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5215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羊栖菜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羊栖菜属于褐藻门马尾藻科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羊栖菜特殊海腥味与口感,不易被大众接受,在产品开发中需先对其进行脱腥处理。目前国内常用脱腥方法有酸碱盐法、掩蔽法、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萃取法、环糊精包埋法、热处理脱腥(高压蒸煮)、复合脱腥9种脱腥方法,其中有研究选取感官掩蔽脱腥法、包埋法、发酵法对羊栖菜样品进行复合脱腥,得出复合脱腥的较佳工艺条件,即2.0%紫苏液、4.5%酵母、5.0%β-环糊精的混合物,先在30℃水浴锅中静置1h,之后升温至60℃静置2h,经复合脱腥液处理的羊栖菜样品腥味较弱,且具有酵母香味,可直接用于食品加工中。但此工艺技术静置耗时过长,耗能较大,不适用于在快速处理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推广,故需一种即能快速脱腥,又能达到较好脱腥效果的羊栖菜脱腥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步骤为:1)预处理:选取羊栖菜叶和茎分别进行切段处理,叶切至每段2~10cm,茎切至每段10~30cm,并清洗表面的泥沙、污垢及杂质,沥干,待用;2)脱盐:将切段羊栖菜放入为其体积3~4倍的清水中浸泡,浸泡3~4小时,沥干;3)脱砷:脱砷,并离心脱水,待用;4)酸碱盐法脱腥:混合酸溶液中包括柠檬酸和盐酸,其中柠檬酸的质量浓度1~3%,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1~0.3%,将混合酸溶液与羊栖菜干重按重量比5~7:1进行混合,浸泡20~30min后,沥干;5)清洗:冲洗羊栖菜表面的混合酸溶液及多余的杂质,沥干;6)发酵脱腥:加入发酵微生物复合液,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与羊栖菜干重重量比为7~10:1,于30~40℃水浴锅中静置20~30min,沥干;7)备用:冲洗羊栖菜表面的发酵微生物复合液,沥干待用。优选的,分段后的叶和茎按重量比10:1均匀混合后执行2)~7)。优选的,分段后的叶和茎分离收集,分别执行2)~7)。优选的,脱砷通过超声处理进行脱砷,将沥干的羊栖菜浸入与其质量比为1:15~20的水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0~60khz,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5~50min,超声处理完成后,沥水并冲洗,离心脱水待用。优选的,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为乳酸菌箘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将乳酸菌粉剂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3-5%的乳酸菌菌液。优选的,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为酵母复合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酵母粉剂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4-5%的酵母液。优选的,酵母复合液进行发酵脱腥时,酵母复合液与羊栖菜干重重量比为10:1,于35℃水浴锅中静置30min。优选的,发酵微生物复合液还包括质量浓度为5.0%的β-环糊精溶液,羊栖菜于30~40℃水浴锅中静置30min后,再进入50~60℃水浴锅中静置1h。优选的,6)中水浴加热用水取自1)~7)中产生的废水。优选的,将7)所得羊栖菜的茎和叶切成2~3cm的碎片,在70~75℃条件下烘干,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复合脱腥,提升了脱腥效果的同时缩短了脱腥工艺流程;(2)水浴加热过程中用水取自工艺生产的废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滥用,具有环保意义;(3)脱腥后的羊栖菜作为初加工产物适用于各类羊栖菜加工产品,可进行各类后续工艺,符合大众口味,扩大羊栖菜加工产品的市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步骤为:1)预处理:选取羊栖菜叶和茎分别进行切段处理,叶切至每段2~10cm,茎切至每段10~30cm,并清洗表面的泥沙、污垢及杂质,沥干,待用;2)脱盐:将切段羊栖菜放入为其体积3~4倍的清水中浸泡,浸泡3~4小时,沥干;3)脱砷:脱砷,并离心脱水,待用;4)酸碱盐法脱腥:混合酸溶液中包括柠檬酸和盐酸,其中柠檬酸的质量浓度1~3%,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1~0.3%,将混合酸溶液与羊栖菜干重按重量比5~7:1进行混合,浸泡20~30min后,沥干;5)清洗:冲洗羊栖菜表面的混合酸溶液及多余的杂质,沥干;6)发酵脱腥:加入发酵微生物复合液,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与羊栖菜干重重量比为7~10:1,于30~40℃水浴锅中静置20~30min,沥干;7)备用:冲洗羊栖菜表面的发酵微生物复合液,沥干待用。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分段后的叶和茎按重量比10:1均匀混合后执行2)~7)。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分段后的叶和茎分离收集,分别执行2)~7)。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脱砷通过超声处理进行脱砷,将沥干的羊栖菜浸入与其质量比为1:15~20的水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0~60khz,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5~50min,超声处理完成后,沥水并冲洗,离心脱水待用。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为乳酸菌箘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将乳酸菌粉剂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3-5%的乳酸菌菌液。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为酵母复合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酵母粉剂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4-5%的酵母液。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酵母复合液进行发酵脱腥时,酵母复合液与羊栖菜干重重量比为10:1,于35℃水浴锅中静置30min。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发酵微生物复合液还包括质量浓度为5.0%的β-环糊精溶液,羊栖菜于30~40℃水浴锅中静置30min后,再进入50~60℃水浴锅中静置1h。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6)中水浴加热用水取自1)~7)中产生的废水。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将7)所得羊栖菜的茎和叶切成2~3cm的碎片,在70~75℃条件下烘干,备用。腥味的处理普遍采用感官评价进行判定,本发明所采用的感官评价标准为:实施例1: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步骤为:1)预处理:选取羊栖菜叶和茎分别进行切段处理,叶切至每段2~10cm,茎切至每段10~30cm,分段后的叶和茎按重量比10:1均匀混合,并清洗表面的泥沙、污垢及杂质,沥干,待用;2)脱盐:将切段羊栖菜放入为其体积4倍的清水中浸泡,浸泡4小时,沥干;3)脱砷:脱砷,并离心脱水,待用;4)酸碱盐法脱腥:混合酸溶液中包括柠檬酸和盐酸,其中柠檬酸的质量浓度2%,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2%,将混合酸溶液与羊栖菜干重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浸泡30min后,沥干;5)清洗:冲洗羊栖菜表面的混合酸溶液及多余的杂质,沥干;6)发酵脱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酵母粉剂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3-5%的酵母复合液,酵母复合液与羊栖菜干重重量比为10:1混合,于20~35℃恒温水浴锅中静置30~60min,沥干;7)备用:冲洗羊栖菜表面的酵母复合液,传送至冻干机进行冻干处理。酵母具有疏松的结构对腥臭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其中酵母,利用腥味物质如醛、酮等合成大分子物质并被细胞聚积,酵母含有的多着酶能以腥味物质为底物转化为无腥臭的物质,是发酵法中常用媒介于去腥工艺。分别将6)中酵母复合液做单因素影响的发酵法羊栖菜脱腥感官评价:单因素酵母复合液处理条件得分混合酸处理后羊栖菜4.03%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3.53.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3.04%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2.5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1.5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0.8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0.5h1.8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1.5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5h1.0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2h0.8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2.5h0.64.5%酵母复合液,于25℃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2.54.5%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1.54.5%酵母复合液,于35℃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2.64.5%酵母复合液,于4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3.54.5%酵母复合液,于45℃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h3.8酵母于35℃开始失活,因此发酵法脱腥控温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生产效益,选定以质量浓度为4.5%的酵母复合液,于3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0.5h作为生产首选,使用本发明初加工的羊栖菜可进入后续工艺进行深加工,茎叶共同加工实现了羊栖菜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减少了生产浪费。使用酵母进行发酵法脱腥后,羊栖菜还带有一定的酵母香味,更易被大众接受。实施例2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步骤为:1)预处理:选取羊栖菜叶和茎分别进行切段处理,叶切至每段2~10cm,茎切至每段10~30cm,分段后的叶和茎分离收集,并分别清洗表面的泥沙、污垢及杂质,沥干,待用;2)脱盐:将切段羊栖菜茎放入为其体积3倍的清水中浸泡,浸泡3小时;将切段羊栖菜叶放入为其体积4倍的清水中浸泡,浸泡4小时,沥干;3)脱砷:脱砷,并离心脱水,待用;4)酸碱盐法脱腥:混合酸溶液中包括柠檬酸和盐酸,其中柠檬酸的质量浓度2%,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2%,将混合酸溶液与羊栖菜叶干重按重量比10:1,将混合酸溶液与羊栖菜茎干重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浸泡30min后,沥干;5)清洗:冲洗羊栖菜表面的混合酸溶液及多余的杂质,沥干;6)按照质量百分比将乳酸菌粉剂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5%的乳酸菌菌液,乳酸菌菌液与羊栖菜叶干重重量比为10:1,乳酸菌菌液与羊栖菜茎干重重量比为7:1,于35~4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30min,沥干7)备用:冲洗羊栖菜表面的乳酸菌菌液,沥干。在发酵法中乳酸菌的脱腥效率优于酵母菌,但相对的其营养物质保留率低于酵母,故在加工食品类需要保证入口风味的羊栖菜产品时可优选乳酸菌菌液作为发酵法媒介,提供更为优质的脱腥效果。同时针对食品加工的口感追求,将羊栖菜茎叶分离处理,适应其后期按照口感需求进行配比混合,适用于各类羊栖菜食品再加工。实施例3一种羊栖菜初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步骤为:1)预处理:选取羊栖菜叶和茎分别进行切段处理,叶切至每段2~5cm,茎切至每段10~20cm,并清洗表面的泥沙、污垢及杂质,沥干,待用;2)脱盐:将切段羊栖菜放入为其体积4倍的清水中浸泡,浸泡3时,沥干;3)脱砷:酸法脱砷,并离心脱水,待用;4)酸碱盐法脱腥:混合酸溶液中包括柠檬酸和盐酸,其中柠檬酸的质量浓度1%,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13%,将混合酸溶液与羊栖菜干重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浸泡20min后,沥干;5)清洗:冲洗羊栖菜表面的混合酸溶液及多余的杂质,沥干;6)发酵脱腥:加入发酵微生物复合液,所述发酵微生物复合液还包括质量浓度为5.0%的β-环糊精溶液,发酵微生物复合液与羊栖菜干重重量比为10:1,于30℃水浴锅中静置30min,再将恒温水浴锅升至50~60℃水浴锅中静置1h,沥干;7)备用:冲洗羊栖菜表面的发酵微生物复合液,沥干,将茎叶均切成2~3cm碎片,在70~75℃条件下烘干,备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