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8166发布日期:2019-04-03 03:4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蒸压成型的紧压型茶,尤其是一种既能满足普洱型茶长期保存与自然发酵、收藏工艺的需求,又能方便消费者泡茶时不需要借用工具就能轻松从型茶上掰下茶叶,根据消费者徒手腕力掰下所需茶叶的力学尺寸和力学结构设计的一种专门适用于消费者徒手随意掰折,尤其是能保护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叶脉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



背景技术:

目前,普洱茶等茶叶采用蒸压成型的型茶生产工艺与方法以及成品形状和结构有很多种,尤其是普洱茶的蒸压成型生产工艺更为丰富,但基本上都是通过模具将散状茶叶蒸压成型做成七子饼形状、砖块形状、沱茶以及金瓜形状,茶叶通过模具压制成这些形状有利于长期保存与自然发酵,而且能满足普洱茶特有的收藏工艺的市场需求,茶叶压制成这些形状通过长期自然发酵过程后,泡茶时汤色红亮,口感更加醇厚、滑爽、香浓、回甘,令品茶人愉快舒适,这是普洱型茶的特殊加工与发酵工艺。长期以来保留的这种型茶的形状尽管便于储存与自然陈放发酵,但是这种茶通过模具压制干燥后很坚硬,泡茶时消费者徒手很难从大块、大坨的型茶上掰下茶叶来,所以消费者泡茶时往往需要借助小刀、小钳子等工具才能从坚硬的型茶上撬下所需要的茶块来,有时还要撬多次才能撬下一泡的茶叶量来,而且撬下来的碎块大小很不匀称,干燥的茶叶很脆,所以容易将茶叶撬成很多碎末,破坏了完整的茶叶叶脉,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时小刀使用不当还会伤害到撬茶者的手指,历史上还有将普洱茶灌装在竹筒内定型的,往竹筒内装茶生产时容易被厂家使用劣质茶叶填充,大量生产会破坏竹林生态,竹筒大小粗细不匀,不但生产时重量无法统一,而且在泡饮时不方便,需要用工具将茶叶外部的竹筒劈开,不小心竹篾还会伤到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设计了一泡一粒的普洱茶,但这种普洱茶无法满足普洱茶的收藏特性。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既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收藏、保存与自然发酵效果,同时又能让消费者在泡茶时不需要借用工具就能轻松从型茶上掰下茶叶的一种方便消费者使用的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传统普洱型茶生产工艺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徒手掰茶的力学尺寸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保存收藏与自然发酵和运输作用,同时又能让消费者在泡茶时不需要借用工具就能轻松从型茶上掰下茶叶,根据消费者徒手就能掰下茶叶的力学尺寸和力学结构设计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包括直接紧压成型的型茶整体,其技术特征在于:紧压成型的型茶整体的徒手抓握和折断力学尺寸设置为,横断面徒手折断力学直径或高、宽边长均为1.3cm~2.9cm,徒手抓握力学长度尺寸为13cm~39cm的长条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中所述的横断面包括但不仅限于是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六边形以及其它特殊横断面形状,其折断处的横断面截面面积为1.7cm2~6.5cm2。由于本发明方法所提供的长条状结构的茶叶型茶不但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收藏、保存与自然发酵和运输的作用,而且由于本发明方法所提供的长条形茶叶型茶的断面徒手折断力学直径或高、宽边长均为1.3cm至2.9cm,且其折断处的横断面截面面积为1.7cm2~6.5cm2,徒手抓握力学长度尺寸大于13cm小于39cm的长条结构,从而让哪怕是手腕力量较小的女性消费者,在泡茶时也不需要再借用其它工具,徒手就能用两手握住长条型茶轻松地将长条形型茶根据所需泡茶用量一节一节的掰断下来,方便消费者泡茶时使用,让泡茶使用的茶叶定量更加准确。也避免了泡茶者使用茶刀撬茶不小心会伤及手指的失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在现有技术中我们知道,为了便于普洱茶的长期收藏、保存与自然发酵和运输的作用,所以传统的型茶生产的形状包括七子饼形状、砖块形状、沱茶以及金瓜形状,这些普洱型茶都是根据一定量压制成型,由于其体型结构比较特殊,消费者泡茶时如果不借用小刀、小钳子等工具很难从坚硬的型茶上撬下所需要的茶块来,而且撬下来的碎块大小很不匀称,干燥的茶叶很脆所以容易将茶叶撬成很多碎末,破坏了茶叶的完整叶脉,影响泡茶的品质,不方便消费者泡茶使用,尤其是手腕力量较小的女性消费者泡茶时更不方便,借用茶刀撬茶使用不当还会伤害到泡茶者的手指,由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型茶是根据便于徒手撇折力量将横断面徒手抓握折断力学直径或高、宽边长均设为1.3cm至2.9cm,长度大于13cm小于39cm的长条状结构,长条形茶叶型茶不但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收藏、保存与自然发酵和运输的作用,而且由于本发明方法所提供的长条形型茶断面的折断力学直径或高、宽边长均为1.3cm至2.9cm,且其折断处的横断面截面面积为1.7cm2~6.5cm2,该尺寸是根据消费者徒手就能折断的力学尺寸设计,徒手抓握力学长度尺寸大于13cm小于39cm的长条结构设计,从而让哪怕是手腕力量较小的女性消费者,在泡茶时也不需要再借用其它工具,徒手就能轻松抓握住,将长条形型茶根据所需泡茶用量一节一节的掰断下来,方便消费者泡茶时使用,让泡茶使用的茶叶定量更加准确,很容易满足徒手撇下普洱茶泡茶时需要的2.5克(杯泡茶)或6克(功夫泡茶)的泡茶用量,而传统紧压型普洱茶截面积由于大于了7cm2是很难实现徒手撇下普洱茶泡茶时需要的2.5克或6克的泡茶用量的。

尤其是避免了泡茶者使用茶刀等工具用力撬茶不小心会伤及手指的失误,减少了将茶叶撬成很多碎末的缺点,完全解决了传统紧压普洱茶用刀具撬茶会严重破坏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叶脉的弊端,保护了大叶普洱茶叶脉的完整性,提高了泡茶的品质。

现有技术由于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便性,因此没有从消费者不用工具就能徒手抓握和直接轻松折断的徒手折断力学尺寸角度去考虑过普洱型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本发明采用徒手就能撇折的力学尺寸限定,解决了千百年来普洱茶泡饮时需要使用刀具撬茶会将完整的茶叶叶脉撬碎的弊端,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和体验,避免了使用刀具撬茶会不小心造成伤害的风险,而且采用直接紧压成型技术避免了使用其他材料辅助造型,节约了工艺流程、资源和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创造和完善了一个新的型茶工艺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折断力学测试数据和客户徒手撇折体验数据,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横断面设置成圆形时的徒手抓握和折断力学尺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横断面设置成方形时的徒手抓握和折断力学尺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横断面设置成梯形时的徒手抓握和折断力学尺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横断面设置成六边形时的徒手抓握和折断力学尺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通过各方面综合试验测试统计数据得出的最佳实施力学尺寸图。

图中:1、型茶整体。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至图4给出的型茶整体(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它的横断面设计包括但不仅限于是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六边形、八边形以及其它特殊横断面形状,只要紧压成型的茶叶整体的横断面徒手折断力学直径或高、宽边长均为1.3cm~2.9cm,其横断面截面面积为1.7cm2~6.5cm2,型茶的长度为13cm~39cm的长条结构,从而方便消费者徒手把握住,根据泡茶量轻松折断下合适长度来。图2给出的是徒手撇折横断面直径或高、宽边长均为1.7cm~2.6cm,其横断面面积为2.9cm2~5.8cm2,长度为18cm~24cm的长条结构,每10cm的长度其干茶叶用量控制在9克~65克,长度在a4纸的长度规格内,方便包装材料的印刷和裁剪减少包装材料浪费,同时也便于消费者出差旅途时放入公文袋中携带;图3给出的是徒手撇折横断面为梯形高2.7cm上底宽2cm下底宽2.9cm,长度为14cm~19cm的长条结构;图4给出的是徒手撇折横断面直径或高、宽边长均为1.5cm~2.8cm,横断面面积为2.2cm2~6.2cm2,长度为26cm~29cm的长条结构,每10cm的长度其干茶叶用量为10克~70克。

由图5给出的最佳实施力学尺寸图可以看出,在实际实施折断力学测试和客户徒手撇折体验中,徒手撇折横断面最佳的尺寸为1.8cm至2.4cm,其横断面面积为3.2cm2~5.8cm2之间,每10cm的长度其干茶叶用量控制在9克~30克,这个数值范围是能普遍满足男女消费者根据泡茶需求量徒手撇折下理想任意长度的最佳横断面力学测试数值,同时也是满足紧压茶长期存储时适合内部发酵的最佳截面;在实际实施折断力学测试和客户徒手撇折体验中,如果徒手撇折横断面的尺寸小于了1.2cm就不便于徒手抓握了,而且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截面尺寸太小极易断裂,如果徒手撇折横断面的尺寸大于了3cm尤其横断面面积大于了7或9cm2,就不便于徒手撇折下任意理想长度来,因为截面尺寸偏大了,徒手撇折时很费力,如果要撇下比较准确的2.5克(杯泡法)或6克(功夫泡法)的常规泡茶量就无法徒手撇折掌握了,就又需要使用茶针或刀具撬茶了,这样就又会将大叶普洱茶的叶脉撬碎了,使泡茶体验大打折扣。

由图5给出的最佳实施力学尺寸图可以看出,在实际实施综合力学测试和客户购买体验测试中,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的长度如果小于了12cm,就不便于客户的徒手撇折体验了,客户撇折的手感体验效果下降明显,尤其是在通过多种方法模拟生产试验效率统计数据中发现长度如果小于了12.5cm,生产效率就会大幅下降,产品成本会大幅增加;长度如果大于了40cm,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太长也极易断裂,而且通过多次测试和实验发现在加工和存储中由于长度大于了40cm很容易弯曲变形,其变形度容易超出容许范围,造成次品量大幅上升,而且不便于客户出差或旅途中随身携带。综合反复力学试验统计、不同客户性别与年龄撇折效果体验数据统计和生产效率与成本涨幅比例测试,将徒手撇折时的长度最佳的尺寸设在14cm至34cm之间。

由实施例给出的型茶整体(1)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采用本发明所生产出来的型茶是长度比较长的长条状结构,型茶产品的横断面比较小,因此本发明不但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收藏、保存和运输,而且在自然发酵过程中能增加型茶体表与空气中的氧份与湿度接触面积,对茶叶的自然陈放发酵有积极作用,也由于本发明方法所提供的长条形茶叶型茶成品的折断面面积小,是根据消费者徒手就能掰下茶叶的力学尺寸和力学结构设计,从而让哪怕是手腕力量较小的女性消费者,在泡茶时也不需要再借用其它工具,徒手就能轻松将长条形型茶根据所需泡茶用量一节一节的掰断下来,方便消费者泡茶时使用,让泡茶使用的茶叶定量更加准确,减少了将茶叶撬成很多碎末的缺点,保护了茶叶叶脉的完整性,也避免了泡茶者使用茶刀不小心会伤及手指的失误。

为了达到合适的紧实度以满足普洱茶的收藏陈放要求,每10cm长度的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干燥后重量为8.5克~85克,否则,茶叶用量太多能徒手随意折断长度的手折紧压型茶棍就会过度坚硬密实,生产时紧压成小截面尺寸会容易将内部茶叶叶脉搓烂,也不利于茶叶内部的干燥和后期陈放发酵,并且会影响用户撇折的力度和手感体验;茶叶用量太少则产品紧实度不够,内部会比较松散,由于茶棍断面尺寸小,接触空气表面积会比传统紧压茶大,收藏过程中茶气容易挥发、氧化,对茶叶内容物后期的转化和长期储藏都会有影响。

由于本发明对截面积的限制尺寸都很小,它能满足型茶整体(1)生产后能快速干燥的要求,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型茶整体(1)全部为实心长条的,无需在中间设干燥透气孔,减少了工艺上的复杂性,避免了过去型茶整体干燥和陈放过程中由于截面尺寸大内部湿气散发慢,有烧茶和霉变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