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3841阅读:19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按不同形状绿茶划分,扁形绿茶是外形扁平挺直的绿茶,鲜茶叶经杀青后在锅中注重边炒边理条,逐渐压扁成形而成。如西湖龙井、旗枪、顶固大方、茅山青峰、千岛玉叶和雀舌茶。但是,现有的扁形绿茶浸泡后,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浸出缓慢,导致第一泡滋味淡薄,总让人感觉扁形绿茶没有卷曲形绿茶鲜爽浓醇,不耐冲泡。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该方法让扁形绿茶在保持本身的固有外形条件下,跟卷曲形绿茶一样,能在85℃的水温情况下,茶中的内含物质短时间内迅速浸出,改变扁形绿茶头泡滋味欠浓,不耐冲泡的特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采摘的绿茶鲜叶进行摊青;

(b)、然后进行杀青,至绿茶含水量为45%-50%;

(c)、杀青后的绿茶进行揉捻以使叶面组织破损,揉捻后经整形制成扁形;

(d)、整形后进行摊凉;

(e)、摊凉后的绿茶进行脱毫,摊凉,炒制,提香,然后包装即可。

现有的扁形绿茶中的内含物质浸出缓慢,导致第一泡滋味淡薄,总让人感觉扁形绿茶没有卷曲绿形绿茶鲜爽浓醇,不耐冲泡。申请人经观察发现,现有的扁形绿茶在炒制过程中,叶细胞组织破损不够。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扁形绿茶加工方法,通过控制杀青后的绿茶中的含水量,然后增加揉捻的步骤,让绿茶叶面组织的叶细胞达到理想的破损率,使其既保持了扁形绿茶的外形特征,又具备了卷曲形绿茶的内质特点。最终制得的扁形绿茶能在85℃的水温情况下,茶中的内含物质短时间内迅速浸出,得到的第一泡茶水汤色浓厚绿亮,味道鲜、爽、醇、厚,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扁形绿茶头泡滋味欠浓,不耐冲泡的特点。

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摊青至丧失水分10%-15%。通过摊青使绿茶鲜叶丧失部分水分,促进内含物营养成分的转换,摊青后的绿茶叶柔软有韧性,以克服后续工艺中容易破碎的缺陷。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所述摊青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该温度下进行摊青,其中的水分缓慢的蒸发,易于后续加工中保持叶体的完整性。

绿茶鲜叶摊放的厚度对绿茶鲜叶散发水分的均匀度影响较大,并且绿茶鲜叶堆放一起时,会产生热量,影响嫩叶的品质。因此,在保证得到的绿茶鲜叶中的水分含量一致,又保证散发水分的速度,不影响嫩叶的品质的情况下,优选地,在摊青过程中,绿茶鲜叶的堆放厚度为3cm以下。

杀青可采用常用的制备茶叶的设备中进行,如一般采用滚筒进行杀青,杀青的过程中,快速丧失大量的水分,使其中的有效活性得到保留。

该揉捻在不加压的条件下进行,以使叶面组织充分破损,并且防止叶面断裂。优选地,在步骤(c)中,所述揉捻后的叶面组织的破损率不小于5%。

更优选地,所述揉捻后的叶面组织的破损率为5%~10%。使得加工得到的扁形绿茶内的内容物快速的溶出,并且增加其鲜、爽、醇、厚的味道。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所述揉捻机的转速为40-44r/min,揉捻的时间为5-15min。

通过该步骤的揉捻,得到的绿茶叶面组织的破损率在5%-10%,且破而不碎,保证了所有的绿茶叶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所述摊凉过程中水分丧失3%-5%。整形后进行摊凉,以使该形状进一步固定,并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慢慢相互发生反应,以增加其甜度和香气。该过程中,绿茶叶中的水分丧失3%-5%。

优选地,在步骤(e)中,所述脱毫的时间为15-20min。脱毫一次性进行,脱去茶叶表面的茸毫,进一步有效增加茶叶表面的光洁度和扁形的紧度,提高茶叶的干度,提升茶叶品质,延长保质期。

脱毫后进行摊凉,以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反应,增加香气,并进一步固定其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炒制采用的温度为100-130℃,炒制至绿茶含水量在6%-7%。炒制过程中,高温使得叶体中的水分快速丧失,快速锁定叶体内的有效活性成分。

优选地,所述提香采用90-100℃进行处理,经过所述提香处理后,绿茶含水量在5%以下。经过该过程的提香步骤,进一步增加其香气。

进一步地,所述提香后还包括筛选。通过筛选,达到分级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扁形绿茶加工方法,通过控制杀青后的绿茶中的含水量,然后增加揉捻的步骤,让绿茶叶面组织的叶细胞达到理想的破损率,使其既保持了扁形绿茶的外形特征,又具备了卷曲形绿茶的内质特点。

(2)本发明制得的扁形绿茶能在85℃的水温情况下,茶中的内含物质短时间内迅速浸出,得到的第一泡茶水汤色浓厚绿亮,味道鲜、爽、醇、厚,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扁形绿茶头泡滋味欠浓,不耐冲泡的特点。

(3)本发明还限制了揉捻的破损率,以在保证茶叶完整性的情况下,使加工得到的扁形绿茶内的内容物快速的溶出,并且增加其鲜、爽、醇、厚的味道。

(4)本发明还限定了脱毫、炒制以及提香的具体参数,以使得到的扁形绿茶外形完整,味道鲜、爽、醇、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摘的绿茶鲜叶进行摊青,在摊青过程中,绿茶鲜叶的堆放厚度为3cm,摊青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摊青至丧失水分10%;

然后进行杀青,至绿茶含水量为50%;

杀青后的绿茶进行揉捻以使叶面组织破损,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所述揉捻机的转速为40r/min,揉捻的时间为5min,揉捻后的叶面组织的破损率为5%~6%,揉捻后经整形制成扁形;

整形后进行摊凉,以使该形状进一步固定,并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慢慢相互发生反应,以增加其甜度和香气;摊凉过程中水分丧失3%-5%;

摊凉后的绿茶进行脱毫,脱毫一次性进行,脱毫的时间为15min,通过脱毫脱去茶叶表面的茸毫,进一步有效增加茶叶表面的光洁度和扁形的紧度,提升茶叶品质;

脱毫后的绿茶进行摊凉,以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反应,增加香气,并进一步固定其形状;

摊凉后进行炒制,炒制采用的温度为100℃,炒制至绿茶含水量在6%-7%;

采用90℃进行提香,经过所述提香处理后,绿茶含水量在5%以下,

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碎末茶叶,进行包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摘的绿茶鲜叶进行摊青,在摊青过程中,绿茶鲜叶的堆放厚度为3cm,摊青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摊青至丧失水分15%;

然后进行杀青,至绿茶含水量为45%;

杀青后的绿茶进行揉捻以使叶面组织破损,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所述揉捻机的转速为44r/min,揉捻的时间为10min,揉捻后的叶面组织的破损率为6%-8%,揉捻后经整形制成扁形;

整形后进行摊凉,以使该形状进一步固定,并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慢慢相互发生反应,以增加其甜度和香气;摊凉过程中水分丧失3%-5%;

摊凉后的绿茶进行脱毫,脱毫一次性进行,脱毫的时间为20min,通过脱毫脱去茶叶表面的茸毫,进一步有效增加茶叶表面的光洁度和扁形的紧度,提升茶叶品质;

脱毫后的绿茶进行摊凉,以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反应,增加香气,并进一步固定其形状;

摊凉后进行炒制,炒制采用的温度为130℃,炒制至绿茶含水量在6%-7%;

采用100℃进行提香,经过所述提香处理后,绿茶含水量在5%以下,

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碎末茶叶,进行包装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摘的绿茶鲜叶进行摊青,在摊青过程中,绿茶鲜叶的堆放厚度为2cm,摊青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摊青至丧失水分12%;

然后进行杀青,至绿茶含水量为48%;

杀青后的绿茶进行揉捻以使叶面组织破损,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所述揉捻机的转速为42r/min,揉捻的时间为15min,揉捻后的叶面组织的破损率为8%-10%,揉捻后经整形制成扁形;

整形后进行摊凉,以使该形状进一步固定,并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慢慢相互发生反应,以增加其甜度和香气;摊凉过程中水分丧失3%-5%;

摊凉后的绿茶进行脱毫,脱毫一次性进行,脱毫的时间为17min,通过脱毫脱去茶叶表面的茸毫,进一步有效增加茶叶表面的光洁度和扁形的紧度,提升茶叶品质;

脱毫后的绿茶进行摊凉,以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反应,增加香气,并进一步固定其形状;

摊凉后进行炒制,炒制采用的温度为120℃,炒制至绿茶含水量在6%-7%;

采用100℃进行提香,经过所述提香处理后,绿茶含水量在5%以下,

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碎末茶叶,进行包装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摘的绿茶鲜叶进行摊青,在摊青过程中,绿茶鲜叶的堆放厚度为2cm,摊青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摊青至丧失水分15%;

然后进行杀青,至绿茶含水量为47%;

杀青后的绿茶进行揉捻以使叶面组织破损,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所述揉捻机的转速为42r/min,揉捻的时间为10min,揉捻后的叶面组织的破损率为6%-8%,揉捻后经整形制成扁形;

整形后进行摊凉,以使该形状进一步固定,并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慢慢相互发生反应,以增加其甜度和香气;摊凉过程中水分丧失3%-5%;

摊凉后的绿茶进行脱毫,脱毫一次性进行,脱毫的时间为18min,通过脱毫脱去茶叶表面的茸毫,进一步有效增加茶叶表面的光洁度和扁形的紧度,提升茶叶品质;

脱毫后的绿茶进行摊凉,以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反应,增加香气,并进一步固定其形状;

摊凉后进行炒制,炒制采用的温度为110℃,炒制至绿茶含水量在6%-7%;

采用95℃进行提香,经过所述提香处理后,绿茶含水量在5%以下,

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碎末茶叶,进行包装即可。

对照组1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摘的绿茶鲜叶进行摊青,在摊青过程中,绿茶鲜叶的堆放厚度为2cm,摊青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摊青至丧失水分12%;

然后进行杀青,至绿茶含水量为48%;

杀青后的绿茶经整形制成扁形;

整形后进行摊凉,以使该形状进一步固定,并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慢慢相互发生反应,以增加其甜度和香气;摊凉过程中水分丧失3%-5%;

摊凉后的绿茶进行脱毫,脱毫一次性进行,脱毫的时间为17min,通过脱毫脱去茶叶表面的茸毫,进一步有效增加茶叶表面的光洁度和扁形的紧度,提升茶叶品质;

脱毫后的绿茶进行摊凉,以使叶内的有效活性成分反应,增加香气,并进一步固定其形状;

摊凉后进行炒制,炒制采用的温度为120℃,炒制至绿茶含水量在6%-7%;

采用100℃进行提香,经过所述提香处理后,绿茶含水量在5%以下,

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碎末茶叶,进行包装即可。

对照组2

将该品种的绿茶鲜叶按常规的工艺制成卷曲形绿茶。

实验例1

将实施例1-4和对照组1制得的扁形绿茶以及对照组2制得的卷曲形绿茶经品茶师进行鉴定,给出评价,评价包括:外形是否完整,茶汤浓厚程度、口感,其中,茶汤浓厚程度和口感分别打分评价,满分为10份,分值越高则茶汤越浓厚或口感越好。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评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制得的扁形绿茶,形状完整,表面光滑绿润,第一泡茶汤浓绿透亮,经品尝,味道鲜、爽、醇、厚,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扁形绿茶头泡滋味欠浓,不耐冲泡的特点。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