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炒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27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新型炒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方安装炒茶锅,炒茶锅内设有多条垂直于炒茶锅运动方向的斜U形槽,每条斜U形槽底部均紧贴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电加热装置;机架一端安装有驱动炒茶锅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机架上还安装有炒茶锅的倾倒装置,炒茶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电加热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倾倒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炒茶机加热效率高,保温效果好,具有卓越的节能性能;倾倒装置可进行自动倾倒茶叶的操作,提升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驱动装置采用双联皮带轮以及偏心皮带轮,减少了皮带轮之间以及皮带轮和偏心轮之间的装配,解决了以往炒茶机在往复运动中轮相对于轴容易松动的问题,确保机器能够长期稳定运转。
【专利说明】新型炒茶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常用的炒茶机,大多在炒茶锅底部的机架上安装电热管来对炒茶锅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缺陷是电热管与锅底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其中还有可能间隔其他物体,加温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要把炒茶锅加热到可以炒茶叶的温度需要20至30分钟,而且由于发热元件是固定在机架上的,而炒茶锅是相对于机架运动的,运动产生的气流会带走很大一部分热能,密封不严的情况也会造成热能散失;另一方面,现有的炒茶机在茶叶炒好后需要人工将炒茶锅抬起倒出茶叶,操作麻烦,对操作人员体力要求较高;此外,在炒茶锅的驱动结构上,现有的炒茶机往往采用双轴四轮的结构,即皮带轮经过轴到皮带轮,再由皮带轮经过轴到偏心轮,这种结构要求轮和轴之间必须要过盈配合,在装配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轮和轴的松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炒茶机,其节约电能、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有能往复运动的炒茶锅,所述炒茶锅内设有多条垂直于所述炒茶锅往复运动方向的斜U形槽,多条斜U形槽内放置待炒的茶叶,当炒茶锅来回往复运动时,斜U形槽能起到对锅内茶叶进行反复翻炒的作用,每条所述斜U形槽底部均设有紧贴在其外侧且与其形状相适配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与斜U形槽底部的形状相适配,能完全紧贴在其底部,随炒茶锅一起往复运动,确保电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能最大程度地传递给斜U形槽进行炒茶,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所述机架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所述炒茶锅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炒茶锅的一端连接,从而推动炒茶锅往复运动进行炒茶;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所述炒茶锅的倾倒装置,茶叶炒好后,不需要人工起锅,通过倾倒装置可以将炒茶锅倾斜倒出茶叶;所述新型炒茶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倾倒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热电偶、接触器等,炒茶人员只需按下控制装置上对应的按钮,即可实现加热、驱动炒茶操作以及倾倒茶叶的操作。
[000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6]所述炒茶锅包括四周的锅壁和底部的压板,所述炒茶锅在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所述锅壁和压板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加强保温密封效果。
[0007]所述锅壁和所述压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锅壁的下半部分沿所述斜U形槽的斜度方向向外倾斜,所述压板与所述锅壁下端焊接,将耐温石棉等保温材料压实,锅壁下半部分向外凸出,形成一个锅底空间,将电加热装置、保温材料等包覆在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锅底空间,确保节能效果。
[0008]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丝以及包覆在电加热丝外围的绝缘层,电加热丝根据斜U形槽底部的形状盘好,其外以云母纸包裹,起到绝缘的作用,然后紧贴在斜U形槽底部,电加热丝通过高温线接出通电。
[0009]所述倾倒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链轮轴,链轮上固定连接一横轴,所述横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承,所述倾倒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导杆,所述滑动轴承安装在所述升降导杆内并能沿所述升降导杆滑动,所述横轴上固定连接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炒茶锅的一侧连接,所述炒茶锅的另一侧锅壁上设有茶叶出口。茶叶炒好需要倒出时,倾倒装置通过升降驱动电机驱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横轴向上推动升降杆向上抬起炒茶锅的一侧,此时炒茶锅另一侧的茶叶出口打开,炒好的茶叶倒出,无需人工抬起炒茶锅,操作方便省力。
[0010]所述炒茶锅的一侧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炒茶锅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同的滑杆,所述升降杆通过滚轮与所述滑杆连接。由于在倾倒茶叶是炒茶锅可能还在做往复运动,因此,在炒茶锅一侧的锅壁上设有作为滑道的滑杆,使得升降杆能相对于炒茶锅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滑动,倾倒茶叶时也不会影响炒茶的操作。
[0011]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往复驱动电机、双联皮带轮、偏心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所述往复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并驱动所述双联皮带轮,所述双联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并传动至所述偏心皮带轮,所述偏心皮带轮与所述连杆偏心连接,偏心皮带轮是将偏心轮和皮带轮结合为一体,连杆的一端与皮带轮偏心连接,以达到推动炒茶锅往复运动的目的,这种驱动装置减少了了皮带轮和偏心轮之间的装配,使得运转过程更加稳定。
[0012]所述往复驱动电机为电磁调速电机,其调速范围广、起动转矩大、控制功率小,自动调节系统时机械特性硬度高,尤其适合与新型炒茶机使用。
[0013]所述炒茶锅的外侧设有进风管,所述斜U形槽的槽壁上端设有出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出风管连通,所述出风管的管壁上设有朝向所述斜U形槽内的出风口。出风管一方面能将炒茶过程中产生的水汽除去,另一方面能够将杀青后的茶叶快速冷却下来。
[0014]所述机架由槽钢搭建焊接制成。由于炒茶锅的炒茶过程是不断进行往复运动的,槽钢结构对往复运动有缓冲作用,有利于整个机器的稳定性。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炒茶机加热装置的结构,采用紧贴炒茶锅内腔底部的电加热装置,加热效率极高,将炒茶锅加热到炒茶所需温度只需要3分钟左右,是普通的炒茶机加热时间的十分之一左右,炒茶锅锅底还设有包覆住电加热装置的保温材料,热能散失很少,普通炒茶机的加热功率需要24千瓦左右,而本实用新型的炒茶机只需要6千瓦的功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炒茶机具有卓越的节能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炒茶机设置有茶叶的倾倒装置,在茶叶炒好后,只需要按下按钮即可进行自动倾倒茶叶的操作,一个人可以操作多台机器,提升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再者,本实用新型炒茶锅的驱动装置采用双联皮带轮以及偏心皮带轮,减少了皮带轮之间以及皮带轮和偏心轮之间的装配,解决了以往炒茶机在往复运动中轮相对于轴容易松动的问题,确保机器能够长期稳定运转。【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倾倒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导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附图。
[0023]本实用新型的炒茶机包括机架1,机架I的上方安装有能往复运动的炒茶锅2,机架I由槽钢搭建焊接制成,槽钢结构对炒茶锅2的往复运动有缓冲作用,有利于整个机器的稳定性。
[0024]炒茶锅2内设有多条垂直于炒茶锅2的往复运动方向的斜U形槽3,茶叶放在斜U形槽3内进行炒制,当炒茶锅2来回往复运动时,斜U形槽3能起到对锅内茶叶进行反复翻炒的作用,每条斜U形槽3底部均设有紧贴在其外侧且与其形状相适配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丝4和云母纸5,电加热丝4盘成与斜U形槽3底部相适配的形状,以云母纸5包覆在外围绝缘,紧贴于斜U形槽3的底部外侧,电加热丝4通过高温线6接出通电。
[0025]炒茶锅2包括四周的锅壁7和底部的压板8,锅壁7和压板8由不锈钢制成,在电加热装置、锅壁7与压板8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填充耐温石棉9作为保温材料,锅壁7的下半部分沿斜U形槽5的斜度方向向外倾斜,压板8与锅壁7下端焊接,将耐温石棉9压实,并将电加热丝4、云母纸5以及耐温石棉9等包覆在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锅底空间,随炒茶锅2一起往复运动,确保电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能最大程度地传递给斜U形槽5进行炒茶,确保节能效果。
[0026]机架I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炒茶锅2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连杆10与炒茶锅2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包括往复驱动电机11、双联皮带轮12、偏心皮带轮13以及传动皮带14,往复驱动电机11为电磁调速电机,往复驱动电机11通过传动皮带14连接并驱动双联皮带轮12,双联皮带轮12通过传动皮带14连接并传动至偏心皮带轮13,偏心皮带轮13将偏心轮和皮带轮结合为一体,连杆10的一端与皮带轮偏心连接,以达到推动炒茶锅往复运动的目的。
[0027]机架I上还安装有炒茶锅2的倾倒装置,倾倒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15,升降驱动电机15通过减速器16连接链轮轴17,链轮18上固定连接一横轴19,横轴19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承20,倾倒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机架I上的升降导杆21,滑动轴承20安装在升降导杆21内并能沿升降导杆21滑动,横轴19上固定连接一升降杆22,炒茶锅2的一侧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炒茶锅2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同的滑杆23,另一侧锅壁上设有茶叶出口,升降杆22通过滚轮24与滑杆23连接。茶叶炒好需要倒出时,倾倒装置通过升降驱动电机15驱动链轮18转动,链轮18带动横轴19向上推动升降杆22,升降杆22推动滑杆23向上抬起炒茶锅2的一侧,此时炒茶锅2另一侧的茶叶出口打开,炒好的茶叶倒出,无需人工抬起炒茶锅2,操作方便省力。
[0028]炒茶锅2的外侧设有进风管25,斜U形槽3的槽壁上端设有出风管26,进风管25与出风管26连通,出风管26的管壁上设有朝向斜U形槽5内的出风口 27。
[0029]本实用新型的炒茶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加热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倾倒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热电偶、接触器等,炒茶人员只需按下控制装置上对应的按钮,即可实现加热、驱动炒茶操作以及倾倒茶叶的操作。
[0030]进行炒茶操作时,将茶叶放入斜U形槽5内,开启电加热装置,3分钟内使得炒茶锅2达到炒茶所需温度,开启驱动装置,使得炒茶锅2来回往复运动翻炒茶叶,炒茶时开启进风管25,通过出风管26的出风口 27将炒茶过程中产生的水汽除去,当茶叶炒好后,出风口 27吹出的风能够将茶叶快速冷却下来,开启倾倒装置,将茶叶倒出,即完成炒茶操作。
[0031]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权利要求】
1.新型炒茶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有能往复运动的炒茶锅,所述炒茶锅内设有多条垂直于所述炒茶锅往复运动方向的斜U形槽,每条所述斜U形槽底部均设有紧贴在其外侧且与其形状相适配的电加热装置;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所述炒茶锅的倾倒装置;所述机架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所述炒茶锅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炒茶锅的一端连接;所述炒茶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倾倒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锅包括四周的锅壁和底部的压板,所述炒茶锅在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所述锅壁和压板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和所述压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锅壁的下半部分沿所述斜U形槽的斜度方向向外倾斜,所述压板与所述锅壁下端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丝以及包覆在电加热丝外围的绝缘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倒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链轮轴,链轮上固定连接一横轴,所述横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承,所述倾倒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导杆,所述滑动轴承安装在所述升降导杆内并能沿所述升降导杆滑动,所述横轴上固定连接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炒茶锅的一侧连接,所述炒茶锅的另一侧锅壁上设有茶叶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锅的一侧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炒茶锅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同的滑杆,所述升降杆通过滚轮与所述滑杆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往复驱动电机、双联皮带轮、偏心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往复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并驱动所述双联皮带轮,所述双联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并传动至所述偏心皮带轮,所述偏心皮带轮与所述连杆偏心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电机为电磁调速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锅的外侧设有进风管,所述斜U形槽的槽壁上端设有出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出风管连通,所述出风管的管壁上设有朝向所述斜U形槽内的出风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槽钢搭建焊接制成。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646427SQ20132080008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刘吉才 申请人:刘吉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