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3318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以马兰、罗勒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



背景技术:

马兰,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细长根状茎,匍伏平卧,白色有节。初春仅有基生叶,茎不明显,初夏地上茎增高,基部绿带紫红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秋末开花,头状花序。瘦果扁平倒卵状,冠毛较少,弱而易脱落。茎直立,高30-80厘米。茎生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长3-7厘米,宽1-2.5厘米,边缘中部以上具2-4对浅齿,上部叶小,全缘。头状花序呈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直径6-9毫米,总苞片2-4层。边花舌状,紫色;内花管状,黄色。马兰味辛,性微寒,归肝、肾、胃、大肠经,具有消食化积、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湿的功效,常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胃、十二指肠溃疡、小儿疳积、肠炎、痢疾、感冒发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等症。

罗勒为药食两用芳香植物,味似茴香,全株小巧,叶色翠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原生于亚洲热带区,对寒冷非常敏感,在热和干燥的环境下生长得最好。具有强大、刺激、香的气味,大多数普通种类全株被稀疏柔毛,同种、变种或品种在植物学特征上略有差异,高度20-80厘米,平滑或基本上平滑的直立一年生草本植物,一些是多年生植物。罗勒具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常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痛痒等症的治疗。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呈不规则的扁长2-3mm。萼片灰绿色,基部连合,先端5齿裂,裂片披针形,其中2齿合生,表面密被黄白色毛茸。基部有两片批针钻形的小苞片。花瓣5片等长,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蓝紫色,外部颜色较浅,呈淡紫色。气微弱,味淡。葛花味甘,性凉,入足阳明经,具有解酒醒脾的功效,主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艾草性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具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等。

保健茶首先在西方流行。中国保健茶是以绿茶、红茶或乌龙茶、花草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确有疗效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制成;也有用中药煎汁喷在茶叶上干燥而成;或者药液茶液浓缩干燥而成。外形颗粒状,易于沸水速溶。以马兰、罗勒为主要原料,葛花、艾蒿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马兰、罗勒为原料,同时添加葛花、艾蒿,开发出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保健茶的一项空白。

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马兰预处理:取新鲜的马兰嫩叶,放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净,摊晾2-3小时;

B.罗勒预处理:取新鲜的罗勒嫩叶,放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净,摊晾2-3小时;

C.杀青:取晾干后的马兰40-60重量份、罗勒80-120重量份、葛花4-8重量份、艾蒿2-5重量份,混合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一次杀青,微波升温到60-80℃,杀青3-5分钟,取出散热,制得马兰、罗勒混合物;

D.发酵:取马兰、罗勒混合物,加入混合物重0.5-1.5%的香槟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2-0.5%,结束发酵;

E.揉捻:将杀青后的混合物放入电动揉捻机,揉捻3-5分钟,捻揉转速控制在55-65转每分钟,揉捻过程中翻拌1-2次;

F.炒青:将揉捻后的马兰、罗勒混合物放入茶叶炒干机,进行快速炒干,炒干机温度控制在90-100℃;

G.烘干:待炒青结束,马兰、罗勒混合物自然冷却,放入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制,温度控制在40-60℃,烘至含水率在25-30%即可;

H.复干:将烘干的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再放入茶叶炒干机调为慢速进行复干15-20分钟,混合后复干的含水率控制在4-6%;

I.粉碎:将复干的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放入装有10-20目网筛的粉碎机粉碎成末状,制得成品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

J.装袋、储存:取成品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装入滤纸袋,再称重装入容器中,密封储存。

本发明所述步骤J中容器指的是包装盒或马口铁罐。

本发明生产过程中也可以不进行粉碎,直接称重装入容器。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马兰,消食化积、清热解毒;罗勒,疏风行气、化湿消食;葛花,解酒醒脾;艾草,调经止血﹑散寒除湿。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促进脾的健运,固达消食化积的功效。

本发明以马兰、罗勒为原料,同时添加葛花、艾草,制作出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其充分利用马兰、罗勒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发明中,对马兰、罗勒混合物进行香槟酒母初发酵,为产品增添了醇香味,制得的成品清香怡人,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食欲不佳、食滞气胀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市场广阔,符合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马兰预处理:取新鲜的马兰嫩叶,放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净,摊晾2小时;

B.罗勒预处理:取新鲜的罗勒嫩叶,放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净,摊晾2小时;

C.杀青:取晾干后的马兰50kg、罗勒100kg、葛花5kg、艾蒿2.5kg,混合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一次杀青,微波升温到70℃,杀青4分钟,取出散热,制得马兰、罗勒混合物;

D.发酵:取马兰、罗勒混合物,加入混合物重1%的香槟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3%,结束发酵;

E.揉捻:将杀青后的混合物放入电动揉捻机,揉捻4分钟,捻揉转速控制在60转每分钟,揉捻过程中翻拌2次;

F.炒青:将揉捻后的马兰、罗勒混合物放入茶叶炒干机,进行快速炒干,炒干机温度控制在95℃;

G.烘干:待炒青结束,马兰、罗勒混合物自然冷却,放入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制,温度控制在50℃,烘至含水率在28%即可;

H.复干:将烘干的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再放入茶叶炒干机调为慢速进行复干17分钟,混合后复干的含水率控制在5%;

I.粉碎:将复干的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放入装有10目网筛的粉碎机粉碎成末状,制得成品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

J.装袋、储存:取成品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装入滤纸袋,再称重装入包装盒中,密封储存。

本发明实施例1经15位长期食欲不佳、食滞气胀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9人,有效率为60%;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1人,有效率为73.33%。

实施例2,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马兰预处理:取新鲜的马兰嫩叶,放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净,摊晾2.5小时;

B.罗勒预处理:取新鲜的罗勒嫩叶,放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净,摊晾2.5小时;

C.杀青:取晾干后的马兰100kg、罗勒200kg、葛花12kg、艾蒿6kg、婆婆丁4kg、槐花3kg、果上叶2kg,混合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一次杀青,微波升温到65℃,杀青5分钟,取出散热,制得马兰、罗勒混合物;

D.发酵:取马兰、罗勒混合物,加入混合物重1.2%的香槟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4%,结束发酵;

E.揉捻:将杀青后的混合物放入电动揉捻机,揉捻3分钟,捻揉转速控制在55-65转每分钟,揉捻过程中翻拌1次;

F.炒青:将揉捻后的马兰、罗勒混合物放入茶叶炒干机,进行快速炒干,炒干机温度控制在100℃;

G.烘干:待炒青结束,马兰、罗勒混合物自然冷却,放入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制,温度控制在55℃,烘至含水率在25%即可;

H.复干:将烘干的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再放入茶叶炒干机调为慢速进行复干15分钟,混合后复干的含水率控制在4%;

I.粉碎:将复干的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放入装有20目网筛的粉碎机粉碎成末状,制得成品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

J.装袋、储存:取成品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装入滤纸袋,再称重装入容器中,密封储存。

本发明所述步骤J中容器指的是包装盒或马口铁罐。

本发明生产过程中也可以不进行粉碎,直接称重装入容器。

婆婆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婆婆丁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槐花,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黄色或黄白色,近圆形,先端微凹,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果上叶,为石串莲的假鳞茎或全草。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高6-10厘米。根茎匍匐横走,有节。假鳞茎肉质,绿色有棱,圆柱状长卵形,叶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先端凹入,基部楔形,全缘,中脉明显。总状花序,花轴从假鳞茎侧抽出,上有鳞叶;花小,黄色,芳香。果上叶味辛、甘,性平,入肺、肝、肾经,具有润肺止咳、消炎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常用于肺痨咳嗽、咳血者。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马兰,消食化积、清热解毒;罗勒,疏风行气、化湿消食;葛花,解酒醒脾;艾草,调经止血、散寒除湿;婆婆丁,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果上叶,润肺止咳、消炎止痛。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清肝泻火、利尿散结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3位长期饮酒导致的目赤红肿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7人,有效率为73.91%;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9人,有效率为82.61%。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