个封闭保温的环境下工作,一方面输出的热能难以散发出去,使热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数据输入控制热能的输出,从而实现炒多少量食物,就输出多少量热能,达到精确控制热能的输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包括机壳、炒锅、底盖、翻动桨、自动供水系统、自动热气循环系统、自动加油系统、自动清洗系统、自动排气系统,所述机壳内设炒锅,炒锅下部的圆弧形壳体的一侧设底盖铰座与底盖轴接,炒锅下部的圆弧形壳体的两端的锅桨轴承与翻动桨轴承连接,炒锅一侧设有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内的热交换室底部连通自动排气系统,炒锅一侧设有自动加油系统和自动供水系统,自动供水系统通过供水管路与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连接,自动加油系统和自动供水系统,其下分别设有传动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传动系统带动翻动桨,压缩空气系统给各系统提供气压。
所述的炒锅包括锅体和热交换室,锅体上端部是一箱体,下端部成圆弧形壳体,箱体上设置入菜口,箱体的上表面设置调味料入口,用投料盖盖合,圆弧形壳体底部设有出菜口,所述的箱体上设有煎盘导轨,锅体一侧连接热交换室,热交换室通过出气口与锅体连通,出气口之上设有与热气循环箱相通的回气口,锅体靠自动供水系统处设有照明灯灯座,控制开关设在上前门盖板上,所述的锅体一侧设有弹簧固定座,弹簧固定座依次连接复位弹簧和剑铰杆,所述的剑铰杆固定连接上前门;所述的箱体设有顶保温板,热交换室和箱体设有保温背板。
所述的底盖包括盖板、盖板内设的发热板和垫板,盖板一侧设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与发热板连接;所述的锅板两侧靠复位弹簧的两面上设有加强板;所述的盖板两侧设有侧板,盖板两侧设连接盖板复位弹簧的复位弹簧定位件,盖板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锅体,其另一端连接设置在盖板上的复位弹簧定位件;所述的底盖通过底盖铰轴与锅体轴接;底盖通过定位轴和插销锁紧使之与锅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底盖通过盖板复位弹簧与锅体活动盖合连接。
所述的翻动桨包括锅铲、连接架、连接套、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架上设锅铲,连接架与左半轴、右半轴固定连接,左半轴、右半轴与锅体上设的锅桨轴承轴承连接,锅桨轴承与锅体上设的轴承座配合;左半轴或右半轴一侧连接平键,左半轴或右半轴通过平键与联轴器平键连接,联轴器与传动系统转动连接,当传动系统启动后就会带动连接架转动,从而带动锅铲转动,所述的锅铲上均匀分布通孔;左半轴和右半轴是在同一轴心线上,与锅铲形成曲轴的形状。
所述的自动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和设于蓄水箱一侧的进水管及设于蓄水箱之下设有闸阀的排水管路,进水管上设有一个电磁阀,蓄水箱进水管开口之上依次设有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加水检测器和水满检测器,及设于蓄水箱一侧热气循环供水管、清洗系统供水管和清洗锅体供水管,蓄水箱顶部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与压缩空气系统连接,所述的热气循环供水管、清洗系统供水管和清洗锅体供水管均分别设有电磁阀。
所述的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包括主加热系统和食用油加热系统,其中主加热系统包括设在热交换室内的锅体热敏电阻、水蒸气电热管、循环加热电热管和设于热交换室之上的热气循环箱及设于热气循环箱一侧的热气循环风机,热气循环箱内设热气循环供水管和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热交换室与热气循环箱相通同时又与锅体上设的出气口连通,热气循环箱与锅体上设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的食用油加热系统指的是设于底盖内的热敏电阻。
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包括储油罐和电磁阀,储油罐上设加油口,用储油罐盖密封盖合,储油罐一侧设连接压缩空气系统的气管接头,储油罐一侧设油量显示器,储油罐底部与连接锅体的喷管相接,喷管上设控制器电磁阀。
所述自动清洗系统包括储液罐和电磁阀,储液罐上设清洗液加液嘴,储液罐一侧设有与压缩空气系统连接的接气口,所述的储液罐底部设有接口连接水管,水管上设电磁阀,三通管一头连接上设电磁阀的水管,一头连接清洗系统供水管,另一头连接与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连接的水管;所述的自动排气系统包括电磁阀和排气管,排气管一头接热交换室,另一头接下水道接口,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底保温板上设连接下水道的排水管。
所述的电磁阀均由与之对应的电子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同时连接到上前门盖板上的控制面板和下前门盖板后的手动开关上;控制面板上设有多种按键,当操作时只须按相应的按键即可完成操作。
所述的机壳上设有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右保温板和底保温板;所述的机壳内设机架;前保温板上设有活动开合的上前门,上前门上设上前门拉手和上前门观察玻璃,上前门之下依次设有插销和下前门,所述的下前门上设有下前门拉手,下前门之后炒锅之下的空腔内设接菜盆,下前门之下在机壳的空腔内设有储物箱,所述的储物箱四周设储物箱门板、右盖板、后盖板和左盖板;上前门一侧依次有上前门盖板和下前门盖板,上前门盖板上设控制面板;机壳下设有四个机脚。
本发明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的有益效果是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式烹调设备,采用现有成熟的科技对烹调过程的参数进行数据化控制,从而实现了烹调的炒、焖、炸、煮、蒸、煎、烤智能化与标准化操作,这样只需懂得简单的操作,没有烹调技术的人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本发明同时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烹调设备。同时能实现自动供水、自动热气循环、自动供油、自动清洗和自动排气等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B-B)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C-C)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D-D)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炒锅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炒锅俯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炒锅(E-E)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炒锅G向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炒锅(F-F)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自动供水系统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自动供水系统N向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自动加油系统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自动清洗系统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自动清洗系统P向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的自动清洗系统Q向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的自动排气系统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的自动排气系统M向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的底盖(H-H)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的底盖俯视图;图20是本发明的底盖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的底盖(I-I)剖视图;图22是本发明的正面外形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机壳(L-L)剖视图;图24是本发明的机壳(J-J)剖视图;图25是本发明的机壳(K-K)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炒锅 101、回气口 102、锅体热敏电阻 103、热交换室 104、锅体保温背板 105、出气口 106、底盖铰座 107、锅体 108、煎盘导轨 109、轴承座 110、锅桨轴承 111、顶保温板112、灯座 113、入菜口 114、出菜口 115、弹簧固定座116、复位弹簧 117、剑铰杆 118、箱体 119、圆弧形壳体120、投料盖 121、调味料口 2、底盖 201、侧板 202、盖板复位弹簧 203、加强板 204、锅板 205、垫板 206、底盖铰轴 207、复位弹簧定位件 208、热敏电阻温表 209、盖板 210、发热板 211、定位轴 212、插销 3、翻动桨 301、左半轴 302、连接套 303、连接架 304、右半轴 305、平键 306、锅铲 307、联轴器 4、自动供水系统 401、蓄水箱 402、清洗系统供水管 403、热气循环供水管 404、清洗锅体供水管 405、排水管路 406、闸阀 407、进水管 408、加水检测器 409、水满检测器 410、进气口 411、排气口 5、自动热气循环系统 501、水蒸气电热管 502、循环加热电热管 503、热气循环箱 504、热气循环风机 6、自动加油系统601、储油罐 602、喷管 603、气管接头 604、油量显示器605、加油口 606、储油罐盖 7、自动清洗系统 701、储液罐 702接气口 703、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 704、加液嘴 705三通管8、自动排气系统 801、排气管 802、下水道接口 803、排水管9、机壳 901、上前门 902、控制面板 903、前保温板 904、上前门拉手 905、机架 906、后保温板 907、底保温板 908、下前门 909、储物箱门板 910、储物箱 911、机脚 912、左盖板 913、后盖板 914、右盖板 915、右保温板 916、左保温板 917、下前门拉手 918、上前门盖板 919、下前门盖板 10、传动系统 11、接菜盆 12、压缩空气系统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5,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包括机壳(9)、炒锅(1)、底盖(2)、翻动桨(3)、自动供水系统(4)、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自动加油系统(6)、自动清洗系统(7)、自动排气系统(8),所述机壳(9)内设炒锅(1),炒锅(1)下部的圆弧形壳体(119)的一侧设底盖铰座(106)与底盖(2)轴接,炒锅(1)下部的圆弧形壳体(119)的两端的锅桨轴承(110)与翻动桨(3)轴承连接,炒锅(1)一侧设有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和自动清洗系统(7),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内的热交换室(103)底部连通自动排气系统(8),炒锅(1)一侧设有自动加油系统(6)和自动供水系统(4),自动供水系统(4)通过供水管路与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和自动清洗系统(7)连接,自动加油系统(6)和自动供水系统(4)其下分别设有传动系统(10)和压缩空气系统(12),传动系统(10)带动翻动桨(3),压缩空气系统(12)给各系统提供气压。
所述的炒锅(1)包括锅体(107)和热交换室(103),锅体(107)上端部是一箱体(118),下端部成圆弧形壳体(119),箱体(118)上设置入菜口(113),箱体(118)的上表面设置调味料入口(121),用投料盖(120)盖合,放便倒入调好的调味料,圆弧形壳体(119)底部设有出菜口(114),所述的箱体(118)上设有煎盘导轨(108),锅体(107)一侧连接热交换室(103),热交换室(103)通过出气口(105)与锅体(107)连通,出气(105)之上设有与热气循环箱(503)相通的回气口(101),为了使高温蒸气喷到需要加工的食物上,出气口(105)做成向下斜的形状,高温蒸气进入锅体(107)内加热食物与食物进行热交换后,低温蒸气从箱体(118)后侧上部的回气口(101)流进热气循环箱(503)里,热气循环箱(503)与热交换室(103)连通,把与食物进行过热交换的蒸气送回热交换室(103),形成热能的不断循环,锅体(107)靠自动供水系统(4)处设有照明灯灯座(112),便于看清锅体(107)内的情况,控制开关设在上前门盖板(918)上,所述的锅体(107)一侧设有弹簧固定座(115),弹簧固定座(115)依次连接复位弹簧(116)和剑铰杆(117),所述的剑铰杆(117)固定连接上前门(901);所述的箱体(118)设有顶保温板(111),热交换室(103)和箱体(118)设有保温背板(104)。
所述的底盖(2)包括盖板(209)、锅板(204)、盖板(209)内设的发热板(210)和垫板(205),盖板(209)一侧设有热敏电阻(208),热敏电阻(208)与发热板(210)连接,当发热板(210)的温度高于230℃时在热敏电阻(208)的作用下就停止加热工作,当发热板(210)的温度低于程序的设定值时,发热板(210)就在热敏电阻(208)的作用下重新工作,使温度控在230℃以下,避免产生油烟;所述的锅板(204)两侧靠复位弹簧的两面上设有加强板(203);所述的盖板(209)两侧设有侧板(201),盖板(209)两侧设连接盖板复位弹簧(202)的复位弹簧定位件(207),盖板复位弹簧(202)一端连接锅体(107),其另一端连接设置在盖板(209)上的复位弹簧定位件(207);所述的底盖(2)通过底盖铰轴(206)与锅体(107)轴接;底盖(2)通过定位轴(211)和插销(212)锁紧使之与锅体(107)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底盖(2)通过盖板复位弹簧(202)与锅体(107)活动盖合连接,能够顺畅的转动,向下转动时,就可打开,这样锅体(107)里的物质就通过出菜口(114)排出。
所述的翻动桨(3)包括锅铲(306)、连接架(303)、连接套(302)、左半轴(301)、右半轴(304),连接架(303)上设锅铲(306),连接架(303)与左半轴(301)、右半轴(304)固定连接,左半轴(301)、右半轴(304)与锅体(107)上设的锅桨轴承(110)轴承连接,锅桨轴承(110)与锅体(107)上设的轴承座(109)配合;左半轴(301)或右半轴(304)一侧连接平键(305),左半轴(301)或右半轴(304)通过平键(305)与联轴器(307)平键连接,联轴器(307)与传动系统(10)转动连接,当传动系统(10)启动后就会带动连接架(303)转动,从而带动锅铲(306)转动,达到翻炒、拌和和铲动食物的目的;所述的锅铲(306)上均匀分布通孔,锅铲(306)转动到遮挡出气口时,蒸汽依然可以通过,使食物能均匀地受热;左半轴(301)和右半轴(304)是在同一轴心线上,与锅铲(306)形成曲轴的形状。
所述的自动供水系统(4)包括蓄水箱(401)和设于蓄水箱(401)一侧的进水管(407)及设于蓄水箱(401)之下设有闸阀(406)的排水管路(405),进水管(407)上设有一个电磁阀,蓄水箱(401)进水管(407)开口之上依次设有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加水检测器(408)和水满检测器(409),及设于蓄水箱(401)一侧热气循环供水管(403)、清洗系统供水管(402)和清洗锅体供水管(404),蓄水箱(401)顶部设有进气(410)和排气(411),进气(410)与压缩空气系统(12)连接,压缩空气系统(12)提供气压;所述的热气循环供水管(403)、清洗系统供水管(402)和清洗锅体供水管(404)均分别设有电磁阀,通过控制各自管路上的电磁阀开关时间,就可以控制各自的用水量;所述的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包括主加热系统和食用油加热系统,其中主加热系统包括设在热交换室(103)内的锅体热敏电阻(102)、水蒸气电热管(501)、循环加热电热管(502)和设于热交换室(103)之上的热气循环箱(503)及设于热气循环箱(503)一侧的热气循环风机(504),热气循环箱(503)内设热气循环供水管(403)和热气循环供液管接(703),热气循环供水管(403)为加热和清洗提供清水,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703)为清洗提供清洗液。热交换室(103)与热气循环箱(503)相通同时又与锅体(107)上设的出气(105)连通,热气循环箱(503)与锅体(107)上设的回气口(101)连通,形成热能的不断循环,热交换室(103)内设的锅体热敏电阻(102),也可用其它相关控制器代替;所述的食用油加热系统指的是设于底盖(2)内的热敏电阻(208);主加热系统和食用油加热系统形成一个密闭的工作环镜,使整个循环都在这个环境下工作,使热能最大限度地让食物吸收。
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6)包括储油罐(601)和电磁阀,储油罐(601)上设加油口(605),用储油罐盖(606)密封盖合,储油罐(601)一侧设连接压缩空气系统(12)的气管接头(603),储油罐(601)一侧设油量显示器(604),储油罐(601)底部与连接锅体(107)的喷管(602)相接,喷管(602)上设控制器电磁阀。
所述自动清洗系统(7)包括储液罐(701)和电磁阀,储液罐(701)上设清洗液加液嘴(704),储液罐(701)一侧设有与压缩空气系统(12)连接的接气口(702),所述的储液罐(701)底部设有接口连接水管,水管上设电磁阀,三通管(705)一头连接上设电磁阀的水管,一头连接清洗系统供水管(402),另一头连接与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703)连接的水管;使水与清洗液进行混合后流入热气循环箱(503)和炒锅(1)里进行清洗,清洗后启动热气循环供水管(403)和清洗锅体供水管(404)上的电磁阀,清水就进入热气循环箱(503)和炒锅(1)把清洗液清洗掉,最后启动水蒸气电热管(501)和循环加热电热管(502)和热气循环风机(504),用高温蒸气再清洗一遍,实现消毒的目的。
所述的自动排气系统(8)包括电磁阀和排气管(801),排气管(801)一头接热交换室(103),另一头接下水道接口(802),排气管(801)上设有电磁阀;底保温板上设连接下水道的排水管(803)。清洗热气循环箱(503)和炒锅(1)后的清洗液、清洗水和蒸气从排气管(801)和排水管(803)排出。
所述的电磁阀均由与之对应的电子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同时连接到上前门盖板(918)上的控制面板(902)和下前门盖板(919)后的手动开关上;控制面板(902)上设有多种按键,当操作时只须按相应的按键即可完成操作。
所述的机壳(9)上设有前保温板(903)、后保温板(906)、左保温板(916)、右保温板(915)和底保温板(907),前保温板(903)、后保温板(906)、左保温板(916)、右保温板(915)、底保温板(907)与炒锅和热交换室(103)上设的顶保温板(111)和保温背板(104)形成一个绝热密闭的工作环境,使整个热循环都在这个环境下工作,目的是使热能最大限度得到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述的机壳(9)内设起支撑作用的机架(905);前保温板(903)上设有活动开合的上前门(901),上前门(901)上设上前门拉手(904)和上前门观察玻璃(922),拉开上前门(901)即可把须加工的食物投入炒锅内;上前门(901)之下依次设有插销(212)和下前门(908),所述的下前门(908)上设有下前门拉手(917),下前门(908)之后炒锅(1)之下的空腔内设接菜盆(11),用来接从炒锅(1)内排出的菜肴;下前门(908)之下在机壳(9)的空腔内设有储物箱(910),所述的储物箱(910)四周设储物箱门板(909)、右盖板(914)、后盖板(913)和左盖板(912);上前门(901)一侧依次有上前门盖板(918)和下前门盖板(919),上前门盖板(918)上设控制面板(902);机壳(9)下设有四个机脚(9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电热式数控炒菜机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包括机壳(9)、炒锅(1)、底盖(2)、翻动桨(3)、自动供水系统(4)、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自动加油系统(6)、自动清洗系统(7)、自动排气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9)内设炒锅(1),炒锅(1)下部的圆弧形壳体(119)的一侧设底盖铰座(106)与底盖(2)轴接,炒锅(1)下部的圆弧形壳体(119)的两端的锅桨轴承(110)与翻动桨(3)轴承连接,炒锅(1)一侧设有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和自动清洗系统(7),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内的热交换室(103)底部连通自动排气系统(8),炒锅(1)一侧设有自动加油系统(6)和自动供水系统(4),自动供水系统(4)通过供水管路与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和自动清洗系统(7)连接,自动加油系统(6)和自动供水系统(4)其下分别设有传动系统(10)和压缩空气系统(12),传动系统(10)带动翻动桨(3),压缩空气系统(12)给各系统提供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锅(1)包括锅体(107)和热交换室(103),锅体(107)上端部是一箱体(118),下端部成圆弧形壳体(119),箱体(118)上设置入菜口(113),箱体(118)的上表面设置调味料入口(121),用投料盖(120)盖合,圆弧形壳体(119)底部设有出菜口(114),所述的箱体(118)上设有煎盘导轨(108),锅体(107)一侧连接热交换室(103),热交换室(103)通过出气口(105)与锅体(107)连通,出气口(105)之上设有与热气循环箱(503)相通的回气口(101),锅体(107)靠自动供水系统(4)处设有照明灯灯座(112),控制开关设在上前门盖板(918)上,所述的锅体(107)一侧设有弹簧固定座(115),弹簧固定座(115)依次连接复位弹簧(116)和剑铰杆(117),所述的剑铰杆(117)固定连接上前门(901);所述的箱体(118)设有顶保温板(111),热交换室(103)和箱体(118)设有保温背板(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2)包括盖板(209)、盖板(209)内设的发热板(210)和垫板(205),盖板(209)一侧设有热敏电阻(208),热敏电阻(208)与发热板(210)连接;所述的锅板(204)两侧靠复位弹簧的两面上设有加强板(203);所述的盖板(209)两侧设有侧板(201),盖板(209)两侧设连接盖板复位弹簧(202)的复位弹簧定位件(207),盖板复位弹簧(202)一端连接锅体(107),其另一端连接设置在盖板(209)上的复位弹簧定位件(207);所述的底盖(2)通过底盖铰轴(206)与锅体(107)轴接;底盖(2)通过定位轴(211)和插销(212)锁紧使之与锅体(107)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底盖(2)通过盖板复位弹簧(202)与锅体(107)活动盖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桨(3)包括锅铲(306)、连接架(303)、连接套(302)、左半轴(301)、右半轴(304),连接架(303)上设锅铲(306),连接架(303)与左半轴(301)、右半轴(304)固定连接,左半轴(301)、右半轴(304)与锅体(107)上设的锅桨轴承(110)轴承连接,锅桨轴承(110)与锅体(107)上设的轴承座(109)配合;左半轴(301)或右半轴(304)一侧连接平键(305),左半轴(301)或右半轴(304)通过平键(305)与联轴器(307)平键连接,联轴器(307)与传动系统(10)转动连接,当传动系统(10)启动后就会带动连接架(303)转动,从而带动锅铲(306)转动,所述的锅铲(306)上均匀分布通孔;左半轴(301)和右半轴(304)是在同一轴心线上,与锅铲(306)形成曲轴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供水系统(4)包括蓄水箱(401)和设于蓄水箱(401)一侧的进水管(407)及设于蓄水箱(401)之下设有闸阀(406)的排水管路(405),进水管(407)上设有一个电磁阀,蓄水箱(401)进水管(407)开口之上依次设有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加水检测器(408)和水满检测器(409),及设于蓄水箱(401)一侧热气循环供水管(403)、清洗系统供水管(402)和清洗锅体供水管(404),蓄水箱(401)顶部设有进气口(410)和排气口(411),进气口(410)与压缩空气系统(12)连接,所述的热气循环供水管(403)、清洗系统供水管(402)和清洗锅体供水管(404)均分别设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热气循环系统(5)包括主加热系统和食用油加热系统,其中主加热系统包括设在热交换室(103)内的锅体热敏电阻(102)、水蒸气电热管(501)、循环加热电热管(502)和设于热交换室(103)之上的热气循环箱(503)及设于热气循环箱(503)一侧的热气循环风机(504),热气循环箱(503)内设热气循环供水管(403)和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703),热交换室(103)与热气循环箱(503)相通同时又与锅体(107)上设的出气口(105)连通,热气循环箱(503)与锅体(107)上设的回气口(101)连通;所述的食用油加热系统指的是设于底盖(2)内的热敏电阻(2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6)包括储油罐(601)和电磁阀,储油罐(601)上设加油口(605),用储油罐盖(606)密封盖合,储油罐(601)一侧设连接压缩空气系统(12)的气管接头(603),储油罐(601)一侧设油量显示器(604),储油罐(601)底部与连接锅体(107)的喷管(602)相接,喷管(602)上设控制器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洗系统(7)包括储液罐(701)和电磁阀,储液罐(701)上设清洗液加液嘴(703),储液罐(701)一侧设有与压缩空气系统(12)连接的接气口(702),所述的储液罐(701)底部设有接口连接水管,水管上设电磁阀,三通管(705)一头连接上设电磁阀的水管,一头连接清洗系统供水管(402),另一头连接与热气循环供液管接口(703)连接的水管;所述的自动排气系统(8)包括电磁阀和排气管(801),排气管(801)一头接热交换室(103),另一头接下水道接口(802),排气管(801)上设有电磁阀;底保温板上设连接下水道的排水管(803)。
9.根据权利要求5、6、7、8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均由与之对应的电子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同时连接到上前门盖板(918)上的控制面板(902)和下前门盖板(919)后的手动开关上;控制面板上设有多种按键,当操作时只须按相应的按键即可完成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9)上设有前保温板(903)、后保温板(906)、左保温板(916)、右保温板(915)和底保温板(907);所述的机壳(9)内设机架(905);前保温板(903)上设有活动开合的上前门(901),上前门(901)上设上前门拉手(904)和上前门观察玻璃(922),上前门(901)之下依次设有插销(212)和下前门(908),所述的下前门(908)上设有下前门拉手(917),下前门(908)之后炒锅(1)之下的空腔内设接菜盆(11),下前门(908)之下在机壳(9)的空腔内设有储物箱(910),所述的储物箱(910)四周设储物箱门板(909)、右盖板(914)、后盖板(913)和左盖板(912);上前门(901)一侧依次有上前门盖板(918)和下前门盖板(919),上前门盖板(918)上设控制面板(902);机壳(9)下设有四个机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菜机,特别是一种电热式数控炒菜机。电热式数控炒菜机,包括机壳、炒锅、底盖、翻动桨、自动供水系统、自动热气循环系统、自动加油系统、自动清洗系统、自动排气系统,所述机壳内设炒锅,炒锅下部设底盖铰座与底盖轴接,炒锅下部两端的锅桨轴承与翻动桨轴承连接,炒锅一侧设有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内的热交换室底部连通自动排气系统,炒锅一侧设有自动加油系统和自动供水系统,其下分别设有传动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自动供水系统通过供水管路与自动热气循环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连接。本发明的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式烹调设备,采用现有成熟的科技对烹调过程的参数进行数据化控制。
文档编号A23L1/01GK101066100SQ20071007418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8日
发明者马艺鸣 申请人:东莞市轩龙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