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7374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加工【技术领域】,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按质量计为益生菌菌粉90%~98%,糖醇2%~10%,制备是将活化后的双歧杆菌和开菲尔发酵剂经混合发酵、低温浓缩干燥、混料灌装胶囊制得,混合发酵是将益生菌混合菌种接种于培养基,28~36℃条件下发酵16~24小时,混合菌种中开菲尔发酵剂与双歧杆菌的比例1~3:1,本发明将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进行高密度混合发酵,菌种多样,储存稳定,胶囊剂中的活菌数分别达到20亿cfu/g以上;不仅可以提高消化能力,同时还增强了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益生菌微生态胶囊作为益生菌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具有调整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在人体中的生长繁殖等功效。益生菌微生态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为益生菌活菌,目前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菌,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目前市售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大多是由单一菌种的菌粉和辅料经过复配后加工而成,菌粉经过多次加工后,菌种活力下降,不足以达到预期的保健效果。
[0003]本发明将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经高密度培养,混合发酵后,低温浓缩干燥后制成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避免了菌粉的多次加工,提高了益生菌的活菌含量。其次,目前市售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多为单一菌种复配而成,该微生态胶囊中含有开菲尔发酵剂中的多种益生菌,并与双歧杆菌混合发酵后制成,丰富了益生菌的种类,提高了产品的保健效果。该微生态胶囊剂具有活菌含量高,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对调整人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治疗便秘和腹泻等均有一定的生理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产品含有多种活性益生菌,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腹泻和便秘等功效。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0006]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益生菌菌粉90?98%和糖醇2?10%ο
[0007]上述胶囊剂中,益生菌是由开菲尔发酵剂中的复合菌种和双歧杆菌组成。按质量计开菲尔发酵剂中的的复合菌种:双歧杆菌=1?3:1。
[0008]益生菌菌粉是由开菲尔发酵剂中的复合菌种(乳酸菌、酵母菌等)、双歧杆菌经高密度培养,混合发酵,低温浓缩干燥后制得。
[0009]上述胶囊剂中,双歧杆菌是由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I?3种组成。含2?3种双歧杆菌时,各种双歧杆菌的质量比可以随意,具体比例取决于制备中所用的各种活化双歧杆菌混合的比例。
[0010]上述胶囊剂中,糖醇是由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中的I?2种组成。
[0011]上述胶囊剂中,活菌浓度大于60亿cfu/g。
[0012]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制备方法,首先使用MRS乳糖培养基将双歧杆菌进行活化,使用脱脂乳接种开菲尔粒制备开菲尔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再经混合发酵、低温浓缩干燥、混料灌装胶囊制得;[0013]所述的混合发酵,是按下述过程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有,浓缩乳清蛋白2%?10%,葡萄糖1%?10%,酵母粉0.5%?1%,碳酸钙0.4%?1%,硫酸镁0.01%?0.06%,硫酸锰0.001%?0.01%,乳清粉1%?10%,菊粉0.5%?3%,人参多糖
0.04%?1%,大豆低聚糖0.02%?1%,余量为蒸馏水;将各组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为
6.5?7.5,在90?115°C条件下保温10?30min杀菌;冷却至20?30°C将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的混合菌种按培养基体积的3%?10%进行接种,在28?36°C条件下,发酵16?24小时,得到益生菌混合发酵液,其中开菲尔发酵剂与双歧杆菌的接种比例为开菲尔发酵剂:双歧杆菌=1?3:1 ;
[0014]所述的低温浓缩干燥,是将益生菌混合发酵液在3000?6000r/min条件下,搅拌离心15?30min,收集浓缩菌体;再向浓缩菌体中加入保护剂,预冻后按现有的方法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在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50?70°C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益生菌菌粉;
[0015]所述的混料灌装胶囊,是按照质量百分比将90%?98%益生菌菌粉和2%?10%糖醇混合均匀,在无菌条件下填装于空心胶囊中。
[0016]最终制成的成品,是单位活菌数大于60亿cfu/g的复合益生菌微生态胶囊。
[0017]所述的双歧杆菌进行活化,可以按现有技术进行,也可以按下述过程进行,将冻存的双歧杆菌菌粉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37°C培养24h后,经镜检符合双歧杆菌的标准形态,生长状态良好,再按接种量3%?6%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进行活化,370C培养18?24h。
[0018]上述的双歧杆菌菌粉,可以是婴儿双歧杆菌粉、长双歧杆菌粉、短双歧杆菌粉或/和两歧双歧杆菌粉;使用2?3种菌粉时,分别活化再按比例混合得到活化的双歧杆菌,用于与开菲尔发酵剂混合发酵。
[0019]所述的制备开菲尔发酵剂,可以按现有技术进行,也可以按下述过程进行,使用脱脂乳粉配成10%的脱脂乳溶液,经过90?115°C,10?30min杀菌后,冷却至20?30°C,按照脱脂乳体积的0.1%?0.5%接种开菲尔粒,在23?28°C的条件下发酵14?18h。
[0020]在低温浓缩干燥过程中,所述的保护剂,是按益生菌混合发酵液重量为基数,由脱脂乳粉10%?20%、海藻糖1%?10%、谷氨酸钠1%?10%、甘油1%?5%组成。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I)本发明将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进行高密度混合发酵,菌种多样,储存稳定,胶囊剂中的活菌数可分别达到20亿cfu/g以上;
[0023]2)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混合发酵后,不仅可以提高消化能力,同时还增强了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丰富了肠道菌群,改善了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对维持肠道健康有着良好的效果;
[0024]3)本发明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并添加了糖醇等物质代替蔗糖作为甜味剂,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I)益生菌发酵剂的制备
[0026]①双歧杆菌的制备[0027]将冻存的双歧杆菌菌粉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370C,培养24h后,经镜检符合双歧杆菌的标准形态,生长状态良好,按接种量3%~6%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进行活化,37 0C,培养18~24h保存备用。
[0028]②开菲尔发酵剂的制备
[0029]使用脱脂乳粉配成10%的脱脂乳溶液,经过90~115°C,10~30min杀菌后,冷却至20~30°C,按照脱脂乳体积的0.1%~0.5%接种开菲尔粒,在23~28°C的条件下发酵14~18h后保存备用。
[0030]2)混合发酵[0031 ] 取浓缩乳清蛋白10~20g,葡萄糖6~IOg,酵母粉3~5g,碳酸钙I~5g,硫酸镁
0.05~0.3g,硫酸锰0.01~0.05g,乳清粉5~15g,菊粉2.5~5g,人参多糖0.5~5g,大豆低聚糖0.5~5g,加入蒸懼水至总质量为500g。充分溶解后调节培养基pH为6.5~
7.5,杀菌条件为90~115°C条件下保温10~30min,冷却至20~30°C备用。
[0032]向冷却后的培养基接种,按3%~10%接种量,开菲尔发酵剂:双歧杆菌=1~3:1,28~36°C,发酵18~24h,得到益生菌混合发酵液。
[0033]3)菌粉的制备
[0034]将制得的发酵液搅拌均匀,在10~20°C条件下,转速为3000~6000转/分,时间为10~30min离心处理,收集浓缩菌体;离心收集的菌体,按发酵液体积比添加脱脂乳粉10%~15%、海藻糖1%~5%、谷氨酸钠1%~5%、甘油1%~3%,混合均匀,预冻后进行低温冷冻干燥或在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50~70°C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益生菌菌粉。
[0035]4)无菌灌装
[0036]按照质量百分比将90~98%益生菌菌粉和2~10%的糖醇混合均匀后,无菌填装于空心胶囊中即成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
[0037]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8]实施例1:
[0039]I)益生菌发酵剂的制备
[0040]①双歧杆菌的制备
[0041]将冻存的两歧双歧杆菌菌粉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37°C,培养24h后,经镜检符合双歧杆菌的标准形态,生长状态良好,按接种量3%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进行活化,37°C,培养24h保存备用。
[0042]②开菲尔发酵剂的制备
[0043]使用脱脂乳粉配成10%的脱脂乳溶液,经过115°C,30min杀菌后,冷却至25°C,按照脱脂乳体积的0.1%接种开菲尔粒,在23°C的条件下发酵18h后保存备用。
[0044]2)混合发酵
[0045]取浓缩乳清蛋白15g,葡萄糖7.7g,酵母粉2.8g,碳酸钙3.5g,硫酸镁0.18g,硫酸锰0.017g,乳清粉13g,菊粉2.0g,人参多糖0.4g,大豆低聚糖0.5g,加入蒸馏水至总质量为500g。充分溶解后调节培养基pH为7.0,杀菌条件为1151:条件下保温301^11,冷却至301:备用。
[0046]向冷却后的高密度培养基接种,按3%接种量,开菲尔发酵剂:两歧双歧杆菌=2:1,28°C,发酵 24h。
[0047]3)菌粉的制备
[0048]将制得的发酵液搅拌均匀,在20°C条件下,转速为6000转/分,时间为15min离心处理,收集浓缩菌体;离心收集的菌体,添加脱脂乳粉10%、海藻糖5%、谷氨酸钠1%、甘油3%,混合均匀,无菌水调整干物质浓度在30~40%,在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50~70°C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益生菌菌粉。
[0049]4)无菌灌装
[0050]按照质量百分比将95%益生菌菌粉和5%的木糖醇混合均匀后,无菌条件下填装于空心胶囊中即成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技术指标为:乳酸菌数>30亿cfu/g,酵母菌≥20亿cfu/g,双歧杆菌≥20亿cfu/g。
[0051]实施例2
[0052]1)益生菌发酵剂的制备
[0053]①双歧杆菌的制备
[0054]将冻存的两歧双歧杆菌菌粉和短双歧杆菌菌粉分别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370C,培养24h后,经镜检符合双歧杆菌的标准形态,生长状态良好,按接种量5%,分别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进行活化,370C,培养20h。将两歧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按照体积比2:1混合,保存备用。
[0055]②开菲尔发酵剂的制备
[0056]使用脱脂乳粉配成10%的脱脂乳溶液,经过115°C,30min杀菌后,冷却至23°C,按照脱脂乳体积的0.3%接种开菲尔直投式发酵剂,在26°C的条件下发酵16h后保存备用。
[0057]2)混合发酵
[0058]取浓缩乳清蛋白12g,葡萄糖4.5g,酵母粉4.3g,碳酸钙4.9g,硫酸镁0.28g,硫酸锰0.031g,乳清粉15g,菊粉4g,人参多糖0.8g,大豆低聚糖0.2g,加入蒸馏水至总质量为500g。充分溶解后调节培养基pH为7.0,杀菌条件为1151:条件下保温201^11,冷却至251:备用。
[0059]向冷却后的高密度培养基接种,按5%接种量,开菲尔发酵剂:双歧杆菌=1:1,30°C,发酵 20h。
[0060]3)菌粉的制备
[0061]将制得的发酵液搅拌均匀,在15°C条件下,转速为4000转/分,时间为20min离心处理,收集浓缩菌体;离心收集的菌体,添加脱脂乳粉15%、海藻糖1%、谷氨酸钠7%、甘油5%,混合均匀,预冻8h后,放入低温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后,得到益生菌菌粉。
[0062]4)无菌灌装
[0063]按照质量百分比将98%益生菌菌粉和2%的山梨糖醇混合均匀后,无菌条件下填装于空心胶囊中即成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技术指标为:乳酸菌数≥30亿cfu/g,酵母菌≥20亿cfu/g,双歧杆菌≥ 20亿cfu/g。
[0064]实施例3
[0065]1)益生菌发酵剂的制备
[0066]①双歧杆菌的制备
[0067]将冻存的两歧双歧杆菌菌粉,长双歧杆菌菌粉和婴儿双歧杆菌菌粉分别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37°C,培养24h后,经镜检符合双歧杆菌的标准形态,生长状态良好,按接种量6%,分别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进行活化,370C,培养20h。将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按照体积比2:1:1混合,保存备用。
[0068]②开菲尔发酵剂的制备
[0069]使用脱脂乳粉配成10%的脱脂乳溶液,经过115°C,20min杀菌后,冷却至20°C,按照脱脂乳体积的0.5%接种开菲尔直投式发酵剂,在28°C的条件下发酵14h后保存备用。
[0070]2)混合发酵
[0071]取浓缩乳清蛋白20g,葡萄糖7.0g,酵母粉5.8g,碳酸韩3.96g,硫酸镁0.15g,硫酸锰0.027g,乳清粉13g,菊粉7g,人参多糖0.1g,大豆低聚糖0.1g,加入蒸馏水至总质量为500g。充分溶解后调节培养基pH为7.0,杀菌条件为95°C条件下保温30min,冷却至25 V备用。
[0072]向冷却后的高密度培养基接种,按6%接种量,开菲尔发酵剂:双歧杆菌=3:1,32。。,发酵 18h。
[0073]3)菌粉的制备
[0074]将制得的发酵液搅拌 均匀,在10°C条件下,转速为3000转/分,时间为30min离心处理,收集浓缩菌体;离心收集的菌体,添加脱脂乳粉20%、海藻糖6%、谷氨酸钠5%、甘油1%,混合均匀,无菌水调整干物质浓度在30~40%,在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50~70°C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益生菌菌粉。
[0075]4)无菌灌装
[0076]按照质量百分比将97%益生菌菌粉和3%的麦芽糖醇混合均匀后,无菌条件下填装于空心胶囊中即成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技术指标为:乳酸菌数≥30亿cfu/g,酵母菌> 20亿cfu/g,双歧杆菌> 20亿cfu/g。
【权利要求】
1.一种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益生菌菌粉90~98%、糖醇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由开菲尔发酵剂中的复合菌种和双歧杆菌组成;按质量计开菲尔发酵剂中的的复合菌种:双歧杆菌=1 ~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糖醇为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的I~2种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菌粉是由开菲尔发酵剂中的复合菌种、双歧杆菌经高密度培养,混合发酵,低温浓缩干燥后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歧杆菌,是由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I~3种组成。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制备方法,首先使用MRS乳糖培养基将双歧杆菌进行活化,使用脱脂乳接种开菲尔粒制备开菲尔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再经混合发酵、低温浓缩干燥、混料灌装胶囊制得; 所述的混合发酵,是按下述过程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有,浓缩乳清蛋白2%~10%,葡萄糖1%~10%,酵母粉0.5%~1%,碳酸钙0.4%~1%,硫酸镁0.01%~0.06%,硫酸锰0.001%~0.01%,乳清粉1%~10%,菊粉0.5%~3%,人参多糖0.04%~1%,大豆低聚糖0.02%~1%,余量为蒸馏水;将各组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为6.5~7.5,在90~115°C条件下保温10~30min杀菌;冷却至20~30°C将开菲尔发酵剂和双歧杆菌的混合菌种按培养基体积的3%~10%进行接种,在28~36°C条件下,发酵16~24小时,得到益生菌混合发酵液,其中开菲尔 发酵剂与双歧杆菌的接种比例为开菲尔发酵剂:双歧杆菌=1~3:1 ; 所述的低温浓缩干燥,是将益生菌混合发酵液在3000~6000r/min条件下,搅拌离心15~30min,收集浓缩菌体;再向浓缩菌体中加入保护剂,预冻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在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50~70°C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益生菌菌粉; 所述的混料灌装胶囊,是按照质量百分比将90%~98%益生菌菌粉、2%~10%糖醇混合均匀,在无菌条件下填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歧杆菌进行活化,是将冻存的双歧杆菌菌粉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37°C培养24h后,经镜检符合双歧杆菌的标准形态,生长状态良好,再按接种量3%~6%接种于MRS乳糖培养基进行活化,37°C培养18~24h。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歧杆菌菌粉,是婴儿双歧杆菌粉、长双歧杆菌粉、短双歧杆菌粉或/和两歧双歧杆菌粉;使用2~3种菌粉时,分别活化再混合得到活化的双歧杆菌,用于与开菲尔发酵剂混合发酵。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开菲尔发酵剂,是使用脱脂乳粉配成10%的脱脂乳溶液,经过90~115°C、10~30min杀菌后,冷却至20~30°C,按照脱脂乳体积的0.1%~0.5%接种开菲尔粒,在23~28°C的条件下发酵14~18h。
10.按照权利要求6、7或9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态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温浓缩干燥过程中,所述的保护剂,是按益生菌混合发酵液质量为基数,由脱脂乳粉10%~20%、海藻糖1%~10%、谷氨酸钠 1%~10%、甘油1%~5%组成。
【文档编号】A23L1/29GK103876151SQ20141013895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张铁华, 张欣宇, 田木, 钟姝凝, 姜楠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