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628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畜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是指刚出生的小猪,一直长到30公斤左右的猪,仔猪体内能量储备不多及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不全,消化器官在胚胎期虽已形成,但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仔猪出生后20天左右,母猪泌乳高峰快要下降,苗猪生长较快,需要补充饲料,养殖户需要在母猪泌乳降低时,让苗猪尽快吃到营养全价的饲料,补充母猪泌乳的不足和苗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而由于这个时期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发生了变化,如果不合理选择饲料,会导致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产生腹泻、生长停滞等生理机能紊乱,严重时会造成仔猪死亡的情况。因此,幼龄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及消化腺不健全等导致幼龄仔猪对饲料适口性、消化性和抗腹泻性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饲料适口性消化性好,抗腹泻。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50-70份、膨化大豆3-6份、大豆浓缩蛋白10-20份、氨基酸0.2-1份、乳清粉2-3份、酸化剂0.1-0.4份、维生素0.05-0.3份、矿物质2-5份、食盐0.2-1份、蒙脱石0.5-2份、海藻酸钠0.1-0.5份、红薯藤2-5份、茶叶0.5-2份、嫩姜0.5-2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60份、膨化大豆4份、大豆浓缩蛋白15份、氨基酸0.5份、乳清粉2份、酸化剂0.2份、维生素0.1份、矿物质3份、食盐0.5份、蒙脱石1份、海藻酸钠0.3份、红薯藤4份、茶叶1份、嫩姜1份。

优选地,所述酸化剂为柠檬酸。

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红薯藤、茶叶、嫩姜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打浆,加热到35-40℃,向其中加入纤维素酶,低速搅拌1-2h,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粉料Ⅰ;

2)将膨化玉米、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矿物质、食盐、蒙脱石进行粉碎、混合,得粉料Ⅱ;

3)向粉料Ⅱ中加入粉料Ⅰ,混合,得粉料Ⅲ,进行一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70-80℃,调质时间为50-60s;

4)将一次制粒饲料冷却到不高于室温5℃,进行粉碎,向其中加入氨基酸、乳清粉、酸化剂、维生素进行次粉碎、混合,得粉料Ⅳ;

5)将海藻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喷洒于粉料Ⅳ表面,进行二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65-75℃,调质时间为60-70s;

6)将二次制粒饲料冷却,包装储存。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制粒调质温度为75℃,调质时间为55s。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制粒调质温度为70℃,调质时间为65s。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蒙脱石对肠道病原菌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同时微生态能够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减少仔猪腹泻;红薯藤、茶叶、嫩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具有杀菌的作用;本发明通过二次粉碎工艺、低温制粒工艺、二次调质且延长调质时间,减少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的营养损失;且在二次制粒之前将海藻酸钠溶液喷洒在饲料表面,能显著提高饲料的口感,使其口感细腻润滑,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性,本发明的饲料营养全面,能够满足仔猪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且能够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增加仔猪的进食量,促进消化吸收,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60份、膨化大豆4份、大豆浓缩蛋白15份、氨基酸0.5份、乳清粉2份、酸化剂0.2份、维生素0.1份、矿物质3份、食盐0.5份、蒙脱石1份、海藻酸钠0.3份、红薯藤4份、茶叶1份、嫩姜1份。

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红薯藤、茶叶、嫩姜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打浆,加热到40℃,向其中加入纤维素酶,低速搅拌1.5h,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粉料Ⅰ;

2)将膨化玉米、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矿物质、食盐、蒙脱石进行粉碎、混合,得粉料Ⅱ;

3)向粉料Ⅱ中加入粉料Ⅰ,混合,得粉料Ⅲ,进行一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75℃,调质时间为55s;

4)将一次制粒饲料冷却到不高于室温5℃,进行粉碎,向其中加入氨基酸、乳清粉、酸化剂、维生素进行次粉碎、混合,得粉料Ⅳ;

5)将海藻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喷洒于粉料Ⅳ表面,进行二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70℃,调质时间为65s;

6)将二次制粒饲料冷却,包装储存。

实施例2:

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58份、膨化大豆5份、大豆浓缩蛋白15份、氨基酸0.4份、乳清粉2.2份、柠檬酸0.3份、维生素0.2份、矿物质4份、食盐0.8份、蒙脱石1.5份、海藻酸钠0.2份、红薯藤3份、茶叶1份、嫩姜0.5份。

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红薯藤、茶叶、嫩姜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打浆,加热到35℃,向其中加入纤维素酶,低速搅拌2h,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粉料Ⅰ;

2)将膨化玉米、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矿物质、食盐、蒙脱石进行粉碎、混合,得粉料Ⅱ;

3)向粉料Ⅱ中加入粉料Ⅰ,混合,得粉料Ⅲ,进行一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80℃,调质时间为50s;

4)将一次制粒饲料冷却到不高于室温5℃,进行粉碎,向其中加入氨基酸、乳清粉、酸化剂、维生素进行次粉碎、混合,得粉料Ⅳ;

5)将海藻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喷洒于粉料Ⅳ表面,进行二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70℃,调质时间为60s;

6)将二次制粒饲料冷却,包装储存。

实施例3:

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50份、膨化大豆6份、大豆浓缩蛋白10份、氨基酸1份、乳清粉2份、柠檬酸0.4份、维生素0.05份、矿物质5份、食盐0.2份、蒙脱石2份、海藻酸钠0.1份、红薯藤5份、茶叶0.5份、嫩姜2份。

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红薯藤、茶叶、嫩姜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打浆,加热到40℃,向其中加入纤维素酶,低速搅拌1h,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粉料Ⅰ;

2)将膨化玉米、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矿物质、食盐、蒙脱石进行粉碎、混合,得粉料Ⅱ;

3)向粉料Ⅱ中加入粉料Ⅰ,混合,得粉料Ⅲ,进行一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70℃,调质时间为60s;

4)将一次制粒饲料冷却到不高于室温5℃,进行粉碎,向其中加入氨基酸、乳清粉、酸化剂、维生素进行次粉碎、混合,得粉料Ⅳ;

5)将海藻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喷洒于粉料Ⅳ表面,进行二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65℃,调质时间为70s;

6)将二次制粒饲料冷却,包装储存。

实施例4:

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70份、膨化大豆3份、大豆浓缩蛋白20份、氨基酸0.2份、乳清粉3份、酸化剂0.1份、维生素0.3份、矿物质2份、食盐1份、蒙脱石0.5份、海藻酸钠0.5份、红薯藤2份、茶叶2份、嫩姜0.5份。

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红薯藤、茶叶、嫩姜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打浆,加热到35℃,向其中加入纤维素酶,低速搅拌2h,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粉料Ⅰ;

2)将膨化玉米、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矿物质、食盐、蒙脱石进行粉碎、混合,得粉料Ⅱ;

3)向粉料Ⅱ中加入粉料Ⅰ,混合,得粉料Ⅲ,进行一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80℃,调质时间为50s;

4)将一次制粒饲料冷却到不高于室温5℃,进行粉碎,向其中加入氨基酸、乳清粉、酸化剂、维生素进行次粉碎、混合,得粉料Ⅳ;

5)将海藻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喷洒于粉料Ⅳ表面,进行二次制粒,制粒调质温度为75℃,调质时间为60s;

6)将二次制粒饲料冷却,包装储存。

实施例5:

一种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膨化玉米55份、膨化大豆5份、大豆浓缩蛋白17份、氨基酸0.8份、乳清粉2.5份、柠檬酸0.2份、维生素0.15份、矿物质4.5份、食盐0.6份、蒙脱石2份、海藻酸钠0.4份、红薯藤5份、茶叶1.2份、嫩姜0.8份。

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仔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制得的饲料营养全面,能够满足仔猪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仔猪饲料按照常规管理饲喂,猪群仔猪从出生至80天体重平均达40kg,为后期155天115kg打下基础,且猪群免疫力增强,无腹泻情况,节省医药费50%以上,综上,平均一窝可提高经济效益1000元,提高养殖户的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