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1636发布日期:2018-10-02 17:54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为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是我国一种分布极广的中小型经济鱼,体型略侧扁,较短粗,腹部平坦,体裸无鳞,有明显的背棱;头大宽平,眼小位于头的前部侧上位,口裂大。有须4对,上颌须最长,下颌须有2对,外侧须长于内侧须;背鳍硬刺后缘粗糙,锯齿不明显,脂鳍较短。胸鳍呈扇形,硬刺粗状,前后缘均具锯齿,后缘发达,前缘细小臀鳍条21~25;尾鳍呈深叉形,尾柄较短。黄颡鱼整体观为黄色,体侧有不规则黑斑,背部黄褐色,腹部淡黄色或乳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

黄颡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等矿物元素,营养含量丰富,还具有生津滋养等药用价值,而且黄颡鱼味道鲜美,吃法很多,基本上能适应全国各个地方的消费习惯,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条经济特种鱼。

在近些年黄颡鱼人工养殖规模扩大过程中,黄颡鱼病害频发,除了常见的裂头症,肝胆综合症,腹水等病症外,近年也陆续出现了新的病症,肠道硬化便是其中一种。引起鱼类肠道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肠道微生物结构发生变异,导致肠道绒毛膜及肠壁结构发生变化,韧性降低,最终引起肠道消化功能下降。黄颡鱼病鱼肠道主要表现为肠道壁增厚,韧性变差,局部卷曲,肠道内容物结块,分节明显,消化程度低,下泄不畅。肠道作为鱼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出现病变,将严重影响鱼体对饵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在人工高密度养殖趋势下,饵料浪费严重,导致养殖成本升高,饵料系数增加。同时,肠道硬化有可能引发腹水,肝胆综合症等其他病症,危害不小。黄颡鱼的肠道较敏感,肠道集消化吸收、分泌、免疫等功能于一身,肠道病变直接影响着黄颡鱼整体的健康状况。目前人工配合饲料尚未有专门针对黄颡鱼肠道硬化的功能,且养殖过程中,拌料内服也只是针对肝胆,腹水型肠炎等病症,对肠道硬化现象并不能有效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本发明添加剂能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现象,恢复肠道健康,增强鱼体摄食及营养吸收消化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该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组成:当归、茵陈、鸡内金、陈皮、苍术、大黄、大蒜素、马齿苋、泽泻和山楂。

上述饲料添加剂中,以质量百分数计算,其组分为:10-20%当归、5-15%茵陈、10-15%鸡内金、5-15%陈皮、5-12%苍术、5-15%大黄、5-10%大蒜素、5-15%马齿苋、10-15%泽泻和5-15%山楂。

进一步的,优选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数组成:当归15%,茵陈8%,鸡内金12%,陈皮10%,苍术10%,大黄12%,大蒜素5%,马齿苋10%,泽泻10%和山楂8%。

所述的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原料按配比配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再将浓缩液与粉碎后的药渣混合均匀,即可获得。

上述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的使用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数0.1-0.15%的比例添加在黄颡鱼基础饲料中,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能够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由当归、茵陈,鸡内金、陈皮、苍术、大黄、大蒜素、马齿苋、泽泻和山楂组成。其中当归和大黄具有润燥滑肠,清除积滞,促进肠道内容排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茵陈含有挥发油、醇提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等物质,能够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营养消化吸收;陈皮能够缓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膨胀腹水现象;大蒜素和马齿苋中的乙醇提取物对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且大蒜素具有良好的诱食功能,可以提高鱼体摄食积极性;泽泻中含有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乙酸酯等三萜类化合物,能够有效保护鱼体肝脏,为肠道健康作重要保护屏障;山楂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罗卜素以及多种有机酸,能够有效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进增强鱼体胃肠消化功能。本发明精选上述几种成分复配,成分间互相协作使添加剂的功效大大提高,远胜于单独使用的功效总和。

本发明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现象,恢复肠道韧性,增强肠道的消化功能,提高鱼体摄食积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有益效果,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等途径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其有效成分原料组成为当归,茵陈,陈皮,大黄,大蒜素,马齿苋,泽泻和山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原料组分为:当归16%、茵陈5%、鸡内金12%、陈皮6%、苍术8%、大黄10%、大蒜素5%、马齿苋12%、泽泻15%、山楂11%。

原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

实施例2:

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其原料组分为:当归10%、茵陈10%、鸡内金14%、陈皮12%、苍术12%、大黄15%、大蒜素6%、马齿苋6%、泽泻10%、山楂5%。

原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

实施例3:

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其原料组分为:当归15%、茵陈8%、鸡内金12%、陈皮10%、苍术10%、大黄12%、大蒜素5%、马齿苋10%、泽泻10%、山楂8%。

原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

实施例4:

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其原料组分为:当归20%、茵陈5%、鸡内金10%、陈皮15%、苍术5%、大黄5%、大蒜素10%、马齿苋15%、泽泻10%、山楂5%。

原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

实施例5

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其原料组分为:当归15%、茵陈5%、鸡内金11%、陈皮5%、苍术10%、大黄8%、大蒜素8%、马齿苋15%、泽泻13%和山楂10%。

原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

实施例6

改善黄颡鱼肠道硬化的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其原料组分为:当归11%、茵陈15%、鸡内金15%、陈皮5%、苍术6%、大黄9%、大蒜素10%、马齿苋13%、泽泻10%和山楂6%。

原料用开水煮沸3次,然后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

养殖实例:

1、试验设计

1.1材料与方法

称取当归150g,茵陈80g,鸡内金120g,陈皮100g,苍术100g,大黄120g,大蒜素50g,马齿苋100g,泽泻100g,山楂80g,配成1kg原料,然后用开水煮沸3次,将3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50ml,过滤后的药渣经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经60目筛网,混合均匀,配成添加剂。按照0%(对照组)、0.1%、0.12%、0.13%、0.15%比例分别添加到黄颡鱼配合饲料(来源于市售)中,配成实验饲料。

1.2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规格整齐,健康无病的黄颡鱼,分成5组,每组放入30尾黄颡鱼,初始重为(5.0±0.1)g/尾。

1.3饲养管理

每天投喂2次(8:00和18:00),保持养殖水体溶氧在6mg/l以上,在试验过程中记录鱼增重、死亡及最终鱼体肠道硬化情况。

1.4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试验鱼饲养8周结束后,称量最终鱼重量、解剖鱼体,观察肠道硬化情况,统计数量分析肠道硬化鱼体所占比例。结果如下:

表1不同添加剂添加剂量对黄颡鱼肠道硬化改善作用

从结果来看,在添加剂比例为0.1%、0.12%、0.13%和0.15%的黄颡鱼组中,末体重均大于对照组,而且在肠道硬化比例方面相比对照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具体表现为逐步递减。解剖鱼体,可发现添加0.1%、0.12%、0.13%和0.15%比例添加剂的黄颡鱼组肠道韧性良好,卷曲硬化现象很少,肠道内容物稀释度适中,内容物正常分布肠内,腹部无水肿现象,且肝脏健康状况也要好于对照黄颡鱼组。因此,本发明的添加合适比例按质量分数计,推荐在0.1-0.15%区间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