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鸡肠膜蛋白粉的低温脱油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4342阅读:1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牧饲料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酶解鸡肠膜蛋白粉的低温脱油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特别是优质动物性蛋白资源的短缺及加工工艺的落后。针对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应把开发重点放在地方资源相对集中的领域,如肉鸡屠宰企业屠宰后的下脚料(如鸡肠)就是很好的动物蛋白质资源之一,这些原料每年约有100万吨以上,加工后可生产成品约20万吨动物蛋白原料。如果能够改进加工工艺、利用特殊的酶解工艺及合适的干燥方法等手段进行处理,还能进一步的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以低温蒸煮、离心脱油、蛋白酶酶解、物料浓缩、喷雾干燥的方式建立系统、规范的加工体系,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动物蛋白质饲料资源。既可提高我国优质蛋白质饲料生产量,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对行业及资源回收利用也会产生巨大贡献。

鸡肠经过脱油、酶解之后,粗蛋白质、水溶蛋白、小肽、酸溶蛋白的含量都有很大提高,肠膜蛋白粉中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小肽、游离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组成平衡,特别是肠膜蛋白粉的功能性成分—肽蛋白的含量高,肽蛋白的抗原性远远小于其他大分子的结构蛋白,可减少动物幼仔的腹泻等应激状况的发生,肠膜蛋白对动物幼仔、母畜有着极其理想的饲喂效果,能代替国内市场上广泛作为蛋白原料的猪肠膜蛋白粉及鱼粉使用。肽蛋白含有的小肽(2—6肽)具有高效吸收的特点和功能特性,提高了动物对肠膜蛋白粉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但是,新鲜的鸡肠中脂肪含量很高,约占干物质含量的45%-50%,导致其营养价值受到影响,同时也易于氧化、酸败,不利于储存,所以如果采用传统的蛋白粉加工工艺直接对鸡肠进行处理,无法取得鸡肠原料中原有特殊的成分,难以获得理想的产品。现在的屠宰场都将鸡肠与屠宰鸡的其他下脚料混合后进行处理,并未作为单一的产品或产品原料进行生产和处理,这应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种将鸡肠作为生产优质蛋白质原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将原本废弃的下脚料变废为宝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蛋白粉,同时还可以减少过去传统的处理方法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疫病传播的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酶解鸡肠膜蛋白粉的低温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依次按照低温蒸煮、离心脱油、蛋白酶酶解、物料浓缩和喷雾干燥的步骤进行,

所述的蒸煮步骤为:将新鲜的鸡肠绞碎至10-40mm的小段,并对绞碎后的鸡肠进行蒸煮,蒸煮时由室温加热至80-90℃并保温20-30min,

所述的离心脱油步骤为:将蒸煮好的鸡肠在温度保持80-90℃的情况下以高压泵送入卧式离心机中,在3500-4000转/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获得固态的肠渣和液态的油汤,将油汤以高压泵送入碟式离心机中在6200-8000转/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获得细渣、汤和油,将上述卧式离心后的肠渣、碟式离心后的细渣和汤加入酶解罐中进行混合,脱油后的混合物中干物质底物浓度为18-23%;

所述的蛋白酶酶解步骤为:调节离心脱油后混合物料的ph值至7-9,并向混合物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所述的复合酶制剂由酶活比为1:1的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组成,且所添加的复合酶制剂的量为混合物料干物质底物浓度的1%—2%,在酶解温度为45-55℃的条件下酶解4-5h,然后升温至85-90℃并维持10-20min,进行灭活;

所述的浓缩步骤为:将酶解后的物料的含水量由77-82%浓缩至物料含水量为60-70%;

所述的干燥步骤为:将浓缩后的物料以高压泵送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干燥,在进风温度180-220℃,出风温度80-10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5-10s,即获得酶解鸡肠膜蛋白粉。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酶解鸡肠膜蛋白粉的低温脱油生产方法,以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鸡肠作为原料,依次经过低温蒸煮、离心脱油、蛋白酶酶解、物料浓缩和喷雾干燥等步骤进行处理,它能够将鸡肠中的脂肪含量大大降低后,经蛋白酶酶解、物料浓缩和喷雾干燥处理后获得蛋白粉,这种鸡肠膜蛋白粉中的肽蛋白、特别是小肽的含量提高,更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而经喷雾干燥处理后的成品的生理活性高,颜色金黄、香味浓郁。利用鸡肠作为原料生产蛋白粉,不仅可对废弃物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且还可以降低以猪肠为原料的饲料在使用时存在衍生同源性风险。本方法提供了一种禽类下脚料处理的新思路,在变废为宝的前提下,可获得具有经济价值且喂养效果好的蛋白粉饲料原料,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酶解鸡肠膜蛋白粉的低温脱油生产方法,依次按照低温蒸煮、离心脱油、蛋白酶酶解、物料浓缩和喷雾干燥的步骤进行;

蒸煮步骤为:将新鲜的鸡肠绞碎,使其大小达到10-40mm的范围,并对绞碎后的鸡肠进行蒸煮,蒸煮时由室温加热至80-90℃并保温20-30min,

离心脱油步骤为:将蒸煮好的鸡肠温度保持在80-90℃的条件下,以高压泵送入卧式离心机中,并在3500-4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获得固态的肠渣和液态的油汤,然后将油汤以高压泵送入碟式离心机中,并在6200-8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渣、汤和油,将上述的卧式离心后肠渣、碟式离心后细渣和汤放入酶解罐中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料,混合物料中干物质底物浓度为18-23%;

蛋白酶酶解步骤为:调节离心脱油步骤后混合物料的ph值至7-9,并向混合物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所述的复合酶制剂由酶活比为1:1的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组成,且所添加的复合酶制剂的量为混合物料干物质底物浓度的1-2%,在酶解温度为45-55℃的条件下酶解4-5h,然后升温至85-90℃并维持10-20min,进行灭活;

浓缩步骤为:将酶解后的物料的含水量由77%—82%浓缩至物料含水量为60-70%;

干燥步骤为:将浓缩后的物料以高压泵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在进风温度180-220℃,出风温度80-10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5-10秒,即获得酶解鸡肠膜蛋白粉。

实施例一:

取1000kg的新鲜鸡肠,将其绞碎至10-15mm的小段,并在85℃的条件下蒸煮30分钟,蒸煮结束后立即在36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卧式离心,直至获得肠渣和油汤;对油汤在615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二次离心,获得细渣、汤和油,并将上述的肠渣、细渣和汤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物料,该混合物料的干物质底物的浓度为约20%,将混合物料放入酶解罐中,调节其ph值至7,并向其中加入复合酶制剂,这里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由酶活比为1:1的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组成,且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料中干物质底物浓度的1.5%,在50℃的条件下酶解4h,然后升温至90℃并保温10min,进行酶灭活;

酶解结束后进行浓缩处理,物料浓缩至水分含量为45%,浓缩大约1小时,然后喷雾干燥处理,设定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干燥时间为15s。获得酶解鸡肠膜蛋白粉,获得的酶解鸡肠膜蛋白粉中,粗蛋白含量68.38%,水分含量6.19%,灰分含量6.78%,脂肪含量13.48%,无氮浸出物的含量5.17%;酸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为62.96%,游离氨基酸占干物质的比例为12.82%,水解氨基酸占干物质的比例为54.62%,分子量低于500道尔顿的占粗蛋白的74.20%,分子量低于2000道尔顿占粗蛋白的94.45%。

实施例二:

取1500kg的新鲜鸡肠,将其绞碎至20-40mm的小段,并在90℃的条件下蒸煮20分钟,蒸煮结束后立即在365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卧式离心,直至获得肠渣和油汤;对油汤在628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二次离心,获得细渣、汤和油,并将上述的肠渣、细渣和汤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物料,该混合物料的干物质底物的浓度约为20%,将混合物料放入酶解罐中,调节其ph值至7.5,并向其中加入复合酶制剂,这里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由酶活比为1:1的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组成,且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料中干物质底物浓度的1%,在50℃的条件下酶解3h,然后升温至85℃并保温20min,进行酶灭活;

酶解结束后进行浓缩,物料有酶解后水分80%浓缩到水分含量48%,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设定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100℃,干燥时间为15s,获得酶解鸡肠膜蛋白粉,获得的酶解鸡肠膜蛋白粉中,水分含量为8.71%,粗蛋白含量为65.88%,脂肪含量为14.05%,灰分含量8.28%,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为3.08%;酸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为56.24%,游离氨基酸占干物质的比例为11.54%,水解氨基酸占干物质的比例为57.78%,分子量低于500道尔顿的占粗蛋白的68.55%,分子量低于2000道尔顿的占粗蛋白的91.7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