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85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茶叶的理条是指条形茶做形工序;操作方法因茶类不同而略有区别,主要包括抓条和甩条两种手法,目的是塑形、失水、显毫和提香;茶叶的压缩主要是让茶叶呈现扁平状形状,使得茶叶在冲泡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现在的茶叶理条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理条,这样大大增加了茶叶被细菌感染的风险,而且茶叶的压缩在现在的茶叶加工中企业都是不采用这道工序的,这样使得茶叶的品质下降了很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将茶叶的理条和茶叶的压缩合为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底部安装有一电机;所述架体顶部安装有一理条柜;所述理条柜前端设置有一出茶口;所述理条柜中间设置有U型槽;所述理条柜左侧安装有一控制箱;所述理条柜右侧安装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安装有一单轴气缸;所述单轴气缸下方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一面设置有U型条;所述电机和单轴气缸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理条柜内部的震动系统相连;所述震动系统与U型槽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机电连接的启动按钮和震动频率旋钮,及与单轴气缸电连接的气缸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U型条下落卡嵌于U型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使用时,按下启动按钮,通过U型槽的震动实现对茶叶的理条,最后在借助气缸的压力使茶叶得以压缩,本设备使茶叶的理条变得快捷,也减少了手直接接触茶叶的次数,使茶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并且对茶叶的压缩使得茶叶在包装时得以更好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包括架体1;所述架1体底部安装有一电机9;所述架体1顶部安装有一理条柜7;所述理条柜7前端设置有一出茶口2;所述理条柜7中间设置有U型槽11;所述理条柜7左侧安装有一控制箱8;所述理条柜7右侧安装有一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一端安装有一单轴气缸4;所述单轴气缸4下方安装有压板5;所述压板5一面设置有U型条6;所述电机9和单轴气缸4分别与控制箱8电连接。

所述电机9通过皮带10与理条柜7内部的震动系统(未图示)相连;所述震动系统与U型槽11相连。

所述控制箱8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机9电连接的启动按钮和震动频率旋钮,及与单轴气缸4电连接的气缸按钮。

所述U型条6下落卡嵌于U型槽11内。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工作时,按下控制箱上的启动按钮,电机开始转动电机的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理条柜内的震动系统,震动系统的工作使得U型槽开始震动,之后将茶叶撒入U型槽内,通过震动的U型槽使得茶叶开始理条,经过一段时间后茶叶的理条结束接着按住控制箱上的气缸按钮,单轴气缸开始下压,使得压板下压直至压板上的U型条和理条柜内的U型槽贴合接着松开气缸按钮,单轴气缸开始慢慢归位,最后再次按下启动按钮,电源断开电机停止转动带设备停止后,用一把小刷子将U型槽内的茶叶刷到出茶口,再在出茶口用箩筐接住出茶口的茶叶即可,这样茶叶的理条和压缩加工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茶叶理条压缩一体机,通过震动的U型槽实现对茶叶的理条,接着借助单轴气缸的压力实现对茶叶压缩,本设备避免了现在茶叶理条时采用手工方式细菌感染茶叶的情况并且对茶叶进行了压缩加工使得茶叶在包装环节时更加好包装。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