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洗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602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洗鱼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洗鱼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洗鱼时,通常需要用刀刮鳞,再剖开鱼肚,用手抠出内臟、鱼鳃,用时较长,因鱼鳃与头骨牢固连接,有些鱼的鱼鳃比较尖利,在抠拽时需用力,容易划伤手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洗鱼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快捷、轻松、安全的方便洗鱼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洗鱼器,包括两根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绞杆的前部为绞动部,该两根绞杆的尾端由一弹力条连接构成条状结构,当使用时该弹力条在握力的作用下呈U形弯曲,弯曲的弹力条与两根绞杆尾端的连接部位构成握持部。

所述两根绞杆均由绞动部与接杆串接而成,所述接杆的尾端即为绞杆的尾端。

所述接杆的尾端轴向进入弹力条端头内并被弹力条包覆套叠。

所述两根接杆的中部位置分别制有相对的抵块,使当握紧握持部时两抵块抵触而使两绞动部之间有一个间隔。

所述抵块制成钩齿状,且当两抵块抵触时继续握紧握持部则两抵块互为勾连。

所述绞动部由PC塑料或不锈钢板材制成向外弯曲成弧面槽形状,接杆也由相应的PC塑料或不锈钢条制成。

所述弧面槽的中部槽沿制有波纹状刮鳞刀。

所述弧面槽的槽底至少与接杆的连接部位制成平底。

所述弹力条采用尼龙塑料或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利用卷绕方法,把两根绞杆从鱼的口部插入,并沿内壁进入鱼的腹腔,将鱼鳃、内臟一并夹持,然后将握持部勾连锁定,两根绞动部在转动过程中将鱼鳃、内臟卷绕至与鱼体分离,最后将两根绞杆从鱼口后退,即可连带鱼鳃、内臟从鱼口拽出,无需开膛破肚,烹饪时可保持鱼的整体美观,洗鱼操作也快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开始洗鱼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绞杆,2、绞动部,3、抵块,4、弹力条,5、刮鳞刀,6、握持部,7、接杆,8、鱼口,9.鱼的肛门,10、鱼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参照图1,实施例所示方便洗鱼器具有两根由PC塑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绞杆1,所述两根绞杆的前部为绞动部2,用于卷绕鱼鳃及内臟物,绞动部2与接杆7串接构成绞杆1,接杆7的尾端即为绞杆的尾端,接杆7也由相应的PC塑料或本实施例所用的不锈钢条制成。该两根绞杆的尾端由尼龙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的弹力条4连接构成条状结构,其连接结构为:接杆7的尾端轴向进入弹力条4端头内并被弹力条4包覆套叠。在制作时,先在两不锈钢条接杆7的中部相同位置分别焊接抵块3,抵块3均制成钩齿状,然后将接杆7的大约三分之二的长度放入模具条形腔体内的两端形成预埋,再通过热熔使接杆7与尼龙塑料或橡胶牢固结合,如图中局部剖视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被尼龙塑料或橡胶包覆套叠的接杆7部分。绞动部2由PC塑料或不锈钢板材制成向外弯曲成弧面槽的形状,该两弧面槽的中部槽沿制有波纹状刮鳞刀5并具有锋棱,以方便刮鳞。弧面槽的槽底制成平底,最后将接杆7未被包覆部分的端部与弧面槽的平底槽底贴合,用铆钉将两者牢固铆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洗鱼的方法:

结合图2,先用刀在鱼的肛门9处切一10mm左右的口子,以切断鱼肠与鱼体的连接;用手上下捏住鱼口8,使鱼口呈横向椭圆形;将弹力条弯折,弯曲的弹力条与两根绞杆尾端的连接部位构成握持部6,在握力(图中箭头所示)的作用下呈U形弯曲,且这时两抵块3也处于相对位置。将两绞动部端头横向插入到鱼口内,然后略为减小握力,使绞动部继续沿鱼鳃骨内壁插入至端头从鳃口处露出;再稍微捏紧握持部以减小绞动部的张角,继续将两绞动部沿鱼腹相对内壁插入至腹腔内,这时两绞动部基本上平行,将鱼鳃10及内臟物夹持在其间隔内,且两抵块抵触;继续增加握力,使两抵块互为勾连而将被夹持在绞动部间隔内的鱼鳃及内臟物锁定;转动握持部两圈左右,使鱼鳃、内臟卷绕至两根绞动部上并逐渐被绷紧,直至与鱼体分离,再将两根绞杆从鱼口后退,由于绞动部的外侧面分布多个刮鳞刀,其与鱼鳃、内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不会相互滑脱,即可连带鱼鳃、内臟从鱼口拽出。由于绞动力具有杠杆力,使传统剖鱼后生拉硬扯鱼鳃、内臟变得方便轻松;最后用绞动部的任一个外侧刮鳞刀刮除鱼鳞,将鱼口对准水龙头冲洗鱼的腹腔内壁和外表面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