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25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茶生产设备,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萎凋机、揉捻机、发酵设备、微波干燥设备、炒干设备、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烘干设备、摊凉设备、除铁装置、筛分设备及打包机,前一设备的出料口与后一设备的进料口通过传输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把红茶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初制过程及除铁、筛分等精制过程集为一体,各个设备间首尾相连组成一体化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红茶的制作效率;设置有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在提供制备茶叶品质的同时,能够将茶叶末集中在一起,减少了有效物质的浪费;把除铁装置与摊凉设备集合在一起,在冷却烘干后茶叶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磁铁吸出茶叶中的铁屑,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专利说明】一种红茶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集初制和精制于一体的红茶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机械的作用不可小觑。茶叶机械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茶叶品质。近年来,红茶的各种机械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特别是发酵、揉捻、干燥等工序中,但是这些设备大多还是单机进行使用。此外,我们知道茶叶鲜叶经初制后制成毛茶即可饮用,但是根据市场要求,为了把各地毛茶归堆拼配,进行后态整理,使之达到样品等级要求及产品品质规格化,我们不得不对初制后的茶叶进行精制,即在初制毛茶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细加工,而现有生产设备中对于红茶的初制及精制都是分开的独立设备,这种生产方式使得红茶加工效率降低,且对人工的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茶生产设备,及红茶的初制及精制与一体,大大的提升了所制作红茶的品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成产设备,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萎凋机、揉捻机、发酵设备、微波干燥设备、炒干设备、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烘干设备、摊凉设备、除铁装置、筛分设备及打包机,前一设备的出料口与后一设备的进料口通过传输装置相连。茶叶鲜叶先通过萎凋机进行萎凋,此为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然后经过揉捻机进行揉捻,做好发酵前的准备,之后经过发酵设备对其进行发酵,发酵好的茶叶在微波干燥设备的输送带上进行微波干燥,微波干燥后的茶叶经炒干设备进行整形提毫,整形提毫后的茶叶经过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对茶叶和茶叶末进行分离,分离后得到的茶叶经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将茶叶输送到摊凉设备的传送带上,经过摊凉设备冷却之后再经过除铁装置除铁,之后茶叶传输到筛分设备上进行筛分,筛分后传输到打包机进行包装入库。
[0005]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所述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由进料斗和设置在进料斗下方的分离箱组成,所述分离箱下部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茶叶下料斗和茶叶末下料斗,所述茶叶下料斗通过传输装置与烘干设备的进料口相连。
[0006]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所述摊凉设备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除铁装置为磁铁,且设置在摊凉设备的传送带的末端,磁铁的长度与传送带的宽度相同。
[0007]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所述筛分设备及打包机之间还设置一称重设备,茶叶经筛分设备筛分后经称重设备称重,称重好的茶叶被输送至打包机直接进行打包。
[000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把红茶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初制过程及除铁、筛分等精制过程集为一体,各个设备间首尾相连组成一体化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红茶的制作效率,且大大提升了所制作红茶的品质;设置有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在提供制备茶叶品质的同时,能够将茶叶末集中在一起,减少了有效物质的浪费;把除铁装置与摊凉设备集合在一起,在冷却烘干后茶叶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磁铁吸出茶叶中的铁屑,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设置了称重设备,保证不中断生产的同时自行对茶叶称重,称重后直接打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红茶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萎凋机,2.揉抢机,3.发酵设备,4.微波干燥设备,5.炒干设备,6.进料斗,7.分离箱,8.茶叶下料斗,9.茶叶末下料斗,10.茶叶末储箱,11.传输管,12.烘干设备,13.摊凉设备,14.传送带,15.除铁装置,16.筛分设备,17.打包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2]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茶成产设备,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萎凋机1、揉抢机2、发酵设备3、微波干燥设备4、炒干设备5、茶叶/茶叶末分尚设备、烘干设备12、摊凉设备13、除铁装置15、筛分设备16及打包机17,前一设备的出料口与后一设备的进料口通过传输装置相连。
[0013]所述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由进料斗6和设置在进料斗6下方的分离箱7组成,所述分离箱7下部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茶叶下料斗8和茶叶末下料斗9。此外,分离箱7 —侧还设置一风机,分离过程中茶叶和茶叶末经过风机的风力吹动,由于茶叶的重量比茶叶末重,茶叶落入茶叶下料斗8,并经传输管11传输至烘干设备12,茶叶末落入茶叶末下料斗9,所述茶叶末下料斗9下部设置一茶叶末储箱10,用于存储茶叶末,分离箱7中的风力最后通过通风口排出即可。
[0014]所述摊凉设备13内设置有传送带14,所述除铁装置15为磁铁,且设置在摊凉设备的传送带14的末端,磁铁的长度与传送带14的宽度相同。
[0015]所述筛分设备16及打包机17之间还可以设置一称重设备,茶叶经筛分设备筛分后经称重设备称重,称重好的茶叶被输送至打包机直接进行打包。
[0016]使用本实用新型制备红茶的工艺步骤为:茶叶鲜叶先通过萎凋机进行萎凋,此为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然后经过揉捻机进行揉捻,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茶叶色香味浓度,同时有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之后经过发酵设备控制温度和时间对其进行发酵,发酵好的茶叶在微波干燥设备的输送带上进行微波干燥,微波干燥后的茶叶经炒干设备进行整形提毫,整形提毫后的茶叶经过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对茶叶和茶叶末进行分离,分离后得到的茶叶由传输管输送至烘干设备对其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将茶叶输送到摊凉设备中,经过摊凉设备冷却并经过除铁装置除铁,之后茶叶传输到筛分设备上进行筛分,筛分出粗细均匀的茶叶,筛分后传输到打包机进行包装入库。
[001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茶成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萎凋机、揉捻机、发酵设备、微波干燥设备、炒干设备、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烘干设备、摊凉设备、除铁装置、筛分设备及打包机,前一设备的出料口与后一设备的进料口通过传输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红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茶叶末分离设备由进料斗和设置在进料斗下方的分离箱组成,所述分离箱下部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茶叶下料斗和茶叶末下料斗,所述茶叶下料斗通过传输装置与烘干设备的进料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红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凉设备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除铁装置为磁铁,且设置在摊凉设备的传送带的末端,磁铁的长度与传送带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设备及打包机之间还设置一称重设备。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575545SQ20132079704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丁来保 申请人:景德镇市西湖珍芝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