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热排气茶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10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止痛、消肿、排气、消炎的干热排气茶叶以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功效,适宜不同的人群使用,一般常见的茶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以及黑茶等。例如,绿茶为未经发酵的茶,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去腻减肥、解毒醒酒、降火明目等功效;红茶属全发酵茶,可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等功效。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对于一些办公室人员,由于长时间的缺乏运动以及久坐的原因,会造成湿寒性或粘液质性消化器官疾病,常见的例如肠道逆气、腹部膨胀、脑心虚弱等症状,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现有的茶叶并不能缓解湿寒性症状的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该干热排气茶叶具有生干生热、消散肠胃逆气、温胃补肝、增强消化、补脑以及补心的功能,适用于湿寒性或粘液质性消化器官疾病。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简单、红外杀菌效果好、保存时间长且可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组分组成:

茴香,荜拔,黑胡椒,肉桂花,高良姜,橙皮,芹菜籽,干姜,丁香,栀子,印度豆蔻,板蓝根以及藿香。

优选的是,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

茴香10~40g,荜拔10~20g,黑胡椒10~25g,肉桂花10~20g,高良姜10~20g,橙皮10~30g,芹菜籽10~30g,干姜5~15g,丁香10~20g,栀子25~50g,印度豆蔻50~70g,板蓝根5~25g以及藿香1~10g。

优选的是,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

茴香15~30g,荜拔10~15g,黑胡椒15~20g,肉桂花10~15g,高良姜10~15g,橙皮10~15g,芹菜籽15~20g,干姜10~15g,丁香10~20g,栀子30~40g,印度豆蔻55~65g,板蓝根5~15g以及藿香5~10g。

优选的是,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

茴香25g,荜拔12g,黑胡椒18g,肉桂花13g,高良姜13g,橙皮15g,芹菜籽18g,干姜12g,丁香15g,栀子35g,印度豆蔻60g,板蓝根10g以及藿香7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称取一定量的茴香、荜拔、黑胡椒、肉桂花、高良姜、橙皮、芹菜籽、干姜、丁香、栀子、印度豆蔻、板蓝根以及藿香,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10~150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10~150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10~40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600~2800W,杀菌温度为90~100℃,杀菌时间为6~8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00~25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优选的是,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30μm,红外线的功率为2750W,杀菌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7min。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由较廉价的组分组成,并通过调节各组分的质量关系,得到了一种生干生热、消散肠胃逆气、温胃补肝、增强消化、补脑以及补心的功能,适用于湿寒性或粘液质性消化器官疾病的干热排气茶叶。

2、本发明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简单,且通过机械一次粉碎、红外线杀菌、机械二次粉碎以及后续的研磨,制备得到了内服的干热排气茶叶,该工艺可对干热排气茶叶进行批量生产,且杀菌效果好,保存时间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茴香10g,荜拔10g,黑胡椒10g,肉桂花10g,高良姜10g,橙皮10g,芹菜籽10g,干姜5g,丁香10g,栀子25g,印度豆蔻50g,板蓝根5g以及藿香1g。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茴香40g,荜拔20g,黑胡椒25g,肉桂花20g,高良姜20g,橙皮30g,芹菜籽30g,干姜15g,丁香20g,栀子50g,印度豆蔻70g,板蓝根25g以及藿香10g。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茴香15g,荜拔10g,黑胡椒15g,肉桂花10g,高良姜10g,橙皮10g,芹菜籽15g,干姜10g,丁香10g,栀子30g,印度豆蔻55g,板蓝根5g以及藿香5g。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茴香30g,荜拔15g,黑胡椒20g,肉桂花15g,高良姜15g,橙皮15g,芹菜籽20g,干姜15g,丁香20g,栀子40g,印度豆蔻65g,板蓝根15g以及藿香10g。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茴香25g,荜拔12g,黑胡椒18g,肉桂花13g,高良姜13g,橙皮15g,芹菜籽18g,干姜12g,丁香15g,栀子35g,印度豆蔻60g,板蓝根10g以及藿香7g。

<实施例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茴香10g,荜拔20g,黑胡椒10g,肉桂花20g,高良姜10g,橙皮30g,芹菜籽10g,干姜15g,丁香10g,栀子50g,印度豆蔻50g,板蓝根25g以及藿香1g。

<实施例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由以下配方的配比组成:

茴香40g,荜拔10g,黑胡椒25g,肉桂花10g,高良姜20g,橙皮10g,芹菜籽30g,干姜5g,丁香20g,栀子25g,印度豆蔻70g,板蓝根5g以及藿香10g。

<实施例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一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原料的称取,并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10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10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10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800W,杀菌温度为90℃,杀菌时间为8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0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实施例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二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原料的称取,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50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50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40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600W,杀菌温度为100℃,杀菌时间为6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5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实施例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三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三中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原料的称取,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20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20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20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600W,杀菌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6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3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四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四中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原料的称取,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40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40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30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650W,杀菌温度为99℃,杀菌时间为6.5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4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实施例十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五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五中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原料的称取,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35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35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30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750W,杀菌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7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25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实施例十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六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六中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原料的称取,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45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45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35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680W,杀菌温度为96℃,杀菌时间为7.5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5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实施例十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热排气茶叶的制备工艺,采用实施例七中的配方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七中所述的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进行各组分的称取,对其进行一次粉碎至120目;

步骤二、对粉碎至120目的粉料进行红外杀菌处理,其中,所述红外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为:红外线杀菌的波长为28μm,红外灯的功率为2650W,杀菌温度为100℃,杀菌时间为6.2min;

步骤三、将杀菌后的粉料进行二次粉碎至200目,并进一步研磨成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的粉料进行真空包装,即得到干热排气茶叶。

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干热排气茶叶性干热,采用实施例一~实施例七提供的干热排气茶叶中的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以及实施例八~实施例十四的制备工艺制备的干热排气茶叶适用于湿寒性或粘液性消化器官疾病,如:肠道逆气大增,腹部膨胀、脑心虚弱等,并且在使用时,内服,并根据病情取适量,用以开水泡服,具有生干生热、消散肠道逆气、温胃补肝、增强消化以及补脑和补心得功效。

选择300例湿寒性或粘液质性消化器官疾病的患者,让其分别服用实施例一~实施例七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一周,其湿寒性证明均明显好转,并且实施例5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的效果最明显。

选择上述300例中的1例患者,让其服用实施例5所述的干热排气茶叶,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其症状彻底消失,治疗效果显著。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