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

文档序号:48769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通过专家系统对茶叶萎凋加工进行控制,专家系统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出本批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计算出每一个单元当前位置的萎凋时间,根据得出的时间以及用户选择的要做出的茶叶,专家系统推理出茶叶的加工曲线,该曲线作为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用于控制加工量随时间的变化。本发明的茶叶萎凋可以进行精确控制,进来的茶叶状况各不相同,但是对传送带进行单元划分,对每一单元进行精确控制,不同的茶叶分块的进行加工,实现了同一流水线上进行不同品种茶叶的加工,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出高品质的茶叶。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许多传统农业加工技术也被引用到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中。茶叶加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加工历史,在如今,被引用到流水线中进行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加工过程。本文所设计的方法就是在现代茶叶加工流水线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所谓现代茶叶加工流水线即为在一个集散控制系统下工作的连续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流水线各个子系统间的配合、工序间的过渡。萎凋系统作为整个流水线的开始部分,主要作用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加热或吹风的方法,使鲜叶的含水率降低到预定范围内。由于整个萎凋系统的运动是下一工序需要上料则萎凋系统运动一段距离把对应加工好的鲜叶送至下一工序,因此它对茶叶的萎凋时间是基于下一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更改的,(如下一设备加工完成需要装料、下一设备停止工作等)这样做保证了萎凋系统与下一工序之间的连续配合,保证了流水线的流畅运转。因此,在计算鲜叶萎凋时间时需要根据下一工序设备运行状况确定排班计划,同时对于每一工序的运行状况做实时监控根据设备的各种变化做出实时调整,即在鲜叶开始加工时根据下一工序设备加工时间(加工剩余时间、加工完成时间)及加工量计算出对应量的萎凋时间,当有设备完成加工需要上料时,萎凋系统送入相应量加工好的茶叶进入所需设备,同时传送带运动一段距离,并重新修正茶叶萎凋时间,即为本发明采用的根据排班计划及中途变更控制茶叶萎凋时间的控制方法。
[0003]同时,结合看茶做茶的思想,在茶叶开始加工之前根据茶叶的状况产地等信息结合用户自己的经验及期望,决定出该批次茶叶做出的茶叶品质等级。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家系统,在每批茶叶开始加工之前对该批次茶叶的含水率、叶片状况等进行检测,根据专家系统对茶叶相关数据的分析提出该批次茶叶可加工出的品质等级工用户选择,在用户选择当前批次茶叶的品质后,专家系统根据用户选择提出相应控制曲线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入。而所谓看茶做茶,并不是只有在茶叶开始加工之前专家系统做一次推理,本发明所述的看茶做茶同时体现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在加工过程中,专家系统根据实时检测的茶叶叶片纹理、叶片色泽等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判断茶叶品质判断是否有误、茶叶加工情况是否正常,这样,在茶叶加工时,能够实时观察茶叶加工状况,判断茶叶品质好坏。
[0004]为了实现萎凋系统与下一工序间的连续配合,本发明采用的传送带运动方式为:茶叶连续摊放在萎凋系统传送带上进行萎凋加工,当下一工序设备有完成需要上料时,传送带运动一段距离输送相应茶叶进入下一工序,那么相应的传送带上其他部分茶叶的萎凋时间进行重新修正,直至下一次传送带移动。为了保证茶叶的加工精度以及便于控制和计算茶叶的萎凋时间和加工量,将传送带划分为等分的单元,茶叶在每个单元里面,对传送带分块的目的是:第一,一大批茶叶分块后,便于萎凋时间的控制,根据排班计划可以明确计算出每一个块到达下一工序的时间,这样茶叶萎凋时间的控制有了依据;第二,分块后,茶叶加工细化了,由原先的一大批茶叶一起加工变成了一大批茶叶分块独立加工,每一个单元独立控制,这样茶叶加工更加精确。第三,可以实现大批量小批量均可加工。第四,不同品质的茶叶也可以加工,根据茶叶进行萎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每批茶叶的茶叶品种及品质,这样每批茶叶的加工曲线也不相同,这样就实现了一道流水线上不同品种茶叶同时加工。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加工量的控制方法是:在开始加工时,专家系统提出加工量与萎凋时间的函数曲线,则在萎凋时控制加工量随时间沿着该曲线变化,在持续一段时间直至传送带运动一次时,系统重新修正萎凋时间,专家系统结合修正时间再次提出新的控制曲线。如此往复,直至该单元加工完成送至下一工序,由于整个萎凋系统再茶叶萎凋时不断的修正萎凋时间、不断的改变控制曲线,从而保证了茶叶加工的精度。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茶叶萎凋专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精确控制茶叶的萎凋加工,通过专家系统的分析得以在实际生产确定所做出茶叶的品质以及在专家系统的作用下做出最高品质的茶叶。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家系统的数据输入系统中输入用户输入的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包括茶叶采摘信息、茶叶生长信息,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在专家系统的用户界面中进行输入;所述叶片表面含水率信息包括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高度方向点阵含水率信息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表面区域含水率信息,所述叶片状况信息包括叶片纹理、叶片色泽、叶片形状、叶梗多少和叶片破损情况;
(2)、将数据输入系统给出的信息最终汇总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
(3)、推理机访问相关数据库及知识库得出可以做出何种品质等级茶叶的选项供用户选择;
(4)、用户根据具体需要及实际要求进行选择,确定此批茶叶的加工等级;
(5)、专家系统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出本批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计算出每一个单元当前位置的萎凋时间,根据得出的时间以及用户选择的要做出的茶叶,专家系统推理出茶叶的加工曲线,该曲线作为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用于控制加工量随时间的变化,该控制曲线维持一段时间,一直到传送带移动一次再次计算萎凋时间为止;传送带每移动一次,专家系统均重新计算萎凋时间,同时给出新的控制曲线,进而进行下一轮的委调控制;
(6)、在萎凋加工的过程中用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不断测量叶片的含水率,并将得到的数据反馈给整个专家系统,专家系统通过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鲜叶在萎凋完成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同时可以检测鲜叶在萎凋完成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7)、传送带每移动一次,即有一个单元的茶叶加工完毕进入下一道工序,此时专家系统重新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此时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再重复步骤5和6,直至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不断测量叶片的含水率检测到的茶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此时达到预期标准部分的茶叶完成萎凋加工,完成萎凋加工的茶叶通过传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再继续进行剩余尚未完成萎凋加工的茶叶的萎凋加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专家系统包括数据输入系统、推理机、知识库和数据库、控制器,所述数据输入系统包括用户输入的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所述数据输入系统输入的信息最终会送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推理完毕后推理机访问知识库和数据库得出供用户选择的做出茶叶品质等级的选项,将用户最终的选择导入控制器对整个萎凋过程进行加工控制;所述专家系统在传送带每移动一次之后均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重新确定该批次茶叶的加工曲线,利用不停的闭环检测系统完成对全部茶叶的加工;当下一道工序出故障无法继续加工时也可以及时控制此时茶叶的加工效率。
[0009]所述控制曲线的推理方法为:根据下一设备运行状况计算出每一单元的萎凋时间,以传送带每个单元鲜叶承载量为n kg,且传送带能够实现与杀青机的配合为前提,
有a、b、c三台杀青机,杀青时间分别为Tl、T2、T3,杀青量为X1、X2、X3,工作完成剩余的时间分别为tl、t2、t3 ;
对tl、t2、t3按大小比较,假如tl最小t3最大,即杀青机a最快完成c最慢完成;
而杀青机a对应的杀青量为XI,
那么,可以确定:
Xl/n个单元的鲜叶的萎凋时间为tl ;
X2/n个单元的鲜叶萎凋时间为t2 ;
X3/n个单元的鲜叶萎凋时间为t3 ;
而下一次使用杀青机a时的时间则为(Tl+tl),对应的鲜叶量同样为XI,即后面对应Xl/n个单元的鲜叶萎凋时间为(Tl+tl),
以此类推可以完整的推导出传送带上每一个单元鲜叶的萎凋时间当杀青机a完成时,传送带送入Xl/n个单元的茶叶进入杀青机a同时系统重新计算萎凋时间,
这时,杀青机b的剩余时间最短为t2’,杀青时杀青机a的剩余时间最长,则对应X2/n个单元的茶叶萎凋时间为t2’ ;
每当传送带运动一次,系统重新计算萎凋时间,计算方法按照上述推论一样;
那么,根据算出的萎凋时间,专家系统给出控制曲线,这样就可以知道,每一个单元的具体的加工量的控制,综上所述,可知Xl/n个单元在tl时间段内,专家系统给出的控制曲线变化加工量。
[0010]传送带的运动方式为先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当下一工序设备完成加工需要传送带送入萎凋好的茶叶时,传送带移动相应的长度送入茶叶,之后保持静止,茶叶继续萎凋;当下一工序有设备完成需要上料时,传送带移动一次,且重新修正萎凋时间;传送带的移动间隔时间与下一工序的完成加工时间相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茶叶萎凋可以进行精确控制,进来的茶叶状况各不相同,但是对传送带进行单元划分,对每一单元进行精确控制,不同的茶叶分块的进行加工,实现了同一流水线上进行不同品种茶叶的加工;本发明基于看茶做茶的原理,茶叶在开始加工之前根据专家系统的分析以及生产实际确定该批次茶叶所做出的品质的同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根据检测装置测得的茶叶纹理、色泽等图像信息判断茶叶加工情况以及品质的好坏,这样可以使得每一批茶叶的品质能够控制在预计范围内,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出高品质的茶叶;由于整个萎凋系统传送带的运动与下一工序间相互配合,茶叶在萎凋机构上萎凋完成时,正好下一工序的设备能够接纳完成萎凋的茶叶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这样使得整个流水线运作流畅,且效率较高;在茶叶萎凋加工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茶叶萎凋控制曲线,保证了茶叶在最终完成萎凋加工时的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茶叶萎凋专家系统的结构简图。
[0013]图2是本发明茶叶萎凋专家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0014]图3是本发明茶叶萎凋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0016]结合图1、图2和图3,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家系统的数据输入系统中输入用户输入的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包括茶叶采摘信息、茶叶生长信息,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在专家系统的用户界面中进行输入;所述叶片表面含水率信息包括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高度方向点阵含水率信息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表面区域含水率信息,所述叶片状况信息包括叶片纹理、叶片色泽、叶片形状、叶梗多少和叶片破损情况;
(2)、将数据输入系统给出的信息最终汇总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
(3)、推理机访问相关数据库及知识库得出可以做出何种品质等级茶叶的选项供用户选择;
(4)、用户根据具体需要及实际要求进行选择,确定此批茶叶的加工等级;
(5)、专家系统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出本批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计算出每一个单元当前位置的萎凋时间,根据得出的时间以及用户选择的要做出的茶叶,专家系统推理出茶叶的加工曲线,该曲线作为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用于控制加工量随时间的变化,该控制曲线维持一段时间,一直到传送带移动一次再次计算萎凋时间为止;传送带每移动一次,专家系统均重新计算萎凋时间,同时给出新的控制曲线,进而进行下一轮的委调控制;
(6)、在萎凋加工的过程中用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不断测量叶片的含水率,并将得到的数据反馈给整个专家系统,专家系统通过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鲜叶在萎凋完成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同时可以检测鲜叶在萎凋完成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7)、传送带每移动一次,即有一个单元的茶叶加工完毕进入下一道工序,此时专家系统重新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此时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再重复步骤5和6,直至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不断测量叶片的含水率检测到的茶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此时达到预期标准部分的茶叶完成萎凋加工,完成萎凋加工的茶叶通过传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再继续进行剩余尚未完成萎凋加工的茶叶的萎凋加工。
[0017]茶叶萎凋专家系统包括数据输入系统、推理机、知识库和数据库、控制器,数据输入系统包括用户输入的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数据输入系统输入的信息最终会送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推理完毕后推理机访问知识库和数据库得出供用户选择的做出茶叶品质等级的选项,将用户最终的选择导入控制器对整个萎凋过程进行加工控制。
[0018]知识库和数据库作为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家系统构建的最关键环节。本发明的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和数据库包括茶叶产地数据库、茶叶含水率知识库、茶叶状况知识库、各品质茶叶加工要求及成本数据库、茶叶加工曲线数据库。
[0019]本发明的专家系统的数据输入系统有三部分,分别为用户输入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用户输入信息包括茶叶采摘信息和茶叶生长信息,茶叶采摘信息包括茶叶采摘时间,茶叶生长信息包括茶叶产地、茶叶生产状况。含水率信息包括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高度方向点阵含水率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表面区域含水率。叶片状况信息包括由摄像头检测得出的叶片纹理、茶叶色泽和叶片形状等。先进行多个小区域的茶叶叶片品质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叶片形状、叶梗多少、叶片破损情况等信息,得到的多个信息用以判断小区域内茶叶的杂质含量、茶叶叶片大小等具体数据;其次,进行大区域的叶片纹理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叶片纹理、叶片色泽等信息,这些信息用以判断茶叶整体色泽,同时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作为专家系统看茶做茶的依据。
[0020]以上的数据输入系统的三个部分的信息源给出的信息最终汇总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推理机访问相关数据库及知识库得出选项供用户选择,然后用户根据具体需要及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得到这一批次茶叶的加工等级。然后,根据专家系统读入的下一工序设备运行状况所做出的排班计划进行茶叶萎凋工艺的生成,得出茶叶加工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这一曲线送至茶叶微雕过程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曲线,控制器根据控制曲线控制加工量变化。
[0021]在专家系统给出某一批次茶叶的控制曲线后,控制器根据该控制曲线控制加工量的变化,并维持至下一次修正萎凋时间为止。茶叶传送带的运动方式为间歇式运动,传送带首先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当下一工序设备完成加工需要茶叶传送带送入萎凋好的茶叶时,茶叶传送带移动相应的长度送入茶叶,之后保持静止,处于萎凋装置中的茶叶继续萎凋。当下一工序有设备完成需要上料时,传送带继续运动相应长度,且专家系统重新计算萎凋曲线以得出新的萎凋时间。茶叶传送带的移动间隔时间与下一工序设备的完成时间有关,以实现萎凋工序与下一工序的连续性。
[0022]根据整个专家系统的控制方式,茶叶传送带每移动一次,系统重新进行相应推导,即重新计算茶叶萎凋时间,根据重新计算得出的萎凋时间,专家系统再次推理出相应的控制曲线,这个控制曲线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新的控制曲线继续控制一段时间直至下一次系统更新萎凋时间及控制曲线。整个茶叶传送带上含有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二者相结合实时在线检测鲜叶含水率,测得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鲜叶在萎凋完成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同时根据该检测装置,检测鲜叶最终萎凋完成时是否达到了预期标准。当出现中途变更需要调整整个过程的萎凋时间时,用户通过专家系统用户界面输入中途变更数据,专家系统根据变更数据做出判断,对控制系统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中途变更。
[0023]本发明茶叶萎凋的具体流程为:
首先,根据茶叶萎凋专家系统推到出茶叶的品质,工人根据采摘的鲜叶情况,依据专家系统的辅助分析给出可加工出的几种品质的茶叶以供选择,同时工人根据加工经验最终决定当前批次的鲜叶最终做成何种品质的茶叶。同时,在鲜叶萎凋过程中,有摄像头对鲜叶整体纹理及色泽进行在线检测,得到的信息反馈回专家系统系统,根据反馈信息,专家系统判断该批次茶叶萎凋情况的好坏以及茶叶品质优劣。
[0024]其次,根据下一工序设备状况计算各单元萎凋时间,同时专家系统根据萎凋时间给出控制曲线;专家系统判断茶叶品质以后,系统读入下一批次设备运行状况,从而计算出每一单元在当前阶段的萎凋时间。根据得出的时间以及工人选择的要做出的茶叶,专家系统推理出茶叶的加工曲线,这一曲线作为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用以控制加工量随时间的变化。这个控制曲线维持一段时间直至传送带移动一次系统重新计算萎凋时间时为止。传送带每动一次,系统需要重新计算萎凋时间,同时给出新的控制曲线,进行下一轮的萎凋控制。
[0025]然后,不断调整控制曲线,直至茶叶完成萎凋加工;结合图3,以下一工序为杀青,而下一工序设备为杀青机为例,做进一步阐述。如图3所示,茶叶传送带将茶叶分成A、B、C、D、E五个单元,五个单元中均设有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摄像头,鲜叶进入位置A时,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对鲜叶的情况做出检测,得到鲜叶的含水率、叶梗多少、叶片完整度等数据,同时鲜叶采摘位置、时间等数据由用户输入专家系统,根据这些数据专家系统推理出可加工出的不同品质茶叶供工人选择,工人根据其加工经验做出最终选择决定这一批次的鲜叶做成的茶叶品质等级。专家系统根据工人的选择,结合计算得出的萎凋时间提出该种品质茶叶的加工曲线,控制器控制加工量按照该曲线变化。
[0026]该批次茶叶开始加工时检测当前含水率,加工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测,以确定萎凋情况是否正常和判断是否萎凋完成。
[0027]杀青机有完成加工时,则传送带送入相应量的茶叶进入已完工杀青机,同时传送带移动一段距离,这里假设茶叶进入到了位置B。这时,系统重新计算每一单元的萎凋时间,并根据每一单元不同的萎凋时间给出不同的控制曲线,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已经考虑好了传送带长度与杀青机台数的配合问题,那么,茶叶在传送带上划分的批次应该与杀青机的台数相配合。专家系统推理出的新的控制曲线送给控制器控制萎凋加工进行新一轮的加工。
[0028]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检测装置检测到茶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根据前面给出的控制流程图可知,萎凋系统在控制茶叶萎凋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萎凋控制曲线的修正,同时专家系统根据在线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实时含水率不断做出调整,因此,可以保证在杀青机完成工作需要上料时,萎凋机构中几个等待上料的单元内的茶叶刚好完成萎凋。
[0029]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家系统的数据输入系统中输入用户输入的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包括茶叶采摘信息、茶叶生长信息,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在专家系统的用户界面中进行输入;所述叶片表面含水率信息包括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高度方向点阵含水率信息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测得的表面区域含水率信息,所述叶片状况信息包括叶片纹理、叶片色泽、叶片形状、叶梗多少和叶片破损情况; (2)、将数据输入系统给出的信息最终汇总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 (3)、推理机访问相关数据库及知识库得出可以做出何种品质等级茶叶的选项供用户选择; (4)、用户根据具体需要及实际要求进行选择,确定此批茶叶的加工等级; (5)、专家系统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出本批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计算出每一个单元当前位置的萎凋时间,根据得出的时间以及用户选择的要做出的茶叶,专家系统推理出茶叶的加工曲线,该曲线作为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用于控制加工量随时间的变化,该控制曲线维持一段时间,一直到传送带移动一次再次计算萎凋时间为止;传送带每移动一次,专家系统均重新计算萎凋时间,同时给出新的控制曲线,进而进行下一轮的委调控制; (6)、在萎凋加工的过程中用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不断测量叶片的含水率,并将得到的数据反馈给整个专家系统,专家系统通过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鲜叶在萎凋完成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同时可以检测鲜叶在萎凋完成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7)、传送带每移动一次,即有一个单元的茶叶加工完毕进入下一道工序,此时专家系统重新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此时进行萎凋茶叶的排班计划,再重复步骤5和6,直至探头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和光谱式含水率检测装置不断测量叶片的含水率检测到的茶叶含水率达到预期标准,此时达到预期标准部分的茶叶完成萎凋加工,完成萎凋加工的茶叶通过传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再继续进行剩余尚未完成萎凋加工的茶叶的萎凋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看茶做茶的茶叶萎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系统包括数据输入系统、推理机、知识库和数据库、控制器,所述数据输入系统包括用户输入的信息、含水率信息以及叶片状况信息;所述数据输入系统输入的信息最终会送至推理机进行看茶做茶的模糊推理,推理完毕后推理机访问知识库和数据库得出供用户选择的做出茶叶品质等级的选项,将用户最终的选择导入控制器对整个萎凋过程进行加工控制;所述专家系统在传送带每移动一次之后均读入下一道工序设备的运行状况,重新确定该批次茶叶的加工曲线,利用不停的闭环检测系统完成对全部茶叶的加工;当下一道工序出故障无法继续加工时也可以及时控制此时茶叶的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304521SQ201410482805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计时鸣, 黄剑虹, 钟江, 张宪, 乔欣, 张利, 金明生, 赵章风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