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47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牛奶营养全面,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有益于健康的食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消费也日渐增加,牛奶质量安全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卫生部出台的《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生鲜牛奶不能直接上市。市场上的“鲜牛奶”通常是指用奶牛当天挤出的生鲜牛奶经过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巴氏奶,从牛奶挤出到生产、销售在24小时之内完成。

鲜奶是酸奶的原料,在温度适宜并且无氧的环境下,通过接种乳酸杆菌的发

酵制作而成。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酵,酸奶中原来一部分乳糖向乳酸转化,但是

一部分乳糖得到保留,因此形成一个独特的酸甜爽口的味道。由于不同品种的鲜

奶,使得其发酵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乳酸与乳糖的差

异,造成了部分品种可能在味道上有点偏甜,另一些品种可能有点偏酸。

酸奶是乳酸菌通过发酵制成的风味独特并且营养价值丰富的发酵乳酸制品,相对于鲜奶而言,酸奶的营养成分更加的丰富,并且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同样易于人体的吸收。经过乳酸菌的发酵,乳中的蛋白质变成了细微的乳粒,相对于鲜奶蛋白质的吸收率,其提高了一倍。乳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部分被讲解,一部分的乳蛋白被乳酸菌内的蛋白酶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氨基酸与肽,对蛋白质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使得人体内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在乳制品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经过发酵之后,酸奶内的乳糖有约20%-30%分解为葡萄糖或是半乳糖,进而向乳酸以及其他的有机酸转化,机体吸收半乳糖,参加到合成幼儿的脑苷脂与神经物质,并且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酸奶作为乳品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具有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有着其他乳制品不可替代的营养优势,因酸奶中含有几乎所有类型的维生素、活性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质使酸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具有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等保健功能。为丰富酸奶风味,人们在原味酸奶基础上,开发了各式各样的多种风味酸奶,如添加茶及茶提取物、谷物、食用菌及各种水果的风味酸奶等,但是由于菌种种类不稳定、发酵温度控制不准确等多种原因,致使酸奶生产过程中,凝固状态差、口感酸涩、产香不足或酸度不足等口感风味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不仅最大程度保留牛奶营养成分,同时口感风味更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鲜牛乳选用、验收,(2)净乳、冷却,(3)标准化,(4)配料,(5)脱气、均质,(6)板式巴氏杀菌,(7)冷却、均质,(8)菌种添加、发酵,(9)、冷却、无菌包装。

所述的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生鲜牛乳选用、验收:选用自有牧场养殖基地健康奶牛,从健康牛乳房用机械化榨乳设备榨取的新鲜牛奶,检验生鲜牛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密度和酸度,验收标准符合gb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合格鲜乳在2-4℃下进行冷链储存;

(2)、净乳、冷却:将验收合格牛乳通过过滤机,过100-120目滤网,将牛乳中的尘埃等杂质去除,再将牛乳经离心静乳机离心静乳,控制温度为4-30℃,以6000-7000rpm的速度离心,去除牛乳中非乳细胞等杂物,再冷却至2-4℃,待用;

(3)、标准化:将净乳牛乳标准化,包括蛋白质的标准化和脂肪的标准化,通过添加脱脂乳粉或蛋白质含量高的鲜牛乳进行或通过添加稀奶油或脂肪含量高的鲜牛乳进行,使牛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达到gb19301-2010所规定的标准;

(4)、配料:将标准化牛乳倒入配料罐,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到40-60℃,每1000重量份牛乳中加入下列重量份的配料:葡萄籽油10-25、蔗糖20-50、复合稳定剂12-18,剪切搅拌20-30分钟;

(5)脱气、均质:将搅拌均匀牛乳通过真空泵及脱气系统,在真空度-0.07±0.005mpa、温度为40-60℃下将牛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去除,再在15-20mpa压力下均质;

(6)、板式巴氏杀菌:将脱气均质牛乳采用板式杀菌机在90-95℃下保温杀菌280-300秒;

(7)、冷却、均质:将保温杀菌后的牛乳经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冷却至42-46℃,在15-20mpa下再次均质,得发酵基乳;

(8)、菌种添加、发酵:按发酵基乳体积与发酵剂重量比计,将0.01-0.05g/l直投式发酵剂接入到发酵基乳中,搅拌15-20分钟,再在41-46℃下静置发酵4-5小时,至酸度达到70-80°t后,终止发酵,待用;

(9)、冷却、无菌包装:将发酵酸乳冷却至15-20℃,至后熟,灌装并密封在已杀菌的容器内,并采用无菌包装机进行包装,置于2-5℃下贮藏。即得。

所述的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步骤(4)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包括变性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甜菜纤维、海藻糖,所述的由质量比15-20:60-70:5-15:4-8的变性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甜菜纤维、海藻糖组成。

所述的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步骤(8)所述的直投式发酵剂包括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所述的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质量比为1:1-3:1-2:2-3。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采用自有牧场养殖基地优质生鲜牛奶为基料,原料来源天然安全,选用葡萄籽油、复合稳定剂混配参与灭菌发酵,提高酸奶持水率,质地浓稠细腻,增强酸奶稳定性,同时口感酸甜适宜,风味更佳;采用多种菌种直投发酵,增加了酸奶中的菌种种类,更有利于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具有降低胆固醇、美容养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鲜牛乳选用、验收,(2)净乳、冷却,(3)标准化,(4)配料,(5)脱气、均质,(6)板式巴氏杀菌,(7)冷却、均质,(8)菌种添加、发酵,(9)、冷却、无菌包装。

所述的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生鲜牛乳选用、验收:选用自有牧场养殖基地健康奶牛,从健康牛乳房用机械化榨乳设备榨取的新鲜牛奶,检验生鲜牛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密度和酸度,验收标准符合gb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合格鲜乳在2℃下进行冷链储存;

(2)、净乳、冷却:将验收合格牛乳通过过滤机,过120目滤网,将牛乳中的尘埃等杂质去除,再将牛乳经离心静乳机离心静乳,控制温度为4℃,以6000rpm的速度离心,去除牛乳中非乳细胞等杂物,再冷却至4℃,待用;

(3)、标准化:将净乳牛乳标准化,包括蛋白质的标准化和脂肪的标准化,通过添加脱脂乳粉或蛋白质含量高的鲜牛乳进行或通过添加稀奶油或脂肪含量高的鲜牛乳进行,使牛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达到gb19301-2010所规定的标准;

(4)、配料:将标准化牛乳倒入配料罐,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到60℃,每1000重量份牛乳中加入下列重量份的配料:葡萄籽油25、蔗糖50、复合稳定剂18,剪切搅拌20-30分钟;

(5)脱气、均质:将搅拌均匀牛乳通过真空泵及脱气系统,在真空度-0.07mpa、温度为60℃下将牛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去除,再在20mpa压力下均质;

(6)、板式巴氏杀菌:将脱气均质牛乳采用板式杀菌机在95℃下保温杀菌300秒;

(7)、冷却、均质:将保温杀菌后的牛乳经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冷却至46℃,在20mpa下再次均质,得发酵基乳;

(8)、菌种添加、发酵:按发酵基乳体积与发酵剂重量比计,将0.02g/l直投式发酵剂接入到发酵基乳中,搅拌20分钟,再在41-46℃下静置发酵4-5小时,至酸度达到80°t后,终止发酵,待用;

(9)、冷却、无菌包装:将发酵酸乳冷却至15℃,至后熟,灌装并密封在已杀菌的容器内,并采用无菌包装机进行包装,置于2℃下贮藏。即得。

步骤(4)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包括变性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甜菜纤维、海藻糖,所述的由质量比18:64:10:8的变性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甜菜纤维、海藻糖组成。

所述的牧场酸牛奶的生产方法,步骤(8)所述的直投式发酵剂包括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所述的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质量比为1:2: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