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仿手工面条搓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803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式仿手工面条搓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面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仿手工操作的面条搓细机。



背景技术:

面条是北方人喜食的一种面食,品种多样,或圆或偏、或长或短。有一种面是手工制作的,耐煮不糊,吃起来口感筋道,经过和面、揉面、拉条、盘面、醒面、拉条搓细、再盘面、再醒面、最后搓细、晾晒、剪短等环节制作而成。这种面条拉条、搓细过程中时长达十数米,需要手工拉、搓,极为费时费力,不容易满足大批量的市场需要。传统需要继承,继承中也要有适应时代需求的改良,既能保持传统风味,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让农民生活富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手工面条工厂化生产,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长面条在由粗变细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要粗细均匀而不断,经长时间的锻炼的人方能胜任,不熟练的人操作起来慢,产量上不去,因此需要一种可部分替代人工操作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并联式仿手工面条搓细机,使面条由粗到细的过程实现半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联式仿手工面条搓细机,包括架体、架体由支腿支撑,架体有面条进出通道,架体安设有面条搓捻机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为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面条搓捻机构包括圆周内凹辊、弧形搓板,所述圆周内凹辊两个圆端面的轴心连接轴杆,一端轴杆连轴承、另一端轴杆连轴承后再与传动机构相连,由传动机构带动圆周内凹辊转动;所述弧形搓板在圆周内凹辊的上方并与其内凹面有间距,弧形搓板的弧度与圆周内凹辊内凹面的弧度相同,弧形搓板外弧面与圆周内凹辊的内凹面相对;弧形搓板内弧面上连接有吊杆,吊杆连在架体顶部,吊杆与架体的连接处是铰接,吊杆连接传动机构,吊杆和弧形搓板在传动机构带动下沿圆周内凹辊的轴向做单摆式往复运动;所述面条搓捻机构有至少两套,并排设置,出面条与进面条之间的距离通过托面辊连接,托面辊自由转动或由传动机构带动转动。

所述吊杆中间铰接有U型夹,U型夹连接连杆,连杆另一端铰接有偏心转盘,偏心转盘与转轮同轴连接,转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单摆式往复运动由偏心转盘驱使。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上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于U型夹,连杆与U型夹的连接长度可调。

所述吊杆通过连接板与架体顶部铰接,吊杆上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于连接板,吊杆上下可调。

所述连接板与架体的顶部铰接的铰接件是轴承,轴承外轮固定在架体上,连接板与轴承内轮连接固定。

所述圆周内凹辊两侧设有面条定位环,面条经一侧面条定位环穿入,从另一侧面条定位环穿出。

所述弧形搓板外弧面是橡胶材质,圆周内凹辊的内凹面是木质。

所述动力机构为减速电机,传动机构是皮带轮、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与圆周内凹辊连接的轴杆进入齿轮盒,齿轮盒内由锥齿轮转换转轴转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所用皮带是齿面皮带。

所述架体上有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面条搓细环节由机器代替手工,统一了产品规格。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减轻了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解决了手工搓条耗时耗力的问题;另一方面该搓条机制作材质并非金属性的搓面机械,木制滚轮的设置代替为家用案板,仿手搓面板材质为带有柔韧性的橡胶材质代替人手,在搓面过程保证了原始搓面的材质,不会破坏搓面的纯自然韵味,保证了消费者对健康和口感的需求。采用并联式设计,使原来两步的搓细得以简化,大大节约的时间。该面条搓细机结构紧凑,部件易加工,成本低,是手工面条生产的一大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4是面条定位环与圆周内凹辊位置关系侧视图;

图中,1-架体、2-支腿、3-圆周内凹辊、4-弧形搓板、5-轴承、6-吊杆、7-U型夹、8-连杆、9-偏心转盘、10-连接板、11-减速电机、12-齿轮盒、13-面条、14-托面辊、15-醒面盆、16-面条定位环、17-皮带松紧度调节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并联式仿手工面条搓细机,包括架体1、架体由支腿2支撑,架体有面条进出通道,架体安设有面条搓捻机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为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面条搓捻机构包括圆周内凹辊3、弧形搓板4,所述圆周内凹辊3两个圆端面的轴心连接轴杆,一端轴杆连轴承5、另一端轴杆连轴承后再与传动机构相连,由传动机构带动圆周内凹辊3转动;所述弧形搓板4在圆周内凹辊3的上方并与其内凹面有间距,弧形搓板4的弧度与圆周内凹辊3内凹面的弧度相同,弧形搓板4外弧面与圆周内凹辊3的内凹面相对;弧形搓板4内弧面上连接有吊杆6,吊杆6连在架体1顶部,吊杆6与架体1的连接处是铰接,吊杆6连接传动机构,吊杆6和弧形搓板4在传动机构带动下沿圆周内凹辊3的轴向做单摆式往复运动,单摆式往复运动由偏心转盘9驱使,吊杆6中间铰接有U型夹7,U型夹7连接连杆8,连杆8另一端铰接有偏心转盘9,偏心转盘9与转轮同轴连接,转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机构,组成曲轴连杆传动。所述面条搓捻机构有至少两套,并排设置,出面条与进面条之间的距离通过托面辊14连接,托面辊14自由转动或由传动机构带动转动,托面辊14有一排,实现上一个搓细单体出面条向下一个单体的搓细转移。

连杆8上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于U型夹7,连杆8与U型夹7的连接长度可调,调节摆动幅度。

为方便调节弧形搓板4与圆周内凹辊3内凹面间距,适应不同粗度的面条生产,吊杆6通过连接板10与架体1顶部铰接,吊杆6上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于连接板10,吊杆6上下可调。

为摆动灵活、降低噪音,连接板10与架体1的顶部铰接的铰接件是轴承,轴承外轮固定在架体1上,连接板10与轴承内轮连接固定。

圆周内凹辊3两侧设有面条定位环16,面条定位环16环面非竖直,而是倾斜的,面条定位环16通过螺杆固定在架体1,也是可上下调节高度,面条经一侧面条定位环16穿入,从另一侧面条定位环16穿出,这样可使运动中的面条不出现大位移,确保搓面的持续进行,倾斜设计是顺应面条行进路线,避免面条出现S形,S形增大行进阻力。

所述弧形搓板4外弧面是橡胶材质,圆周内凹辊3的内凹面是木质,搭配更合理,搓起来更接近人手加案板的感觉。

动力机构电动、柴油机均可,只要保证平衡,在架体1上任何位置均可,与架体1分开设置也可,为了结构更紧凑,动力机构、传动机构都设在圆周内凹辊3附近一端,动力机构为减速电机11一台,除了曲轴连杆传动以外,传动机构包括皮带轮、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与圆周内凹辊3连接的轴杆进入齿轮盒12,齿轮盒12内由锥齿轮转换转轴转动方向。

传动机构所用皮带优选齿面皮带,不打滑。

架体1上有护罩,托面辊14上方也有护罩,护罩都是可拆卸的,检修、清理方便,既保证面条的清洁,又防止工人手入转轮皮带等误伤事件发生。

使用时,面条从醒面盆15引出穿过伸入面条定位环16进入弧形搓板4与圆周内凹辊3内凹面之间的间隙,从另一面伸出。开动机器,弧形搓板4做周期性摆动,开始搓面。圆周内凹辊3起到案板的作用,同时转动着输送面条。面条的头端进入另一侧面条定位环16或者直接放到托面辊14上,慢慢拉动面条,进入下一个搓面单体的面条定位环16或直接进入弧形搓板4与圆周内凹辊3内凹面间的间隙,从另一面伸出。开动机器,弧形搓板4做周期性摆动,开始搓面,面条的头端进入该搓面单体另一侧面条定位环16,最后由人工把过来的面条13不断盘入醒面盆15中,这样就持续不断地搓面。当若干搓面单体并排工作,弧形搓板4与圆周内凹辊3内凹面之间的间隙按面条行进方向逐个降低。两个并排时,醒面盆15的面条粗3-5mm,经一次搓细后将为2-3mm,经托面辊14转移到下一个搓面单体二次搓细后降到1-1.5mm,盘绕到醒面盆15内,醒面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