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5647发布日期:2018-11-30 23:4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稗,别称山红稗、山高粱、野红米草、野高粱、水高粱、野鸡稗、红米和土稗子。红稗是一种野生濒危农作物,生长于贵州海拔1200-1500米海拔冷沙土壤,后经过人工驯育,栽培,成为一种贵州特有的农作物。习水红稗,是指来自于习水,在习水县内种植,生长和加工的红稗。红稗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作物,因其独特的生物习性,适宜种植于山区,历史上种植红稗的地区就只有中国的西南山区,主要以习水地区为主。习水位于贵州北部,是川黔渝交界处,赤水河传县而过,自古就是一个贸易集散地,好出好酒。出酒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谷物杂粮,因此习水又是一个谷物杂粮种植大县,和当地的酿酒产业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红稗因其独特的口感及营养价值在习水被大量种植,并迅速发展呈一定的规模,最终口耳相传的形成了“习水红稗”这名称。《习水县志》载:“县内主要有小米、大麦、燕麦、豌豆、胡豆、绿豆、巴山豆、北京豆、芸豆、荞子、五谷子、红稗等”。“五谷子(仁米)、燕麦(油麦)、红稗等营养价值高,至今只在少数高寒山区零星种植”。《遵义市志载》:“稗类、黍子,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息播州之乱前遵义习水已有种植。清道光年间有鸡爪稗、水稗、烂草米等品种,并有籼、糯之分,在农历三月种,八月收,黍子农历三月种,九月收。民国时期只种稗类而不种黍子。稗类有糯红稗和籼红稗两个农家品种。”《贵州通志》载:“黔省山多,田少,最为瘠薄,若雨水稍多,则高阜者得济,而低洼者浸损,若晴霁稍久,则低洼者尚资灌溉,而高阜者已觉旱干,是以历年收成不过六七分至八九分而至。今岁自春到秋,雨阳应时,通省田禾悉皆十分茂盛。据各属禀报,稻谷有每茎十余穗者,有两岐三岐者,有高七八尺至偏亩者,且每穗多至六百余粒;至于高粱,亦有五岐六岐者;小米有穗长二尺并二十四穗者;它如秋荞、红稗以及菜蔬瓜果之类,无不畅茂条达,而深僻苗地并新开之丹江八寨处,亦皆十分丰收,居民苗众咸以为从来未有之事”。

红稗,属于食药同源,性味甘平、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久食益气血。红稗由来久远,在《本草纲目》《中国中草药汇编》《古滇南本草》均有记载,早年民间将其作为食物食用,但其营养价值却鲜为人知。红稗是属于粮食种类之外的植物,过去很少被利用,同时混杂在禾本科作物中,作为杂草去除的对象,很少加以利用。而由于其产量较低,在过去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很少种植,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红稗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据有关机构测定,红稗富含对人体有益的1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b3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并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所以红稗又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了打造习水红稗的品牌,延伸习水红稗的产业链,开发多品种的习水红稗产品十分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精,而且着重于天然绿色食品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红稗的深加工食品少之又少,相关产品单一,营养价值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限制了红稗产品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并且还存在携带和食用都不太方便的问题,还有待开发。因此,开发一种营养丰富兼具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健康的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产品,以红稗为主要原料,配有保健功效的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制备的红稗产品可直接食用,不仅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还有效保留红稗及其他各原料中的营养元素,能提高人体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食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还具有携带方便等优点,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所述红稗含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稗120~150份、淀粉50~80份、山药20~50份、芦荟20~50份、菟丝子15~25份、女贞子10~20份、鱼腥草8~15份、糯米5~10份、木糖醇1~5份、乳糖0.2~0.5份和蜂蜡0.1~0.4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其中所述红稗含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稗130份、淀粉70份、山药30份、芦荟30份、菟丝子20份、女贞子15份、鱼腥草12份、糯米8份、木糖醇3份、乳糖0.3份和蜂蜡0.2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稗在常温条件下浸泡24~36h,每间隔12h换清水1次,经浸泡后采用汽蒸方式经蒸熟后,放入打浆机中经捣碎成糊状即得所述红稗糊;

(2)取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超声粉碎,再真空提取得到提取原液,滤渣再次用乙醇真空提取得到提取渣液,其中所述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物总重量与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6,滤渣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4;

(3)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提取原液和混合提取渣液混合后,采用减压法去除乙醇,然后再经过冷凝回流浓缩,得到浓缩液;

(4)将步骤(1)中所得到的红稗糊与步骤(3)中所得到的浓缩液混合后,加入淀粉、木糖醇和乳糖,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5~60℃,真空度0.04mpa,浓缩至比重为1.1时即可,得浸膏;然后将浸膏置于烘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60~7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0%即可;经干燥后再采用球磨机球磨至颗粒小于5微米的细粉,最后在所得的细粉加入其总重量0.1~0.2%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含片;

(5)将糯米研磨成10微米的糯米粉后,加入去离子水形成糯米浆,然后加入蜂蜡与糯米浆混合,搅拌均匀后得浆液;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浆液均匀喷涂在步骤(4)中所压制成的含片表面上,然后在温度65~75℃条件下干燥成膜,即得成膜片剂产品;

(7)将步骤(6)中所得到的成膜片剂产品经灭菌处理后,并用灭菌后的包装纸包装,即得所述红稗含片产品。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用乙醇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15~20分钟。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用乙醇提取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提取,其中所述真空压力为3.8~4.5kpa,温度为45~55℃。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精选以红稗为主要原料,并配有保健功效的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进行有机结合,各原料相互协作,其营养保健功能更加凸现,可显著提高含片的综合保健功能,制备的红稗产品可直接食用,不仅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还有效保留红稗及其他各原料中的营养元素,能提高人体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食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还具有携带方便等优点。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含片,由繁琐的传统食用法转变成方便现代人服用的含片,无需冲泡,口感佳,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更便捷有效地发挥红稗的功效。其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能丰富红稗产业的深加工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所述红稗含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稗120份、淀粉50份、山药20份、芦荟20份、菟丝子15份、女贞子10份、鱼腥草8份、糯米5份、木糖醇1份、乳糖0.2份和蜂蜡0.1份。

上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稗在常温条件下浸泡24h,每间隔12h换清水1次,经浸泡后采用汽蒸方式经蒸熟后,放入打浆机中经捣碎成糊状即得所述红稗糊;

(2)取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超声粉碎,再真空提取得到提取原液,滤渣再次用乙醇真空提取得到提取渣液,其中所述真空压力为3.8kpa,温度为45~50℃,每次提取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所述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物总重量与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6,滤渣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4;

(3)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提取原液和混合提取渣液混合后,采用减压法去除乙醇,然后再经过冷凝回流浓缩,得到浓缩液;

(4)将步骤(1)中所得到的红稗糊与步骤(3)中所得到的浓缩液混合后,加入淀粉、木糖醇和乳糖,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5~50℃,真空度0.04mpa,浓缩至比重为1.1时即可,得浸膏;然后将浸膏置于烘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60~65℃,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0%即可;经干燥后再采用球磨机球磨至颗粒小于5微米的细粉,最后在所得的细粉加入其总重量0.1%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含片;

(5)将糯米研磨成10微米的糯米粉后,加入去离子水形成糯米浆,然后加入蜂蜡与糯米浆混合,搅拌均匀后得浆液;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浆液均匀喷涂在步骤(4)中所压制成的含片表面上,然后在温度65~70℃条件下干燥成膜,即得成膜片剂产品;

(7)将步骤(6)中所得到的成膜片剂产品经灭菌处理后,并用灭菌后的包装纸包装,即得所述红稗含片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所述红稗含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稗130份、淀粉70份、山药30份、芦荟30份、菟丝子20份、女贞子15份、鱼腥草12份、糯米8份、木糖醇3份、乳糖0.3份和蜂蜡0.2份。

上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稗在常温条件下浸泡30h,每间隔12h换清水1次,经浸泡后采用汽蒸方式经蒸熟后,放入打浆机中经捣碎成糊状即得所述红稗糊;

(2)取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超声粉碎,再真空提取得到提取原液,滤渣再次用乙醇真空提取得到提取渣液,其中所述真空压力为4.2kpa,温度为48~52℃,每次提取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所述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物总重量与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6,滤渣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4;

(3)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提取原液和混合提取渣液混合后,采用减压法去除乙醇,然后再经过冷凝回流浓缩,得到浓缩液;

(4)将步骤(1)中所得到的红稗糊与步骤(3)中所得到的浓缩液混合后,加入淀粉、木糖醇和乳糖,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50~55℃,真空度0.05mpa,浓缩至比重为1.15时即可,得浸膏;然后将浸膏置于烘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63~68℃,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0%即可;经干燥后再采用球磨机球磨至颗粒小于5微米的细粉,最后在所得的细粉加入其总重量0.15%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含片;

(5)将糯米研磨成10微米的糯米粉后,加入去离子水形成糯米浆,然后加入蜂蜡与糯米浆混合,搅拌均匀后得浆液;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浆液均匀喷涂在步骤(4)中所压制成的含片表面上,然后在温度68~72℃条件下干燥成膜,即得成膜片剂产品;

(7)将步骤(6)中所得到的成膜片剂产品经灭菌处理后,并用灭菌后的包装纸包装,即得所述红稗含片产品。

实施例3: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所述红稗含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稗150份、淀粉80份、山药50份、芦荟50份、菟丝子25份、女贞子20份、鱼腥草15份、糯米10份、木糖醇5份、乳糖0.5份和蜂蜡0.4份。

上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红稗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稗在常温条件下浸泡36h,每间隔12h换清水1次,经浸泡后采用汽蒸方式经蒸熟后,放入打浆机中经捣碎成糊状即得所述红稗糊;

(2)取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超声粉碎,再真空提取得到提取原液,滤渣再次用乙醇真空提取得到提取渣液,所述真空压力为4.5kpa,温度为50~55℃,每次提取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所述山药、芦荟、菟丝子、女贞子和鱼腥草混合物总重量与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6,滤渣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4;

(3)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提取原液和混合提取渣液混合后,采用减压法去除乙醇,然后再经过冷凝回流浓缩,得到浓缩液;

(4)将步骤(1)中所得到的红稗糊与步骤(3)中所得到的浓缩液混合后,加入淀粉、木糖醇和乳糖,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55~60℃,真空度0.06mpa,浓缩至比重为1.2时即可,得浸膏;然后将浸膏置于烘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65~7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0%即可;经干燥后再采用球磨机球磨至颗粒小于5微米的细粉,最后在所得的细粉加入其总重量0.2%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含片;

(5)将糯米研磨成10微米的糯米粉后,加入去离子水形成糯米浆,然后加入蜂蜡与糯米浆混合,搅拌均匀后得浆液;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浆液均匀喷涂在步骤(4)中所压制成的含片表面上,然后在温度70~75℃条件下干燥成膜,即得成膜片剂产品;

(7)将步骤(6)中所得到的成膜片剂产品经灭菌处理后,并用灭菌后的包装纸包装,即得所述红稗含片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