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功能性软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6473发布日期:2018-06-05 17:14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功能性软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世界各地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比例从5%上升到7%,到2050年预计将增长至16%。在一些国家,例如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更是高于预期。现在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持体能和心智,来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和积极、健康的心态。科学研究和文献中经常揭示老年人群会发生年龄相关的记忆力下降、认知困难,这些被定义为正常的记忆退化,与任何病理无关。人类的这种记忆退化可能从30岁就已经开始,到了中年会变得明显,老龄化的特点之一就是认知功能缓慢且均匀地下降。

另外,随着抗生素、化学抗菌药以及免疫疫苗的发明和应用,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已经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在高度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时代,能量摄取的相对过剩、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营养平衡的失调给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这些代谢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即使是非致命性疾病如炎症(关节炎、前列腺炎等)、过敏性疾病也给患者带来诸多的痛苦。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简称PS)是一种能够调控细胞膜关键蛋白功能的磷脂,它广泛存在于所有动物、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中,是细胞膜重要的组分之一。另外,PS也是大脑中主要的酸性磷脂,约占哺乳类动物脑中全部磷脂的10%~20%。PS的具体结构如下:

PS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改善记忆力、延缓脑疲劳,治疗老年痴呆症,A.Zanotti等对有记忆损伤的年长大鼠进行Morris水下迷宫逃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摄取一定量的PS后,大鼠的空间回忆和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改善;②治疗儿童多动症,内科医生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对21个多动症患者(4~19岁)进行200~300mg/d剂量的PS饮食摄入,连续摄入4周后发现,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有显著提高;③缓解精神压力,Hellhammer等研究了大豆磷脂酸和PS混合物对人精神压力的影响,以安慰剂为对照进行社会压力测验(TSST)后,发现400mg混合物对其有明显缓解作用,且对心率无影响;④治疗抑郁症,Brambilla等研究发现PS能够调节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神经递质的激素水平,患者抑郁度平均降低70%,情绪紊乱、行为异常、焦虑、易怒等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⑤竞技运动营养,Kingsley等研究发现,每天补充从大豆中摄取PS 750mg,连续10d,在观察身体机能的实验结果后,发现PS的补充能减少积累氧债并能提高运动耐力。

鱼油的特征脂肪酸是富含Omega-3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如: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大量研究表明:Omega-3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在人体中EPA主要分布在外周心血管系统,DHA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因此,DHA具有健脑益智作用,EPA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凝聚和延缓血栓形成的作用。

藻油是从藻类中提取的油,非动物来源。藻油DHA含量较高,几乎不含EPA,通常藻油中DHA和EPA的比例为20:1。藻油中的DHA同样具有健脑益智、保护视力、防癌、抗炎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在生理学、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53%,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α-亚麻酸有抗肿瘤,抗血栓,降血脂,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等作用,受到较多的关注。亚麻籽中含有大量多糖,多糖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血栓,降血脂的作用。亚麻籽油中还含有VE,VE是一种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有延缓衰老和抗氧化的作用。亚麻籽中含有类黄酮23mg/100g。类黄酮化合物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作用。

磷虾油来源于磷虾,其不饱和脂肪酸是目前自然界中唯一以磷脂型态结合Omega-3(EPA、DHA)和多样性超强抗氧化物(磷脂型虾青素Astax anthin)的分子结构,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亚油酸的比例较大。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丰富。磷虾油含有Omega-3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Omega-3必需脂肪酸有很多促进健康的益处,包括心血管,神经,骨骼和关节,视力,皮肤保健等。

2006年5月,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KFDA)允许在添加PS的制品中突出表示并宣传相关产品有“防止老年人认识力低下”功能。同年10月,PS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认定。大量的科学试验已经证实,PS对于神经网络,特别是大脑具有特异性的作用。那些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降低(ARCD)和与年龄有关的记忆损伤(AAMI)患者,因为其自身不能合成足够量的PS,外源性的PS将会使他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疾病的蔓延,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PS必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世界各国对富含EPA、DHA的食品开发都非常重视。日本已把富含DHA的鱼油确定为21世纪的智能食品并加以开发应用。2003年FDA确认“服用Omega-3鱼油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009年鱼油在中国成为新资源食品。2010年欧盟正式确认Omega-3鱼油的心脏保健功效。

研究发现,尽管一些海洋鱼类自身能够合成DHA和EP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它们体内积累的DHA和EPA主要来源于他们的食物。而海洋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海洋微生物才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始生产者。目前,已分离出了多种富含DHA和EPA的海洋微生物,主要是一些低等的海洋真菌和微藻。DHA藻油是纯天然,无重金属残留的绿色食品,纯素食,属于可持续再生资源,来源可靠。FDA批准其GRAS用于美国市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食品中;同时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批准其用于食品中。

近年来,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亚麻籽作为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作了大量的工作,以亚麻籽为代表的产品早已面市多年,成为中、老年人的常备保健品。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声明:鉴于α-亚麻酸的重要性和人体普遍缺乏的状况,决定在世界范围内专项推广α-亚麻酸。1995年,美国医药与食品管理机构FDA指出:推广健康食用油可以抵御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三大杀手的危害。补充α-亚麻酸最好、最经济的办法是食用亚麻籽油,因其含有两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即α-亚麻酸和亚油酸。

自从1968年,科学家南极洲海域的发现磷虾以来,科学家又接连发现磷虾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磷虾体内富含DHA和EPA、Omega-3脂肪酸,及大量的虾青素,角黄素,维生素A、E等超强天然抗氧化剂,它对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激活细胞活力、延缓衰老有着神奇的作用,抗氧化能力是维C的26倍、维E的50倍,而且能快速为人体所吸收,长期的研究发现,它对数十种疾病有着直接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从磷虾体内提取的磷虾油,对延缓血管和器官老化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能延缓细胞衰老,修复衰老病变的细胞,使细胞再生。由于所有的疾病和衰老都是由细胞的病变和衰老引发的,磷虾油独有的细胞再生功能就相当于是一把打开所有疾病和衰老的一把钥匙。磷虾油已获得中国新资源核准,获得US FDA新膳食配料核可、US FDA GRAS安全证明、欧盟新资源食品核准、加拿大卫生署功效声明核准、美国新资源食品核准、澳大利亚药字号。

目前,市场上的磷脂酰丝氨酸、Omega-3类产品大多是以胶囊状或片剂形式存在,例如,美国自然之宝记忆原素、GNC健安喜磷脂酰丝氨酸、美国GNC健安喜三倍效力鱼油软胶囊、美国life's DHA海藻油DHA软胶囊、美国Nature Made莱萃美有机亚麻籽油液体软胶囊、美国GNC健安喜海王星磷虾油(南极虾青素)软胶囊等。由于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不良气味(例如,鱼腥味,豆腥味,哈败味),这种类似药剂形式存在的药品或保健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摄取体验不佳,口感差,并且胶囊或片剂会让孩童/老人难以吞咽,容易产生心理抗拒,摄取过程也比较麻烦。虽然一些厂家或公司已经作出一些努力来掩盖这些功能性成分中的不良气味以及改善其口感,某些产品为了减淡功能性成分的腥味,其功效成分的添加量会比较低,同时加入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物质,但是这些其他物质由于组分和功效复杂,并不适合儿童/老年人长期摄入。例如,目前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记忆力功能的组合物(CN 105168507 A),其是片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泡腾剂、饮料、合剂或口服液,除了磷脂酰丝氨酸外,还包括龙眼肉、茯苓、莲子、核桃酶解提取物和牛磺酸等组分。再例如,一种具有调节情绪作用的复合压片糖果(CN 106509303A),其虽是一种压片糖果,但依然难掩磷脂酰丝氨酸的腥味,且其中的姜黄提取物和茶氨酸进一步使得该压片糖果的口感不佳,摄取体验差。

《食品与机械》(2000.6)中的《微囊化鱼油DHA明胶软糖的研制》文中,阐述了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将鱼油DHA微胶囊化,然后添加到明胶软糖中,制成一种新型保健糖果。但是该微囊化方法,产品的包埋质量不易控制,且油所占比例很少,该方法制备的产品DHA含量低,如该文中所述的DHA含量仅为0.12%。

软糖是依靠凝胶剂形成稳定的半坚固凝胶体,其具有独特的咀嚼特性(Q性)和透明性,造型各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还没有将PS应用于软糖剂型的相关报道,而市面Omga-3类软糖也较少,且这些产品普遍存在含量低、不良气味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服用方便、口感好、稳定性好且制备工艺简单的功能性软糖,其能够为需要改善记忆力,延缓脑疲劳,改善老年痴呆症,改善儿童多动症,缓解精神压力等特殊人群提供外源性PS;为需要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预防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调节免疫系统等特殊人群提供Omega-3类功能性成分,且可以长期摄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功能性软糖,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功能性组分为PS和/或Omega-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Omega-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选自鱼油、藻油、亚麻籽油、磷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包埋剂与所述功能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0.5~5倍。

本发明的功能性软糖含有包埋剂,在制备过程中,功能性组分被包埋在包埋剂中,再配合一定比例的甜味剂、凝胶剂、以及酸度调节剂,使得本发明的功能性软糖不但没有不良气味,添加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且口感和稳定性均良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糖还进一步包括1~100重量份的果汁。所述果汁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苹果汁、树莓汁、蓝莓汁、草莓汁、樱桃汁、柠檬汁、桃汁、香蕉汁、梨汁、甘蔗汁、复合莓果汁、葡萄汁、枣汁、荔枝汁、枸杞汁、石榴汁、黑加仑汁、胡萝卜汁、覆盆子汁、诺丽果汁、乌梅汁、发酵果蔬汁、蔓越莓汁、青梅汁、沙棘汁、猕猴桃汁、芒果汁。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糖还进一步包括:2~50重量份的香精,所述香精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橙香精、柠檬香精、草莓香精、树莓香精、蓝莓香精、桃子香精、可乐香精、樱桃香精、香蕉香精、梨香精、黑胡萝卜香精、复合莓果香精、葡萄香精、枣香精、荔枝香精、枸杞香精、石榴香精、黑加仑香精、胡萝卜香精、覆盆子香精、诺丽果香精、乌梅香精、发酵果蔬香精、蔓越莓香精、青梅香精、沙棘香精、猕猴桃香精、芒果香精,杂果香精、青瓜香精、焦糖香精、咖啡香精、蜂蜜香精。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糖还进一步包括:0.1~5重量份的着色剂,所述着色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胭脂树橙、胭脂虫红、β胡萝卜素、姜黄、焦糖色、诱惑红、辣椒红、葡萄皮红、红曲红、甜菜红、栀子蓝、栀子黄、萝卜红、日落黄、叶绿素铜钠盐、氧化铁、红花黄、苋菜红、赤藓红、靛蓝、新红、植物炭黒、叶黄素。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甜味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白砂糖、葡萄糖浆、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阿拉伯糖、乳糖醇、木糖醇、甘露醇。甜味剂是影响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凝胶结构与填充物相互作用是的重要因素,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凝胶的硬度、弹性、热稳定性和感官品质。在本发明的比例范围内选用上述甜味剂,可以使得本发明的功能性软糖的硬度、弹性、热稳定性和感官综合品质俱佳。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凝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明胶、果胶、卡拉胶、琼脂、刺槐豆胶、海藻酸钠。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埋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阿拉伯胶、α-环状糊精、β-环状糊精、γ-环状糊精、壳聚糖、变性淀粉、纤维素。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柠檬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酸度调节剂对于本发明功能性软糖的风味和强度比较关键,在本发明比例范围内添加柠檬酸、乳酸、苹果酸或柠檬酸钠都可以使得功能性软糖同时兼具良好的风味和强度。

本发明的功能性软糖可以制备成含糖、低糖或无糖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功能性软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包埋剂和功能性组分,加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2)称取酸度调节剂,加水溶解,得到酸液;

(3)称取凝胶剂,加入热水至凝胶剂完全溶解,得到胶液;

(4)将甜味剂与水混合,加热溶解,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70~90%;

(5)向步骤(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功效混合液、酸液、胶液,调配至混合物的固形物含量为70~80%;

(6)将步骤(5)中保温的混合物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干燥;

(7)将干燥后的软糖脱模,进行抛光或拌砂,制得最终成品。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采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巴西棕榈蜡、蜂蜡、葵花籽油、椰子油、菜籽油、棕榈油、中链甘油三酯、辛,癸酸甘油酯等;所述拌砂采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砂糖/糖醇、糯米纸粉、酸粉、甘草粉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软糖中添加了功能性组分,例如PS可以改善记忆力,延缓脑疲劳,改善老年痴呆症、改善儿童多动症、缓解精神压力;Omega-3类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抑制血栓形成,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预防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调节免疫系统。

2.口感好,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包埋技术掩盖了功能性组分的特殊不良气味,同时可搭配不同香精,不同果汁,做成不同口味、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口味好,果香浓郁,质地柔软,组织细腻,口感滑爽,易于被消费者接受;

3.本发明制作的功能性软糖(含糖、低糖或无糖型)在保质期内稳定性较好(无论在产品加工还是储存过程中,功能性成分的稳定性良好);

4.本发明功能性软糖成分和功效明确,适用范围广,可以长期摄取;

5.本发明功能性软糖营养软糖制备操作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橙色桃子味PS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PS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配制PS混合液:将100份β-环糊精、100份PS、100份纯化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配制酸液:将8份柠檬酸、2份乳酸和2份苹果酸,在15份热水中溶解;

3)配制胶液:将60份明胶和热水混合至明胶完全溶解,加入水的量为明胶的1.1倍;

4)熬煮:将葡萄糖浆255份、白砂糖220份、山梨糖醇25份与60份纯化水混合,加热溶解,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90%,所得料液保温备用;

5)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胶液、PS混合液、酸液以及桃浓浆、桃子香精、胭脂树橙,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75%后,保温除气泡。

6)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将浇注后的软糖送至干燥室干燥;干燥至成品水分16%;

7)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抛光,制得最终成品。

表1为实施例1制得的PS软糖产品与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PS软糖样品(对比样品,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1)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

风味对比方法:以0~10分作为评价软糖风味的等级,等级<6说明为不可接受产品。

表2为实施例1制得的产品与对比样品进行的稳定性对比测试结果。

稳定性对比方法:将产品置于温度30℃,湿度65%的条件下,考察3个月,考察稳定性。

表3为实施例1制得的产品与对比样品进行质构对比测试结果。

质构对比方法:使用质构仪进行测试,选用的方法是TPA,选取10个样品进行测试取均值。

表1

表2

表3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1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1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变化不大,评分从8.3变化至7.3,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3分,远远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由以上表2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实施例1样品的PS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5.31g/100g变化至4.81g/100g,降解率为9.4%,含量稳定。但对比样品的PS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5.11g/100g变化至3.68g/100g,降解率为28%,降解严重。

由以上表3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实施例1样品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以及回复性明显优于对比样品。

实施例2

一种黄色柠檬味无糖PS-DHA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PS-DHA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PS-DHA混合液:将40份阿拉伯胶充分溶解后与10份PS、30份藻油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配制酸液:称取5份柠檬酸、5份苹果酸,并在10份热水进行溶解;

3)配制胶液:取60份明胶,加热水至明剂完全溶解,加入水的量为明胶的1.3倍,得到明胶胶液;称取2份琼脂和30份纯化水于桶中,混合均匀,搅拌,加热至100℃至完全溶解,得到琼脂液;

4)熬煮:将630份麦芽糖醇和170份赤藓糖醇置于熬糖罐中,加热溶解后,加入琼脂液,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0%,所得料液保温备用;

5)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明胶胶液、PS藻油混合液、酸液、柠檬香精、β胡萝卜素,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70%后,保温除气泡;

6)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将浇注后的软糖送至干燥室干燥;至成品水分17%;

7)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拌100份赤藓糖醇,制得最终成品。

表4为实施例2制得的PS-DHA软糖产品与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PS-DHA软糖样品(对比样品,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2)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5为实施例2制得的产品与对比样品进行的稳定性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6为实施例2制得的产品与对比样品进行质构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4

表5

表6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4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2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变化不大,评分至8.5变化至7.8,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4.3分,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由以上表5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实施例2样品的PS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0.51g/100g变化至0.45g/100g,降解率为11.8%,含量相对稳定。但对比样品的PS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0.50g/100g变化至0.25g/100g,降解率为52.0%,降解严重。对比两个样品的DHA稳定性区别不大。

由以上表6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实施例2样品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以及回复性明显优于对比样品。

实施例3

一种红色草莓味藻油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藻油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配置藻油混合液:将5份阿拉伯胶充分溶解后,与1份藻油混合,搅拌均匀;

2)配制酸液:称取14份柠檬酸,并在70℃的10份水中溶解;

3)配制胶液:称取23份果胶、150份白砂糖、2份柠檬酸、4份二水柠檬酸钠和200份纯化水于溶胶桶中,加热溶解,得到果胶液;

4)熬煮:将葡萄糖浆464份、白砂糖225份与80份纯化水混合,加热溶解,加入胶液,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5%,所得料液保温备用;

5)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藻油混合液、草莓汁、草莓香精、胭脂虫红、酸液,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80%;

6)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进行干燥;干燥至成品水分13%;

7)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抛光,制得最终成品。

表7为实施例3制得的藻油软糖产品与采用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藻油软糖样品(对比样品,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3)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

实施例1)。

表8为实施例3制得的产品与对比样品进行的稳定性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7

表8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7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3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变化不大,评分至8.7变化至7.9,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由于原料特有的腥味未添加包埋剂,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4.2分,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由以上表8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实施例3样品的DHA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0.382g/100g变化至0.349g/100g,降解率为8.6%,含量稳定。对比样品的DHA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0.369g/100g变化至0.326g/100g,降解率为11.6%。

实施例4

一种橙色橙味藻油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藻油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配制藻油混合液:将100份γ-环状糊精、100份藻油、100份纯化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配制酸液:将8份柠檬酸、2份乳酸和2份苹果酸,在15份热水中溶解;

3)配制胶液:将60份明胶和热水混合至明胶完全溶解;

4)熬煮:将葡萄糖浆412份、白砂糖364份、山梨糖醇25份与100份纯化水混合,加热溶解,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5%;

5)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中加入胶液、藻油混合液、酸液以及苹果浓缩汁、橙香精、胭脂树橙,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70%;

6)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将浇注后的软糖送至干燥室干燥;干燥至成品水分15%;

7)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抛光,制得最终成品。

表9为实施例4制得的藻油软糖产品与采用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藻油软糖样品(对比样品,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4)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

实施例1)。

表10为实施例4制得的产品与对比样品进行的稳定性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9

表10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9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4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变化不大,评分至7.9变化至7,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由于原料特有的腥味未添加包埋剂,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2分,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由以上表10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实施例3样品的DHA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3.90g/100g变化至3.58g/100g,降解率为8.2%,含量稳定。对比样品的DHA含量在30℃/65%RH考察3个月后,其含量由3.82g/100g变化至3.40g/100g,降解率为11%。

实施例5

一种橙色混合水果味鱼油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鱼油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配制鱼油混合液:将0.5份变性淀粉(糊化后)、0.5份α-环状糊精、2份鱼油、3份纯化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2)配制胶液:称取10份卡拉胶、100份白砂糖、1份柠檬酸钾和200份纯化水于溶胶桶中,加压搅拌,加热至使完全溶解,得到卡拉胶液;

3)熬煮:将葡萄糖浆492份、白砂糖275份与80份纯化水混合,加热溶解后,加入卡拉胶液,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0%,所得料液保温备用;

4)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鱼油混合液、橙浓缩汁、柠檬香精、橙香精、β胡萝卜素,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70%;

5)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将浇注后的软糖送至干燥室干燥;至成品水分13%;

6)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抛光,制得最终成品。

表11为实施例5制得的鱼油软糖产品与采用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鱼油软糖样品(对比样品5,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5)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

实施例1)。

表11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11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5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变化不大,评分至8.6变化至7,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5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4.2分,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实施例6

一种紫色蓝莓味亚麻籽油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亚麻籽油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配制亚麻籽油混合液:将75份β-环状糊精、50份亚麻籽油、75份纯化水混合,搅拌均匀;

2)配制酸液:取4份柠檬酸、3份乳酸,溶解在7份热水中;

3)配制胶液:取55份明胶,加热水至凝胶剂完全溶解,得到明胶液;

4)熬煮:将葡萄糖浆381份、白砂糖289份与80份纯化水混合,加热溶解后,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4%,所得料液保温备用;

5)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明胶溶液、亚麻籽油混合液、苹果汁、蓝莓香精、葡萄皮红、酸液,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74%后,保温除气泡;

6)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将浇注后的软糖送至干燥室干燥;干燥至成品水分15%;

7)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抛光,制得最终成品。

表12为实施例6制得的亚麻籽油软糖产品与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亚麻籽油软糖样品(对比样品,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6)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12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12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6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变化不大,评分至8.6变化至7.1,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4.6分,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实施例7

一种红色树莓味磷虾油软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磷虾油软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配制磷虾油混合液:将100份β-环状糊精、100份磷虾油、120份纯化水混合,搅拌均匀;

2)配制酸液:取6份柠檬酸、7份乳酸,溶解在7份热水中;

3)配制胶液:取90份明胶,加热水至凝胶剂完全溶解,得到明胶液;

4)熬煮:将葡萄糖浆408份、白砂糖282份与80份纯化水混合,加热溶解后,熬煮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90%,所得料液保温备用;

5)调配:向4)所得的料液中加入明胶溶液、;磷虾油混合液、树莓汁、树莓香精、胭脂虫红、酸液,调配至固形物含量为73%后,保温除气泡;

6)浇注:将5)中保温后的料液用软糖模具进行浇注,然后将浇注后的软糖送至干燥室干燥;干燥至成品水分15%;

7)脱模、后处理:将干燥结束后的软糖进行脱模、抛光,制得最终成品。

表13为实施例7制得的磷虾油软糖产品与采用专利CN 104543274 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磷虾油软糖样品(对比样品7,除了包埋剂,其所含有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均参考实施例7)进行的风味对比测试结果(测试方法参考实施例1)。

表13

实验结论:由以上表13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本实施例7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评分至7.6变化至6.1,仍可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但对比样品放置在常温下储存18个月后风味评分仅为2.6分,未达到消费者要求。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