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8413阅读:1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青虾繁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



背景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喜爱,近年来市场价格一直较高,养殖效益好,市场前景巨大。

当前中国的青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上,并且形成了多种养殖模式,如池塘主养、虾蟹混养、鱼虾混养、网箱养殖、稻田养殖青虾等,其中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是青虾的主要养殖模式,占青虾养殖总面积的2/3以上。混养模式下,青虾苗种一般都是靠在养殖池塘中投放亲虾自繁自育得到,亲虾产卵孵出的幼体前期主要以藻类和轮虫为食,后期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有机碎屑等为食,由于各混养池塘中水体肥瘦不一,藻类、轮虫、枝角类等饵料生物的丰度池塘间差异较大,并且池塘中各饵料生物的丰度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若青虾幼体孵出后池塘中的饵料生物丰度较低,就会严重影响青虾苗种的成活率,降低混养模式下青虾的养殖单产。此外,当前青虾苗种规模化繁育也没有合适的开口饵料。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青虾开口饵料来满足青虾苗种繁育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该饵料以酿酒酵母、发酵豆粕和虾片为主要有效成分,配合其他成分而成,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饵料,可以提高混养模式下青虾自繁自育的苗种成活率,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养模式青虾的养殖单产,除此之外本饵料也可作为青虾苗种规模化繁育时的开口饵料。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记为:

酿酒酵母 45-60份 发酵豆粕 20-30份

虾片 25-30份 乳酸钙 0.8-1份

维生素C 0.8-1份 乳酸菌 0.8-1份;

本发明所选用的各种原料中,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菌种密度为100亿/克,酿酒酵母的直径小,为5-10μm,可为青虾初孵幼体(蚤状幼体)提供饵料,本发明中优选采用蓝赛啤酒酵母(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或酿酒酵母(山东康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虾片是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培育的专用饵料,可选用永泰利黑虾片,饶平县吉泰水产饵料有限公司生产,其营养丰富、全面,细度150目,适合青虾前中期的幼体摄食;发酵豆粕是豆粕用益生菌液体发酵而成,其粒径大小80-200目,可为青虾各级幼体提供饵料,可选择新泰裕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

本发明将上述酿酒酵母、发酵豆粕和虾片按照上述配比组合到一起可很好地为青虾各级幼体提供饵料,提高青虾幼体成活率。

选用乳酸菌的菌种密度为300亿/克,可作为酿酒酵母的有益补充,并且可用于改善青虾幼体肠道微生态平衡,一般可选自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乳酸菌产品。乳酸钙的主要作用是为水体补钙,提高青虾幼体的蜕皮成功率。维生素C作为免疫增加剂可提高青虾的抗病力。

上述组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青虾苗种开口饵料,更加适合青虾苗种的发育需求,填补了青虾苗种开口饵料方面的空白。

在上述范围的基础上,发明人进一步优选获得了较好的组分配比为:

酿酒酵母 45-50份 发酵豆粕20-25份

虾片 25-30份 乳酸钙0.8-0.9份

维生素C 0.8-0.9份 乳酸菌0.8-0.9份;

更进一步的,发明人进一步优选获得了最佳配比为:

酿酒酵母48.6份、发酵豆粕21.3份、虾片27.5份、乳酸钙0.87份、维生素C 0.87份和乳酸菌0.87份;

使用上述最佳配比的青虾开口饵料,与常规的泼洒豆浆饲喂方式相比,可将<2cm的虾苗数量提高3.5倍以上,将>2cm的虾产量提高3倍左右,显示出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青虾苗种开口饵料制备方法如下:称取所需分量的组分原料,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兑水充分搅拌揉搓后投喂即可。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基本都为小粒径原料,因此只需要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即可达到投喂的标准。

本发明所提供的青虾苗种开口饵料使用方法为:

当发现抱卵虾排卵,水体上层有虾苗时,开始投喂开口饵料,每天两次,分别为上午7点和下午18点,按照11.25m2的池子每次投喂10-11克。投喂前将饵料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揉搓,混合均匀后全池泼洒即可。在虾苗繁殖盛期投喂1个月的本开口饵料可显著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虾的产量。本饵料与当前使用的豆浆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等优点。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饵料,可以提高混养模式下青虾自繁自育的苗种成活率,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养模式青虾的养殖单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饵料配方对水体上层<2cm虾苗数量的影响柱状图,

据图可知:使用本配方饵料饲喂青虾虾苗,经过一个月的喂养试验,可以发现,在2个时间点(7月6日、7月14日)实施例1和实施例2组的虾苗数量都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和对照组;

图2为实施例中饵料配方对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数量的影响柱状图,

据图可知:在虾苗的繁殖盛期(7月14日),实施例1组、2组和3组的大型浮游动物数量都显著小于豆浆组和对照组。在其他2个时间段,各组间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差异不显著;

图3为实施例中饵料配方对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的影响柱状图;

据图可知:在各个时间点实施例1组水体中游植物数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组;

图4为实施例中饵料配方对虾产量的影响柱状图;

据图可知:实施例1组虾的产量是对照组和豆浆组的3倍;

图1-图4中饵料1-3对应实施例1-3,饵料4对应比较例中豆浆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技术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

实施例1:

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记为:

每10.93克中酿酒酵母5.05g、发酵豆粕2.44g、虾片3.14g、乳酸钙0.1g、乳酸菌0.1g、维生素C 0.1g;

其中酿酒酵母选用蓝赛啤酒酵母(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发酵豆粕选自新泰裕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豆粕;

其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所需分量的组分原料,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兑水充分搅拌揉搓后投喂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记为:

每10.79g中酿酒酵母8.05g、发酵豆粕2.44g、乳酸钙0.1g、乳酸菌0.1g、维生素C 0.1g;

其中酿酒酵母选用蓝赛啤酒酵母(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发酵豆粕选自新泰裕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豆粕;

其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所需分量的组分原料,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兑水充分搅拌揉搓后投喂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青虾苗种开口饵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记为:

每10.85g中酿酒酵母10.55g、乳酸钙0.1g、乳酸菌0.1g、维生素C 0.1g;

其中酿酒酵母选用蓝赛啤酒酵母(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

其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所需分量的组分原料,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兑水充分搅拌揉搓后投喂即可。

比较例:

该比较例中采用的饲料为黄豆15g,将其制备为豆浆后投喂,具体步骤如下:

准确称取15g黄豆,用豆浆机匀浆,120目筛绢过滤,去除残渣后投喂。

对照组:不投喂任何饲料。

饲喂方法:

当发现抱卵虾排卵,水体上层有虾苗时,开始投喂开口饵料,每天两次,分别为上午7点和下午18点,按照11.25m2的池子每次投喂10-11克。投喂前将饵料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揉搓,混合均匀后全池泼洒即可。

发明人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了实际生产试验,具体如下:

池塘准备:15个水泥池塘,分为5组,每组3个平行。池塘规格为7.5m*1.5m*2m,空池暴晒处理后,池底铺20cm泥土,每池加入二氧化氯泡腾片进行消毒,消毒1周后,加水20cm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70%~80%,以后每日逐渐加水,一周后水深至1.2m左右。

亲虾准备:青虾亲本从泰安市黄前水库捕捞得到,运回后在0.5m3的塑料缸中暂养2天,从中挑选无病、无伤、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青虾作为亲本。

亲虾放养:每池放入未抱卵雌虾37只,抱卵雌虾41只,雄虾12只,总计90只。未抱卵雌虾平均体重为0.9g,抱卵雌虾平均体重1.1g,雄虾平均体重4.0g。

亲虾养殖和开口饵料投喂:每天按照亲虾体重的5%投喂常规颗粒饵料,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青虾亲本放养15天后在水体中发现有青虾幼体,开始向各池塘中投喂上述开口饵料,每天早、晚两次定时、定量投喂,共投喂开口饵料30天。饲养管理期间定期测定水质,共测定5次,检测指标:水温,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

其中各指标测定法如下:

虾苗数量测定:首先用铁丝制作1个与池塘宽度(2.0m)等长、高度为50cm、宽度为50cm的框架,框架里面放置一层40网目的筛绢,即为小拖网,将小拖网从池塘的一头拖曳到另一头捕捞虾苗,拖曳期间保持小拖网的上沿与水体表层一致。拖曳结束后,用烧杯取5L水样统计<2cm虾苗的数量,据此计算出整个池塘水体上层<2cm虾苗的数量。在投喂开口饵料期间共测定了3次水体上层<2cm虾苗的数量,每次测定完后将虾苗放回原池继续养殖。

浮游植物数量测定:在投喂开口饵料期间共测定了3次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测定方法如下:用采水器采集水样1L,加入15ml卢戈氏液(40g碘及60g碘化钾(分析纯)溶于1000ml双蒸水中)固定。固定后静止沉淀24h,接着进行抽滤,抽滤结束后取下滤膜,放到100ml的小烧杯里,有藻细胞的一面朝上,加5-8ml双蒸水后将小烧杯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约lmin,将洗液倒出后重复上述步骤,重复振洗藻细胞5次,定容洗液至50ml,在显微镜下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藻类数量。

大型浮游动物数量测定:浮游动物的收集方法与虾苗的收集方法完全相同,拖曳结束后取5L水样用40目筛绢过滤后统计大型浮游动物数量。在投喂开口饵料期间共测定了3次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

虾产量测定:投喂开口饵料结束后1周,将各池塘中的水排至约20cm,人工拔除水草,将小拖网深入底泥表层中拖曳收集3次,统计大于2cm虾的数量。

下述试验例中饵料1-3对应实施例1-3,饵料4对应比较例中豆浆组。

试验例1 饵料配方对水体上层<2cm虾苗数量的影响。

第一次(7月6日)和第二次(7月14日)虾苗数量测定结果显示,饵料1组和饵料2组的虾苗数量都显著大于其他组。第一次测定时饵料1组和饵料2组虾苗数量是对照组数量的15倍(图1)。第二次测定时饵料1组虾苗数量是对照组数量的3.5倍,饵料2组虾苗数量是对照组数量的5.5倍,显示了饵料1组和2组都能显著提高青虾苗种的成活率。第三次(7月22日)虾苗数量测定时,各组间虾苗数量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前期的虾苗已转入底栖生活,且青虾繁殖盛期已过,新孵出的虾苗幼体少。饵料3组和饵料4组与对照组除第一次测定时有差异外,其他时间都没有差异,说明单纯投喂豆浆和主要投喂酵母都不能显著提高青虾幼体的成活率。

饲养管理期间,共测定了5次水质指标,结果显示,水体溶解氧在8.30~12.79之间,完全能够满足青虾生理需求。水温23~26℃,pH前期维持在8.20左右,中后期有所升高,最高达到9.98,但各饵料组在各个测定时期pH值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各种饵料配方对水体pH没有显著影响。整个养殖期间水体氨氮值均在0.5以下,在安全浓度范围之内。亚硝酸盐前期较低,各个饵料组后期都逐渐升高,但青虾幼体和成体都生长健康,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养殖过程中亚硝酸指标偏高是否与水泥池塘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体上,各个饵料组间水质指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开口饵料的投喂没有影响养殖池塘的水质。

各池塘中水质指标

试验例2 饵料配方对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数量的影响。

在虾苗的繁殖盛期(7月14日),大型浮游动物数量测定结果显示,饵料1组和饵料2组的大型浮游动物数量都显著小于饵料4组和对照组(图2),这与水体上层<2cm虾苗的数量测定结果正好相反,可能是大量的虾苗以浮游动物为食,降低了其密度。在虾苗繁殖盛期饵料3组的大型浮游动物数量也显著小于饵料4组和对照组,原因推测为酵母细胞较小,能为初期的青虾苗种提供饵料,初期青虾苗种会以浮游动物为食并降低了其密度,但酵母细胞无法满足中后期青虾苗种的饵料需求,所以水体上层<2cm虾苗数量的统计结果未发现饵料3组虾苗数量的增多。在其他2个时间段,各组间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大都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在这2个时间段各池塘中<2cm的虾苗数量都较少,对浮游动物的数量影响不大。

试验例3 饵料配方对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的影响。

各组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化趋势与大型浮游动物的基本相反(图3),略有不同,较好地体现了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的特点。

试验例4 饵料配方对>2cm虾产量的影响。

>2cm虾的产量测定结果显示,饵料1组的虾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饵料2组的次之,饵料3组的虾产量也显著高于饵料4组和对照组,说明投喂酵母虽然对<2cm的虾苗数量影响不大,但还是能较好地提高虾的产量。饵料4组和对照组虾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投喂豆浆对虾的产量影响不大。

总体上,饵料1组不仅能显著提高水体上层<2cm虾苗的数量,也能显著提高>2cm虾的产量,是筛选出的最优青虾开口饵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