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罐装食品杀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杀菌锅。
背景技术:
罐头食品是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包括马口铁罐、玻璃罐、复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装材料容器)、密封、杀菌、冷却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真空度的罐藏食品。现有的卧式杀菌锅包括锅体、锅盖、轨道、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如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2859703U)公开的一种蒸汽杀菌锅,其加热系统是在锅体内部低位处设置蒸汽管,通过蒸汽管向锅内施放高温蒸汽,这种杀菌锅一是单向出气,对罐装容器加热不均,二是冷却效率低下,且需要较多的冷却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杀菌锅,保证容器受热均匀,杀菌效率高,冷却快,且耗水量少。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卧式杀菌锅,包括锅体、加热装置、喷淋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锅体内部低位注有水,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并伸入锅体内部低位的蒸汽加热管;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换热筒及穿过换热筒的冷流管和热流管,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锅体外的水泵以及多个周向间隔设置在锅体内周壁上的喷淋管,各喷淋管分别沿锅体水平延伸至锅体长度方向两端且其上分别设有若干喷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一通入锅体内部低位,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和热流管与各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冷流管的输入端连接有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冷流管和热流管呈套管式结构,所述冷流管套设于热流管外。
优选地,所述锅体内部低位还连接有穿出锅体外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优选地,所述锅体内部低位注入的水位高度为10cm~20cm。
优选地,该杀菌锅还包括带动各喷淋管往复转动喷淋的旋转装置,各喷淋管与管道二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
优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旋转转盘和分别与各喷淋管固接的齿轮,所述旋转转盘设置在锅体内部,所述正反转电机设置在锅体外且其输出轴伸入锅体内与旋转转盘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转盘外周缘设有与各喷淋管上的齿轮分别啮合连接的轮齿。
优选地,所述正反转电机为步进电机,其旋转角度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蒸汽加热管对锅体内部低位的少量预存水进行加热,通过水泵抽取锅体内部低位受热水再由周向间隔设置在锅体内周壁的喷淋管朝罐装容器多方向喷射,使得罐装容器各处受热均匀,杀菌效率高;
又由于锅体内部低位的水少量,并通过水泵、喷淋管再返回锅体内部低位,在杀菌时利用该部分水循环对容器加热,而在杀菌完成的冷却过程中通过换热筒冷却降温呈温度较低的水,然后再循环喷向罐装容器使得容器逐步降温,冷却速度快,耗水量少;
另外,通过旋转装置使得各喷淋管往复旋转,实现对罐装容器更大范围全方位喷淋,大大提高杀菌效率和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与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锅体;11、排水管;20、蒸汽加热管;31、水泵;32、喷淋管;41、换热筒;42、冷流管;43、热流管;44、开关阀;51、正反转电机;52、旋转转盘;5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杀菌锅,包括锅体10、加热装置、喷淋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锅体10内部低位注有水,所述锅体10内部低位注入的水位高度为10cm~20cm,所述锅体10内部低位还连接有穿出锅体10外部的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上设有排水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并伸入锅体10内部低位的蒸汽加热管2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换热筒41及穿过换热筒41的冷流管42和热流管43,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锅体10外的水泵31以及多个周向间隔设置在锅体10内周壁上的喷淋管32,各喷淋管32分别沿锅体10水平延伸至锅体10长度方向两端且其上分别设有若干喷口,所述水泵3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一通入锅体10内部低位,所述水泵3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与各喷淋管3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流管42和热流管43呈套管式结构,所述冷流管42套设于热流管43外,所述冷流管42用于流通冷水且其输入端连接有开关阀44,在杀菌时关闭开关阀44,在冷却时开启开关阀4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该杀菌锅还包括带动各喷淋管32往复转动喷淋的旋转装置,各喷淋管32通过轴承座与锅体10内壁相连接且分别与管道二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51、旋转转盘52和分别与各喷淋管32固接的齿轮53,所述旋转转盘52设置在锅体10内部,所述正反转电机51设置在锅体10外且其输出轴伸入锅体10内与旋转转盘52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转盘52外周缘设有与各喷淋管32上的齿轮53分别啮合连接的轮齿。所述正反转电机51为步进电机,其旋转角度为9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