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类脱壳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080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类脱壳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豆类脱壳棍。



背景技术:

目前豆类脱壳多是机械,适于大面积种植户或收购商使用,对于少量种植而言,采用脱壳机经济效益低,在小面积种植豆类作物时,由于亩产本身较低,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晾晒伴随用竹棍之类的硬物对豆荚进行摔打,以使豆粒脱落。一般竹棍并不耐用,很容易因摔打过猛而开裂,容易伤到手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豆类脱壳棍,具有脱壳快速方便、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有效减轻劳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豆类脱壳棍,包括棍体及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棍体包括把手、棍身及棍头,所述把手与棍身连接并且直径相对于棍身呈流线型缩小,棍身采用60-70A邵氏硬度;棍头采用80A邵氏硬度;棍头位于棍身的前端,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棍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软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采用TPE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棍头向下折弯与棍身呈90度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豆类脱壳棍,包括棍体及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棍体包括把手、棍身及棍头,所述把手与棍身连接并且直径相对于棍身呈流线型缩小,所述棍头与棍身垂直设置并且活动连接,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棍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棍身前端下方设置有两方形的卡槽,两个卡槽垂直设置构成十字形结构,两个卡槽的交汇点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棍头中部连接有一连接件,连接件的顶端设置有一方形的卡头,卡头卡入到棍身的卡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不同的豆类脱壳,使用时更加顺手,能有效减少劳动力度,提高舒适度和工作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豆类脱壳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豆类脱壳棍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所示棍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所示棍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豆类脱壳棍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豆类脱壳棍,包括棍体1及保护套2,所述棍体1包括把手11、棍身12及棍头13,所述把手11与棍身12连接并且直径相对于棍身12呈流线型缩小,为提高舒适度,所述把手11上设置有软垫层14,棍身12要求稍柔软,使其不易变形和开裂,其采用60-70A邵氏硬度;棍头13主要用于脱壳时的击打,其采用80A邵氏硬度;所述棍头13位于棍身12的前端,保护套2套设在棍头13上,保护套2采用TPE材料,可减少污染、回收利用,保护套2可以有效增大打击面,同时使力度不会过多的减弱,达到脱壳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棍头13向下折弯与棍身12呈90度设置,采用此结构能够更加方便的施力及变换敲击的角度,提高脱壳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棍头13与棍身12垂直设置并且活动连接,其具体方式为:如图3、图4所示,所述棍身12前端下方设置有两方形的卡槽15,两个卡槽15垂直设置构成十字形结构,两个卡槽15的交汇点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棍头13中部连接有一连接件131,连接件131的顶端设置有一方形的卡头132,卡头132能够卡入到棍身12的卡槽15内,再通过螺栓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由此,如图5所示,棍头13可以设置成与棍身12平行或垂直的方向,以适应不同的作物的脱壳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不同的豆类脱壳,使用时更加顺手,能有效减少劳动力度,提高舒适度和工作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