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包括安装部、铲体、倒V型部、加强部、上铲部和空心部,所述的铲体外边缘为弧形结构,内边缘为两个对称的弧形结构,其底面有倒V型部,中间有加强部,空心部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加强部的两边,空心部上是上铲部,安装部在加强部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铲体中倒V型部、加强部、上铲部和空心部的独特设计,使自动炒茶机在炒制过程中,对茶叶的翻滚更加均匀,炒出的茶叶色泽统一,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的烘炒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茶叶种类很多,大体分为绿茶、红茶和白茶,在其加工过程复杂,一般都会经过炒制工序,其对成品茶叶的影响至关重要,炒制效果好的茶叶,其颜色翠绿、鲜艳、扁平、直、紧,色泽均与,目前大多数的茶叶都是人工炒制,在大规模生产时,其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包括安装部、铲体、倒V型部、加强部、上铲部和空心部,所述的铲体外边缘为弧形结构,内边缘为两个对称的弧形结构,其底面有倒V型部,中间有加强部,空心部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加强部的两边,空心部上是上铲部,安装部在加强部的正上方。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铲体中倒V型部、加强部、上铲部和空心部的独特设计,使自动炒茶机在炒制过程中,对茶叶的翻滚更加均匀,炒出的茶叶色泽统一,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0009]其中:1-安装部,2-铲体,3-倒V型部,4-加强部,5-上铲部,6-空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11]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包括安装部1、铲体2、倒V型部3、加强部4、上铲部5和空心部6,铲体2外边缘为弧形结构,内边缘为两个对称的弧形结构,其底面有倒V型部3,中间有加强部4,空心部6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加强部4的两边,空心部6上是上铲部5,安装部I在加强部4的正上方。
[0012]将铲体2外边缘为弧形结构和内边缘为两个对称的弧形结构,是为了能过与炒锅为圆弧形结构相对应,使茶叶的翻滚彻底,防止糊锅等现象,在中部设的加强部4,可以使铲体2更加结实,在铲体底部的倒V型部3、中间的空心部6和上边的上铲部5,可以使茶叶翻滚更加彻底,能使炒出的茶叶色泽统一,提高了整体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炒茶机专用炒铲,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I)、铲体(2)、倒V型部(3)、加强部(4)、上铲部(5)和空心部(6),所述的铲体(2)外边缘为弧形结构,内边缘为两个对称的弧形结构,其底面有倒V型部(3),中间有加强部(4),空心部(6)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加强部(4)的两边,空心部(6)上是上铲部(5),安装部(I)在加强部(4)的正上方。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709172SQ20132079778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张光辉 申请人:都匀市螺丝壳河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