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50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是一种营养保健饮品。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干燥除湿是制造各类茶必不可少的工序,对茶叶品质的优劣关系影响很大。它的主要目的:一是促使茶叶发生各种程度的生化变化,使之符合人们的不同口味的要求和饮用习惯;二是将茶叶含水率降至不易发生质变的要求,以便贮存、运输和保管。茶叶的干燥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当今传统茶叶烘干机热能利用率普遍较低也无法做到清洁化生产。因此茶叶的干燥技术已从传统的干燥技术发展到热泵烘干技术。由于茶叶烘干机理,需要在茶叶烘干过程中引入缓苏机制,缓苏意思是茶叶干燥后贮存一段时间,使茶叶间或者茶叶的内部进行湿热交换使其湿度均化的过程。而当前的烘干工艺均是采用高温热机直接对茶叶进行烘干,连续的烘干并没有给以茶叶缓苏的时间,导致茶叶内部出现湿度分化不均匀的现象,部分茶叶甚至出现干裂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然而,单纯的茶叶静置的缓苏的时间跨度相当长,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分批次的对茶叶进行烘干,设置缓苏机制,使茶叶内部湿度分布均匀,防止干裂,提高茶叶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清茶——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取出茶叶叶宽5-20mm、茶叶长度25-40mm的茶叶备用;B.分茶——将上一步中选出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C.烘干与缓苏——控制烘干设备对上一步骤中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35-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与此同时,将对c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之后将d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另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然后将所有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45min;D.换向——将c步骤中的每一次缓苏均会分别采用两次股份,既按缓苏的时间分别使用鼓风机依次沿茶叶的正对面和背对面进行鼓风;E、冷却——烘干与缓苏之后,将茶叶进行常温冷却。本方案的效果在于:一、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取出茶叶叶宽5-20mm、茶叶长度25-40mm的茶叶备用,茶叶的叶宽和叶长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准,茶叶饱满宽长代表茶叶生长良好,因此选取这类茶叶备用。二、将选中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然后进行后序的步骤,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35-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这时候的a斗的茶叶的温度相对b斗的茶叶温度较低,二者之间存在温差,将二者混合缓苏,由于温差的存在,可以加快两批次茶叶的热交换效率,茶叶与茶叶之间的热对流加剧可以使得茶叶的湿度相互扩散,部分茶叶局部的高湿度会向低湿度的地方扩散使得无论是整堆茶叶还是单个的茶叶的湿度趋于均匀;相比于单纯的茶叶静置缓苏的时间会缩短,因此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加工效率。同理将对c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之后将d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另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也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不同的是,经过第一次缓苏过后的茶叶的温度已经很低,此时与35-42℃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可以进一步加剧热对流的效应,更加充分的热交换可以将茶叶的湿度均匀化效果更好,而且本方案是利用了茶叶的烘干的温度差来作为缓苏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的利用了能源,节约了成本。三、通过正流和逆流的间断性鼓风,可以加速缓苏过程中的热交换效率,有利于提高缓苏的效果。进一步的:除杂设备首先是通过滤网对茶叶进行筛分,去除杂物,选出茶叶后,通过离心机的作用,筛选出合适的茶叶;离心分离可以使得密度不同的茶叶和杂物分开,提高茶叶品质。进一步的:缓苏过程时,需要将茶叶放进进行绝热保湿炉进行缓苏,防止因为外界的温度差异,导致茶叶不会进行内部的湿度分配,而水分先行蒸发。进一步的:茶叶缓苏过程中空气相互湿度保持在15%,控制相对湿度可以控制茶叶内部水分的蒸发情况,改善缓苏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清茶——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通过滤网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随后使用离心设备取出茶叶叶宽5mm、茶叶长度25mm的茶叶备用;B.分茶——将上一步中选出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C.烘干与缓苏——控制烘干设备对上一步骤中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35-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与此同时,将对c斗茶叶进行35℃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35℃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之后将d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另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然后将所有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45min;缓苏过程时,需要将茶叶放进进行绝热保湿炉进行缓苏;茶叶缓苏过程中空气相互湿度保持在15%。D.换向——将c步骤中的每一次缓苏均会分别采用两次股份,既按缓苏的时间分别使用鼓风机依次沿茶叶的正对面和背对面进行鼓风;E.冷却——烘干与缓苏之后,将茶叶进行常温冷却。实施例2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清茶——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通过滤网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随后使用离心设备取出茶叶叶宽20mm、茶叶长度40mm的茶叶备用;B.分茶——将上一步中选出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C.烘干与缓苏——控制烘干设备对上一步骤中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与此同时,将对c斗茶叶进行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之后将d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另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然后将所有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45min;缓苏过程时,需要将茶叶放进进行绝热保湿炉进行缓苏;茶叶缓苏过程中空气相互湿度保持在15%。D.换向——将c步骤中的每一次缓苏均会分别采用两次股份,既按缓苏的时间分别使用鼓风机依次沿茶叶的正对面和背对面进行鼓风;E.冷却——烘干与缓苏之后,将茶叶进行常温冷却。实施例3一种茶叶的高温初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清茶——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通过滤网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随后使用离心设备取出茶叶叶宽12.5mm、茶叶长度32.5mm的茶叶备用;B.分茶——将上一步中选出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C.烘干与缓苏——控制烘干设备对上一步骤中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8.5℃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与此同时,将对c斗茶叶进行38.5℃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38.5℃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之后将d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另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然后将所有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45min;缓苏过程时,需要将茶叶放进进行绝热保湿炉进行缓苏;茶叶缓苏过程中空气相互湿度保持在15%。D.换向——将c步骤中的每一次缓苏均会分别采用两次股份,既按缓苏的时间分别使用鼓风机依次沿茶叶的正对面和背对面进行鼓风;E.冷却——烘干与缓苏之后,将茶叶进行常温冷却。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采用35-42℃高温热机直接对茶叶进行烘干;2.烘干过后开放式冷却堆放缓苏;以下是本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实验:茶叶干裂率缓苏时间功耗茶叶品质实施例1<3%<3h低高对比例10%-14%6h-8h高低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一、通过除杂设备对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进行筛分,分别进行三次筛分,去除杂质,取出茶叶叶宽5-20mm、茶叶长度25-40mm的茶叶备用,茶叶的叶宽和叶长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准,茶叶饱满宽长代表茶叶生长良好,因此选取这类茶叶备用。二、将选中的茶叶进行分堆,均匀分为a斗、b斗、c斗、d斗,然后进行后序的步骤,烘干设备分别对a斗茶叶进行35-42℃高温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然后对a斗茶叶进行30摄氏度烘干同时对b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30min,之后将a斗和b都茶叶进行混合缓苏60min;这时候的a斗的茶叶的温度相对b斗的茶叶温度较低,二者之间存在温差,将二者混合缓苏,由于温差的存在,可以加快两批次茶叶的热交换效率,茶叶与茶叶之间的热对流加剧可以使得茶叶的湿度相互扩散,部分茶叶局部的高湿度会向低湿度的地方扩散使得无论是整堆茶叶还是单个的茶叶的湿度趋于均匀;相比于单纯的茶叶静置缓苏的时间会缩短,因此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加工效率。同理将对c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将c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随后再将d斗茶叶进行35-42℃烘干,烘干时间25min,随后静置5min,之后将d斗茶叶与a斗和b斗茶叶混合中的另一半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30min,也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不同的是,经过第一次缓苏过后的茶叶的温度已经很低,此时与35-42℃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混合缓苏,可以进一步加剧热对流的效应,更加充分的热交换可以将茶叶的湿度均匀化效果更好,而且本方案是利用了茶叶的烘干的温度差来作为缓苏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的利用了能源,节约了成本。三、通过正流和逆流的间断性鼓风,可以加速缓苏过程中的热交换效率,有利于提高缓苏的效果。四、缓苏过程时,需要将茶叶放进进行绝热保湿炉进行缓苏,防止因为外界的温度差异,导致茶叶不会进行内部的湿度分配,而水分先行蒸发;茶叶缓苏过程中空气相互湿度保持在15%,控制相对湿度可以控制茶叶内部水分的蒸发情况,改善缓苏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