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解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504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茶叶解块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提取前的茶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而呈块状的茶叶直接烘干,茶叶失去水分变得易断裂,再用炒锅炒时,茶叶分散时因茶叶之间的拉力,单片茶叶会破裂成数个小片,这极大得降低了茶叶的品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解块工艺,以降低现有茶叶制造工艺中茶叶破裂的数量,保证茶叶的品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茶叶解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揉形之后的茶叶块,手工分成小块;S2.将小块的茶叶块放进离心解块机,茶叶进入解块机后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使茶叶块壁反复变形,利用变形时产生的细小拉力使茶叶从茶叶块上脱落;所述离心解块机,包括外壳、球状筛网,气泵和旋转驱动机构,球状筛网位于外壳内,底座连接在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外壳包括底座、侧壁和顶盖,底座转动连接在侧壁上,顶盖可开合地安装在侧壁上,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通气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与第二类通气孔关于外壳的中心线对称,第一通气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通气孔的直径,第二通气孔的中心线分别位于各第一通气孔中心线之间,气泵的输出端与通气孔连接;S3.将从解块机中排出的分散的茶叶摊平,晒干;S4.取晒干茶叶进行炒制。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工艺让茶叶分散后再进行晒干处理,分散的茶叶入炒锅炒制时茶叶间不存在拉力,所以不会因茶叶之间的拉力破损。而茶叶块在分散时是通过使用气压让茶叶块旋转,使茶叶内部形成空洞,让气流进入茶叶内部对茶叶进行作用。由于通气孔对着茶叶块的一个部位时,该部位下凹,当该部位转过通气孔,不再受通气孔吹出的气体作用时,茶叶块内部的气体将下凹的部位顶起,在顶起的过程中,茶叶块内的茶叶之间会产生细小的拉力,这些细小的拉力使茶叶与茶叶分离。因为气流的力较为分散,所以对用锅铲这类硬物直接击打、分离,从茶叶内部用气流将茶叶分散,将茶叶的损伤降到了最低,保证了茶叶的品质,保证了茶叶品质。同时,在压力气体和底盘的共同作用下,茶叶块做不规则运动,茶叶块的四周反复运动,利用茶叶之间的细小拉力,将茶叶分散,进一步降低了茶叶的损伤。上述方案为基础方案,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一:所述S1步骤中手工分成的小块适应球状筛网的尺寸。因为茶叶块的尺寸小于球状筛网的尺寸,旋转时,茶叶块才能不被球状筛网阻挡,尽可能的向四周膨胀,茶叶之间才能产生较大的拉力。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二:所述顶盖铰接在侧壁上。铰接的顶盖较容易打开,方便操作。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三:所述顶盖上铰接有扣件,侧壁上设有与扣件对应的扣合柱。扣件与扣合件配合可以将顶盖固定在侧壁上,并且结构简单。基于优化方案三的优化方案四:所述扣合柱顶部为弧形。扣合柱弧形的顶部起导向作用,方便扣件能沿着弧形扣合在扣合柱上。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五:所述侧壁上设有排料孔。外壳是密封的,外壳内的气流只能从排料孔流出,分散的茶叶也会随着气流从排料孔排出,只需要在排料孔处设置收集袋就能将分散的茶叶收集起来,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离心解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离心解块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通气孔1、内壁2、球状筛网3、茶叶块4、第二通气孔5、底座6、排料孔7、气罩8、顶盖9、气泵10、电机11。实施例的基础方案:本方案中的茶叶解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揉形之后的茶叶块,手工分成小块,小块尺寸小于球状筛网3的尺寸;S2.将小块的茶叶块放进离心解块机,茶叶进入解块机后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使茶叶块壁反复变形,利用变形时产生的细小拉力使茶叶从茶叶块上脱落;所述离心解块机,如图1所述,包括圆饼状的外壳、球状筛网3,气泵10和电机11,球状筛网3位于外壳内,底座6连接在电机11的输出端上,外壳上一体成型有排料孔7。外壳包括底座6、侧壁和顶盖9,底座6转动连接在侧壁上,顶盖9铰接在侧壁上,顶盖9上铰接有扣件,扣件上一体成型有扣合孔,侧壁上焊接有扣合柱,扣合柱的顶部呈弧形,扣件可扣合在扣合柱上。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通气孔,通气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1和第二通气孔5,第一通气孔1与第二类通气孔关于外壳的中心线对称,第一通气孔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通气孔5的直径,第二通气孔5的中心线分别位于各第一通气孔1中心线之间,气泵10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罩8,气罩8连接在侧壁上,并且气罩8将通气孔覆盖住。将茶叶块4放进球状筛网3,打开顶部,将球状筛网3放进,外壳中,关上顶部。如图2所述,启动气泵10和旋转驱动装置,因为第一通气孔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通气孔5的直径,第二通气孔5的中心线位于各第一通气孔1中心线之间,气体能通过球状筛网3对茶叶块4作用,所以茶叶块4受到的第一通气孔1出来的压力气体和第二通气孔5出来的压力气体带来的剪切力,茶叶受到两个方向的力,茶叶块4在剪切力下发生转动,茶叶块4转动的过程中,茶叶块4上的茶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往四周散开,部分茶叶从茶叶块4上分离,并从球状筛网3分离,此时没有分离的茶叶朝四周移动,茶叶块4上形成间隙,并且中部形成空洞,压力气体从间隙进入空洞,从茶叶块4中部对茶叶块4作用,进一步加快茶叶块4分散,并且茶叶分散时受到的力,是茶叶与茶叶之间细小的拉力,所以由内而外的打散方式将对茶叶的损伤降到了最低。同时,球状筛网3随底盘做圆周运动,因为第一通气孔1和第二通气孔5喷出的压力气体作用在茶叶块4上,所以球状筛网3做不规则的圆周运动,因为受到气体作用的主要是茶叶块4,在不规则的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茶叶块4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筛网因为惯性在短暂的时间内与茶叶块4的运动方向不一致,此时茶叶块4四周的一部分与球状筛网3分离,能分离的茶叶没因为没有球状筛网3的挤压,从球状筛网3上的筛孔中排出。当茶叶块4与球状筛网3运动一致时,茶叶块4四周与球状筛网3贴合,贴合的过程中,茶叶块4内的茶叶之间再次产生相互的拉力,部分茶叶在拉力的作用下,从茶叶块4上分离。当茶叶块4与球状筛网3运动方向再次不一致时,从茶叶块4上分离的茶叶从球状筛网3分离出来。茶叶块4与球状筛网3运动方向再次一致时,因为分离的出去的茶叶流出了多余的空间,茶叶块4四周与球状筛网3贴合时,茶叶块4内部再次产生拉力,一部分茶叶再次从茶叶块4,如此,反复直到茶叶块4完全分散,从球状筛网3中分离出去。因为外壳四周封闭,外壳中的气流只能排料孔7排出,从球状筛网3分离出来的茶叶,随着气流从出料孔中被吹出外壳,只要在排料孔7设置收集带就能将茶叶收集起来,方便简单。并且只有分撒后的茶叶能通过排料孔7,没有分散的茶叶继续留在球状筛网3直到被分散,成品中不会出现未被分散的茶叶。S3.将从解块机中排出的分散的茶叶摊平,晒干;S4.取晒干茶叶进行炒制。在上述实施例基础方案之上,调节部分数据进行试验。实验数据如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茶叶公转否是否是是茶叶自转否否是是是使用压力气体否否否否是合格茶叶数量4851413571选取中叶种茶树的树叶为实验对象,中叶种茶树叶片长5至8厘米,经过揉形机揉形,再晒干后,完好的茶叶长度为4至6厘米。实验分为10次,选取长度在5至6厘米的中叶种茶树叶片,每次分为5组,每组100枚。经过同一揉形机揉形,然后常温放置至干燥,以减少设备不同和干燥方式对茶叶的物理作用对实验造成的误差。将长度为3.5厘米至4.5厘米的茶叶定为1级茶叶,记录每组每次产出1级茶叶的平均数量。实施例1用物理击打的解块机解块,实施例2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自转,实施例3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公转,实施例4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自转的同时公转,实施例5用本工艺进行解块。实施例1和实施例2对比,说明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自转的方式来使茶叶分离与用物理击打的解块机解块的方式来使茶叶分离对茶叶完整度的影响几乎没有差别。实施例1和实施例3对比,说明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公转的方式来使茶叶分离与用物理击打的解块机解块的方式来使茶叶分离相比,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公转对茶叶伤害较大。实施例1和实施例4对比,说明说明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自转的同时公转的方式来使茶叶分离与用物理击打的解块机解块的方式来使茶叶分离相比,用机械方式使茶叶块自转的同时公转对茶叶损伤很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对比,使用本工艺中利用压力气体使茶叶块自转的同时公转,将对茶叶的损伤减低到了最小,因此用同样炒制方式,来炒制用本工艺解块的茶叶,完整茶叶的数量也会较其他实施例方式多,因此使用本工艺解块更能保证炒制出来的茶叶品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