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牛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2666发布日期:2018-12-08 05:5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品,特别涉及一种芦荟牛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芦荟进行种植和研究,近几年,芦荟在国内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得到众多人的喜爱,发展很快。

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初,我国就已有30多种以芦荟为原料的化妆品,食品及药品等,产值已经达到一亿元人民币左右,如今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我国的芦荟产品大多数属于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我国,芦荟作为一种中药有很长的应用史,主要是利用芦荟的蒽醌类物质,临床上并未发现毒副作用。国外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芦荟多糖上,我国主要研究的是芦荟的蒽醌类物质,但是许多研究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上,并未进行临床的应用,许多药理作用还有待阐明。从产品结构上看,芦荟的护肤品,化妆品产品较多,食品以及药品较少。国外已有在鸡饲料中加入芦荟来增加营养的应用,为我国的芦荟业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先例。芦荟的研发有进一步加深的空间,消费者对芦荟食用价值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回归自然”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天然保健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我国芦荟食品和保健品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芦荟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美容保健功效。芦荟的化学成分有160多种,有效成分更是超过100种。在民间,芦荟很早就有被利用的记录,用于治疗蚊虫叮咬,便秘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芦荟的有机活性成分主要是羟基蒽醌类衍生物。研究发现芦荟中含有芦荟大黄素,芦荟宁,芦荟苦素,芦荟酊等20多种活性成分,这些物质都有消除炎症,杀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了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芦荟还具有对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一定控制作用,现代医学利用芦荟凝胶辅以适量的激光对运动员的肌腱炎进行治疗,有着不错的效果。

芦荟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到9.47%,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如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等十一种游离氨基酸,在芦荟新鲜汁液中有八种人体需要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且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均衡。其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有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阻止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表皮的氧化与损伤,提高表皮细胞的还原能力,从而提高皮肤自身的抗辐射能力。

芦荟多糖是芦荟凝胶除去水分之外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大约占到芦荟凝胶部分总固体的60%以上,其基本结构是由不同种类的多糖组成,已被检出的有乙酰化葡聚糖、葡甘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鼠李糖等。研究表明,芦荟多糖具有抗衰老、延缓机体萎缩与退化,对辐射和晒伤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芦荟多糖中的甘露聚糖对于防治癌症和艾滋病和具有一定的功效。近些年新的研究发现,芦荟多糖的食用还可起到降糖、保肝、改善心肺功能,以及促进实验性贫血造血功能的恢复等作用,因此近几年芦荟多糖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的趋势。

芦荟中含有乙酸、辛酸、丁二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等丰富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大多与钾、钠、钙等微量元素或生物碱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芦荟中的有机酸是脂肪和蛋白质进行代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是芦荟在进行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之间进行代谢的重要的联系环节。因此,芦荟中的这些有机酸可以促进机体进行代谢循环,抗动粥脉硬化,还可降低胆固醇,调节平衡皮肤的酸碱度,预防黑色素的形成。

芦荟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h等。芦荟中的维生素对皮肤有极好的保护作用,对黑斑和雀斑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效果。

目前,芦荟鲜叶中发现并确定含有钙、镁、磷、铜、锰、镍、锶、锗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锗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芦荟中,有机锗对子宫癌、肺癌、肝硬化、白血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对脑血栓、胃溃疡、精神分裂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芦荟主要功效如下:

(1)杀菌和消炎的效用。芦荟中含有蒽醌类物质,具有杀菌,消炎,解毒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如芦荟大黄素甙对粉刺,痤疮都可以有效地消除,临床上还可以用作消炎药物。

(2)抗癌。芦荟中除了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还有芦荟米嗪,芦荟克酊等抗癌作用优良的物质。临床上芦荟对肝癌,胃癌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未来大有希望作为一种抗癌的新型药物。

(3)美容功效。芦荟中含有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100余种有效成分,可以保湿,抗过敏,消炎,抑菌,去除粉刺等。此外,芦荟还含有多种超氧化物歧化酶,胡萝卜素等,可以消除超氧化物自由基,防止产生皱纹,抵抗衰老。

(4)健胃和缓解腹泻。芦荟对多种便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因其含有芦荟宁,芦荟咪酊等,这些物质主要作用于人的大肠,可以健胃和缓泄,治疗便秘时功效显著。

(5)促进伤口愈合,芦荟提取物对烧伤的伤口的愈合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目前,由于芦荟的药用价值较高,芦荟的种植也收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因此,对于芦荟进行下游产业的开发非常有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芦荟牛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芦荟牛奶泡腾片,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芦荟粉8-12份、奶粉30-40份、崩解剂45-50份、甜味剂0.8-1.2份、低聚糖5-7份、麦乳香精0.1-0.15份、peg60000-5份、粘合剂3.5-4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泡腾片营养丰富、口感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维生素以及多酚和多糖类物质,对防治癌症和艾滋病具有一定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起到降糖、保肝、改善心肺功能以及促进实验下贫血造血功能的恢复等作用,促进机体进行代谢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调节皮肤酸碱度,预防黑色素等美容养颜功能,保健养胃,环节腹泻、治疗便秘,促进伤口愈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低聚糖为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酸性,保湿性能佳,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调整肠道菌群保持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使人体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对人体无副作用,安全性能佳。

进一步,上述甜味剂为蛋白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口感细腻,能有效改善饮品风味。

进一步,上述粘合剂是质量分数为8%的pvp乙醇溶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粘合效果好。

一种芦荟牛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芦荟粉,具体为,选取芦荟鲜叶经去刺、清洗、沥水、消毒、去皮、破碎、护色、酶解、过滤、离心、精滤、浓缩、冷冻干燥处理后得芦荟粉;

s2、原料混合,具体为,以质量份数计,将芦荟粉8-12份、奶粉30-40份、崩解剂45-50份、甜味剂0.8-1.2份、低聚糖5-7份、麦乳香精0.1-0.15份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得混合原料;

s3、粘合,具体为,向s2得到的混合原料内先加入0-5份的peg6000,并充分混合,再加入3.5-4份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s4、压片,将s3粘合后的原料进行压片;

s5、烘干,具体为,将s4得到的压片在50-60℃环境下烘干,烘干后立即真空包装得成品。

有益效果是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利于大批量生产。

进一步,上述低聚糖为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酸性,保湿性能佳,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调整肠道菌群保持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使人体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对人体无副作用,安全性能佳。

进一步,上述甜味剂为蛋白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口感细腻,能有效改善饮品风味。

进一步,上述粘合剂是质量分数为8%的pvp乙醇溶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粘合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芦荟牛奶泡腾片,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芦荟粉8份、奶粉30份、崩解剂45份、甜味剂0.8份、低聚糖5份、麦乳香精0.12份、粘合剂3.5份。

该芦荟牛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芦荟粉,具体为,选取芦荟鲜叶经去刺、清洗、沥水、消毒、去皮、破碎、护色、酶解、过滤、离心、精滤、浓缩、冷冻干燥处理后得芦荟粉;

其中,精滤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10,之后在-18℃至-25℃的低温环境下预冷冻8-12小时,然后放入-30℃至-40℃的冷冻干燥箱中处理18-24小时即可制得芦荟粉;

s2、原料混合,具体为,以质量份数计,将芦荟粉8份、奶粉30份、崩解剂45份、甜味剂0.8份、低聚糖5份、麦乳香精0.12份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得混合原料;

s3、粘合,具体为,向s2得到的混合原料内先加入1份的peg6000,并充分混合,再加入3.5份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s4、压片,将s3粘合后的原料进行压片;

s5、烘干,具体为,将s4得到的压片在50-60℃环境下烘干,烘干后立即真空包装得成品,其中,烘干应采取低段温度烘干,烘干温度最佳为50-60℃,时长为3-3.5小时,避免由于温度过高所造成的营养物质的破坏。

其中,上述低聚糖为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上述甜味剂为蛋白糖。

上述崩解剂由质量比为1:1的酸源颗粒和碱源颗粒组成,其中,上述酸源颗粒为柠檬酸和苹果酸按1:1混合后的颗粒物,上述碱源颗粒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按1:7混合后的颗粒物。

上述低聚异麦芽糖一般是由淀粉制备而来,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研究最多、产量最大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功能性糖。研究表明,低聚异麦芽糖不会被口腔及消化道内的酶所分解,可以顺利到达肠道,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调整肠道菌群保持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使人体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日本的科研人员对imo(低聚异麦芽糖)进行了人体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连续多日摄入低聚异麦芽糖可以使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到之前状态的10倍到100倍。此外,imo的甜度仅为蔗糖的45%-50%,甜度适中而且不会引起龋齿和糖分摄入过多的问题,还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食品甜味剂。

imo目前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保健、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可以作为甜味剂和辅料等,也可用于饲料中的添加剂,促进肉鸡等的产量,用途广泛,而且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病人及儿童都可以直接食用,可以促进铁以及钙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上述peg6000目的是使制得的片剂表面光滑,美化外观,也可考虑不添加。

整个制备过程中,环境湿度控制在30%以下。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芦荟牛奶泡腾片,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芦荟粉10份、奶粉35份、崩解剂47份、甜味剂1.2份、低聚糖6.7份、麦乳香精0.1份、peg60003份、粘合剂3.5份。

该芦荟牛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芦荟粉,具体为,选取芦荟鲜叶经去刺、清洗、沥水、消毒、去皮、破碎、护色、酶解、过滤、离心、精滤、浓缩、冷冻干燥处理后得芦荟粉;

其中,精滤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10,之后在-18℃至-25℃的低温环境下预冷冻8-12小时,然后放入-30℃至-40℃的冷冻干燥箱中处理18-24小时即可制得芦荟粉;

s2、原料混合,具体为,以质量份数计,将芦荟粉10份、奶粉35份、崩解剂47份、甜味剂1.2份、低聚糖6.7份、麦乳香精0.1份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得混合原料;

s3、粘合,具体为,向s2得到的混合原料内先加入3份的peg6000,并充分混合,再加入3.5份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s4、压片,将s3粘合后的原料进行压片;

s5、烘干,具体为,将s4得到的压片在50-60℃环境下烘干,烘干后立即真空包装得成品,其中,烘干应采取低段温度烘干,烘干温度最佳为50-60℃,时长为3-3.5小时,避免由于温度过高所造成的营养物质的破坏。

其中,上述低聚糖为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上述甜味剂为蛋白糖。

上述崩解剂由质量比为1:1.2的酸源颗粒和碱源颗粒组成,其中,上述酸源颗粒为柠檬酸和苹果酸按1:1混合后的颗粒物,上述碱源颗粒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按1:7混合后的颗粒物。

整个制备过程中,环境湿度控制在30%以下。

其他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芦荟牛奶泡腾片,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芦荟粉12份、奶粉40份、崩解剂50份、甜味剂1.0份、低聚糖7份、麦乳香精0.15份、peg60005份、粘合剂4份。

该芦荟牛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芦荟粉,具体为,选取芦荟鲜叶经去刺、清洗、沥水、消毒、去皮、破碎、护色、酶解、过滤、离心、精滤、浓缩、冷冻干燥处理后得芦荟粉;

其中,精滤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10,之后在-18℃至-25℃的低温环境下预冷冻8-12小时,然后放入-30℃至-40℃的冷冻干燥箱中处理18-24小时即可制得芦荟粉;

s2、原料混合,具体为,以质量份数计,将芦荟粉12份、奶粉40份、崩解剂50份、甜味剂1.0份、低聚糖7份、麦乳香精0.15份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得混合原料;

s3、粘合,具体为,向s2得到的混合原料内先加入5份的peg6000,并充分混合,再加入4份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s4、压片,将s3粘合后的原料进行压片;

s5、烘干,具体为,将s4得到的压片在50-60℃环境下烘干,烘干后立即真空包装得成品,其中,烘干应采取低段温度烘干,烘干温度最佳为50-60℃,时长为3-3.5小时,避免由于温度过高所造成的营养物质的破坏。

其中,上述低聚糖为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上述甜味剂为蛋白糖。

上述崩解剂由质量比为1:1.4的酸源颗粒和碱源颗粒组成,其中,上述酸源颗粒为柠檬酸和苹果酸按1:1混合后的颗粒物,上述碱源颗粒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按1:7混合后的颗粒物。

整个制备过程中,环境湿度控制在30%以下。

其他同实施例一。

通过实验测定,芦荟牛奶泡腾片重金属含量合格;各项微生物指标均合格:大肠菌群<30mpn/100g,菌落总数<10cfu/g,霉菌<10cfu/g,均未超过限量值,致病菌未检出;水分<3%,净重偏差不超过0.05g,崩解时间<5min,ph=7.65,呈弱碱性,均符合中华药典的相关要求;同时,此芦荟牛奶泡腾片还含有大量的钙、镁、磷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酚和多糖类物质;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含量极少,长期服用不会引起腹泻、过敏等症状;通过对芦荟牛奶泡腾片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芦荟牛奶泡腾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质。

上述实施例中的奶粉选用市场上常见的全脂配方奶粉即可,如:贝因美全脂配方奶粉等。

本技术方案的芦荟牛奶泡腾片服用时于纯净水或温开水中自动泡腾溶解,经试验验证和研究,牛奶的最佳饮用温度在35~45℃之间,而此时泡腾片的崩解效果最佳,且符合人们饮用的最适水温,因此推荐芦荟牛奶泡腾片的最佳饮用温度为35~45℃之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泡腾片在制作时需要加入崩解剂,崩解剂应符合下列特点: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后迅速膨胀,在水中发生崩解。常用的崩解剂有各种水溶性淀粉,纤维素,碳酸钠,碳酸氢钠,枸橼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泡腾崩解剂大致分为两种,即酸性崩解剂和碱性崩解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等常被用作酸味剂;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等常用于碱性崩解剂,二者共同构成泡腾片的酸碱系统,以确保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逸出。

其中,泡腾片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苹果酸等。

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大的泡腾剂酸源,各种泡腾片都可以选择柠檬酸作为酸源,由于柠檬酸是柑橘类水果的天然提取物,所以可以增强饮料饮用时的体验。而且柠檬酸易溶于水,口感酸甜,不影响澄清度,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柠檬酸具有很强的吸湿性,易造成粘冲等问题,在使用时应控制好实验环境的湿度,避免酸碱提前反应。

酒石酸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微细结晶,与柠檬酸相比,酒石酸的吸湿性较小,但是易与多种矿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沉淀,会影响溶液的澄清度和外观。在选用时应给予考虑。

富马酸润滑性优越,而且没有吸湿性,但是水溶性不佳。

苹果酸口味较好,与柠檬酸十分类似,但是其强吸湿性也容易造成粘冲问题,应严格控制实验室周围环境湿度。

经综合分析口感,效果,澄清度,沉淀,崩解效果等问题,最终选用柠檬酸与苹果酸的复合酸作为酸源效果较好。在实际操作中,作为酸源的崩解剂应稍微添加过量以保证泡腾片崩解后的口感。

柠檬酸,富马酸和苹果酸都是常用的酸源。柠檬酸是目前食品行业应用最多的泡腾制剂酸源,因为其易溶于水,不影响澄清度,酸甜可口不粘腻,唯一缺点是吸湿性强,空气湿度大时,易结块,压片时易造成粘冲问题,影响片剂外观和整体效果。富马酸没有吸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但是水溶性不好,崩解后容易产生不溶物或者沉淀。

结合现有资料分析,考虑选用苹果酸与柠檬酸复合作为泡腾片酸性崩解剂。选用柠檬酸和苹果酸二合一的方法可以综合两种酸味,产生新的口感,不会酸涩,避免了干吃泡腾片时酸味过于尖锐的问题。故采用二者按比例复合的形式进行测试,得到苹果酸和柠檬酸比例为1:1时酸甜适中口感柔和,故最终二者的比例为1:1。

碱源较常用的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钾,碳酸氢钾等。碳酸钠,碳酸钙和碳酸氢钠较为常用。但是碳酸钠和碳酸钙口感欠佳,有苦涩味,而且碳酸钙可溶性较差,容易影响溶液的澄清度。

单独使用碳酸氢钠的产气速度太快,所以选择使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组成的复合碱作为碱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制好的酸粒和碱粒在进行干燥后需要加入一定的润滑剂才能顺利压片,否则容易出现粘冲或不能顺利压片等问题。粘冲会使部分原料粘结在压片机或模具上,导致制出的片剂表面出现缺陷,甚至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泡腾片片剂,直接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以及品质,关系到实验的成败。粘冲始终是泡腾片研发过程中一个需要极力避免的问题。添加一定量的润滑剂可以有效地将粘冲问题化解。润滑剂主要有两类,分别为水溶性润滑剂和水不溶性润滑剂,考虑到泡腾片的澄清度问题,应选用水溶性润滑剂。常用的润滑剂有peg6000,peg8000,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等。氯化钠也可作润滑剂,但一般不单独作为润滑剂使用,氯化钠同时也作为引湿剂发挥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泡腾片崩解速率的加快。泡腾片崩解后的溶液对澄清度要求较高,否则易影响饮用体验,考虑到微粉硅胶以及滑石粉溶解性不佳,本技术方案不予采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甜味剂对饮料的口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碱源中的碳酸钠有苦涩味,适量添加甜味剂可以改善饮料风味,提高饮用的体验。常用的甜味剂有蔗糖,甘露醇,糖精钠,蛋白糖,阿斯巴甜等,但糖精钠口感不佳,不利于最终产品的口感,故不选用;蔗糖甜味适宜,与蛋白糖综合得分相差无几,但蔗糖易引起儿童龋齿问题;同等质量蛋白糖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200倍,只需少量就能改善饮料口感,且不会引起龋齿问题,也不影响澄清度,是较为理想的甜味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