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771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质的优劣。

目前,茶叶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在由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的揉捻空间中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受到揉桶、压盖、揉盘、棱骨及叶团自身的多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从而完成揉捻过程。揉捻机的结构也大同小异,由传动机构、副轴装置、揉盘装置和加压装置4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减速装置和齿轮组传递到主轴上,驱动揉桶在布置有棱骨的揉盘上做旋转运动。揉捻过程中,压力调整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运动控制压盖的升降来实现。压盖的上、下浮动由弹簧控制。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其中,揉捻完毕的茶叶从揉盘中央的出茶门排出。

由上述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得出传统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效率不高,桶盘结构的揉捻机,其上料、调整压力和下料均靠人工操作,效率较低。同时,桶盘结构的揉捻机是间歇工作,只能一桶一桶的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揉捻不能连续化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竖直的揉捻板,所述揉捻板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揉捻板在远离支架的一侧上并列设有若干弧形的第一揉捻条;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圆柱形的揉捻棒,所述揉捻棒的圆周上并列设有若干第二揉捻条,所述第二揉捻条和所述第一揉捻条的形状结构尺寸相同,所述揉捻棒的两端面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固定架且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还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驱动揉捻棒转动的电机,所述揉捻板和揉捻棒的下方设有收集箱。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打开电机,驱动揉捻棒逆时针转动,将茶叶从进料斗中投入,茶叶掉在揉捻板和揉捻棒之间,在第一揉捻条和和第二揉捻条的挤压下,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完成揉捻工作;本方案中,持续运行电机,揉捻棒连续转动,连续在进料斗中加入茶叶,茶叶通过第一揉捻条和第二揉捻条的揉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到揉捻板和揉捻棒下方的收集箱中,整个操作一直连续,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揉捻。

进一步,所述揉捻棒有多个,且位于同一竖直面。这样设置使茶叶揉捻更彻底。

进一步,多个所述揉捻棒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这样只需使用一个电机便可驱动多个揉捻棒转动,且多个揉捻棒是同步转动,使揉捻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能调节揉捻棒的转速,根据茶叶进入量的多少调节转速,揉捻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固定块运动的运动控制器。这样可以调节揉捻棒与揉捻棒之间的距离,调节揉捻时茶叶收到的压力,达到更好的揉捻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揉捻筒的下方、收集箱的上方。茶叶从最下面个揉捻棒掉下后,受到揉捻棒带来的轴向力,可能飞出收集箱外,所以设置一个导料板,挡住茶叶的飞出,使茶叶能全部落入收集箱中。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板,所述变频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由于变频电机底部面积远大于支撑杆上端面的面积,可能导致变频电机固定不稳,所以在支撑杆上方再设置一块支撑板,变频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使变频电机的固定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支架2、收集箱3、导料板4、揉捻板5、第一揉捻条6、进料斗7、揉捻棒9、第二揉捻条10、转轴11、皮带12、输出轴13、变频电机14、支撑板15、支撑杆16、固定块17、运动控制器1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竖直的揉捻板5,揉捻板5上端设有进料斗7,揉捻板5在远离支架2的一侧上并列设有若干弧形的第一揉捻条6;底座1上还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7,底座1上设有控制固定块17运动的运动控制器18,固定块17上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三个位于同一竖直面的圆柱形的揉捻棒9,揉捻棒9的圆周上并列设有若干第二揉捻条10,第二揉捻条10和第一揉捻条6的形状大小相同,揉捻棒9的两端面均设有转轴11,转轴11贯穿固定架且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固定架上还设有导料板4,导料板4位于揉捻筒的下方、收集箱3的上方;固定块17上还设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上设有支撑板15,变频电机14固定在支撑板15上,多个揉捻棒9的转轴11与变频电机14的输出轴13通过皮带12传动,揉捻板5和揉捻棒9的下方设有收集箱3。

使用时,打开电机14,驱动揉捻棒9逆时针转动,将茶叶从进料斗7中投入,茶叶掉在揉捻板5和揉捻棒9之间,在第一揉捻条6和和第二揉捻条10的挤压下,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完成揉捻工作;本方案中,持续运行电机14,揉捻棒9连续转动,连续在进料斗7中加入茶叶,茶叶通过第一揉捻条6和第二揉捻条10的揉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到揉捻板5和揉捻棒9下方的收集箱3中,整个操作一直连续,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揉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竖直的揉捻板,揉捻板上端设有进料斗,揉捻板在远离支架的一侧上并列设有若干弧形的第一揉捻条;底座上还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圆柱形的揉捻棒,揉捻棒的圆周上并列设有若干第二揉捻条,固定块上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驱动揉捻棒转动的电机,揉捻板和揉捻棒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本装置中,持续运行电机,揉捻棒连续转动,连续在进料斗中加入茶叶,茶叶通过第一揉捻条和第二揉捻条的揉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到揉捻板和揉捻棒下方的收集箱中,整个操作一直连续,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揉捻。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6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