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731发布日期:2018-11-20 18:2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

背景技术

茶叶主要产自于中国,茶叶是一种饮品,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饮用的茶叶需要通过多重加工才能够使用,加工环节的质量决定茶叶的质量,上层的茶叶价格也偏高。

其中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目前的摇青机是单向对茶叶进行摇青,因此摇青效率低,而且摇青过程茶叶与竹编筒的机械摩擦不均匀,导致茶叶摇青不均匀,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茶叶摇青效率,并且保证茶叶能够被均匀摇青的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的摇青机是单向对茶叶进行摇青,因此摇青效率低,而且摇青过程茶叶与竹编筒的机械摩擦不均匀,导致茶叶摇青不均匀,影响茶叶的质量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茶叶摇青效率,并且保证茶叶能够被均匀摇青的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第一螺母、万向轮、底板、第一收集框、第二安装板、第一滑块、环形滑轨、竹编筒、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一搅动杆、第二搅动杆、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二齿轮、内齿圈、合页、盖板、电机、第三安装板、蝶形螺栓和第二螺母;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第二安装板固接于底板另一侧部;环形滑轨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竹编筒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三安装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部,电机固接于第三安装板顶部,第一轴承座嵌于竹编筒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二轴承座嵌于竹编筒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搅动杆通过第一搅动杆固接于第一转轴,内齿圈固接于竹编筒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三轴承座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靠近竹编筒的一侧部;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第一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竹编筒开设有料口;盖板通过合页与竹编筒铰接,且与料口相配合;第一螺母嵌于竹编筒,第二螺母固接于盖板,蝶形螺栓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接;第一收集框放置于底板顶部,且位于竹编筒下方。

进一步的,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集料框、第二滑块、弹性件、第一楔形块、圆台、第二楔形块、第一滑轨、第三滑块、第一固定块、移动板、第三螺母、螺杆、转板和第二固定块;第二安装板开设有开口,移动板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竹编筒靠近开口的一侧部,移动板内开设有安装槽,第三螺母嵌于移动板,螺杆与第三螺母螺接;螺杆一端部与转板固接,另一端部与圆台固接;第一滑轨固接于安装槽内远离第三螺母的一侧部,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楔形块固接于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部,第二楔形块固接于第一固定块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部;弹性件一端部与第二滑块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三滑块连接;竹编筒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插装配合,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插装配合,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圆台贴合。

进一步的,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第四滑块、第一固定板、第二滑轨、第二收集框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安装板开设有供第二收集框移动的一字孔,第一固定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二固定板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四滑块固接于第一固定板顶部,第二滑轨固接于第二收集框底部,第二滑轨与第四滑块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保护框;保护框固接于第三安装板,电机位于保护框内部。

进一步的,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挂钩、挂环和刷子;挂钩固接于第三安装板底部,刷子通过挂环与挂钩扣接配合。

进一步的,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拉环;拉环固接于第二收集框位于一字孔内的一侧部。

本发明达到了对茶叶进行高效的要求工作,保证茶叶能够摇青均匀,并且能够对茶叶的摇青质量进行监控的效果。

由于竹编筒与第一搅动杆、第二搅动杆的搅动方向相反,因此提高了茶叶的要求效率,并且第一搅动杆、第二搅动杆能够将茶叶摊开,竹编筒内的茶叶能够被均匀的摩擦,保证茶叶的摇青质量。

通过观察集料框内的茶叶,从而判断茶叶的摇青程度,避免茶叶过度摇青或者摇青力度不够,从而影响茶叶的摇青质量。

第二收集框能够对摇青过程掉落的茶叶碎末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茶叶碎末直接掉落于地面,需要额外清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六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77-第一安装板,88-第一螺母,1-万向轮,2-底板,3-第一收集框,4-第二安装板,5-第一滑块,6-环形滑轨,7-竹编筒,8-第一轴承座,9-第一齿轮,10-第一转轴,11-第一搅动杆,12-第二搅动杆,13-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转轴,15-第三轴承座,16-第二齿轮,17-内齿圈,18-料口,19-合页,20-盖板,21-电机,22-第三安装板,23-蝶形螺栓,24-第二螺母,25-集料框,26-开口,27-第一固定槽,28-第二滑块,29-弹性件,30-第一楔形块,31-圆台,32-第二楔形块,33-第一滑轨,34-第三滑块,35-第二固定槽,36-第一固定块,37-移动板,38-安装槽,39-第三螺母,40-螺杆,41-转板,42-第二固定块,43-一字孔,44-第四滑块,45-第一固定板,46-第二滑轨,47-第二收集框,48-第二固定板,49-保护框,50-挂钩,51-挂环,52-刷子,53-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如图1-7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77、第一螺母88、万向轮1、底板2、第一收集框3、第二安装板4、第一滑块5、环形滑轨6、竹编筒7、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9、第一转轴10、第一搅动杆11、第二搅动杆12、第二轴承座13、第二转轴14、第三轴承座15、第二齿轮16、内齿圈17、合页19、盖板20、电机21、第三安装板22、蝶形螺栓23和第二螺母24;第一安装板77固接于底板2一侧部,第二安装板4固接于底板2另一侧部;环形滑轨6固接于第二安装板4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竹编筒7通过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轨33滑动连接,第三安装板22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7远离第二安装板4的一侧部,电机21固接于第三安装板22顶部,第一轴承座8嵌于竹编筒7靠近第二安装板4的一侧部,第二轴承座13嵌于竹编筒7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第一转轴10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13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13与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搅动杆12通过第一搅动杆11固接于第一转轴10,内齿圈17固接于竹编筒7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第三轴承座15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7靠近竹编筒7的一侧部;第二转轴14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5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16固接;第二齿轮16与内齿圈17啮合,第一齿轮9固接于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6啮合,竹编筒7开设有料口18;盖板20通过合页19与竹编筒7铰接,且与料口18相配合;第一螺母88嵌于竹编筒7,第二螺母24固接于盖板20,蝶形螺栓23与第一螺母88、第二螺母24螺接;第一收集框3放置于底板2顶部,且位于竹编筒7下方。

将需要摇青的茶叶从料口18倒入竹编筒7内,而后将盖板20关闭,顺时针转动蝶形螺栓23,蝶形螺栓23旋入竹编筒7上的第一螺母88内,因此将盖板20进行固定,防止摇青过程茶叶掉落出竹编筒7。

茶叶放置完毕后,驱动电机21运行,第一转轴10开始转动,因此第一搅动杆11、第二搅动杆12开始搅动茶叶,使得茶叶开设进行摇青。

第一转轴10同时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由于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6啮合,第二齿轮16与内齿圈17啮合,此时内齿圈17的转动方向与第一齿轮9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竹编筒7通过第一滑块5与环形滑轨6滑动连接,因此竹编筒7开始转动,并且竹编筒7转动的方向与第一搅动杆11、第二搅动杆12的转动方向不同,保证竹编筒7内的茶叶能够摇青均匀,并且加快了摇青效率。

茶叶摇青结束后,逆时针转动蝶形螺栓23,蝶形螺栓23从第一螺母88内旋出,解除盖板20的固定效果,从而将盖板20打开,茶叶从料口18倒入第一收集框3内进行收集,如此完成对茶叶的摇青工作。

其中,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集料框25、第二滑块28、弹性件29、第一楔形块30、圆台31、第二楔形块32、第一滑轨33、第三滑块34、第一固定块36、移动板37、第三螺母39、螺杆40、转板41和第二固定块42;第二安装板4开设有开口26,移动板37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竹编筒7靠近开口26的一侧部,移动板37内开设有安装槽38,第三螺母39嵌于移动板37,螺杆40与第三螺母39螺接;螺杆40一端部与转板41固接,另一端部与圆台31固接;第一滑轨33固接于安装槽38内远离第三螺母39的一侧部,第一固定块36通过第三滑块34与第一滑轨33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42通过第二滑块28与第一滑轨33滑动连接,第一楔形块30固接于第二固定块42靠近第一固定块36的一侧部,第二楔形块32固接于第一固定块36靠近第二固定块42的一侧部;弹性件29一端部与第二滑块28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三滑块34连接;竹编筒7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7、第二固定槽35,第一固定块36与第二固定槽35插装配合,第二固定块42与第一固定槽27插装配合,第一楔形块30、第二楔形块32与圆台31贴合。

为了确保茶叶的摇青质量能够得到控制,茶叶摇青一段时间后,停止电机21运转,顺时针转动转板41,由于螺杆40与第三螺母39螺接,因此螺杆40将带动圆台31向右移动,弹性件29原来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当圆台31向右移动时,圆台31对于第一楔形块30、第二楔形块32的外力减少,弹性件29将拉伸第二滑块28、第三滑块34相向运动,因此第一固定块36从第二固定槽35内拔出,第二固定块42从第一固定槽27内拔出,最终通过移动板37将集料框25从竹编筒7内取出,通过集料框25内的茶叶判断茶叶的摇青质量,避免茶叶摇青过度或者摇青力度不够,导致茶叶质量受影响。

其中,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第四滑块44、第一固定板45、第二滑轨46、第二收集框47和第二固定板48;第一安装板77开设有供第二收集框47移动的一字孔43,第一固定板45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7靠近第二安装板4的一侧部,第二固定板48固接于第二安装板4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第四滑块44固接于第一固定板45顶部,第二滑轨46固接于第二收集框47底部,第二滑轨46与第四滑块44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板45、第二固定板48用于放置第二收集框47,竹编筒7内进行摇青时,会有茶叶碎末从竹编筒7内掉落出来,第二收集框47将掉落的茶叶碎末进行收集,避免茶叶碎末撒落一地,由于第二滑轨46与第四滑块44滑动连接,因此第二收集框47能够更便捷的放入和取出。

其中,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保护框49;保护框49固接于第三安装板22,电机21位于保护框49内部,保护框49能够提高电机21的安全性,增加电机21的使用寿命。

其中,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挂钩50、挂环51和刷子52;挂钩50固接于第三安装板22底部,刷子52通过挂环51与挂钩50扣接配合,茶叶摇青后会有部分茶叶卡在竹编筒7内壁上,将刷子52从挂钩50上取下,用刷子52将卡住的茶叶从竹编筒7内壁上清扫下来,一方面减少茶叶的浪费,另一方面预防以及摇青后的茶叶影响下一次茶叶摇青工作。

其中,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拉环53;拉环53固接于第二收集框47位于一字孔43内的一侧部,拉环53能够使得第二收集框47取出的时候更便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达到了对茶叶进行高效的要求工作,保证茶叶能够摇青均匀,并且能够对茶叶的摇青质量进行监控的效果。

由于竹编筒与第一搅动杆、第二搅动杆的搅动方向相反,因此提高了茶叶的要求效率,并且第一搅动杆、第二搅动杆能够将茶叶摊开,竹编筒内的茶叶能够被均匀的摩擦,保证茶叶的摇青质量。

通过观察集料框内的茶叶,从而判断茶叶的摇青程度,避免茶叶过度摇青或者摇青力度不够,从而影响茶叶的摇青质量。

第二收集框能够对摇青过程掉落的茶叶碎末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茶叶碎末直接掉落于地面,需要额外清扫的问题。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