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辣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3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麻辣调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料,具体涉及一种麻辣鲜香的麻辣调料。
背景技术
调料可谓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对于常做菜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调料也是 烹饪中很常见的调味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髙,对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调味品品种繁多,大多都是普通的调味料,功能比较单一, 例如麻辣类的调料主要是麻辣的作用,但麻辣之外的香气、鲜味并不明显,在 使用时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都只能品出麻辣的味道,其味道还不能使食用 者满意;而且功能单一,除了调味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辣鲜香的麻辣调料,还具有芳香化湿、健胃消 食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后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辣调料,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花椒15 50份、辣椒15 50份、白胡椒10 30份、八 角茴香6 15份、小茴香6 15份、砂仁6 15份、白豆蔻6 15份、白芷6 15份、陈皮6 15份、丁香6 15份、荜茇6 15份、高良姜6 15份、肉豆 蔻6 15份、草果6 15份、草豆蔻6 15份、肉桂3 12份、干姜3 12份 和藿香3 12份。
制备时将各成分粉碎,其中潮湿的成分烘干或烤干后再进行粉碎,将粉碎 后的各成分混匀即成麻辣调料,使用时按个人口味添加。本发明中,花椒,具特殊的强烈香气,味辛、麻,还具有芳香健胃的功效;
辣椒,味辛辣,能增进食欲,可开胃消食;白胡椒,味辛辣,气味芳香,其芳
香的气味能令人们胃口大开,增进食欲,还有温中散寒健胃的功效;八角茴 香,味微甜,芳香浓郁,温阳散寒;小茴香,味微甜,有特异香气、理气和胃; 砂仁,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微苦,有化湿开胃的功效;白豆蔻,气芳香,味 辛、凉,可行气暖胃;白芷,气芳香,味辛;陈皮,气香,可理气健脾;丁香, 香气浓郁,味辣微麻;荜茇,有特异香气,味辛辣,温中散寒;高良姜,气芳 香,味辛辣,可温胃消食;肉豆蔻,气芳香而强烈,味辣而微苦,有下气、消 食之功效;草果,气香,味辛辣;草豆蔻,气芳香,味辛辣;肉桂,气芳香, 味微甜、辛辣,有暖脾胃的功效;肉桂,气芳香,味微甜、辛辣,有暖脾胃的 功效;干姜,味辛辣,气香,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藿香,气清香,味淡。其中 的花椒、辣椒、白胡椒起麻辣的作用,其它成分辅以浓郁的香味,再加八角茴 香、小茴香、砂仁、白豆蔻、陈皮、荜茇、高良姜、肉豆蔻、草豆蔻、肉桂和 干姜的散寒暖胃、理气健脾的功效。本麻辣调料可用于炒菜、炖汤等烹饪,使 用后烹饪出的菜肴麻辣鲜香,适合偏爱麻辣口味的人使用,此外,该调料还具 有芳香化湿、健胃消食的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花椒30份、辣椒30份、白胡椒15份、八角茴香9份、小茴香 9份、砂仁9份、白豆蔻6份、白芷6份、陈皮6份、丁香6份、荜茇6份、高 良姜6份、肉豆蔻6份、草果6份、草豆蔻6份、肉桂3份、干姜3份和藿香3 份。
实施例2:花椒15份、辣椒50份、白胡椒30份、八角茴香15份、小茴香 6份、砂仁6份、白豆蔻10份、白芷10份、陈皮10份、丁香10份、荜茇10 份、高良姜10份、肉豆蔻10份、草果10份、草豆蔻10份、肉桂7份、干姜7份和藿香7份。
实施例3:花椒50份、辣椒15份、白胡椒10份、八角茴香6份、小茴香 15份、砂仁15份、白豆蔻15份、白芷15份、陈皮15份、丁香15份、荜茇 15份、高良姜15份、肉豆蔻15份、草果15份、草豆蔻15份、肉桂12份、干 姜12份和藿香12份。
以上各实施例中的份数为重量份。
以上各实施例制备时将各成分粉碎,其中潮湿的成分烘干或烤干后再进行 粉碎,将粉碎后的各成分混匀即成麻辣调料,使用时按个人口味添加,适合偏 爱麻辣口味的人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麻辣调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花椒15~50份、辣椒15~50份、白胡椒10~30份、八角茴香6~15份、小茴香6~15份、砂仁6~15份、白豆蔻6~15份、白芷6~15份、陈皮6~15份、丁香6~15份、荜茇6~15份、高良姜6~15份、肉豆蔻6~15份、草果6~15份、草豆蔻6~15份、肉桂3~12份、干姜3~12份和藿香3~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辣调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花椒15~50份、辣椒15~50份、白胡椒10~30份、八角茴香6~15份、小茴香6~15份、砂仁6~15份、白豆蔻6~15份、白芷6~15份、陈皮6~15份、丁香6~15份、荜茇6~15份、高良姜6~15份、肉豆蔻6~15份、草果6~15份、草豆蔻6~15份、肉桂3~12份、干姜3~12份和藿香3~12份。本麻辣调料可用于炒菜、炖汤等烹饪,使用后烹饪出的菜肴麻辣鲜香,适合偏爱麻辣口味的人使用,此外,该调料还具有芳香化湿、健胃消食的功效。
文档编号A23L1/221GK101449799SQ20081023074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5日
发明者周大红 申请人:周大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