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剥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384发布日期:2018-07-07 01:2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剥豆机。



背景技术:

豆类食品,如蚕豆、青豆角需要将皮剥去,再进行食用或加工生产。但是对于剥皮这一过程,人工进行操作时,不仅效率低,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现有技术中很多剥豆机械多是轧辊、振动、挤压类型,如国家专利库中: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动剥豆机”(申请号:2017206895758),其采用底板上设置进料、振动及剥豆装置方式实现剥豆操作,但存在需电机带动、破损率高的局限性;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剥豆机(2014103508735)”采用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技术进行操作,但存在机器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单个破皮效率低,只适用蚕豆破皮的局限性;目前手工操作、生产成本低的家用机械剥豆设备较少,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剥豆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剥豆机,包括底座、和底座上依次设置的推料机构、破皮机构、分离机构,所述底座一端支架上的推料机构料斗底端∪槽前、后分别贯通连接推管、滑管,推管中的内杆前移将∪槽底内青豆角推送至滑管前端破皮机构处,破皮的青豆角经分离机构的轧辊碾压后进入分离仓进行旋压分离。

所述料斗∪槽上端移动安装栅板,栅板的长条空格与∪槽、青豆角长宽、位置相对应。

所述推管内设有旋管,旋管的前端半圆形包裹板位于∪槽底端,旋管转动,包裹板将∪槽底层青豆包裹,内杆运行在由推管、包裹板、滑管构成的直线通道中,通道与青豆角横截面相对应。

所述破皮机构为破皮套座,滑管前端管口套穿的破皮套座其内环设有向心贯通的凹沟,内环外侧转动连接的变径外环其内圆壁为等分设置的半坡面半阶台结构,带弹簧的刀具内置内环凹沟内,尾端抵在变径外环内壁上,刀尖露出滑管豁口,所述变径外环外侧有环盖。

所述破皮环座内的刀具与滑管同向设置,刀具刀尖凸突在滑管管内构成点阵圆口,圆口与青豆角横截面相对应,转动变径外环,刀尖点阵圆口随之变动。

所述破皮机构为移动针架,其位于滑管管口周边,针尖伸入滑管管口洞孔凸出内壁。

多个推管内杆组成推送架,多个破皮机构组成破皮架,推送架、破皮架之间设有料仓、料仓内插放带圆管的抽盒,抽盒底面为活动挡板,推管、圆管、滑管对应设置直线贯通,管口与青豆角横截面相对应。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轧辊,两根胶质轧辊转动连接滑管前端底座支杆上,轧辊间距离与青豆角相对应。

分离仓设在轧辊后端,上端仓盖与下端敞口仓体转动连接,仓内空腔呈圆柱状,带搅拌杆、弧压板的旋架两端转动连接敞口仓体两端,弧压板与分离仓内圆壁间距离与青豆子相对应,仓体底面漏孔板下端为储豆盒。

所述轧辊一端齿轮相齿合,带摇把的旋架齿轮与其中一个轧辊齿轮齿合。

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豆类倒进料斗,抽动栅板使豆角按序穿过条状空格进入∪槽,再用内杆将豆类沿滑管推送至破皮环座、针架处切割破皮,经轧辊挤压后,进入分离仓搅拌磨压,使豆子与豆皮分离,豆子通过漏孔板进入储豆盒,豆皮从分离仓盒清出,本发明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家庭操作方便,有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排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多排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弹簧刀具内置滑管开口、内环凹沟、变径外环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破皮套座主视图。

图6为发明破皮套座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青豆角内置∪槽内立体图。

图8为发明推料机构、破皮机构立体图。

图9为发明分离仓结构立体图。

图10为发明针架、滑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推料机构1、料斗11、栅板12、∪槽13、隔板131、旋管132、包裹板1321、推管14、内杆15、推送架16、料仓17、抽盒18、破皮机构2、滑管20、豁口201、破皮套座21、内环211、凹沟212、变径外环213、坡面2131、阶台2132、环盖2133、刀具22、弹簧221、破皮架25、紧固丝26、针架27、分离机构3、轧辊30、齿轮301、分离仓31、仓盖311、转座312、旋架313、搅拌杆314、弧压板315、摇把316、漏孔板317、储豆盒32、清皮口321、底架4、支杆41、豆角5、豆子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家用剥豆机,包括底架4、推料机构1、破皮机构2、分离仓3。

1、推料机构。

如图1图2图8所示,所述底架4一端设有推料机构1,包括料斗11、栅板12、∪槽13、推管14、旋管132、内杆15,所述料斗11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盒体,固定安装在底架4一端支架41上,料斗底端为排列成行的∪槽13,∪槽上端设有带对应空格且可抽动的栅板12,单个空格、∪槽13与单个青豆角5长宽相对应,抽动栅板12,青豆角从栅板空格中掉入∪槽内,所述∪槽两侧隔板131竖面为锯齿口向下横条结构,晃动隔板,青豆角5水平横置下移;∪槽底端前端与滑管20贯通连接,后端与推管14贯通连接,所述推管14内的旋管132,其前端半圆形包裹板1321位于相对应的∪槽13底端,旋管后端露出推管管口且连接摆杆,多个旋管摆杆与连杆转动连接,摆动连杆能使∪槽底端的包裹板转动将∪槽底端的青豆角5包裹。所述推管14、旋管132、滑管20构成与青豆角横截面相对应的直线通道,管推动旋管内的内杆15,可将∪槽内的青豆角5推送滑管前端的破皮机构处进行破皮作业。

如2图所示,多个推管及内杆组成推送架16,多个破皮机构2组成破皮架25,∪槽或用料仓17及抽盒18代替,推送架16、破皮架25之间设有料17仓,料仓一侧开口,抽盒18插放在料仓17内,抽盒内设有贯通的圆管,圆管底端设有挡板,用于装满青豆角时防漏出,抽盒插入料仓后抽出挡板,推管、圆管、滑管直线贯通,推管内的内杆15将圆管内的豆角5前推。

2、破皮机构。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破皮机构2包括破皮套座21、针架27。

所述破皮机构2设在推料机构滑管前端,滑管前端管口设有对应的豁口201,破皮套座21可拆卸安装在滑管20管口处,破皮套座的刀具22位置与管口豁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破皮套座21为偏平圆柱体,中心圆通口内壁与滑管外壁相对应且套穿卡固在滑管管口处,破皮套座的内环211与座体固定一起,内环向心线上设有贯通的凹沟212,凹沟前端设有内收凸台,用于卡放刀具上的弹簧221,变径外环213位于内环外侧转动连接,变径外环内壁为等分对称的关坡面2131、关阶台2132结构,带弹簧的刀具22卡放在内环凹沟212内,弹簧顶端抵在内环凹沟内收凸台处,尾端抵在刀具末端卡座上,弹簧向后弹力使刀具不向内脱离破皮套座,刀具刀尖露出滑管豁口,多个伸出的刀尖构成圆形点阵,点阵圆口与青豆角5横截面相对应,所述刀具与滑管同向安装,旋转变径外环213,刀具底端抵在变径外环内壁不同的坡面或阶台上,刀尖伸入滑管管口内的长度不断变化,点阵圆口直径相应变化,安装好的破皮套座外侧装有环盖2133,用于夹紧固定破皮套座内的刀具22。

如图10所示,除滑管管口安装破皮套座21外,或在滑管管口位置设置移动针架,针架位于滑管管口周边,架杆上的固定针体前端穿过滑管管口洞孔伸入管口内腔,针架上、下、左、右移动卡固,以调整针架针尖点阵圆口直径大小,青豆角通过被针尖划破表皮。

3、分离机构。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轧辊30及齿轮301、分离仓31,位于滑管前端的轧辊两端轴杆转动安装在底座支杆41上,两轧辊一端的齿轮301相齿合,所述轧辊间距离与青豆子51相对应,轧辊为弹性胶质材料制作,破皮后的青豆角5经轧压后实现初步分离。

如图9所示,分离仓设在轧辊后端,仓体呈圆柱空腔状,上端半圆仓盖311与下端敞口仓体一侧转动连接,敞口仓体两端转座312内转动连接旋架313转轴,旋架为两端转轮间固定连接有带搅拌杆314的弧压板315,搅拌杆顶端连接的弧压板315与分离仓内圆壁间距离和青豆子51相对应,所述分离仓底面为漏孔板317,漏孔大小与豆子大小相对应,仓底下端为储豆盒32,青豆由漏孔中坠落至储豆盒的抽盒中,所述旋架一端的齿轮,与轧辊的一个齿轮相齿合,齿轮外端连接有摇把316。

4、工作原理。

如图1至图9所示,青豆角5倒入料斗11,晃动栅板12,青豆角由栅板长条空格中掉入∪槽13,晃动隔131板,青豆角按序水平方向排列重叠,转动旋管132,使∪槽内的半圆形包裹板1321圆周转动至弧面朝上,最底层青豆角内置包裹管内且与上层青豆角隔开,推动内杆15,将包裹管内的青豆角沿∪槽、滑管构成直线管道前移,青豆角通过破皮机构的变径套座时,青豆角外皮被刀具尖剥破。或被针架针尖划破,然后掉至轧辊30处挤压后,再进入分离仓31,盖上仓盖311,摇动摇篮把316,青豆角经旋架搅拌杆314快速碰撞、弧压板315反复碾压,豆壳与豆子51分离,豆子从漏孔板317孔中掉入储豆盒32内,拉开抽盒18取出豆子,打开仓盖,从清皮口321处清出豆皮,然后退回内杆15,反转旋管132,包裹板1321弧面朝下,青豆角下落∪槽13底端,再重复下一次操作。

采用推送架16、料仓17、破皮架25操作时,直接把青豆角装入抽盒18圆管内,再将抽盒17装入料仓17对应位置,推动内杆即可,其他破皮、分离工序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