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树为我国古老的树种,它是神奇的医疗之树,2亿5千多年前侏罗纪恐龙掌控地球时,银杏已经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地球生命历经千亿年的变动,尤其是第四世纪冰川覆盖之后,只有银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学史上被称为“活化石”。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银杏叶虽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病,但不能同时服用其它治心血-管药物(例如阿司匹林),银杏提取物为浓缩颗粒状,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银杏叶中的黄酮甙、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胶原蛋白成分对人体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长,保持皮肤光泽与弹性起着不小的作用。银杏叶精的银杏总黄酮和苦内酯是可溶于血和血脂中的强大物质,它们中的70% 被胃肠吸收溶于血液中。30%被肝脏吸收,分解血液和肝脏中的血脂、分解血管垃圾,清除血管壁上的“铁锈”。由肝脏代谢排出体外,打破了众多产品“只溶不排”的局限,全面恢复血管的张力和通透性能。提高血液对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供养能力,改善微循环,改变系统循环不畅,通透能力差的毛病。银杏叶精还对血管内壁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可长期保护血管壁的完整,修复内膜组织细胞。银杏叶精对人体进行补充,全面恢复人体元素平衡,全面调节人体系统,增强免疫力,提高记忆力,恢复心脑动力。现有技术中对银杏叶精提取的纯度不高,所制得的银杏叶精中黄铜等有益成分的含量相对较低,一些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难以去除,从而造成银杏叶精很难被很好的应用于保健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银杏叶中大分子难于吸收,黄铜等有益成分难以被充分利用,银杏叶中有害成份难以被除去的制备技术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取步骤;第二步,去沉步骤;第三步,调配步骤;第四步,过滤步骤,从而获得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
其中,所述第一步进一步包括将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配液罐内,加热至 100°C 120°c,将称好的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100°C 120°C,煎煮40 6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包括将酸或碱加入所述配液罐中煎煮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值,将所述配液罐中溶液的pH值调整到1. 5 2. 5。其中,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包括将经过第二步获得的液体打入所述配液罐内,加入氢氧化钠和矫味剂,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其中,所述第四步中进一步包括经过第三步后获得的液体,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由不锈钢管道进入无菌车间的灌装流水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取步骤,将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配液罐内,加热至100°C 120°C, 将称好的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100°C 1200C,煎煮40 6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第二步,去沉步骤,将酸或碱加入所述配液罐中煎煮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值,将所述配液罐中溶液的pH值调整到1. 5 2. 5 ;第三步,调配步骤,将经过第二步去沉的液体打入所述配液罐内,加入氢氧化钠和矫味剂,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第四步,过滤步骤,经过第三步调配步骤后获得的液体,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由不锈钢管道进入无菌车间的灌装流水线。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银杏叶精口服液。其中,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不小于%ig/10ml,苦内酯的含量为不小于ang/lOml,酒精度为不大于2% (V/V(% )),pH值为5. 5 7. 5。其中,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不大于0. 3mg/kg(以 As计算),铅不大于0. 5mg/kg(以1 计算),铜不大于10mg/kg(以Cu计算),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不大于1000(cfu/ml),大肠菌群不大于10(MPN/100ml),霉菌不大于10(cfu/ ml),酵母菌不大于10 (cfu/ml)。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制备方法或上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在制备保健品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制备方法中的将银杏叶粉末状提取经三级萃取技术,根据产品特点及功效成分保留原则分别对主要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进行处理因其主要成分为银杏叶黄酮、萜类,因黄酮类物质极宜溶于乙醇中,所以在煎煮前对提取物进行乙醇溶解,可以更好的促进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黄铜的溶解,保留黄酮在产品中的含量。而一些不被人体吸收的鞣类等物质在酸性、低温的条件下会析出的原理,通过加入酸或碱调整PH值,将这些物质沉降出来,从而祛除液体中不被人体吸收的的非水溶性物质,所用试剂全部是分析纯,经酸碱中和后对人体无任何影响。而所生产的银杏叶精提纯达到90%,纯度高,小分子结构,吸收快。
图1 银杏叶精口服液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 提取步骤;第二步,去沉步骤;第三步,调配步骤;第四步,过滤步骤,从而获得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其中,所述第一步进一步包括将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配液罐内,加热至 100°C 120°c,将称好的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100°C 120°C,煎煮40 6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一步中的饮用水可以是通过原水反渗的方式将自来水转化为纯进水。其中,加入的所述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的量优选为12kg 14kg,所述饮用水的量优选为900L 1100L,所述95%食用酒精的量优选为9L 11L。其中,所述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黄铜的重量百分比为不小于对%,银杏总内酯的重量百分比为不小于6%,银杏酸的重量百分比为小于lOppm。其中,所述第一步中所述配液罐在使用前,所述配液罐及储存煎煮后的调配液的储液罐应当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并用蒸汽消毒,所述配液罐和储液罐均为不锈钢罐。其中,所述第一步中将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获得的溶解液由所述配液罐的物料管进入所述配液罐中,或者通过开启所述配液罐的缸盖倒入,所述溶解液不宜装的太满,以免所述溶解液被搅拌时外溅,造成环境的不卫生或损失。其中,所述加热配液罐可以通过在所述配液罐上装配恒温装置,先将所述恒温装置的温度计调整到所需温度,然后再供电源,当温度达到需要的100°c 120°C时,停止加热,使用完毕应当先切断电源,再关闭所述配液罐的搅拌设备电源。经过提取步骤后所述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保留黄酮类和内酯类,将不溶于水、不利于人体吸收的糅类等物质析出。因黄酮类物质极宜溶于乙醇中,所以在煎煮前对提取物进行乙醇溶解,可以更好的从促进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黄铜的溶解,保留黄酮在产品中的含量。其中,所述第二步的去沉步骤为使用化学方法去沉的步骤,其进一步包括将酸或碱加入所述配液罐中煎煮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值,将所述配液罐中溶液的pH 值调整到1.5 2. 5,优选为2。其中,所述的酸优选为盐酸,进一步优选为36 %的盐酸,所述的碱优选为氢氧化钠,这里主要利用低温酸沉的原理,祛除液体中的非水溶性物质,所用试剂全部是分析纯,经酸碱中和后对人体无任何影响。其中,36%的盐酸的加入量优选为900mL llOOmL。其中,所述测试pH值是通过pH测试纸测定。第二步中根据产品特点及功效成分保留原则,因其主要成分为银杏叶黄酮、萜类, 一些不被人体吸收的鞣类等物质在酸性、低温的条件下会析出的原理,通过加入酸或碱调整PH值,将这些物质沉降出来,从而去除这些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其中,所述第三步调配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经过第二步化学方法去沉的液体打入所述配液罐内,加入氢氧化钠和矫味剂,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其中,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优选为900g llOOg,所述矫味剂的加入量优选为 1500g 2000g。其中,经所述第三步调配步骤获得的液体的pH值为6 8,优选为7。其中,所述调配步骤中pH值为6 8的控制具体为由生产技术人员负责,调配前应事先计算、称量好所需辅料及化工助剂;由质检员监控;用碱调试液体的PH值为7用PH 试纸测试;生产技术人员把溶液的PH值调到7后,由质检员进行抽样到PH计中进行检测; 如经检测PH值不是7,我们要进行纠正,如大于7用原液进行调试使其达到7,如小于7加碱进行调试使其达到7。其中,所述矫味剂优选为蛋白糖,银杏叶精所以选用矫味剂是因为银杏叶精味感苦、涩;选用矫味剂的标准,首先是安全性,包括微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其次是热量,中老年人血糖多数偏高,所选用矫味剂热量必须较低。蛋白糖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 (JECFA)确认的A级甜味剂为基料,辅以符合中国卫生部制定的国标GB2760-1996多种食品添加剂和天然物质精制而成,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蔗糖用于制作符合国标GB2760-1996的各种低糖保健食品饮料。蛋白糖具有完全相同的蔗糖糖风味,甜味纯正、明快、清爽,无蔗糖的甜腻感、滞重感和在口腔及胃中引起的反酸反胃,重要的是所包含的热量极低,糖尿病患者也可服用,所以银杏叶精选用蛋白糖作为矫味剂。其中,所述第四步中进一步包括经过调配步骤后获得的液体,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由不锈钢管道进入无菌车间的灌装流水线。其中,所述过滤罐优选为微孔滤膜棒式过滤罐,能将所述第三步中获得的液体中微小的杂质滤除,使液体澄清、透明。采用该方法制得的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不小于%^/10!111,苦内酯的含量为不小于2mg/10ml,酒精度为不大于2% (V/V(% )),pH至为5. 5 7. 5。采用该方法制得的银杏叶精口服液中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不大于 0. 3mg/kg (以As计算),铅不大于0. 5mg/kg (以1 计算),铜不大于10mg/kg (以Cu计算)。采用该方法制得的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不大于 1000 (cfu/ml),大肠菌群不大于10 (MPN/100ml),霉菌不大于10 (cfu/ml),酵母菌不大于 10(cfu/ml)。所制得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形状为深红棕色透明液体,微甜、苦涩,清香柔和,银杏叶精口服液具有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 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2、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份,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西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8、预防冠心病心绞痛银杏叶提取物对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作用,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务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对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9、预防高脂血症,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降低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10、预防脑血管疾病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发现它能够改善细胞血液循环、活化细胞代谢,因而对老年痴呆症、脑损伤后遗症、脑血栓等疾病的疗效显著。11、抗癌作用银杏叶提取物还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因此,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品。其中,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还进一步包括灌封灭菌的步骤。其中,所述灌封灭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理瓶、洗瓶步骤,灌封、压盖步骤,灯检步骤,灭菌步骤,检验步骤。其中,所述理瓶、洗瓶步骤包括将盛装银杏叶精口服液的专用瓶摆入理瓶机的存瓶仓内,经理瓶仓送入输送轨道,再通过输送轨道进入洗理瓶机,先经过高压水进行喷洗, 最后用净化的纯净气体进行高压喷气、吹干。经过这种理瓶、洗瓶的过程保证了银杏叶精口服液用瓶的洁净度,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所用洗理瓶机采用不锈钢及无腐蚀材料,符合GMP标准。其中,所述灌装、压盖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经过理瓶、洗瓶步骤获得的洁净瓶与经过过滤步骤获得的银杏叶精口服液输送到灌装机后,进行灌装,灌装机为四泵直线式灌装, 工作程序为输瓶、挡瓶、计量灌装、输瓶的过程,计量误差< 士0. 5%,有防漏液装置,灌装完毕后,经传送带到轧盖机。通过入瓶,落盖,封口,轧螺纹等程序,将口服液灌装完成。其中,所述灯检步骤进一步包括产品经传输带传出后进行灯检,对灌装完的产品进行肉眼的挑拣。要求通过灯检箱的观察,将有瓶内杂质的,或者灌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检出,作为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执行。其中,所述灭菌步骤进一步包括经灯检步骤后的产品装盘进入灭菌柜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柜采用电加热形式,能有效减少碎瓶情况的发生。灭菌应达到100°C以上,40分钟以上。采用终端灭菌的方式,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并且通过实验有效物质未得到任何破坏,安全、可靠。其中,所述灭菌步骤的具体内容为使用前确保灭菌柜水箱内水位达到要求;将生产线上已压盖后产品用托盘或中转盘接入灭菌柜,由下至上摆放,摆放时赶查封口情况,有松动现象及时挑出返回轧盖程序,灭菌柜完全摆满后,关压力门,打开电源,进行加温,摆入灭菌柜半成品用中转盘盛装,灭菌柜加热过程中及时查看压力表和温度表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记录达到灭菌温度时间,及停止灭菌时间,加热到100 105°C停止加热,灭菌30分钟。其中,检验步骤主要进行的是黄铜和苦内酯含量的检验与微生物、有害物质的检验。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三级萃取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乙醇溶解提取物的方式进一步的保留黄酮易溶于水的有益成分,并通过不被人体吸收的鞣类等物质在酸性、低温的条件下会析出沉降的方式进一步提纯银杏叶精。优选,所述制备方法仅由上述步骤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取步骤,将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配液罐内,加热至100°C 120°C, 将称好的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100°C 1200C,煎煮40 6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第二步,去沉步骤,将酸或碱加入所述配液罐中煎煮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值,将所述配液罐中溶液的pH值调整到1. 5 2. 5,优选为2 ;第三步,调配步骤,将经过第二步去沉的液体打入所述配液罐内,加入氢氧化钠和矫味剂,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第四步,过滤步骤,经过第三步调配步骤后获得的液体,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由不锈钢管道进入无菌车间的灌装流水线,最终制得的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不小于%^/10!111,苦内酯的含量为不小于aiig/10ml,酒精度为不大于2% (V/V(% )),pH至为5. 5 7. 5,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不大于0. 3mg/kg(以As计算),铅不大于 0. 5mg/kg(以1 计算),铜不大于10mg/kg(以Cu计算),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不大于 1000 (cfu/ml),大肠菌群不大于 10 (ΜΡΝ/lOOml),霉菌不大于 10 (cfu/ml)。其中,所述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黄铜的重量百分比为不小于M%,银杏总内酯的重量百分比为不小于6%,银杏酸的重量百分比为小于lOppm。其中,第一步中所述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的量优选为12kg 14kg,所述饮用水的量优选为900L 1100L,所述95%食用酒精的量优选为9L 11L,第二步中36% 的盐酸的加入量优选为900mL IlOOmL,第三步中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优选为900g 1100g,所述矫味剂的加入量优选为1500g 2000g。其中,所述第一步中所述配液罐在使用前,所述贮液器应当用淡水清洗干净,并用蒸汽消毒。其中,所述第一步中将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获得的溶解液由所述配液罐的物料管进入所述配液罐中,或者通过开启所述配液罐的缸盖倒入,所述溶解液不宜装的太满,以免所述溶解液被搅拌时外溅,造成环境的不卫生或损失。其中,第一步中所述加热配液罐可以通过在所述配液罐上装配恒温装置,先将所述恒温装置的温度计调整到所需温度,然后再供电源,当温度达到需要的100°c 120°C 时,停止加热,使用完毕应当先切断电源,再关闭搅拌设备电源。经过提取步骤后所述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保留黄酮类和内酯类,将不溶于水、不利于人体吸收的糅类等物质析出。因黄酮类物质极宜溶于乙醇中,所以在煎煮前对提取物进行乙醇溶解,可以更好的从促进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黄铜的溶解,保留黄酮在产品中的含量。其中,第二步中所述的酸优选为盐酸,所述的碱优选为氢氧化钠,这里主要利用低温酸沉的原理,祛除液体中的非水溶性物质,所用试剂全部是分析纯,经酸碱中和后对人体无任何影响。其中,第二步中所述测试pH值是通过pH测试纸测定。第二步中根据产品特点及功效成分保留原则,因其主要成分为银杏叶黄酮、萜类, 一些不被人体吸收的鞣类等物质在酸性、低温的条件下会析出的原理,通过加入酸或碱调整PH值,将这些物质沉降出来,从而去除这些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其中,经所述第三步调配步骤获得的液体的pH值为6 8,优选为7。其中,第三步所述调配步骤中pH值为6 8的控制具体为由生产技术人员负责, 调配前应事先计算、称量好所需辅料及化工助剂;由质检员监控;用碱调试液体的PH值为7 用PH试纸测试;生产技术人员把溶液的PH值调到7后,由质检员进行抽样到PH计中进行检测;如经检测PH值不是7,我们要进行纠正,如大于7用原液进行调试使其达到7,如小于 7加碱进行调试使其达到7。其中,第三步中所述矫味剂优选为蛋白糖,银杏叶精所以选用矫味剂是因为银杏叶精味感苦、涩;选用矫味剂的标准,首先是安全性,包括微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其次是热量,中老年人血糖多数偏高,所选用矫味剂热量必须较低。蛋白糖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 (JECFA)确认的A级甜味剂为基料,辅以符合中国卫生部制定的国标GB2760-1996多种食品添加剂和天然物质精制而成,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蔗糖用于制作符合国标GB2760-1996的各种低糖保健食品饮料。蛋白糖具有完全相同的蔗糖糖风味,甜味纯正、明快、清爽,无蔗糖的甜腻感、滞重感和在口腔及胃中引起的反酸反胃,重要的是所包含的热量极低,糖尿病患者也可服用,所以银杏叶精选用蛋白糖作为矫味剂。其中,第四步的所述过滤罐优选为微孔滤膜棒式过滤罐,能将所述第三步中获得的液体中微小的杂质滤除,使液体澄清、透明。其中,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还进一步包括理瓶、洗瓶步骤,灌封、压盖步骤,灯检步骤,灭菌步骤,检验步骤;所述理瓶、洗瓶步骤为将盛装银杏叶精口服液的专用瓶经过理瓶机,即摆入存瓶仓内,经输送进理瓶仓内,然后送入输瓶轨道的过程。通过轨道进入洗瓶机,先经过高压水进行喷洗,最后用净化的纯净气体进行高压喷气、吹干,以这种理瓶、洗瓶的过程,保证了银杏叶精口服液用瓶的洁净度,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采用不锈钢及无腐蚀材料符合GMP 标准;
所述灌装、压盖的步骤为将经过理瓶、洗瓶步骤获得的洁净瓶与经过过滤步骤获得的银杏叶精口服液输送到灌装机后,进行灌装,灌装机为四泵直线式灌装,工作程序为输瓶、挡瓶、计量灌装、输瓶的过程,计量误差< 士0.5%,有防漏液装置,灌装完毕后,经传送带到轧盖机。通过入瓶,落盖,封口,轧螺纹等程序,将口服液灌装完成;所述灯检步骤为产品经传输带传出后进行灯检,对灌装完的产品进行肉眼的挑拣。要求通过灯检箱的观察,将有瓶内杂质的,或者灌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检出,作为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执行;所述灭菌步骤为经灯检步骤后的产品装盘进入灭菌柜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柜采用电加热形式,能有效减少碎瓶情况的发生。灭菌应达到100°C以上,40分钟以上。采用终端灭菌的方式,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并且通过实验有效物质未得到任何破坏,安全、可
罪;所述灭菌步骤的具体内容为使用前确保灭菌柜水箱内水位达到要求;将生产线上已压盖后产品用托盘或中转盘接入灭菌柜,由下至上摆放,摆放时赶查封口情况,有松动现象及时挑出返回轧盖程序,灭菌柜完全摆满后,关压力门,打开电源,进行加温,摆入灭菌柜半成品用中转盘盛装,灭菌柜加热过程中及时查看压力表和温度表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记录达到灭菌温度时间,及停止灭菌时间,加热到100 105°C停止加热,灭菌30分钟;检验步骤主要进行的是含量检验与微生物、有害物质的检验。优选,所述制备方法仅由上述步骤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银杏叶精口服液。其中,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不小于%ig/10ml,苦内酯的含量为不小于ang/lOml,酒精度为不大于2% (V/V(% )),pH至为5. 5 7. 5,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不大于0. 3mg/kg(以As计算),铅不大于0. 5mg/kg(以1 计算),铜不大于 10mg/kg(以Cu计算),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不大于1000 (cfu/ml),大肠菌群不大于 10 (MPN/IOOml),霉菌不大于 10 (cfu/ml),酵母菌不大于 10 (cfu/ml)。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或银杏叶精口服液在制备保健品中的应用。以下将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实施例1将IOOOkg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1000L的配液罐内,加热至100°C,将称好的 13kg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10L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100°C, 煎煮40,随后停止加热,获得液体1。实施例2将1000mL36%酸加入实施例1获得的液体1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值,将所述配液罐中的PH值调整到2,经过调节酸碱度冷沉、过滤去沉,获得液体2。实施例3实施例2获得的液体2打入1000L配液罐内,加入IOOOg氢氧化钠和1750g矫味剂蛋白糖,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获得液体3,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实施例4将实施例3获得的液体3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经检测,最终制得的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经721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为彡細g/10ml,苦内酯的含量为彡aiig/10ml,酒精度为彡2(V/V(% )),pH至为5. 5-7. 5,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 0. 3mg/kg(以As计算),铅< 0. 5mg/kg(以Pb 计算),铜彡10mg/kg (以Cu计算),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彡1000(cfu/ml),大肠菌群 (10(MPN/100ml),霉菌彡10 (cfu/ml),酵母菌彡10 (cfu/ml),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检出。实施例5将用于盛装实施例4获得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专用瓶经过理瓶机,即摆入存瓶仓内,经输送进理瓶仓内,然后送入输瓶轨道的过程。通过轨道进入洗瓶机,先经过高压水进行喷洗,最后用净化的纯净气体进行高压喷气、吹干,以这种理瓶、洗瓶的过程,保证了银杏叶精口服液用瓶的洁净度,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采用不锈钢及无腐蚀材料符合GMP标准;将经过理瓶、洗瓶步骤获得的洁净瓶与经过实施例4获得的银杏叶精口服液输送到灌装机后,进行灌装,灌装机为四泵直线式灌装,工作程序为输瓶、挡瓶、计量灌装、输瓶的过程,计量误差< 士0. 5%,有防漏液装置,灌装完毕后,经传送带到轧盖机。通过入瓶,落盖,封口,轧螺纹等程序,将口服液灌装完成;灌装完成后的产品经传输带传出后进行灯检,对灌装完的产品进行肉眼的挑拣。 要求通过灯检箱的观察,将有瓶内杂质的,或者灌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检出,作为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执行;经灯检步骤后的产品装盘进入灭菌柜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柜采用电加热形式,能有效减少碎瓶情况的发生。灭菌应达到100°C以上,40分钟以上。采用终端灭菌的方式,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并且通过实验有效物质未得到任何破坏,安全、可靠;所述灭菌步骤的具体内容为使用前确保灭菌柜水箱内水位达到要求;将生产线上已压盖后产品用托盘或中转盘接入灭菌柜,由下至上摆放,摆放时赶查封口情况,有松动现象及时挑出返回轧盖程序,灭菌柜完全摆满后,关压力门,打开电源,进行加温,摆入灭菌柜半成品用中转盘盛装,灭菌柜加热过程中及时查看压力表和温度表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记录达到灭菌温度时间,及停止灭菌时间,加热到100 105°C停止加热,灭菌30分钟;对微生物、有害物质进行检验。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所有上述为这一知识产权的首要实施装置,并没有设定限制以其它形式实施这种新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和/或操作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对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基于本发明的修改或改造新方法,属于保留的权利。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取步骤;第二步,去沉步骤;第三步,调配步骤;第四步,过滤步骤,从而获得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一步包括将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配液罐内,加热至约100°C 120°C,将称好的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约100°C 120°C,煎煮约40 60 分钟,随后停止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包括将酸或碱加入所述配液罐中煎煮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值,将所述配液罐中溶液的PH值调整到约1. 5 2. 5。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包括将经过第二步获得的液体打入所述配液罐内,加入氢氧化钠和矫味剂,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进一步包括经过第三步后获得的液体,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由不锈钢管道进入无菌车间的灌装流水线。
6.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取步骤,将饮用水经不锈钢管道打入配液罐内,加热至约100°c 120°C,将称好的干浸膏状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95%食用酒精中溶解,经溶解完全后,将获得的溶解液加入所述配液罐中,开动所述配液罐中的搅拌设备,保持所述配液罐的温度为约100°C 1200C,煎煮约40 6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第二步,去沉步骤,将酸或碱加入所述配液罐中煎煮后的溶液中继续搅拌,中间测试PH 值,将所述配液罐中溶液的PH值调整到约1. 5 2. 5 ;第三步,调配步骤,将经过第二步去沉的液体打入所述配液罐内,加入氢氧化钠和矫味剂,经搅拌、调勻,待完全溶解后,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中;第四步,过滤步骤,经过第三步调配步骤后获得的液体,经不锈钢管道打入过滤罐,进行灌装前过滤,过滤后即可获得银杏叶精口服液,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由不锈钢管道进入无菌车间的灌装流水线。
7.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银杏叶精口服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不小于约細g/10ml,苦内酯的含量为不小于约aiig/10ml,酒精度为不大于约2% (V/V(% )),pH 值为 5. 5 7. 5。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中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不大于0. 3mg/kg(以As计算),铅不大于0. 5mg/kg(以1 计算),铜不大于10mg/kg (以Cu计算),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不大于1000 (cfu/ml),大肠菌群不大于10 (MPN/100ml),霉菌不大于10 (cfu/ml),酵母菌不大于10 (cfu/ml)。
10.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或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银杏叶精口服液在制备保健品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精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提取步骤;第二步,去沉步骤;第三步,调配步骤;第四步,过滤步骤,从而获得所述银杏叶精口服液。该银杏叶精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不小于4mg/10ml,苦内酯的含量为不小于2mg/10ml,酒精度为不大于2%(V/V(%)),pH至为5.5~7.5,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砷不大于0.3mg/kg(以As计算),铅不大于0.5mg/kg(以Pb计算),铜不大于10mg/kg(以Cu计算),微生物的含量为菌落总数不大于1000(cfu/ml),大肠菌群不大于10(MPN/100ml),霉菌不大于10(cfu/ml),酵母菌不大于10(cfu/ml)。
文档编号A23L2/38GK102309054SQ20111022944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崔海影, 张旭东, 郭文波 申请人:青岛三九九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