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枸杞酸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41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味酸奶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沙棘枸杞酸奶。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冷却后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获得。酸奶的营养成分丰富,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等人体必需营养物质,酸奶经过乳酸菌的发酵,使其营养物质得到了改善,同时产生了多种生理,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功能,例如,促进消化、改善肠道菌群、保护肝脏和肾脏、降低胆固醇水平、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作用等作用。

但由于酸奶中含有有益菌,对于保存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目前的酸奶保质期较短,销售半径小,主要以地方区域销售为主,即使全国销售的品牌产品大多是就近建厂生产销售,仅有乳酸菌饮料经UHT或巴氏杀菌后才能在全国市场上销售。酸奶要运输而推向全国由需要采用冷藏车进行运输,不仅增加了大量成本,也增加了产品变质的风险。

影响酸奶货架期的因素有很多,如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原辅料的微生物状况和包装材料等。为了提高酸奶的保藏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酸奶感官质量的需求,常采用的方法有后杀菌技术、添加亲水性稳定剂、无菌包装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在增加成本的同时对于酸奶的口味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亟待发明一种具有优异口感,营养健康,并且保证期长的酸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枸杞酸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沙棘枸杞酸奶,按重量份计,包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包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包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奶发酵菌选自嗜热链球菌或保加利亚乳杆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棘与所述枸杞的质量比为1:(1~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棘与所述枸杞的质量比为1:(1.2~1.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枸杞选自格尔木高原枸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棘选自青海高原沙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奶还包括增稠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枸杞为粒径0.2~0.4cm的枸杞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格尔木高原枸杞与青海高原沙棘为酸奶原料制备酸奶,所制备得到的酸奶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可以有效的延长酸奶的保质期,其中枸杞与沙棘的质量比为1:(1~1.5)时,沙棘与枸杞抗氧化作用最强,延长酸奶保证期的效果最好,酸奶在冷藏期间(4℃)保存时保证起延长至60天,并经GB 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测定,符合标准。规定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采用沙棘为原料制备成沙棘浆,采用枸杞为原料,制备成枸杞颗粒,使得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具有独特风味,广受人民群众的好评。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 定义为准。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棘枸杞酸奶,按重量份计,包括:

沙棘:

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为浆果,主要生长于干早、半干早地区,抗逆能力强,有广泛的适应性,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各省均有分布。沙棘全身是宝,根、茎、叶、花、果都具有珍贵价值;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明显作用;其根系与放线菌和分枝杆菌等共生形成大量根瘤,是非豆科固氮植物,固氮能力超过大豆根瘤,大大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功能,减少土壤侵蚀:茎可提抗癌物质5一轻色胺,枝干可做薪材,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叶和加工后的果渣可作饲料,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其饲料价值超过了优良饲草标准;叶还可做沙棘茶;花可作蜜源;果实含有2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沙棘油,是多种生命活性物质的浓缩剂,在现代医学中有广泛的用途,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胃病、溃疡、便秘、心脑血管疾病、烫伤和癌症等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前苏联称它是“一种具有众多特性的,独一无二的植物”,无污染无废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沙棘中含有以下成分。

维生素:沙棘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E、B2、B6、K和胡萝卜素等,其中每一百克沙棘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均能达到200毫克左右;每一百克的沙棘油中含有维生素E也能达到200毫克左右。同时沙棘还 含有少量的叶酸、烟酸和维生素D。因此无论是维生素的含量还是种类,沙棘都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

油和脂肪酸类:沙棘所含的油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它的果肉和种子中,主要的脂肪酸有油酸、月桂酸、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十六烯酸等,且大部分都是易被人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

黄酮类化合物:沙棘中的黄酮化合物不仅种类多,含量也甚高。沙棘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多达7种以上,主要包括异李素和槲皮素等。其叶中的黄酮量甚至高于果实中的含量,每一百克沙棘叶子中的黄酮含有量能达到310到1238毫克。

枸杞:

枸杞中最重要的一类活性物质是枸杞多糖,枸杞多糖属于糖缀合物,它是由多聚糖与多肽或蛋白质化合而成,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枸杞中还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其主要包括是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其中,玉米黄素的含量是黄玉米的40倍;同时枸杞中其他的类胡萝卜素还有叶黄素、堇菜黄素、花药黄素、玉米黄呋喃素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使枸杞具有一定护眼功效。枸杞中含有的生物碱主要是甜菜碱,其具有良好渗透调节作用。同时枸杞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

由于沙棘果、籽、果皮和叶中含有的维生素E、黄酮类化合物和沙棘多糖等化学成分,使其具有较强地抗氧化作用。在人体中,这些成分减少了高脂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攻击和破坏,起到明显降低已经受损的平滑肌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作用;这些成分还能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升高,以保护和促进细胞的健康生长。沙棘叶提取物也具有,能有效地清除人体中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且自由基的清除率与用基本成正比关系。

人体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蛋白质氧化反应、核酸被破坏和细胞受损等现象的发生,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后果。经多年的研究证实,机体之所以出现上述不良现象是因为受到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种(ROS)的影响,所以要想减少活性氧种(ROS)的产生和减轻它对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人体就要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天然抗氧化剂;通过对枸杞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知,枸杞中含有大量的枸杞多糖和黄铜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化学成分都能有效地清除人 体自由基;枸杞同样具有抗氧化作用。

本发明选用格尔木高原枸杞与青海高原沙棘为酸奶原料制备酸奶,所制备得到的酸奶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可以有效的延长酸奶的保质期,其中枸杞与沙棘的质量比为1:(1~1.5)时,沙棘与枸杞抗氧化作用最强,延长酸奶保证期的效果最好,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采用沙棘为原料制备成沙棘浆,采用枸杞为原料,制备成枸杞颗粒,使得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具有独特风味,广受人民群众的好评。

沙棘的处理方法:

选用青海高原沙棘的果、籽为原料。沙棘果和沙棘籽的质量配比为1:1.2制备成的沙棘浆可溶性固形物为40.0~45.0%。原料利用刷毛机清洗后,在洗果槽内通入臭氧清洗2-4分钟,清洗去掉料果表面的泥沙、污垢,进入提升及喷淋清洗,保证果实无农残外表无外来杂质,备用;喷淋添加鲜果重量0.3‰的D-异抗坏血酸钠和0.3‰三聚磷酸钠护色,将沙棘籽用对辊破碎机破碎;利用12mm孔径的筛网将桃核去除;一道采用1.0或1.5mm的筛网,二道采用0.5mm的筛网进行打浆;立即在真空度0.065~0.08Mpa脱气;离心分离去除原浆内的果渣及粗纤维,果浆经卧螺机按粒籽质量高速离心分离,分离后在负压下0.06Mpa下储存备用;果浆在负压0.07Mpa脱气后进入均质机,均质压力控制在20±2Mpa。加入10.8%蔗糖与12.6%葡萄糖作为甜味剂,0.4%果胶为增稠剂,0.03%苹果酸与0.04%柠檬酸为酸味剂,制备得到沙棘浆。

以下实施例中沙棘浆的制备方法均按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枸杞的处理方法:

以产自格尔木枸杞为原料,采用枸杞粉碎机将枸杞粉碎,得到粒径为0.2~0.4cm的枸杞颗粒。

以下实施例中原料产地未具体说明,则表示枸杞产地为格尔木,沙棘产地为青海高原。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没有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13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2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10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3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14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4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12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5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15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6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55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7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10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8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40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实施例9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55g、沙棘原料为40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 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1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枸杞产地为四川)、沙棘原料为15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2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沙棘产地为陕西)原料为15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3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枸杞产地为四川)、沙棘(沙棘产地为陕西)原料为15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 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4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50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5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9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6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沙棘原料为5g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7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枸杞颗粒10g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对比例8

酸奶的制备方法:

在接种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活化。无菌环境下,在灭菌后的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的乳酸菌粉,42℃培养4.5h,再从培养基底部吸取2mL培养液,接入灭菌过的脱脂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凝固,接种两次,最后接入脱脂乳养基中培养至凝固,4℃冷藏备用。

将鲜牛奶100g与以5g沙棘为原料的沙棘浆混合均匀,85℃灭菌30min;冷却至42℃左右时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粉0.3g。将接种后的原料分装后于42℃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凝乳后取出。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4℃冰箱中冷藏24h,进一步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

感官评价

参照GB19302-2010,对酸奶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

选择10名感官评定人员,根据沙棘枸杞酸奶的形态、滋味、颜色和气味指标评分,取平均值为最终感官得分。感官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检测方法:取适量试样于50mL烧杯中,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气味, 用温开水淑口,品尝滋味感官品质得分为4个指标总和。表2为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感官评分。

表1感官评分标准

表2感官评分

测定酸奶贮藏期间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的变化:

细菌总数是指单位质量(g)、体积(mL)、表面积(cm2)食品所含的能够在标准培养基中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时间等)形成可见菌落的数量。它具有两方面的卫生学意义,一方面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即食品被污染的程度;另一方面为食品的保藏期限提供理论依据,食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越多,保藏的期限越短,菌落总数越少,保藏的期限越长。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它们常常在pH值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中生长,引起食品变质,它们可使食品产生难闻的异味,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散发不正常的气味。因此,霉菌和酵母作为评价食品卫生的指示菌。

不同实施例对比例的酸奶在冷藏期间(4℃),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总数都不同程度的增加,霉菌和酵母也有所增加列于表3-1、表3-2、表3-3中,不同实施例对比例的酸奶在常温下(25℃),细菌总数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情况均列于表4-1、表4-2、表4-3中。通过对酸奶中霉菌和酵母的外形观察和镜检,可知酸奶中常见的霉菌主要是青霉、曲霉、毛霉和根霉等,常见的酵母菌是假丝酵母属、红酵母属、毕赤氏酵母属等。

细菌总数的测定:用营养琼脂,在37℃下培养,计数。

霉菌数和酵母的测定: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在28℃下培养,计数。

表3-1不同实施例与对比例酸奶贮藏(两天)期间(4℃)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表3-2不同实施例与对比例酸奶贮藏(十二天)期间(4℃)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表3-3不同实施例与对比例酸奶贮藏(二十二天)期间(4℃)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表4-1不同实施例与对比例酸奶贮藏(两天)期间(25℃)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表4-2不同实施例与对比例酸奶贮藏(八天)期间(25℃)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表4-3不同实施例与对比例酸奶贮藏(十五天)期间(25℃)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通过实施例与对比例之间的对比得到如下结论:

本发明选用格尔木高原枸杞与青海高原沙棘为酸奶原料制备酸奶,所制备得到的酸奶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可以有效的延长酸奶的保质期,其中枸杞与沙棘的质量比为1:(1~1.5)时,沙棘与枸杞抗氧化作用最强,延长酸奶保证期的效果最好,酸奶在冷藏期间(4℃)保存时保证起延长至60天,并经GB 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测定,符合标准。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采用沙棘为原料制备成沙棘浆,采用枸杞为原料,制备成枸杞颗粒,使得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具有独特风味,广受人民群众的好评。

前述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 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