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贻贝肽去除腥味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167发布日期:2018-06-02 10:5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脱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贻贝肽去除腥味工艺。



背景技术:

贻贝在我国的资源极为丰富,我国沿海有3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多种。主要有紫贻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等等。自然生长的贻贝盛产于我国渤海、黄海等海域。目前,世界的贻贝年产量已超过100万吨,我国以辽宁大连沿海的贻贝年产量局首。

贻贝属于滤食性贝类,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和微生物为食,对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有富集作用。因此,贻贝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无机微量元素。贻贝中硒含量特别丰富,干贻贝外套膜的硒含量可达8.64mg/kg,可作为获取硒的重要来源,具有防癌、抗癌和抗衰老等作用。此外贻贝还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是EPA和DHA含量最高的品种之一,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贻贝多活素就是由牛磺酸、二十碳五烯酸(EPA)、锌、硒、铁等组成,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活性。

另外贻贝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研究发现贻贝中粗蛋白含量占鲜肉重的9.27%,比其他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粗蛋白含量都高。氨基酸种类较齐全,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量的33.2%,牛磺酸的含量约占总氨基酸量的3.9%,比其他双壳类的含量也要高。因此,贻贝肉特别适合通过酶解技术生产贻贝肽。得到的贻贝肽分子量低,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保留了贻贝中的微量元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但是,众所周知,水产品普遍具有令人生厌的不良风味,尤以腥味为主,此外由于酶解过程较难控制,酶解产物通常具有苦腥味,严重制约水产蛋白酶解液及由其制备的肽粉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因此,脱腥成为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应用领域特别是肽类产品制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贻贝肽去除腥味工艺,使得制备的贻贝肽口感好,无苦味、无腥味,可作为蛋白营养补充剂直接食用或用于开发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贻贝肽脱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S1、贻贝肉酶解:取贻贝肉粉碎、制浆,得到贻贝浆液,加入所述贻贝浆液10-20倍质量的水,升温至45℃-55℃,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9.0;加入蛋白酶2%-5%(蛋白含量),搅拌酶解3h-5h,得酶解液;

S2、将上述酶解液升温至70℃-90℃灭酶,20min-40min后离心分离,收集液相;

S3、将收集的液相降温至35℃-40℃,加入安琪高活性干酵母粉0.5%-3.5%(W/V)搅拌反应30min-60min后离心收集液相。

S4、将步骤S3所得液相加入玉米多孔淀粉5%-10%(W/V)调整温度到25℃-30℃,搅拌吸附0.5h-2h得一次包埋液;

S5、将所得一次包埋液加入黄原胶1%-3%(W/V),充分搅拌溶解得二次包埋液;

S6、将所得二次包埋液置于超声波下超声,静置过夜,抽滤后取沉淀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微囊化的贻贝肽。

作为优选,步骤S1所述蛋白酶为: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20万u)。

作为优选,步骤S6所述超声功率为120W-180W,超声时间为20min-40min。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方法采用微生物发酵与二次包埋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去除了贻贝肽中的腥味。

(2)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微囊化贻贝肽口感好,无苦味、无腥味,可作为蛋白营养补充剂直接食用或用于开发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贻贝肉500g粉碎、制浆,得到贻贝浆液,加入10L水,升温至45℃,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8.0;加入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20万u)10g,搅拌酶解3h,得酶解液;

(2)将上述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20min后离心分离,收集液相;

(3)将收集的液相降温至38℃,加入安琪高活性干酵母粉100g,搅拌反应60min后离心收集液相;

(4)将步骤S3所得液相加入玉米多孔淀粉500g调整温度到25℃,搅拌吸附1h得一次包埋液;

(5)将所得一次包埋液加入黄原胶100g,充分搅拌溶解得二次包埋液;

(6)将所得二次包埋液置于超声波下超声,功率为150W,超声时间为40min。静置过夜,抽滤后取沉淀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微囊化的贻贝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