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80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池。
背景技术
农村户用水压式沼气池,在我国广泛使用,其对我国农村燃料结构的改 善、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环境的保护、生态农业的推进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现行推广的水压式沼气池也有诸多缺陷和不足。 一是原料的利用率不 足,原料在发酵池发酵后形成的沼渣,经出渣管排出,未循环利用。在传统 上,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以猪粪尿为主。而目前,相当多的农户已经 不养猪或一年只养一、二头,加之饲料涨价,养猪成本上升,养猪农户日益 减少,猪粪尿原料不足。这就更显得原料的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二是现有的 沼气池,对于以农作物秸秆、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及有机废物(如 瓜果皮、厨余物、泔水等)等原料不能直接使用。而这些原料在农村又广泛 存在。因此对于现有的沼气池扩大其原料的适用范围,尤其是使其可适用于 各种秸秆,对沼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池,其解决了现有的沼气池不能以农作物秸 秆、水生植物及有机废物作为原料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沼气池原料不能 充分利用、产气量低的问题。
该沼气池,包括发酵池、与发酵池分别相通的进料管、出料管、出渣管, 与出料管相通的水压间,它还包括一个多功能池和循环管;循环管将多功能 池与进料管的上端连通;出渣管一端伸入发酵池底部,另一端伸入到多功能 池内。
下面说明其工作原理。通过出渣管把发酵池内的沼渣抽入多功能池,沼 渣经循环管流入进料管,把新鲜的料液带入发酵池中,由于沼渣中的沼气菌
丰富、养料不足,其与进料管内料液搅拌混合,可大大改善发酵池中的发酵 环境,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并提高产气量, 一般情况下可提高产气量30%。
另外,多功能池可作为预发酵池,对农作物秸秆、水生植物及有机废物 进行预发酵,以被沼气菌吸收利用。可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作物落叶、瓜 皮、厨余物、泔水等有机废物在多功能池内与沼渣混合,经耗氧、兼氧预发 酵后,再经循环管、进料管进入发酵池发酵,这样原先不易被沼气菌吸收利 用的有机物,亦可被沼气菌利用。
多功能池还可以完成耗氧再发酵的过程,以达到提高原料利用率目的。 产沼气的原料发酵是个复杂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耗氧 菌发酵、兼氧菌发酵(耗氧、厌氧兼有)、厌氧菌(沼气菌)发酵。上一发 酵过程为下一发酵过程储积备足了养料,经耗氧、兼氧发酵产生的可为厌氧 菌利用的养料消耗完后,沼气产量就越来越少,这时就把沼气池内的原料(已 不含沼气菌利用的养料)经出渣管抽到多功能池内,在多功能池内再经耗氧、 兼氧发酵(可再增加新鲜原料)后,通过循环管进入发酵池经厌氧菌(沼气 菌)发酵,产生沼气。如此循环反复多次,直至原料被彻底、完全被利用。 这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其结构。
图1中的沼气池,包括发酵池1、多功能池4、与发酵池分别相通的进料 管2、出料管3,与出料管3相通的水压间8。循环管5将多功能池与进料管 的上端连通;循环管5成倾斜状,其与多功能池4相连的一端高于其与进料 管相连的另一端。循环管5接在多功能池4中部靠下的位置,在循环管与5 多功能池相接的管口处设置活动堵塞6。出渣管7 —端伸入发酵池1底部, 另一端伸入到多功能池内。出渣管7属于现有技术,其可将发酵池内的沼渣 抽进多功能池。如"对沼气池出料器吸粪引料管的改进" 一文中(参见中国沼气杂志社2007年2月20日出版的"中国沼气"第25巻第1期)提及的吸 粪引料管就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渣管。
活动堵塞6在堵住循环管5时,通过出渣管把沼渣抽入多功能池,再把 沼渣挑出即可用作肥料。
权利要求1.一种沼气池,包括发酵池、与发酵池分别相通的进料管、出料管、出渣管,与出料管相通的水压间,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一个多功能池和循环管;循环管将多功能池与进料管的上端连通;出渣管一端伸入发酵池底部,另一端伸入到多功能池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其特征是在循环管与多功能池相 接的管口处设置活动堵塞。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沼气池,其特征是循环管成倾斜状, 其与多功能池相连的一端高于其与进料管相连的另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池,其解决了现有的沼气池不能以农作物秸秆、水生植物及有机废物作为原料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沼气池原料不能充分利用、产气量低的问题。其包括发酵池、与发酵池分别相通的进料管、出料管,与出料管相通的水压间;它还包括一个多功能池;循环管将多功能池与进料管的上端连通;出渣管一端伸入发酵池底部,另一端伸入到多功能池内。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1074234SQ2007200413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日
发明者岳德康 申请人:岳德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