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北海棠颗粒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1315发布日期:2019-05-22 02:1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小种红茶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pamp.)rehd.)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又名野海棠,花红茶。湖北海棠嫩叶作茶叶饮用己有千年历史,是武陵山区夏季广为饮用的清凉饮料,俗称花红茶、林擒茶,一匹罐等。其作药用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叶含根皮苷(根皮素-2-葡萄糖甙),儿茶精,表儿茶精及微量黄酮醇-3-葡萄糖甙。其味酸、性平,主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痢疾,疳积。《福建药物志》、《浙江药用植物志》等多本药学著作作为“健胃消食药”收载。具有消食养胃、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提神解乏、降压减肥等多种功效。湖北海棠叶主要成分根皮苷是根皮素的2'-β-d-葡萄糖苷,属于植物黄酮类中的二氢查尔酮苷。与其它黄酮类相比,二氢查尔酮苷在自然界存在很少,被称为“少数黄酮类”。根皮苷是苹果多酚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调节血压、血糖,保护心脏及清除体内自由基、调节女性内分泌等,并且还具有低毒的特点,这使它在医学、化妆品、食品、植物组织培养等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本发明以富硒湖北海棠叶为原料,采用稳定的发酵和颗粒制造工艺,产品为红褐色,绵甜爽口,口味独特,具有湖北海棠独有的抗氧化、抗病毒、降三高、养颜等功能,且隔夜不馊。本发明不仅填补了市场上无纯海棠叶茶颗粒的空白,生产工艺稳定可控,使湖北海棠的活性成分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加强,根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未被损失,特别是降糖和双向调节女性雌激素作用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为:

利用富硒湖北海棠叶为原料,通过可控的发酵和颗粒制造工艺,使海棠叶中活性成分达到科学合理的配比,构建适宜的功能谱,得到外观为“铜钱铁锈色”,内在成分稳定,绵甜爽口,隔夜不馊,泡开后外观形状完好无损的海棠红茶颗粒。具体工艺和标准为:

一、富硒湖北海棠茶叶的采收。湖北海棠叶以在富硒地区生长的栽培种或是野生种为好,但必须达到富硒的标准。采收一般在7月初至8月底进行,树叶进入旺盛生长期,叶片肥厚饱满,而又不显衰老,叶片上无斑点,无虫眼。在晴天早晚温度不高的时候,采摘鲜叶。原料质量的保证,是红茶品质的基本保障。原叶要达到富硒标准,品种为湖北海棠。

二、鲜叶处理:清理杂质,用水清洗叶片。然后用簸箕摊晾海棠叶,晾干海棠叶外表水分。

三、渥堆发酵;鲜叶质量150kg,发酵时间9小时,发酵温度40℃,用酵母80ml/kg进行发酵。

四、杀青:渥堆发酵至95%左右茶叶达到“铜钱铁锈色”,茶叶正面是铜钱颜色,背面是铁锈颜色,然后在茶叶杀青机上,120-180℃杀青。

五、挤压:杀青后茶叶经挤压成型机,从低压到高压循序反复挤压、打散,叶子的水分40-70%,如果水分太重不易成形,二次打散风干再进行挤压、打散,并观察海棠颗粒基本成形在70-80%时用高压将颗粒在挤压容器内静置5-20分钟,让颗粒充分有效成形。

六、干燥:取出颗粒(容器内所制大方块颗粒),打散后将海棠叶在45-55℃条件下烘干10-30分钟,烤箱门留3厘米左右门缝,这样在升温的同时可使茶叶排出青草味道而留有余香,然后关紧门1小时将温度升至60-80℃烘干至水份小于15%得到海棠茶颗粒。

本发明实施实例:

1、富硒湖北海棠茶叶的采收。湖北海棠叶以在富硒地区生长的栽培种或是野生种为好,但必须达到富硒的标准。采收一般在7月初至8月底进行,树叶进入旺盛生长期,叶片肥厚饱满,而又不显衰老,叶片上无斑点,无虫眼。在晴天早晚温度不高的时候,采摘鲜叶。原料质量的保证,是红茶品质的基本保障。原叶要达到富硒标准,品种为湖北海棠。

2、鲜叶处理:清理杂质,用水清洗叶片。然后用簸箕摊晾海棠叶,晾干海棠叶外表水分。

3、渥堆发酵;鲜叶质量150kg,发酵时间9小时,发酵温度40℃,用酵母80ml/kg进行发酵。

4、杀青:渥堆发酵至95%左右茶叶达到“铜钱铁锈色”,茶叶正面是铜钱颜色,背面是铁锈颜色,然后在茶叶杀青机上,120-180℃杀青。

5、挤压:杀青后茶叶经挤压成型机,从低压到高压循序反复挤压、打散,叶子的水分40-70%,如果水分太重不易成形,二次打散风干再进行挤压、打散,并观察海棠颗粒基本成形在70-80%时用高压将颗粒在挤压容器内静置5-20分钟,让颗粒充分有效成形。

6、干燥:取出颗粒(容器内所制大方块颗粒),搓揉打散成独立的颗粒,,在45-55℃条件下烘干10-30分钟,烤箱门留3厘米左右门缝,这样在升温的同时可使茶叶排出青草味道而留有余香,然后关紧门1小时将温度升至60-80℃烘干至水份小于15%得到海棠茶颗粒。

表1渥堆发酵对湖北海棠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表2渥堆发酵对湖北海棠根皮素、根皮苷含量的影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以富硒湖北海棠叶为原料,采用稳定的发酵和颗粒制造工艺,改变了以前散叶形态,需煮沸出汁,外观凌乱,出汁缓慢等缺点;成功突破以往泡开茎络与叶肉分离,成网状,海绵状表象,产品为红褐色,泡开一颗粒即一片叶,形状完好无损,并加速茶叶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释放,绵甜爽口,口味独特,即视感强。具有湖北海棠独有的抗氧化、抗病毒、降三高、养颜等功能,且隔夜不馊。生产工艺稳定可控,湖北海棠的活性成分得到了加强,根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未损失,取泡更方便,出厂包装也更方便,填补了国内湖北海棠颗粒茶的空白。

技术研发人员:余祚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施硒海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