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疗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3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疗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 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出碳水化合物外,还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会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已有认识,属“消渴”症的范畴。早在公元前二世纪《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超过1. 5亿糖尿病患者, 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1979-1980年我国第一次调查成人患病率为1%,1994-1995 年第二次调查成人患病率为2. 5%,另有糖耐量减低者2. 5%。估计在2009年之前统计,我国有糖尿病人约3千万,居世界第二位。2型糖尿病的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近年发现2型糖尿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增高。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卫生部早于1995年制定了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以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并于2003年启动《中国糖尿病指南》的推广工作,然而经本申请人多年的临床观察能够降血糖的西药不能持久,而且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存在着毒副作用,甚至有的引发 “药源性疾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糖尿病的食物及其制作方法,通过“药食两用,,物料配方而制成的口感好、适用于糖尿病人
一日三餐食用的食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梨皮3-30克、绿豆皮3-30克、鸡内金3-30克、肉桂0. 05-0. 1克、益智仁1_2克、覆盆子1-2克。《中药大辞典》记载梨皮,性凉、味甘涩、无毒。能以清心润肺、降火生津、除烦止渴。《中药学》记载绿豆皮味甘、性寒、无毒。能以清热解毒、消暑,而且清热解毒之功效大于绿豆。梨皮与绿豆皮同用,加强了其清热解毒之力,且梨皮有润肺之力,善入肺经,《黄帝内经》记载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说明了肺与全身血脉有密切关系,又说“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也说明了人的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鸡内金,徐晓玉主编的《中药药理学》记载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能增加人体胃液的分泌,提高胃液酸度,它增强消化力作用出现较迟缓而持久。肉桂, 《中药学》记载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善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从中医角度来说是“阴虚内燥”,单从肉桂药性上来说,因其大热、无异于火上浇油,但是真正的大医名医是从药理上来治病的,《黄帝内经·素问》少火之气壮,这里所说的少火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故该专利用少量肉桂就是取其“少火之气壮”之理。明代杰出医学家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不过用量应控制在 0. 05-0. 1 克。益智仁,《中药学》记载味辛、性温、归脾、肾二经,能以补肾固精、缩尿止遗、温脾止泻、摄涎唾。覆盆子,《中药学》记载味甘酸、微温,归肝、肾经,能以补肝肾、涩精、缩尿、明目。益智仁、覆盆子均能缩尿,以防利尿伤阴,加重糖尿病的阴虚之病。本发明还可加入西瓜皮6-30克、枸杞6-30克、麦芽6_30克。西瓜皮味甘、性凉、无毒、入脾、胃二经,主治情暑降热、止渴、利尿、治暑热烦渴、 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糖尿病、黄疸等,中医把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症范畴,病理机制为 “阴虚内燥”,西瓜皮性凉、止烦渴,正对糖尿病之症。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以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等,糖尿病从中医病理在于肺、脾、肾脏,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进食后血糖会升高,而麦芽又有行气消食之功能,这说明,所食食物能很快被麦芽消食功效所消化,从而使血糖减少,这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措施。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主要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腿酸痛、 头晕耳鸣、内热消渴等。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症,消渴之病与肾之关系尤为密切。张仲景提出,“消渴”从肾论治,枸杞子又能归肾经,有能治内热消渴,可见枸杞对糖尿病人是一味既能享受到甜味又能降血糖的天生宝贝。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各种药食同源的物料共为一方,互为协同,如梨皮与绿豆皮同用,加强了其清热解毒之力;西瓜皮味甘、性寒多汁,善入中上二焦,滋阴润燥以治其标,枸杞历被医家推崇为补肾之圣果,善入下焦,肾气充沛,气化津液布散全身以治本,与西瓜皮共走标本同治之功;麦芽味甘性平,善入中焦,以健脾助运,使人体内多余之燥热之邪(血糖)尽快化解,间接助西瓜皮、枸杞增滋阴润燥之力,寓围魏救赵之意;同时,鸡内金与麦芽均有助消化之力,两者结合可进一步增强其功效。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症,消渴症又分上消、中消、下消,其病理机制为阴虚内燥, 故治病原则必需滋阴润燥,上述各味药食同源的物料合用,共入三焦,标本同治,滋三焦之阴,润三焦之燥,适用于上、中、下三焦之各型糖尿病人食用。再有上述各味原料均属药食同源,均无毒副作用,且大都味甘性平,适于人们的日常食用,达到食疗的目的。
上述组合物的制备可采用如下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并混合晒干,上述各组合物经过超微粉碎,达到物料细胞破壁,制成超微粉面即可食用。也可将上述方法制得的粉面加入含糖分低的五谷杂粮的五谷杂粮面粉、饮料、乳制品、低脂肪的水产品中(如降糖海参、鱼)等制成养生食疗食品食用。乳制品的依据,糖尿病人因血糖、尿糖增加,发生渗透性利尿作用,从而使体内大量的钙从尿中排出,从而造成血钙降低的同时又抑制了钙离子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作用, 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进而加剧糖尿病的病情,本发明用植物性的药食同源物料配伍,对防治糖尿病功效明显,若再加如含有丰富钙离子的乳制品中,这样攻补兼使、标本兼治,更加强了本发明防治糖尿病的功效。


图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列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为列表说明本发明的9个实施例,各物料用量均以克为单位。上述各实施例均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并混合晾干;
2)上述四种物料经过超微粉碎,达到物料细胞破壁,制成超微粉面。上述制得的粉面可直接食用,也可掺入面粉、饮料、乳制品、低脂肪的水产品中(如降糖海参、鱼)等制成保健食疗食品食用。防治标准与效果统计
1、有 效主要症状消失、有关实验检查有改善;
2、无效症状及实验检查无变化。通过对130例糖尿病人跟踪调查,有效人数为110人,有效率为85%,无效率为20 人,占15%。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梨皮 3-30克、绿豆皮3-30克、鸡内金3-30克、肉桂0. 05-0. 1克、益智仁1_2克、覆盆子1_2克。
2.一种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梨皮 3-30克、绿豆皮3-30克、鸡内金3-30克、肉桂0. 05-0. 1克、益智仁1_2克、覆盆子1_2克, 西瓜皮6-30克、枸杞6-30克、麦芽6-30克。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疗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并混合晾干;2)将步骤1制得的物料经过超微粉碎,达到物料细胞破壁,制成超微粉面。
4.一种面制品,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权利要求3所制得的超微粉面与含糖分低的五谷杂粮面粉混合制成。
5.一种奶制品,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权利要求3所制得的超微粉面与动物奶混合调制而成。
6.一种饮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权利要求3所制得的超微粉面与饮料混合调制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防治糖尿病的食疗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梨皮3-30克、绿豆皮3-30克、鸡内金3-30克、肉桂0.05-0.1克、益智仁1-2克、覆盆子1-2克。本发明通过“药食两用”物料配方而制成的口感好、适用于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食用的食物。
文档编号A23L2/52GK102342506SQ2011102572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刁恩杰, 孙明杰, 李传梅, 王相军, 田昊, 田青 申请人:李传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