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219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包括微波腔体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微波腔体支架,所述微波腔体是由上、下、左、右、前、后面板组成的长方体,其中:上面板及前面板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表,并采用屏蔽线连接,所述微波腔体的左、后及右面板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微波发射单元,所述微波腔体支架内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轴与位于微波腔体下面板上方中心处的电机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盘通过螺丝与拖架固定连接一起转动。本实用新型对海参即能干燥又能杀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它是通过安装在微波腔体内的微波发射单元发射的微波能量对海参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加热温度均匀、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对海参干燥及杀菌采用的加热方法是借助于热量辐射和传导,这种加热方法首先使海参表面发热,然后热量再逐步传导到海参内部,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传导热”。采用这种方法对海参干燥及杀菌,要想做到保证海参内部和表面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干燥及杀菌速度慢、费时、费工。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该设备对海参即能干燥又能杀菌,它是通过安装在微波腔体内的微波发射单元发射的微波能量对海参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加热温度均匀、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
[000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包括微波腔体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微波腔体支架,所述微波腔体是由上、下、左、右、前、后面板组成的长方体,其中:上面板及前面板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表,并采用屏蔽线连接,所述微波腔体的左、后及右面板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微波发射单兀,所述微波腔体支架内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轴与位于微波腔体下面板上方中心处的电机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盘通过螺丝与拖架固定连接一起转动。
[0005]在所述微波腔体内放置一平行微波腔体下面板的圆形筒状杀菌槽,并通过螺丝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通过螺丝与拖架固定连接,启动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开关,对海参进行微波杀菌。
[0006]将杀菌槽及支撑柱卸下来,在所述微波腔体内放置与微波腔体下面板平行分布的第一、二、三、四层烘干架,每层烘干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二限高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二限高套筒通过螺丝分别与拖架固定连接,启动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开关,对海参进行微波干燥。
[0007]所述杀菌槽直径为600111111、厚度为5111111、高度为150111111。
[0008]所述每层烘干架间距及第一层烘干架与拖架间距均为
[000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包括微波腔体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微波腔体支架,所述微波腔体是由上、下、左、右、前、后面板组成的长方体,其中:上面板及前面板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表,并采用屏蔽线连接,所述微波腔体的左、后及右面板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微波发射单元,所述微波腔体支架内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轴与位于微波腔体下面板上方中心处的电机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盘通过螺丝与拖架固定连接一起转动。与已有技术相比,该设备对海参即能干燥又能杀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它是通过安装在微波腔体内的微波发射单元发射的微波能量对海参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加热温度均匀、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另外,微波杀菌还具有一种能使细菌脱水的功能,因此,采用微波杀菌比传统方法杀菌要求温度低、这对保存海参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益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微波杀菌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微波干燥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微波腔体,2、左面板,23、第一微波发射单元,26、第二微波发射单元,2(3、第三微波发射单元,3、后面板,3^第四微波发射单元,36、第五微波发射单元,3匕第六微波发射单兀,4、右面板,如、第七微波发射单兀,46、第八微波发射单兀,4(3、第九微波发射单兀,5、上面板,53、测温传感器,6、下面板,7、前面板,73、温度显不表,8、电机转盘,9、传动轴,10、电机传动装置,11、微波腔体支架,12、杀菌槽,13、支撑柱,14、拖架,15、电机,16、第一层烘干架,16^第二层烘干架,16以第三层烘干架,160、第四层烘干架,17、第一限高套筒,173、第二限高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包括微波腔体1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微波腔体支架11,所述微波腔体1是由上、下、左、右、前、后面板5、6、2、4、7、3组成的长方体,其中:上面板5及前面板7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53和温度显示表73,并采用屏蔽线连接,所述微波腔体1的左、后及右面板2、3、4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微波发射单元2^212(^3131^3(^4^414(3,所述微波腔体支架11内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10,并通过传动轴9与位于微波腔体下面板6上方中心处的电机转盘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盘8通过螺丝与拖架14固定连接一起转动。杀菌时,所述微波腔体1内放置一平行微波腔体下面板6的圆形筒状杀菌槽12,并通过螺丝与支撑柱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3通过螺丝与拖架14固定连接,启动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10的开关,对海参进行微波杀菌。干燥时,将杀菌槽12及支撑柱13卸下来,在所述微波腔体1内放置与微波腔体下面板6平行分布的第一、二、三、四层烘干架16、16^ 1613,160,每层烘干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二限高套筒17、17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二限高套筒17、173通过螺丝分别与拖架14固定连接,启动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10的开关,对海参进行微波干燥。所述杀菌槽12直径为600!11111、厚度为高度为所述每层烘干架间距及第一层烘干架16与拖架14间距均为190臟。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微波杀菌,打开微波腔体的门,把所要杀菌的水袋即食海参整齐摆放到杀菌槽中,并关好微波腔体的门;设置杀菌时间,一般为20分钟;启动9个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开关,微波发射单元向微波腔体内发射微波能量,微波杀菌开始;过几分钟后,通过温度显示表的读数可直接显示出微波腔体内的水袋即食海参温度在80-851之间变化;当达到设置的杀菌时间后,设备微波发射便会自动停止,杀菌工作结束,断开电机传动装置开关,打开微波腔的门,取出杀菌好的水袋即食海参放到自然冷却的地方。(2)微波干燥,将杀菌槽及支撑柱卸下来,把烘干架及限高套筒安装在拖架上,然后再把所要干燥的海参整齐摆放到烘干架上,并关好微波腔体的门;设置干燥时间,一般为2-4小时,启动3个微波发射单元(干燥时不需要很大的微波功率)及电机传动装置开关,微波发射单元向微波腔体内发射微波能量,微波干燥开始;过几分钟后,通过温度显示表的读数可直接显示出微波腔体内的海参温度为301左右;当达到设置的干燥时间后,设备微波发射便会自动停止,干燥工作结束,断开电机传动装置开关,打开微波腔的门,取出干燥好的海参放到自然冷却的地方。
[0016]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该设备对海参即能干燥又能杀菌,它是通过安装在微波腔体内的微波发射单元发射的微波能量对海参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加热温度均匀、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另外,微波杀菌还具有一种能使细菌脱水的功能,因此,采用微波杀菌比传统方法杀菌要求温度低、这对保存海参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益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包括微波腔体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微波腔体支架,所述微波腔体是由上、下、左、右、前、后面板组成的长方体,其中:上面板及前面板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表,并采用屏蔽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腔体的左、后及右面板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微波发射单兀,所述微波腔体支架内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轴与位于微波腔体下面板上方中心处的电机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盘通过螺丝与拖架固定连接一起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波腔体内放置一平行微波腔体下面板的圆形筒状杀菌槽,并通过螺丝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通过螺丝与拖架固定连接,启动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开关,对海参进行微波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将杀菌槽及支撑柱卸下来,在所述微波腔体内放置与微波腔体下面板平行分布的第一、二、三、四层烘干架,每层烘干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二限高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二限高套筒通过螺丝分别与拖架固定连接,启动微波发射单元及电机传动装置开关,对海参进行微波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槽直径为600mm、厚度为5mm、高度为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海参的微波干燥及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烘干架间距及第一层烘干架与拖架间距均为190mm。
【文档编号】A23L3/54GK204132338SQ201420565931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承斌, 李连超, 毕范楠 申请人:大连德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