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9106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及能量的初级生产者和无机物的天然富集者。有研究表明,海藻不管是红藻、褐藻或绿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但长期以来,海藻除了可直接食用外,大部分红藻和褐藻被用于提胶体,如褐藻胶、卡拉胶、琼脂,一部分用于提取碘、甘露醇、海洋药物及作为饲料等。海藻类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和被人们接受的历史尚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食品结构的不断改革,海藻类纯天然的工产品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天然藻类在饲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近年来,在鸡养殖业中抗生素等化学类药物依然是用于防止各类疾病的首选,被添加到饲料添加剂中,常使用过量抗生素产品来确保鸡健康,但在养殖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发病率高、生长速度缓慢、肉质差、肉不够香嫩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鸡养殖业中抗生素过量,使得使用鸡肉制品质量下降的缺陷,提供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海带粉5~8份、江蓠菜粉10~18份、肽菌素40~60份、微生物菌剂20~30份、螺旋藻粉30~36份。优选的,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海带粉6份、江蓠菜粉14份、肽菌素50份、微生物菌剂26份、螺旋藻粉33份。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40~60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0~36重量份、酿酒酵母30~46重量份、嗜酸乳杆菌18~24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2~16重量份。更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52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8重量份、酿酒酵母38重量份、嗜酸乳杆菌20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4重量份。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藻粉经过复合酶在ph5.0~6.5,温度50~60℃,酶解2~4h,然后煮沸5min。优选的,所述的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混合物。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按照质量比为5~7:3:1。经过复合酶的处理,螺旋藻粉中的茶多酚等营养元素更加全面的释放,促进鸡的吸收。本发明加入到鸡饲料中,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的加入量为鸡饲料总重量的3%~5%。本发明的添加剂,配伍合理,可充分满足鸡生长需要,而且不含抗生素类激素,并且能够增加鸡体免疫能力,提高其出栏率,同时,这些成分在鸡食用时被鸡体吸收,改变了鸡的体质,使得鸡肉在被食用时肉质鲜嫩,食用口感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海带粉5份、江蓠菜粉10份、肽菌素40份、微生物菌剂20份、螺旋藻粉30份。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40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0重量份、酿酒酵母3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18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2重量份。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按照质量比为5:3:1。实施例2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海带粉8份、江蓠菜粉18份、肽菌素60份、微生物菌剂30份、螺旋藻粉36份。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60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36重量份、酿酒酵母46重量份、嗜酸乳杆菌24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6重量份。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按照质量比为7:3:1。实施例3一种改善肉质的鸡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海带粉6份、江蓠菜粉14份、肽菌素50份、微生物菌剂26份、螺旋藻粉33份。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52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8重量份、酿酒酵母38重量份、嗜酸乳杆菌20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4重量份。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按照质量比为6:3:1。本发明的添加剂对鸡肉质常规养分的影响见下表:羡慕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组水分/%72±3.273±3.174.2±3.174.5±3.2粗蛋白/%30.2±2.228.9±2.931.4±2.424±2.2粗脂肪/%0.9±0.020.92±0.030.96±0.040.85±0.02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添加剂后肉质的水分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添加剂的对照组相比鸡肉中的水分含量基本一致,但是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