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调降血脂的玉米食品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920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效调降血脂的玉米食品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方法属于食品加工行业(领域),涉及一种有效调降血脂的玉米食品及加 工制造方法。该方法所加工的玉米食品主要是针对对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精、细”)、失 衡对人体造成继发性“食源性”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症状的人群,是具有显著调降人体血 脂的功能性保健药效的功能性玉米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用运本加工方法,完全以玉米、小麦、大豆为原料、针对性选择采用玉 米粒、玉米须、小麦、大豆传统谷物所含营养素。利用所采用营养素的生化成份在人体内的 生化代谢系统所表达的特性、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化代谢本能;加工制造一种高血脂人 群能做为主食经常性食用,对人体不会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显著调降血脂的功能 性、保健疗效的功能性玉米保健食品。又由于营养全面丰富而适合健康人群作主食食用对 身体作调理保养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制备方法、及其加工制造工艺,使玉米食品能在解决食品 口味、营养的同时成为具有调降人体血脂的保健药效功能的功能性玉米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一、现有的以玉米为原料加工的玉米食品,主要特征是将玉米粒按以下几类方法 加工采用的1、将玉米粒脱去皮、提取去胚芽之后,将所剩之玉米胚乳加工成粉然后再与其它 谷物、果蔬配合,利用与其它谷物、果蔬的营养素配制成相对应的玉米食品。(玉米的采用物 为玉米胚乳)2、将玉米胚乳利用膨化技术改善玉米淀粉的分子链水溶性增加,消化率提高,玉 米淀粉彻底α _化;(玉米的采用物为玉米胚乳)3、去掉玉米皮、玉米胚芽后通过利用生物发酵工艺使玉米胚乳成分中的淀粉充分 膨胀,改变直链与支链淀粉的比例,以便磨的更细、脱臭、使其口感良好,超细研磨后达到生 产玉米方便面食品。现在市面上的玉米高筋面系列是利用生物工程、生物酶化技术对玉米 分子借构进行调整精加工,保留全价玉米营养而成。(生物发酵主要是将支链淀粉变成直链 淀粉使玉米粘性和韧性增加,咸度软化,以玉米胚乳为采用物)4、申请(专利)号CN200610016719. X所公示的一种生产玉米面粉的方法。使该 发明方法生产的玉米保留了全价玉米营养。(皮、胚、胚乳)下附专利检索徐兴知发明专利申请号CN00104441. 9薛心亮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410079663. 3郭洪伟等人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810139209. 0申请(专禾Ij )号:CN00107917. 4申请(专利)号:CN200410020779. X申请(专利)名称一种发酵玉米粉及其生产方法
申请(专利)号CN01108721. 8 申请日2001· 08. 08申请(专利)号CN200410064393. 9 申请日2004· 08. 21申请(专禾Ij)号:CN200610016719. X 申请日2006. 03. 28申请(专利)号CN200610016719.X所示方案,保留了全价玉米营养。其实质是 解决了由于玉米脂肪含量高加工后易氧化腐败变质不易保存的问题!1、氨基酸构成极不平衡!由于限制氨基酸的代谢负效应,对高血脂人体内循环生 化代谢系统没有调降血脂的作用。2、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玉米淀粉含量高)二、以玉米胚乳为采用物、以玉米全价营养为采用物!两类方法所加工的玉米食 品对高血脂人群之弊端如下(一)、以玉米胚乳为采用物现有以玉米胚乳部分营养样为采用物的加工方法所加工的玉米食品,对高血脂人 群没有调降作用的原因体现在,玉米胚乳内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玉米淀粉(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和玉米胚乳蛋白质。对高血脂人群的内循环代谢的危害是由玉米胚乳所含营养物质在人体的生化代 谢表达功效所导致。(1)玉米淀粉葡萄糖含量过高属于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品!人体随着高糖膳食 摄入量的增加①、当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 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负担)②、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还能使许多促进甘油三酯合成的酶类的生物作用增强,血 中的甘油三酯自然增多。(连锁反应)③、人体一坦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进而促成肝脏合成TG (甘油三酯)和VLDL (极低 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DL)三种脂蛋白)的增加,因此 引起血浆TG (甘油三酯)浓度升高.④、高糖膳食还可诱发载脂蛋白CIII (AP0CIII)基因表达增加,使血浆中AP0CIII 增高,造成脂蛋白酯酶的活性降低,引起高TG(甘油三酯)血症.⑤、人体随着高糖膳食摄入量的增加,人体内的胰岛素反应会随着碳水化合物摄 入量的增高而增高,长期高胰岛素反应加重胰腺负担、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2)玉米胚乳蛋白质玉米胚乳中所含的蛋白质又是以人体不易消化的醇溶蛋白 为主!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0%左右,其中80%在玉米胚乳中。玉米籽粒中粗蛋 白的50% 60%是人体内不能吸收利用的醇溶蛋白质(亦称为胶蛋白)。故从营养学的角 度讲,玉米胚乳的蛋白质品质比起水稻和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就要差得多,消化率也低。按现有的这些加工方法对玉米的加工将玉米粒去掉皮、去掉玉米胚芽后,以玉米 胚乳为采用物,利用各种方法加工配以其它辅料制成各类玉米食品。相对于高血脂人群,无 论是从营养学的角度;还是从使玉米这一谷物特有的,对人体高血脂所具有的调降功能,保 健药效衡量;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玉米之所以具有,被传统、事实和现代食品化学证实证明 其具有的调降血压、调降低胆固醇等诸多功能性保健药用价值,主要是玉米中的玉米胚芽 和玉米皮所含的(玉米胚芽玉米皮所含营养素绝大部分是人体所必须营养素)营养素物质及与之对应的生化特性在起主要的作用。作为血脂各指标已经不健康,机体已经由于偏食“高能量、精细化”食物而营养过 剩,人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以及能量供给与消耗的内循环动态代谢平衡已被打破,内分泌 系统已紊乱的现代高血脂人群。把玉米以玉米胚乳为采用物,配成的玉米食品将完全丧失 传统玉米对高血脂这一特殊人体所特有的调降血压、调降血脂胆固醇等诸多功能性保健 功能及保健药用价值。由于玉米胚乳碳水化合物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较高;胚乳蛋白的营养价值又低。 所以针对已处于不健康、亚健康的高血脂人群而言。由于受人体组织各器官生化功能基本 的、生物化合原理的制约,这一类型的玉米食品对高血脂人群而言是没有保健功效的!甚 至于是有一定程度危害的!使进食者感受不到调降功效;另一方面则相对营养素的生化特 性在人体生化代谢系统,转变构成一种对于这一特殊人群的机体危害的因素,进而导致形 成一种人体内循环系统的自愈修复功能的破坏所造成的恶性内循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不同的食用方法,对现有玉米食品的调降血脂的保健效果的真实感 受各不一样!(二)、以玉米全价营养为采用物(1)、葡萄糖含量过高之弊端。(2)、玉米的氨基酸构成极不平衡,严重缺乏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在限制氨基 酸负效应对人体对自身代谢功能调理、修复的自愈功能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下,丧失各营养 素在人体的生化代谢表达特性对自身生化代谢功能调理、修复的自愈功能!至使现有的玉米保健食品仅有其“玉米名”而无其“玉米特有的药用保健之实”!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玉米所含的全能营养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血脂健康人群食用玉米含有丰富的钙、 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其丰富的谷氨酸能促进大脑的发 育,是儿童最好的益智食物;所含的B族维生素能调节神经、是适合白领的减压食品;富含 的亚油酸、钙质能帮助调脂、降亚;高膳食纤维则使玉米成为很好的刮肠食物、物能预防中 年发福;所富含的谷光甘肽是最有效的抗癌成分,其所含丰富的维生素E也能帮助人体抗 衰老、软化血管。印第安人几乎不患高血压、冠心病,主要是得益于饮食传统中,习贯性以玉 米为主食。但是对于现代社会因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的“食源性”高血脂人群。玉米这“第 一黄金主食”营养素的诸多调降人体血脂的保健药用功效,按现有背景中的加工方法,就 会由于限制氨基酸效应、以及血糖生成指数高的作用,而丧失调降人体血脂的保健药用功 效。甚至由于破坏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动态平衡)系统的自愈修复 功能!而对高血脂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把玉米按不同营养素在各组织、器官内生化代谢系统所表达的 生化特性。采用玉米(玉米皮、玉米胚芽、玉米蛋白)红小麦、玉米须、全脂活性大豆粉的营 养素按其生化表达特性;实现1、针对性的排除对高血脂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功能不利的 营养素玉米淀粉(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含量高)2、消除氨基酸构成极不平衡(限制 基酸负效应)对高血脂人体生化代谢系统的干扰破坏。使玉米营养素功能性调降血脂的生化特 性,在高血脂人体内各组织、器官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的作用下所自成的对自身代谢功能 调理、修复的自愈功能,进而促进内循环系统对脂质的分解(代谢)排泄;达到调降人体血 脂的功能,保健药用功效。二、指导思路(—)、中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之说。《内经》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 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1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关键是用药物治病的同时会由于药物较强的毒副作用, 对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的自愈修复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大大削弱生化代谢系统 对自身功能调理、修复的自愈功能!致使内循环生化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系统发生 紊乱;又由于人体内循环系统进行自身整体调节系统又遭遇药物毒副作用的伤害而代谢功 能遭到削弱的双重作用下所造成的理疗大大减弱。2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食疗法调理预防疾病的效果之所以显著有效。是因为它 通过以食物营养素的(按归经原理)生化代谢特性,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循环的生化代谢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功能的作用下,产生的功能性保健药用调节功能(自愈修复功能)为 治病机理的;而食物的营养素是生物链上经生物体按自然天成的生物生化规律对自然界 各种生物体有用的各种营养物质过滤、选择性吸收贮存于植物体的。矿物无机盐,维生素、 经生物体净化后具有“可溶性”强!(可溶性强弱是人体能否吸收利用,进而促进各相关营 养素对人体起各个相对应的生化功效的关键)对于人体各器官间的生化内循环代谢的“自 愈修复功本能”是没有任何的损害的,所以恢复的就快,疗效就显箸。3、健康的体质标准是所摄入的各营养素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内循环生化代谢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系统的作用下的生化代谢表达特性,良好稳定的对自身代谢(合成代 谢与分解代谢的动态平衡)功能调节、修复的自愈功能;能保证人体内循环生化系统、内分 泌系统有条不紊健康协调的运行,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作为高等级生物、机体内具有专司调节功能的内分泌细胞及内分泌器官。这些 器官及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对其它细胞发挥代谢调节作用,这种调节称为激素水平的代谢调 节。高等动物不仅有完整的内分泌系统,而且还有功能十分复杂的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 系统的控制之下,或通过神经经纤维及神经递质对靶细胞直接发生影响,或通过某些激素 的分泌来调节某些细胞的代谢功能,并通过各种激素的互相协调而对机体代谢进行综合调 节,这种调节称为整体调节水平的代谢调节。细胞代谢调节、激素代谢调节、整体的代谢调 节统称为三级水平代谢调节,在代谢调节的三级水平中,细胞代谢调节是基础,激素及神经 对代谢的调节都是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实现的。即体内分泌的激素改变了细胞代谢的浓 度,或改变了体内某些酶的催化能力及含量,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浓度.不断的调节各种 物质代谢的强度、方向和速度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高等动物还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对各 种激素的相互协调进行代谢调节。(二)、由胆固醇、甘油三酯在人体的生化特性对人体健康重要的生化意义所决 定对高血脂的治疗、过度的依赖干扰人体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将会给人体造成非常严 重的内循环代谢功能的损害,导致各组织器官功能的进一步损害!这就决定了科学合理调 降高血脂的方法,必须是在保证强化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的动平衡稳定为前提?通过对内循环系统自愈修复功能的增强所达到的理疗!1、各营养素在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所体现的生化特性,对人体脏腑经络某部 分的选择性作用。只有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消除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的干扰破 坏作用,才能显现。2、蛋白质互补作用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应,由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的生化代 谢过程是个流动的过程,所以只有所需氨基酸同时到达身体组织才能构成蛋白质。3、单纯给高血脂人群增加蛋白的供给会由于“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 系统所造成的①、在“限制氨基酸效应”的作用下营养素达不到预期生化功效!②、血氨毒副作用!有毒代谢物在体内的积累而引起中毒,酸碱失衡、尿酸积累等 一系列内分泌紊乱!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损害!进而促进内分泌的紊乱加重!(三)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的功能分工,无论是胆固醇,甘油 三酯在体内的合成代谢,还是二者的分解代谢功能,都是肝胆器官在承担主要任务!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异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出现了障碍所 致!而肝脏恰恰就是这一功能的重要承担者!胆固醇在人体中的重要程度使得人体自身就拥有相当完备的自动调节血液中胆 固醇含量的能力,这个的调节系统被人体内循环系统精确地操控着。正常情况下体内合成 量可自动调节,以按人体生化所需保持一定的水平。肝是人体最大的的腺体器官,占人体重的2. 5%。肝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 重血液供应,生成的胆汁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肝丰富的血液供应和独特的形态结构使其 代谢极为活跃,不仅在糖、脂、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代谢方面与全身各个组织器管密切 相关,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以及免疫和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特别是来自胃肠 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脏内进行合成、分解、转化、贮存。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 )减糖假腹饱感一降脂1、将玉米粒营养素中淀粉去掉,用等量红小麦标粉代替。2、利用以玉米皮、大豆粉、小麦粉、玉米须所含膳食纤维在胃中所形成的假腹饱 感!刺激胰高血糖素激活脂肪组织内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加速脂肪动员。脂库脂库脂肪动 员,释放的脂酸进入甘内代谢.肝从血液中摄取脂酸的速度与其血液浓度成正比.以达降 低人体血脂之功效!3、利用醇溶蛋白在胃中不易消化、胃排空率降低所造成的假腹饱感!刺激胰高血 糖素激活脂肪组织内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加速脂肪动员。脂库脂库脂肪动员,释放的脂酸进 入甘内代谢.肝从血液中摄取脂酸的速度与其血液浓度成正比.以达降低人体血脂之功 效!( 二)、肝胆脾胃胰脏功相关氨基酸互补、平衡通过蛋白质互补营养平衡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的干扰破坏 作用配以全脂活性大豆粉解决由于玉米严重缺乏构成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功能性保 健调降血脂药效作用的必须营养素;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大豆缺乏蛋氨酸恰恰又可因为玉米所富含的蛋氨酸所有效的补充。1、蛋氨酸参与胆碱的合成,胆碱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并可以防止脂肪在肝脏中 的异常积累而出现脂肪肝,防治动脉硬化高血脂症。据人体生化限制氨基酸理论,蛋氨酸是 大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胆碱促进脂代谢的功能就会丧失,又由于胆碱是构成卵磷脂的组 分之一,而卵磷脂又具有良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蛋氨酸是含硫必需氨基酸,与生物体内各种含硫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当缺乏 蛋氨酸时,会引起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或不增加体重、肾脏肿大和肝脏铁堆积等现象,最后 导致肝坏死或纤维化。蛋氨酸还可利用其所带的甲基,对有毒物或药物进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 (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有硫的氨基酸,它参与 体内甲基的转移及磷的代谢和肾上腺素、胆碱和肌酸的合成;是合成蛋白质和胱氨酸的原 料,是甲基供体。2、赖氨酸调节人体代谢平衡,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能 明显促进大脑发育,是肝脏及胆囊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体腺乳腺、黄体 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赖氨酸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赖氨酸为合成肉碱提供结构组分,而肉碱会促使细胞 中脂肪酸的合成。赖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促 进幼儿生长与发育的作用。如缺乏赖氨酸,会造成胃液分泌不足而出现厌食、营养性贫血, 致使中枢神经受阻、发育不良。赖氨酸还能提高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积累,加速骨骼生长。钙具有通过舒张软 化血管和降血压的功效。赖氨酸在医药上还可作为利尿剂的辅助药物,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而引起的铅 中毒现象,与蛋氨酸合用则可抑制重症高血压病。赖氨酸是帮助其它营养物质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人体只有补充了 足够的L-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均衡营养,促进生长发育。①、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增强体质。②、增进食欲、改善营养不良状况。③、改善失眠,提高记忆力。④、帮助产生抗体、激素和酶,提高免疫力、增加血色素。⑤、帮助钙的吸收,治疗防止骨质疏松症。⑥、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3、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促进睡眠;医药上常将色氨酸用作抗痉挛剂, 胃分泌调节剂,胃黏膜保护剂和强抗昏迷剂等。4、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参于脂肪代谢,缺乏时会出现肝 脂肪病变。(三)、生物链上纯天然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平衡补给、营养素的平衡补给,对人体 有双重调理保健作用
1、减轻肝负担在现代社会由于大量的化学制剂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食源性非营养添加剂的增 加等等导致人体肝脏功能负担大增。2、所采用食物营养素按归经原理,保养、强健人体内循环代谢系统的自愈修复功 能!①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降脂、增加血中 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②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胆经。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的功能。③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燥, 烦热,消渴,泄痢,痈肿。④黄豆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四)、膳食纤维玉米小麦打豆富含膳食纤维①保持消化系统健康②增强免疫系统③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④降低胰岛素和三酸甘油脂⑤通便、利尿、清肠健胃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⑦平衡体内的荷尔蒙及降低与荷尔蒙相关的癌症四本发明的配料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中医食疗理论的指导下以围绕玉米天然营养素在人体生化 代谢系统所表达的代谢特性为中心1、去除全价玉米营养素里对高血脂人体不利的营养素 部分(高糖);2、通过与小麦大豆玉米须蛋白质互补作用、营养平衡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 应对人体生化代谢系统的干扰破坏作用,充分发挥组合营养素生化表达,对人体的内循环 生化代谢系统的保健调理功能;3、利用人体内循环代谢系统促进血脂的代谢(合成代谢与 分解代谢)排泄。以实现玉米特有的开胃、健脾、除湿、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降脂、增加血中 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玉米的药用价值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高血脂人群的有效 调降功效。由于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是个流动的过程,人体所需氨基酸只 有同时到达身体组织才能构成蛋白质,所以必须同时食用。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营养平衡 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功能的负干扰作用后。营养素对人体的生化代谢 特性在健康人体,生化代谢系统的作用下体现出的对自身内循环系统功能调理、修复的自 愈功能!(一)作为主料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 降脂、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玉米的药用价值在古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抗衰老等方面亦具有一定的疗效。每IOOg干玉米含蛋白质8. 7g,脂肪4. 3g,热能1448. 6KJ,磷293mg,钙10mg,铁3. lmg,含有淀粉70. 6 % 76. 5 %,蛋白质5. 8 % 9. 0 %,脂肪3. 9 % 4. 6 %,(其中人体必需 的亚油酸占19% 71% ),粗纤维1.0% 1.6%,还含有维生素附、82、86、泛酸,烟酸,生物 素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磷、钾、硅、镁、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玉米还含有维生素C、胚 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玉米的钙、磷、铁、钾含量均高于大米和小麦它不象小麦麸和米糠 那样含有较多的植酸而影响有用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吸收。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 为稻米、面粉的5-10倍参考资料玉米的营养及药用价倌研究讲展DeveIooment of Nutritionand Value of Medi cine on Mai ze期刊论文全文]张中东,惠国强,张红梅,赵力,何雪峰, ZHANG Zhong-dong, HUI Guo-qiang, ZHANG Hong-mei, ZHAO Li, HE Xue-feng-《玉米科学》 2006年3期.1、玉米粒皮(1)、(玉米皮粗脂肪含量为5. 99%,粗蛋白质4. 86%,粗纤维含量为12.45% ;玉 米皮油的相对密度0. 9135,皂化值189. lmgK0H/g,碘值112. 4gl/100g,不皂化物3. 75%;玉 米皮油脂肪酸组成中,油酸30. 27%,亚油酸54. 14%,棕榈酸13. 68%,硬脂酸1. 14%。玉 辦驢杯饱刺旨隨,★職80训卜.。(2)、玉米粒皮水溶性纤维主要由木糖(18.7%)、阿拉伯糖(10.5%)构成的多 聚糖,亦含少量半乳糖和葡萄糖,有效能值与小麦麸相近,但是它不象小麦麸和米糠那样含 有较多的植酸而影响有用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吸收。含纤维76%左右。2、玉米胚芽玉米胚芽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胆固醇, 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细胞衰老及脑功能退化,并有抗血管硬化的作。胚芽营养素占玉米全 粒营养的70%以上玉米胚的蛋白质!脂肪!灰分和膳食纤维含量都比富强粉高#分别是富强粉的 10. 6,1. 5,2. 3、和20倍.脂肪中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总脂 肪的59. 8%。玉米胚中钙、铁、锌、硒的含量分别比富强粉高出2飞倍,维生素B2和维生素 E的含量分别比富强粉提高了 252. 9%和1. 46. 8%。玉米胚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富强粉更 接近于FA0/WH0模式,其中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分别比富强粉提高61.9%、 32. 2%,48. 和272. 7%。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也分别是富强粉的14倍和15. 5倍,其 它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高于富强粉。3、玉米蛋白:①玉米朊、(总含量3%)②玉米子粒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0.01mg 0.9/100g。③玉米黄色素主要由叶(lutein),玉米黄质(zea xanthin)和隐黄素 (cryp-toxanthin)等类胡萝卜素所组成,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在玉米子粒中的含 量为0. 2(Γ0. 37mg/g。玉米黄素是小麦、大米所没有的。④玉米蛋白粉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对人体血压调节 有重要的生理作用。⑤玉米醇溶蛋白( 二)、玉米须玉米须药理及食疗价值兼备
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矿质元素、有机酸、糖类及挥发性成分等;药理作 用包括抗氧化活性、抗肿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抑制亚硝化反应等。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 1106%,玉米粒仅含0. 1411%,玉米须黄酮类 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中医学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胆经。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降血 糖的药用功能。玉米须利尿作用虽然比西药“速尿”慢,但比其作用持久!(三)红小麦热量317 (千卡),碳水化合物64. 4 (克)。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燥,烦 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四)全脂活性大豆粉大豆内含约28%的糖类,其中3分之2是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膳食纤维。大豆粉的添加使玉米小麦大豆间实现蛋白质互补,大豆维生素含量较少,通过蛋 白质互补作用、氨基酸平衡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的负干扰破坏作用 充分发挥各必须营养素对人体的生化代谢特性1、大豆粉含蛋白50%,玉米小麦粉粉含蛋白10%,将10%大豆粉与90%玉米小麦粉粉混合,豆面混合粉的蛋白质含量便可提高到14%,较面粉的蛋白质 含量增加40 %。玉米小麦粉缺乏赖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赖氨酸,大豆缺乏蛋氨酸玉米富含 蛋氨酸,10%大豆粉与90%面粉混合后,其蛋白质的PDCAAS(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 记分法)评分提高到0. 99,而大豆所缺乏的蛋氨酸接近理想水平。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氨 基酸平衡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的负干扰破坏作用充分发挥各必须营 养素对人体的生化代谢特性!2、是利用大豆蛋白质所具有的,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保油性、乳化性、胶凝性、 起酥性等许多功能特性,在面粉中添加5% -10%的大豆粉制作食品,使玉米食品具有良好 的口感、光滑饱满的外表、果仁般的风味、更长的保鲜期以及更高的营养价值。参考资料《食品生物化学》北京_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石保2008.1《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食品生物化学》北京_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石保金主编2008.《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裘沛然主编/文汇出版社《食品营养学》王莉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中医学》/程化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五本发明配料的制备步骤一种以玉米做为主料生产的,能有效调降血脂的玉米食品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其 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工艺步骤{一}、各配料的制取{二}、配方比例{三}、成品可采用鲜湿面形式采用制鲜湿面形式的原因是便于“保鲜、保湿”。
{一}、各配料的制取玉米一干法脱皮提胚一玉米胚芽一分选一除杂一烘干一研磨打浆一(一)优质玉米粒先采用干法清选、水洗、甩干、用运干法脱皮提胚工艺将玉米 粒分解为(1、2、3、)1、玉米粒皮2、玉米胚芽3、玉米胚乳(作其它用途加工)( 二)玉米粒皮、玉米胚芽,具体加工方法流程是1、先采用干法清选、水洗、甩干、提皮提胚、(采用干法的原因及理由保证玉米皮 的原质原味!保证胚芽的原质原味!保证玉米胚皮的正味,以避免采用湿法分离时亚硫酸 浸泡遭成怪臭味!)2、烘干,酶钝化分离后的胚芽中存在各种酶,故需将胚芽在115°C温度下保持20 秒,以有效消除或者钝化酶活力。3、研磨打浆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先粗磨,然后细磨,磨成均勻的糊状胚芽浆(加水量按鲜湿面 调和面用水量而定)(三)蛋白粉采用湿法制取玉米淀粉工艺所得玉米蛋白粉应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法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脱脂、脱异杂气味的脱臭处理! 这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亚硫酸浸渍使蛋白内含脂类物质产生酸败,形成有臭味的低级酮类 化合物、1-2内醚丙醛等物质。必须对玉米蛋白粉进行的异杂气味进行脱脂、脱异杂气味。 脱臭处理使之达食品级。(脱臭)参考工艺应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法工艺采取《粮油加工与食品机 械》2005年第9期/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法在玉米蛋白前处理的应用/文章编号10 09-1807(2005)09-0084-03萃取温度50°C、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60min、C02流量23L/h ;玉米蛋白粉应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脱臭流蛋白粉—7jC洗—干燥—粉碎—称取—定量—装入萃取筒—萃取{—收集萃取物一称量{—取出料筒一脱脂脱异杂味的食品级玉米蛋白粉(四)玉米须(烘干打浆100目)(五)红小麦按国家标准制成标准粉(100目)(六)全脂活性大豆粉(100目){ 二 }配方比例(以配方干粉的总量计)(一)、水(按鲜湿面制取要求而定)(二)、玉米胚芽浆(4 % -18 % )(三)、玉米粒皮(6%-15% )(四)、食品级玉米蛋白粉(6%-18% )(五)、玉米须(0.5%-5% )
(六)、红小麦标准粉(45%_65% )(七)、全脂活性大豆粉(5%-18%的大豆粉){三}、制成品采用鲜湿面形式采用制鲜湿面形式的原因是便于“保鲜、保湿”。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特点、积积极效果(一)、科学性!安全性!持久性!本发明方案的科学性体现在是利用食物的营养素,在人体代谢系统的生化特性, 对人体自愈功能的修复、强化作用作为理疗药效!1、针对造成食源性高血脂症的内外因素,选择性采用玉米营养素里面对人体高血 脂具有血脂调降,保健药效功能的营养素。去掉对高血脂人体调降血脂不利的玉米淀粉;再 配以玉米须、红小麦、大豆,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氨基酸营养平衡,食物营养素所具有的天 然生化特性为药性!通过所选采用配方营养素对人体脏腑经络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消除 谷物限制氨基酸负效应,对人体生化代谢的负干扰作用后。。内循环代谢系统在各必须的营 养素的作用下所成的,对自身代谢功能调理、修复的自愈功能。玉米的保健药用功能才能在 人体内发挥应有的保健功能。2、所采用配料是生物链上经生物体按自然天成的生物生化规律过滤、选择性吸 收自然界各种生物体有用的各种物质而成。矿物无机盐,维生素、经生物体净化改良后具有 非常宝贵的“可溶性” “无毒性”(可溶性强弱是人体能否吸收从而对人体发生相对应的生 化功效的关键)而经过植物体内细胞按生物体,生化吸收规律过滤过的;是符合人体生物 化合所需、对人体有害物是极少的营养素!对人体各器官间的生化内循环本能特性自愈修 复功能是没有任何的损害,减轻肝脏负担。恢复快、疗效显箸,因而“无毒治病、十去其九”。3、人体内的自愈平衡、调整修复功能主要表现是人体内的生化代谢系统由一系列灵敏巧妙、精确有效的非常复杂的代谢调节机构 所控制,以保持体内外环境的相对恒定及动态平衡。由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的代 谢调节、及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统称为三级水平代谢调节,在代谢调节的三级水平中,细胞 水平代谢调节是基础,激素及神经对代谢的调节都是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实现的。体内分 泌的激素改变了细胞代谢的浓度,或改变了体内某些酶的催化能力及含量,从而影响代谢 反应的浓度.高等动物还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对各种激素的相互协调进行代谢调节的。本 发明配方正是充分强化利用遵循人体的一系列灵敏巧妙、精确有效、非常复杂的代谢调节 机构,在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的作用下,促进脂质的分解(代谢)排泄。4、肝是机体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现代社会由于环境各类化学制剂大量使用,加 剧了肝脏器官的负担。这就决定了无论是调降血脂的需要;还是抵抗外部环境对人体肝脏 的功能性负担的加重;科学安全的调理、强化保养肝脏功能的重要性都显的犹为必要要。本 发明的积极效果就犹为凸显了。健康的体质标准就是,人各组织、器官的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代谢功能的健康旺 盛!内循环代谢系统在各营养素的生化代谢特性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稳定的对自身代谢功 能调理、修复的自愈功能!代谢旺盛的青少年和经常参加体力活动或坚持锻炼的青壮年, 由于体内生化代谢系统旺胜因而有害胆固醇不易积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是由生物生化代谢规律所决定的!保持、协调这一内循环生化系统的代谢规律,增强这一系统对自身的自愈修复功能是人体实现持续健康的重要前提!是唯一最安全 的途径!胆固醇在人体生化系统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药物干扰、限制人体内源性的胆固醇 的合成是没有长效机理的,不安全的,!(二)、积极的社会效果!2004年报10月报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 2002年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 与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其中一方面是城市居民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类食物消费 过低,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率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因为营养过剩全 国有碍。1. 6亿成年人血脂异常,20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大城市 人口中每100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由此而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的癌症 已占所有癌症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近五十年来不论在农村或城市,由于随着经济物质的增 长,人们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以“高能量、精细化”为特征的“西方化”趋势。 城市和富裕的农村人口由于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使的这一人群的体重超重、心脑血管疾 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50-60年代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 分别居第五六位,1975年以后则分别上升至第二三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已占全部疾病 死因第一位。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总死亡人口的百分比,已由1957年的12.07% 上升到2001年的42. 6%,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00万另有部分患者虽经抢救而幸 存,但多数留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由此给国家和个人造成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损失。根据目前已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到2020年,人类疾病死 因排列顺序将有重大变化,但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仍将是人类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到那 时,估算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数将自1990年的630万增至1100万;脑卒中自440万增至770 万。30年中循环系统死因构成将增高59.6%,冠心病和脑卒中分别增高74. 6%和75%。这 些资料充分说明,心脑血管疾病不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更是目前和未来20年内 人类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 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 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 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 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 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 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正常平衡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动态稳定平衡)对人 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由胆固醇、甘油三酯在人体的生化特性对人体健康重要的 生化意义决定了科学合理调降高血脂的方法,必须是在保证强化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系统 的动平衡稳定为前提?通过对内循环系统自愈修复功能的增强所达到的理疗!本发明方法加工制备的功能性玉米性调降血脂食品,能极大程度的使人们在一日 二餐中、对人体内循环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系统的自愈修复功能进行调理保养,促进内循环生化系统维持稳定平衡的内分泌!(三)、经济效益!加快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玉米深加工是国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客观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利好发展,也是发展绿色可持续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1)、本方法发明,对玉米加工度深,产品附加值高。用等量的玉米原料就可以得到 更大的产值、利润。符合在产品升级和延长产业链的产品开发中,必需以市场为导向,增加 效益为主线,依靠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搞现有生产厂工艺技术的复制生产的要求。(2)、本发明向农户直接采购的原料占总用料98%以上。对优化我国农业的产业结 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2、本发明完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1)、本发明完全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十一五”目标中主 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提高到4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 1(2)、符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化 中,调整玉米深加工的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积极开发进入一日三餐的玉米营养食品; 把"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营养食品,作为开发重点。(3)、符合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加工、开发新型、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医药中间体、 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以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配料的制取(一)优质玉米粒(干法)①、玉米粒清理毛玉米粒一初清筛一称重一玉米仓一震动筛一去石机一磁选器 净玉米一水洗玉米一甩干玉米一进入下一脱取玉米粒皮工艺流程②②、净玉米一1#脱皮一2#脱皮一3#脱皮一分级筛一进入下一提取玉米胚工艺流
程③③、一次提胚机一二次提胚机一三次提胚机一进入其它副产品加工流程④、玉米胚乳(作副产品另行加工它用)( 二)、玉米皮、玉米胚芽,具体加工方法流程1、玉米粒皮、玉米胚芽一分选一除杂一烘干一研磨打浆一2、烘干,酶钝化分离后的胚芽中存在各种酶,故需将胚芽在115°C温度下保持20 秒,以有效消除或者钝化酶活力。3、研磨打浆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先粗磨,然后细磨。磨成均勻的糊状胚芽浆(用水量按调和 面总用水量而定、细度100目)(三)采用湿法工艺所制取淀粉时分离所得玉米蛋白粉,应用超临界C02流体萃 取脱臭成食品级。(100目)(四)玉米须分选除杂一清洗一研磨(100目)(五)红小麦按国家标准制成标准粉(100目)
(六)全脂活性大豆粉(100目)二 配方比例(以配方干粉的总量计)、(一)、水((按鲜湿面制取要求而定)(二)、玉米胚芽浆(4 % -18 % )(三)、玉米粒皮浆(6%-15% )(四)、食品级玉米蛋白粉(6%-18% )(五)、玉米须浆(0.5 % -5 % )
(六)、红小麦标准粉(45% _65% )(七)、全脂活性大豆粉(5%-18%的大豆粉)三制成品形式,采取鲜湿面形式有利于保质保鲜方便食用。(一 )这一步骤着重强调体现所采取防腐措施的工艺数工艺流程按上述配方比例、依据鲜湿面和面技术要求调粉进入下一工艺流程调水量和面(以浆形式入粉和面)进入下一工艺流程醒发(熟化)一压延一切条成型一蒸煮一酸液浸泡一包装一杀菌一冷却一成品(二)工艺操作要点1、和面和面是鲜湿面生产的首要工序,和面效果的好坏对此后工序的影响较大, 和面时将调配好的防腐溶液(抗氧化,前期灭菌)均勻加入调治好的面粉中,同时不停搅 拌,使面粉吸水充分均勻。整道工序约进行30分钟。2、醒发醒发又叫熟化,是和面过程的延续,主要使水分最大限度地渗透到蛋白质 胶体的内部,使之充分吸水膨胀,互相粘连,同时消除和面时面筋因挤压和拉伸作用而产生 的内压力,使面团处于逐渐松弛状态而有延伸性,使粘度下降,从而完全形成符合加工要求 的面筋网络组织。醒发时间过长,面团表面发硬丧失交替的性质,内部松软不易成型。经过 实验,在室温30°C左右的条件下,醒发时间以20分钟为宜,醒发时将面团置于阴湿处,上下 覆以覆盖物,以防止水分蒸发。3、压延、成型按正常工艺进行,成型后入蒸笼中蒸煮,保持湿面温度98°C保温15 秒钟4、面条蒸煮后,放入乳酸链球菌素和那他霉素溶液中浸泡30-60秒,再捞出,浙 干。(此溶液可以抑制酵母菌的二次发酵,抑制霉菌,真菌和腐败变酸的芽胞菌等)完全密封包装,封口,入杀菌锅内杀菌,结束杀菌。取出面条,通过冷风冷却,使面 条中心温度降到25°C -30°C即可。
权利要求
一种以把玉米粒通过干法、湿法相配合分解为玉米粒皮、玉米胚芽、玉米蛋白、玉米淀粉;将玉米粒只采用玉米粒皮、玉米胚芽、玉米蛋白,玉米淀粉去掉不用,采用葡萄糖含量低于玉米淀粉的红小麦标粉按等比例代替玉米淀粉;为减糖特征消除食物高糖含量对高血脂人体生化代谢(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系统的干扰破坏作用,作为调降血脂的功能性玉米保健食品配料特征的。
2.一种以把去掉淀粉的玉米粉,红小麦粉通过添加全脂活性大豆粉进行蛋白质互补、 氨基酸平衡作用(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消除限制氨基酸效应对人体内循环生 化代谢系统的干扰破坏作用,充分强化所采用营养素的生化代谢表达特性在内循环代谢系 统的功效作用,对人体高血脂进行内循环代谢降排的效果为食品配方特征的。
3.一种以利用根据2所述解决氨基酸平衡消除泛酸后,玉米醇溶蛋白在胃中难消化、 胃排空率低给人体造成的“假腹饱感”以及玉米粒皮小麦大豆所含膳食纤维所具有的“假腹 饱感”双重特性抑制人体摄入更多的食物;同时人体内循环生化代谢(分解代谢与合成代 谢)系统,由于体内血糖降低或者血内氨基酸升高刺激胰高血糖激素的分泌,进而激活脂 肪组织内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加速脂肪动员;肝从血液中摄取脂酸的速度与其血液浓度成 正比,以达作为降低血脂配方使用的食品配料方案特征。
4.本发明其加工方法特征在于它的配料特征是按配方粉总重量一级饮用水,按鲜湿 面制作要求总用水量,在玉米胚芽玉米皮打浆时一次加足玉米胚芽浆(100目)(4%-18%) 玉米粒皮(100目)(6% -15% ) 食品级玉米蛋白粉(100目)(6% -18% ) 玉米须(清洗粉细)(100目)(0. 5% -5% ) 红小麦标准粉(100 g ) (35% _65% ) 全脂活性大豆粉(100目)(5% -18%的大豆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效调降血脂的玉米食品及其加工方法,一、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将玉米粒用运干法分离成玉米胚乳、玉米胚芽、玉米粒皮;2.玉米胚乳含糖高舍去不;3.玉米胚芽烘干钝化加水研磨成浆;4.玉米粒皮加水研磨成浆;5.用超临界萃取工艺将湿法所制玉米蛋白粉脱臭达食品级;6.红小麦标粉等比例代替玉米胚乳所含淀粉量;7.全脂活性大豆粉;8.玉米须研磨将3到8六种原料按比例→鲜湿面制取流程。二、将玉米粒去掉淀粉,配红小麦标粉、大豆粉、玉米须营养素组合消除谷物限制氨基酸效应,利用本方法所采用组合营养素的生化表达特性,在体内生化代谢系统的作用,达到对高血脂人体调降血脂的功效。必须营养素全面适合健康人群调养保健内循环食用。
文档编号A23L1/29GK101878909SQ20101021046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4日
发明者常占东 申请人:常占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