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芹花茶加工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65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芹花茶加工体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芹加工体系,该体系是根据水芹花的发育和结构特点、水芹花各个部分对温度反应特性,以及水芹花茶泡饮特点,设计该加工技术体系。该技术包括:水芹花的采摘要求、水芹花的采摘后处理、水芹花杀青技术、水芹花茶干制过程中温度阶段性调控技术、包装要求等。该技术体系建立的水芹花茶加工技术,为我国水芹产品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背景技术:

花茶是一种利用开花植物的花,进行特殊工艺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可替代茶叶饮用的一种产品。花茶有别于茶叶,花茶是将某种开花植物特殊的花色、花香及营养成分展现给消费者,花茶具有美容养颜、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水芹体内含有黄酮、可溶性糖、维生素、矿物质、水芹素等,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清热解毒、养精益气、清洁血液,还可治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黄疸、风火牙痛、痄腮等病症,在江苏等地被称为“路路通”,即具有很多功效之意。水芹花具有水芹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特殊的花香。目前还没有形成以水芹花为材料加工花茶技术的体系。为此,我们通过多年在伞形科蔬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水芹花的发育和结构特点、水芹花各个部分对温度反应特点以及水芹花茶泡饮特点,设计该加工体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已较好的在水芹花茶加工实践中得到应用,为我国水芹产品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水芹花小、发育不一、花型特异等特点,以及水芹各部分含水量、组织厚度、受热特点不一,需要对水芹花加工过程,形成一套完成技术体系,如水芹花的采摘要求、采摘后处理、杀青技术、干制过程中温度阶段性调控技术、包装要求等。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水芹花茶加工技术体系。

2.发明通过对水芹花茶加工过程中涉及到水芹花的采摘要求、采摘后处理、杀青技术、干制过程中温度阶段性调控技术、包装要求等,建立水芹花茶加工技术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水芹花采摘标准及采摘部位(A:水芹采摘标准;B:水芹采摘部位,白色箭头)

图2.泡制水芹花汤色及花姿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限制本发明。

1.水芹花采摘大小要求。水芹花具有花小、发育不一、容易失水萎蔫等特点,所以水芹采摘要求为:每一个花序上,10~20%花瓣将要展开为宜,不可在花瓣展开、雄蕾露出时采摘,以免影响加工出来的花茶品质。水芹花的子房、花瓣、花丝等分离,影响出售以及饮用美观。水芹花采摘时间以下午进行为宜。采摘部位为水芹花主轴上(图1),尽量不要带上主轴花苔,以免给后续杀青、干制过程带来不便。水芹花采摘所用的容器为竹制小口容器,每批采样厚度不宜高于10cm。

2.水芹花采摘后处理。采摘后,及时将采摘的水芹花进行杀青处理。水芹花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以防采摘部位褐化。对于来不及进行加工的水芹花,可放在低温库贮藏,温度控制在6~8℃,无光,湿度控制在60~65%,但保存时间也不宜超过12h,以免花瓣展开,花丝露出。

3.杀青技术。水芹花各部位含水量不一,受热也不一。其受热上,花易受热,所以在杀青过程中, 将花朝上,花柄短朝下,单层平放于杀青盘子中,加热采用从下端加热;杀青温度控制在121℃,时间为5~6分钟。具体操作为:先将烘箱处理干净,温度升高到121℃时,将事先准备好的水芹花,放入烘箱内,2分钟时,取出花及杀青盘子,快速将花翻动后,及时再放入烘箱中,继续杀青2~3分钟,保证杀青彻底。

4.干制过程中温度阶段性调控技术。杀青完成后,取出。翻动一下,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烘箱,温度控制在80℃,处理15~18分钟;然后,取出,翻动一下,放入事先准备好的60℃烘箱,烘干至恒重,约3~4小时;烘干后,取出,放入室温下,进行回软(3小时左右),以利于包装及运输。

5.包装。干制芹菜花茶,易于吸收包装材料味,也易于吸收水分。干制水芹包装要求:按照消费习惯,采用每包包装3~4个花序(可泡1~2杯250mL水)进行密封袋包装,然后放入无异味的铁质盒子中,盒子中放置安全无异味的干燥剂,进行4℃保存。

6.泡制方法。水芹花茶,在泡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温在96℃以上,易于水芹花茶中所含物质溢出及水芹花形态的展示,呈现出水芹花茶典型的绿黄汤色(图2)。

7.结果1:所加工的花茶,在泡制过程中呈现出水芹花的姿态、绿黄汤色、以及水芹花特殊香味(图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