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的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54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青豆属于豆科大豆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青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青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成分,对前列腺癌、皮肤癌、肠癌、食道癌等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有抑制作用。

食用青豆具有诸多好处,因此青豆是一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农产品。目前在食用或者加工成最终产品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脱粒处理,传统的脱粒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但是对于天气寒冷、风大的地区,由于天气原因手指将运动缓慢,导致青豆脱粒的工作效率低下;另外,由于长期手指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严重者还会造成手指患有冻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青豆的脱粒装置,以解决青豆人工脱粒的方式效率低和手指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容易患有冻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青豆的脱粒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动力机构、推动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扇叶、转轴、凸轮、第一铰接臂和切刀,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扇叶和凸轮固接,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一铰接臂的另一端与切刀固接,且第一铰接臂与切刀连接的一端与凸轮相对设置;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二铰接臂、第一斜楔块、推杆和运输管,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中部与机架铰接,且第二铰接臂的一端与第一斜楔块固接,第二铰接臂的另一端与凸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斜楔块远离第二铰接臂的一端与推杆相对设置,所述运输管固接于机架上,所述推杆与运输管滑动连接,所述运输管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运输管上远离推杆的一端依次设有切口、废料口和限位孔,且切口与切刀相对设置;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三铰接臂、能与限位孔滑动连接的第二斜楔块和中空的切割管,所述第三铰接臂的一端与第二铰接臂远离第一斜楔块的一端铰接,第三铰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斜楔块固接,所述第二斜楔块远离第三铰接臂的一端与切割管相对设置,所述切割管远离第二斜楔块的一端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压簧;所述切割管的内壁上铰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与切割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压簧,所述切割管上还设有出料口;所述切割管远离第一压簧的一端与运输管远离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

基础方案的原理:将该装置放入风大的位置,利用自然风带动扇叶转动。

第一阶段:将青豆夹放入进料管内,青豆夹逐一进入运输管内;扇叶转动通过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凸起部分挤压第二铰接臂远离第一斜楔块的一端下移,使得第二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带动第一斜楔块向上移动,第一斜楔块挤压推杆向切口的方向移动,推杆推动的运输管内的青豆夹向切口的方向移动;第二铰接臂远离第一斜楔块一端下移的同时,第三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三铰接臂远离第二斜楔块的一端也下移,第三铰接臂另一端的第二斜楔块向切割管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斜楔块穿过限位孔挤压切割管向远离运输管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第二阶段:凸轮继续转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与第二铰接臂分离后,第二铰接臂和第三铰接臂分别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至初始位置,第一斜楔块不再挤压推杆,第二斜楔块不再挤压切割管,切割管在第一压簧的作用力下做往复移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挤压第一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时,第一铰接臂带动切刀穿过切口切割第一个青豆夹的一端。

第三阶段: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二次挤压第二铰接臂远离第一斜楔块的一端下移时,第一斜楔块上移挤压推杆推动第二个青豆夹向切口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三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三铰接臂远离第二斜楔块的一端也下移,第三铰接臂另一端的第二斜楔块向切割管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斜楔块穿过限位孔挤压切割管向远离运输管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簧第二次处于压缩状态。

第四阶段:当凸轮的凸起部分与第二铰接臂再次分离后,第二铰接臂和第三铰接臂分别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至初始位置,第一斜楔块不再挤压推杆,第二斜楔块不再挤压切割管,切割管第二次在第一压簧的作用力下做往复移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二次挤压第一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时,第一铰接臂带动切刀穿过切口切割第二个青豆夹的一端,并且此时切刀还能对第一个青豆夹起到限位作用,利用切割管远离第一压簧的一端即可从第一个青豆夹的开口进入切割青豆与第一个青豆夹之间的根部,且切割管可往复多次切割;由于切割管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切割下来的青豆挤压活动板进入切割管内,此时第二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当青豆完全进入切割管后,活动板在第二压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用于封闭切割管,青豆再从切割管的出料口处移出,以此完成第一个青豆夹的脱粒。

第五阶段: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三次挤压第二铰接臂远离第一斜楔块的一端下移,使得第二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带动第一斜楔块向上移动,第一斜楔块挤压推杆向切口的方向移动,推杆推动的运输管内的第三个青豆向切口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三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三铰接臂远离第二斜楔块的一端也下移,第三铰接臂另一端的第二斜楔块向切割管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斜楔块穿过限位孔挤压切割管向远离运输管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簧第三次处于压缩状态;并且,利用第二斜楔块作为挡板,推杆持续推动第三个青豆夹挤压第一个青豆夹和第二个青豆夹,使得第一个青豆夹在挡板的阻挡下从废料口移出。

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通过自然风带动扇叶作业,利用扇叶带动凸轮持续转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一次挤压第二铰接臂时,主要利用第一斜楔块带动推杆推动第一个青豆夹向切口的方向移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一次挤压第一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时,主要利用第一铰接臂带动切刀穿过切口切割第一个青豆夹的一端;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二次挤压第二铰接臂远离第一斜楔块的一端下移时,主要利用第一斜楔块上移挤压推杆推动第二个青豆夹向切口的方向移动,且第二个青豆夹对第一个青豆夹产生挤压的效果;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二次挤压第一铰接臂绕自身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时,主要利用第一铰接臂带动切刀穿过切口对第一个青豆夹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同时利用第一压簧的作用力带动切割管远离第一压簧的一端从第一个青豆夹的开口进入切割青豆与第一个青豆夹之间的根部,以此完成第一个青豆夹的脱粒;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第三次挤压第二铰接臂时,主要利用第一斜楔块带动推杆持续挤压第一个青豆夹向废料口的方向移动,并配合第二斜楔块对第一个青豆夹的限位,即可成功将脱粒后的第一个青豆夹从废料口移出。

相较于传统的青豆人工脱粒方式,本方案利用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工脱粒,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还避免了手指因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而患有的冻疮。

另外:1、本方案的动力来源于自然风,节省了能源,且更为环保。2、凸轮的凸起部分既能带动第二铰接臂和第三铰接臂转动,为推动推杆和挤压切割管提供动力源;凸轮的凸起部分还能带动第一铰接臂转动,为切刀提供动力源,同时取消对切割管的挤压,使得切割管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具有切割青豆夹内青豆的动力,突出了凸轮较强的实用性。3、切刀既能用于切割青豆夹一端的外皮,还能配合运输管作为青豆夹限位空间,提高了切割管切割青豆时的稳定性。4、第二斜楔块既能用于挤压切割管配合第一压簧储存动能,还能在推杆挤压青豆夹时,利用第二斜楔块对青豆夹的阻挡,保证脱粒后的青豆夹能够从废料口移出。5、第一压簧在挤压状态下可为切割管储存动力,切割管没有限制后可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进而加强了切割管切割青豆夹内青豆的效果。6、青豆挤压活动板使得第二压簧的压缩,可用于切割青豆的收集;第二压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板可避免的其他杂质进入切割管内,突出了活动板配合第二压簧较强的实用性。7、切割管远离第一压簧的一端可用于切割青豆夹内青豆夹与青豆直接的根,切割管还能用于对切割后青豆的临时存放。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且第一导向板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板上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斜楔块与第一导向孔滑动连接,第二斜楔块与第二导向孔滑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第一导向板上的第一导向孔可对第一斜楔块的移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利用第二导向板上的第二导向孔可对第二斜楔块起到导向作用,进而提高的第一斜楔块和第二斜楔块移动的精准性。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切割管的支撑板,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支撑板既可对切割管起到支撑作用,还能对切割管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轮的外壁上设有橡胶层,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本装置主要是利用凸轮的凸起部分分别带动第一铰接臂、第二铰接臂和第三铰接臂转动,且橡胶层为柔性材质,利用橡胶层代替凸轮分别直接与第一铰接臂、第二铰接臂和第三铰接臂接触,有效延长了凸轮、第一铰接臂、第二铰接臂和第三铰接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青豆的脱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扇叶2、转轴3、凸轮4、第一铰接臂5、切刀6、第二铰接臂7、第一斜楔块8、推杆9、运输管10、进料管11、切口12、废料口13、限位孔14、第三铰接臂15、第二斜楔块16、切割管17、第一压簧18、活动板19、第二压簧20、出料口21、第一导向板22、第二导向板23、支撑板2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青豆的脱粒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推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动力机构包括扇叶2、转轴3、凸轮4、第一铰接臂5和切刀6,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扇叶2和凸轮4固接,凸轮4的外壁上设有橡胶层,由于本装置主要是利用凸轮4的凸起部分分别带动第一铰接臂5、第二铰接臂7和第三铰接臂15转动,且橡胶层为柔性材质,利用橡胶层代替凸轮4分别直接与第一铰接臂5、第二铰接臂7和第三铰接臂15接触,有效延长了凸轮4、第一铰接臂5、第二铰接臂7和第三铰接臂15的使用寿命。第一铰接臂5的右端与机架1铰接,第一铰接臂5的左端与切刀6固接,且第一铰接臂5的左端与凸轮4相对设置。

推送机构包括第二铰接臂7、第一斜楔块8、推杆9和运输管10,第二铰接臂7的中部与机架1铰接,且第二铰接臂7的左端与第一斜楔块8固接,第二铰接臂7的右端与凸轮4相对设置,第一斜楔块8的上端与推杆9相对设置,运输管10固接于机架1上,推杆9与运输管10滑动连接,运输管10上固接有进料管11,运输管10的右端依次开设有切口12、废料口13和限位孔14,且切口12与切刀6相对设置。

切割机构包括第三铰接臂15、能与限位孔14滑动连接的第二斜楔块16和中空的切割管17,第三铰接臂15的左端与第二铰接臂7的右端铰接,第三铰接臂15的右端与第二斜楔块16的下端固接,第二斜楔块16的上端与切割管17相对设置,切割管17的左端呈斜楔状且与第二斜楔块16的上端相匹配,切割管17的右端与机架1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簧18;切割管17的内壁上铰接有活动板19,且活动板19与切割管17的内壁之间固接有第二压簧20,切割管17上还开设有出料口21;切割管17的左端与运输管10的右端滑动连接。

此外,机架1固接有第一导向板22和第二导向板23,且第一导向板22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板23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一斜楔块8与第一导向孔滑动连接,第二斜楔块16与第二导向孔滑动连接,利用第一导向板22上的第一导向孔可对第一斜楔块8的移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利用第二导向板23上的第二导向孔可对第二斜楔块16起到导向作用,进而提高的第一斜楔块8和第二斜楔块16移动的精准性。机架1上还固接有用于支撑切割管17的支撑板24,利用支撑板24既可对切割管17起到支撑作用,还能对切割管17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操作时,将该装置放入风大的位置,利用自然风带动扇叶2转动。

第一阶段:将青豆夹放入进料管11内,青豆夹逐一进入运输管10内;扇叶2转动通过转轴3带动凸轮4转动,凸轮4的凸起部分挤压第二铰接臂7远离第一斜楔块8的一端下移,使得第二铰接臂7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带动第一斜楔块8向上移动,第一斜楔块8挤压推杆9向切口12的方向移动,推杆9推动的运输管10内的青豆夹向切口12的方向移动;第二铰接臂7远离第一斜楔块8一端下移的同时,第三铰接臂15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三铰接臂15远离第二斜楔块16的一端也下移,第三铰接臂15另一端的第二斜楔块16向切割管17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斜楔块16穿过限位孔14挤压切割管17向远离运输管1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簧18处于压缩状态。

第二阶段:凸轮4继续转动,当凸轮4的凸起部分与第二铰接臂7分离后,第二铰接臂7和第三铰接臂15分别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至初始位置,第一斜楔块8不再挤压推杆9,第二斜楔块16不再挤压切割管17,切割管17在第一压簧18的作用力下做往复移动;当凸轮4的凸起部分挤压第一铰接臂5绕自身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时,第一铰接臂5带动切刀6穿过切口12切割第一个青豆夹的一端。

第三阶段:当凸轮4的凸起部分第二次挤压第二铰接臂7远离第一斜楔块8的一端下移时,第一斜楔块8上移挤压推杆9推动第二个青豆夹向切口1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三铰接臂15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三铰接臂15远离第二斜楔块16的一端也下移,第三铰接臂15另一端的第二斜楔块16向切割管17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斜楔块16穿过限位孔14挤压切割管17向远离运输管1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簧18第二次处于压缩状态。

第四阶段:当凸轮4的凸起部分与第二铰接臂7再次分离后,第二铰接臂7和第三铰接臂15分别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至初始位置,第一斜楔块8不再挤压推杆9,第二斜楔块16不再挤压切割管17,切割管17第二次在第一压簧18的作用力下做往复移动;当凸轮4的凸起部分第二次挤压第一铰接臂5绕自身的铰接点向上移动时,第一铰接臂5带动切刀6穿过切口12切割第二个青豆夹的一端,并且此时切刀6还能对第一个青豆夹起到限位作用,利用切割管17远离第一压簧18的一端即可从第一个青豆夹的开口进入切割青豆与第一个青豆夹之间的根部,且切割管17可往复多次切割;由于切割管17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切割下来的青豆挤压活动板19进入切割管17内,此时第二压簧20处于压缩状态,当青豆完全进入切割管17后,活动板19在第二压簧20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用于封闭切割管17,青豆再从切割管17的出料口21处移出,以此完成第一个青豆夹的脱粒。

第五阶段:凸轮4的凸起部分第三次挤压第二铰接臂7远离第一斜楔块8的一端下移,使得第二铰接臂7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带动第一斜楔块8向上移动,第一斜楔块8挤压推杆9向切口12的方向移动,推杆9推动的运输管10内的第三个青豆向切口1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三铰接臂15绕自身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三铰接臂15远离第二斜楔块16的一端也下移,第三铰接臂15另一端的第二斜楔块16向切割管17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斜楔块16穿过限位孔14挤压切割管17向远离运输管1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簧18第三次处于压缩状态;并且,利用第二斜楔块16作为挡板,推杆9持续推动第三个青豆夹挤压第一个青豆夹和第二个青豆夹,使得第一个青豆夹在挡板的阻挡下从废料口13移出。相较于传统的青豆人工脱粒方式,本方案利用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工脱粒,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还避免了手指因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而患有的冻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