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07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式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尤其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升降式豆浆机,包括机头、机座,机身连接于机头与机座之间,机座上 置有杯体,杯体位于机头下方,所述机头内设置电机总成以及供电机总成升降滑行的通道, 该电机与外露于机头的操纵机构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连轴器,所述的杯体组件包括 杯体,扣在杯体杯口的杯盖,所述杯盖上安装与上连轴器匹配的下连轴器,下连轴器连接穿 设于杯盖上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与杯盖之间通常设置密封件;使用时,通过操纵机构带动 电机升降,当电机下降至上、下连轴器配合后,可带动刀片旋转;上升状态上、下连轴器脱 离,上联轴器运动至高出杯体上端面后,杯体组件可从框架内水平取出,拆下杯盖可倒浆或 加料。这种结构的豆浆机的优点在于在制浆过程中,由于有杯盖的遮挡作用,以及粉碎 组件与杯盖之间的密封件作用,浆液加热形成的水蒸气不容易进入机头内,对电机或控制 板造成腐蚀,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机器寿命得到延长。然而,现有的该种结构的豆浆机,其升降机构一般采用诸如涡轮蜗杆机构等传动 装置,通过旋转螺纹实现电机的升降。由于电机升降的高度较高,而螺纹为了保证自锁力, 螺纹角设计的较小,因而操作升降机构时,需要手动旋转多圈才能将上、下连轴器啮合到 位。这样,人手操作时需要多次变换手位旋转,不能一次性旋转到位,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而 且操作行程长,费时间,使用有欠简单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行程短、使用简单快捷的升降式 豆浆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升降式豆浆机,包括机头、机身及机座,机身连接于机头与机座之间,机座上 置有杯体,杯体位于机头下方,机头内设置电机总成以及供电机总成升降滑行的通道,电机 总成的输出轴连接上联轴器,杯体的杯口扣有杯盖,杯盖上安装有与上联轴器匹配的下联 轴器,下联轴器与粉碎物料的粉碎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总成铰接连杆,连杆 的另一端铰接曲柄,该曲柄同时铰接在机头上形成摆动支点,曲柄外露于机头的部分构成 操作部,曲柄、连杆、电机总成构成曲柄滑块机构,电机总成与机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机 头上设置有在上、下联轴器配合状态下将曲柄滑块机构锁定的锁止结构。所述电机总成包括在通道内上下滑行的电机座、安装在电机座上的电机,电机座 与连杆的端部铰接,该复位弹簧位于电机座与机头之间。所述曲柄伸出机头的部位高出曲柄与机头的铰接点,机头上开设有供曲柄摆动的 滑槽,滑槽的一端构成该锁止结构,曲柄抵触该滑槽端部。[0010]所述曲柄自其与机头的铰接点处伸出,锁止结构为设置在机头或机身上的挡块, 曲柄抵触该挡块。所述曲柄穿设于机头的顶面,电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曲柄和连杆,两侧的曲 柄和连杆对称设置并且联动。所述曲柄于机头内的部分为筒体,该筒体两侧铰接在机头上,筒体下端铰接一对 分置于电机座两侧的连杆,连杆另一端与电机座铰接配合。两曲柄之间连接外露于机头的联动面板,联动面板可滑动地贴覆于机头上。所述联动面板上设置有扳手。所述操作部为摇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以往采用诸如涡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通过旋转螺纹实现电机的升降的 装置不同,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采用了曲柄滑块机构实现电机升降,由于曲柄摆动的 操作行程短,人手不再需要像转动螺纹那样多次变换位置旋转,而是可以不间断地一次性 操作曲柄到位,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简单快捷;回复时只要将曲柄稍加往反方向摆动,并 同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将曲柄弹回,省力方便。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通过锁止结构来使得上、下联轴器稳定地定位在两个状 态即上、下联轴器的完全啮合状态及完全脱离状态。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曲柄、连杆、电机总成构成曲柄滑块机构,电机总成作为 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在通道内升降滑行,当曲柄伸出机头的部位高出曲柄与机头的铰接 点时,机头上设计滑槽以供曲柄摆动,滑槽的端部构成在越过曲柄滑块机构的临界点状态 下可以锁定曲柄滑块机构的挡件,而当曲柄由其与机头的铰接点处伸出机头时,不用在机 头上设置滑槽,而是在机头外侧面设置与外露于机头的操作部对应的挡块,当操作部与挡 块抵触,在曲柄滑块机构越过临界点状态下可以将其锁定。本实用新型电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曲柄和连杆,两侧的曲柄和连杆对称设置 并且联动,可以使得曲柄滑块机构运行对称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联动面板上设置扳手或摇柄,提高了曲柄滑块机构的操控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在上、下联轴器处于分离状态 下的剖视图;图2是
图1所示的升降式豆浆机在上、下联轴器处于分离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剖 视图;图3是
图1所示的上、下联轴器配合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
图1所示的升降式豆浆机在曲柄滑块机构位于临界点的工作状态图;图5是
图1所示的升降式豆浆机的工作状态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在初始状态的机头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在锁止状态的机头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实施方式一请参照
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
图1、图2都 是沿豆浆机纵向的剖面线,其二者的剖面相互垂直。一种升降式豆浆机,包括机头10、机座20及机身30,机身30连接于机头10与机 座20之间,机座20上置有位于机头10下方的杯体40,所述机头10内设置电机总成11以 及供电机总成11升降滑行的通道12,所述的电机总成11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上下滑行的电 机座111、安装在电机座111上的电机112,所述电机112的输出轴连接上联轴器13,所述杯 体40的杯口扣有杯盖41,杯盖41上安装与上联轴器13匹配的下联轴器42,下联轴器42 与粉碎物料的粉碎组件连接,该粉碎组件包括穿设于杯盖41上的刀轴43,装在刀轴43下 端的粉碎刀具44 ;所述的电机座111铰接连杆14,连杆14的另一端铰接曲柄15,该曲柄15 同时铰接在机头10上形成摆动支点154,曲柄15外露于机头10的部分构成操作部19,两 对曲柄15同时又铰接在机头10上,构成曲柄15摆动的支点,所述曲柄15、连杆14、电机座 111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电机座111与机头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所述机头10上 设置有在上联轴器13、下联轴器42配合状态下将曲柄滑块机构锁定的锁止结构18。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15伸出机头10的部位高出曲柄15与机头10的铰接点,因 此,在所述机头10上需要开设供曲柄15摆动的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一端构成所述的锁 止结构18,该滑槽17锁止端的位置可保证当曲柄15运动至与该锁止端抵触时,上联轴器 13、下联轴器42连接,且曲柄滑块机构越过其临界点。所述滑槽17的远离锁止结构的另一 端的位置可以保证当曲柄15运动至滑槽17该端时,上联轴器13可运动至杯体可从机身30 内无阻碍水平取出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曲柄滑块机构的临界点是指曲柄15与机头10的铰接点、曲柄15与 连杆14的铰接点、连杆14与电机座111的铰接点在同一直线的位置。该位置如图4所示, 临界点位置下,曲柄滑块机构不甚稳定,而当曲柄滑块机构越过其临界点与滑槽17的锁止 端抵触时,如图5所示,此时根据受力分析,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电机座111推动连杆 14顶压曲柄15,曲柄15进而顶压滑槽17的锁止端,在锁止端的阻挡作用下,曲柄滑块机构 锁定在该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座111两侧分别铰接一对连杆14,两连杆14的另一端分 别铰接一曲柄15,电机座111两侧的曲柄、连杆对称设置并且联动,本实施例通过在电机座 111两侧设置分别设置一对曲柄15、连杆14带动电机座111,可以保证其平稳升降。两曲柄 15均穿设于机头10的顶面,两曲柄露出端之间连接有联动面板191,联动面板191可滑动 地贴覆于机头10上,联动面板191上设置有作为操作部的扳手19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曲柄15、连杆14、电机座111构成曲柄滑块机构,电机座 111作为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在通道内升降滑行,当曲柄15伸出机头的部位高出曲柄15 与机头10的铰接点时,机头10上设计滑槽17以供曲柄15摆动,滑槽17的锁止端构成在 越过临界点状态下可以锁定曲柄滑块机构的挡件。锁定原理具体如下当曲柄15摆向滑槽 17的锁止端时,上、下联轴器连接上,且滑槽17锁止端的位置可保证曲柄滑块机构越过其临界点,此时,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电机座111推动连杆14顶压曲柄15,曲柄15进而 顶压滑槽17的锁止端,在锁止端的限位作用下,曲柄滑块机构锁定,于是电机112带动粉碎 组件工作;制浆完成后,只需要将曲柄15向滑槽17另一端稍加摆动,待曲柄滑块机构越过 其临界点,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曲柄滑块机构可自动弹回,直至曲柄15与滑槽17另一 端抵触。与以往采用诸如涡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通过旋转螺纹实现电机的升降的 装置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曲柄滑块机构实现电机升降,由于曲柄摆动的操作行程短,人 手不再需要像转动螺纹那样多次变换位置旋转,而是可以不间断地一次性操作曲柄到位, 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简单快捷;回复时只要将曲柄稍加往反方向摆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 越过其临界点,之后复位弹簧会自动将曲柄弹回,省力方便。本实施例中,电机总成11是指电机与电机座二者的组合,除此之外,从技术特征 尽量简化的角度,电机总成11还可认为是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在通道内上下升降滑行,电 机座111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联轴器13、下联轴器42可以采用机械啮合的方式配合,也 可以采用电磁力或其他方式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曲柄15设置成一对,当然,曲柄15也可以设置成单个的绕过 电机的宽幅面结构,比如筒体、弧面体等,其目的同样是可以连接一对分置于电机座111两 侧的连杆14,以保证电机座111平稳升降。实施方式二请参照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豆浆机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方 式与实施方式一相比,同样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带动电机升降,但是,曲柄滑块机构的操作部 19设置于机头10的侧面,所述曲柄15自其与机头10的铰接点155处伸出,其外露于机头 10的部分构成摇动曲柄15的操作部19,本实施例中,该操作部19为摇柄193 ;所述曲柄15 于机头10内的部分为筒体,该筒体两侧铰接在机头10上,筒体下端铰接一对分置于电机座 111两侧的连杆14,连杆14另一端与电机座111铰接配合。所述锁止结构18为设置在机 头10上的挡块181,该挡块181的位置可保证当摇柄193运动至该处时,上联轴器13、下联 轴器42连接,且曲柄滑块机构越过其临界点。本实施例中通过摇动摇柄实现电机升降,可以省去在机头上冲槽的麻烦,在加工 时只要按照需要在模具上增设档块位即可,和实施方式一相比,简化了加工工序。本实施例中,挡块设置在机头上,可以理解,将挡块设置在靠近机头处的机身上也 是可行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发明构思实现方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延伸至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构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豆浆机,包括机头、机身及机座,机身连接于机头与机座之间,机座上置 有杯体,杯体位于机头下方,机头内设置电机总成以及供电机总成升降滑行的通道,电机总 成的输出轴连接上联轴器,杯体的杯口扣有杯盖,杯盖上安装有与上联轴器匹配的下联轴 器,下联轴器与粉碎物料的粉碎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总成铰接连杆,连杆的 另一端铰接曲柄,该曲柄同时铰接在机头上形成摆动支点,曲柄外露于机头的部分构成操 作部,曲柄、连杆、电机总成构成曲柄滑块机构,电机总成与机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机头 上设置有在上、下联轴器配合状态下将曲柄滑块机构锁定的锁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总成包括在通道内上下 滑行的电机座、安装在电机座上的电机,电机座与连杆的端部铰接,该复位弹簧位于电机座 与机头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伸出机头的部位高出曲 柄与机头的铰接点,机头上开设有供曲柄摆动的滑槽,滑槽的一端构成该锁止结构,曲柄抵 触该滑槽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自其与机头的铰接点处 伸出,锁止结构为设置在机头或机身上的挡块,曲柄抵触该挡块。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穿设于机头的顶面, 电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曲柄和连杆,两侧的曲柄和连杆对称设置并且联动。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于机头内的部分为 筒体,该筒体两侧铰接在机头上,筒体下端铰接一对分置于电机座两侧的连杆,连杆另一端 与电机座铰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两曲柄之间连接外露于机头的联 动面板,联动面板可滑动地贴覆于机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面板上设置有扳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摇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式豆浆机,该升降式豆浆机包括机头、机身及机座,机身连接于机头与机座之间,机座上置有杯体,杯体位于机头下方,机头内设置电机总成以及供电机总成升降滑行的通道,电机总成的输出轴连接上联轴器,所述杯体的杯口扣有杯盖,杯盖上安装与上联轴器匹配的下联轴器,下联轴器与粉碎物料的粉碎组件连接;所述的电机总成铰接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曲柄,该曲柄同时铰接在机头上形成摆动支点,曲柄外露于机头的部分构成操作部,所述曲柄、连杆、电机总成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电机总成与机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机头上设置有在上、下联轴器配合状态下将曲柄滑块机构锁定的锁止结构。本实用新型优点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行程短、使用简单快捷。
文档编号A23C11/10GK201781916SQ20102050117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廖朝正, 张正, 王旭宁, 陈善军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