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7954发布日期:2019-01-08 20:0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品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普茶是中国南方江门地区出现的一种新茶,它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其中新会柑即作为茶叶容器也可以直接和茶叶一起泡制。

目前,市面上的柑普茶通常是在柑果上开一小口,通过该小口将果肉取出后再填充茶叶,将柑子与茶叶一起用柑皮盖住小口,然后一起晒干或烘干所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柑果顶部开出切口,去除柑果内的果肉,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果汁,得到柑皮容器;

(2)95℃-105℃水蒸汽处理柑皮容器,20-30分钟,冷却;

(3)向步骤(2)处理后的柑皮容器里按比例装入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具体重量比例是: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20-30):(0.1-0.5):(0.1-0.5):(80-100),盖合柑皮容器切口;

(4)20-30℃,22-35khz超声处理60-120min步骤(3)得到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

(5)将步骤(4)处理后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在干燥室内低于25度存放1-3个月,然后包装得到柑普茶。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方法为:将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用防水材料包裹后,在水中超声处理。

优选地,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为:(20-30):(0.2-0.3):(0.1-0.5):(80-100)。

优选地,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为:(20-30):(0.2-0.3):(0.2-0.3):(80-100)。

优选地,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为:(20-30):0.2:(0.2-0.3):(80-100)。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8-30khz。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90-100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任意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柑普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柑普茶,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得到的柑普茶,在开水浸泡十分钟后,茶汤中的茶多酚含量较低,减少了茶汤的苦涩,而且茶汤中的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较高,味道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柑普茶开水冲泡茶汤中总茶多酚、茶褐素和咖啡碱的含量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柑果顶部开出切口,去除柑果内的果肉,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果汁,得到柑皮容器;

(2)100℃水蒸汽处理柑皮容器,25分钟,冷却;

(3)向步骤(2)处理后的柑皮容器里按比例装入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具体重量比例是: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25:0.2:0.3:90,盖合柑皮容器切口;

(4)25℃,28khz超声处理90min步骤(3)得到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

(5)将步骤(4)处理后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在干燥室内低于25度存放3个月,然后包装得到柑普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2:0.1: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2:0.2: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2:0.4: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2:0.5: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对比例1

作为本发明对比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对比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2:0:90,即所述步骤(3)中不加木糖。

本对比例还提供一种本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1:0.3: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7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3:0.3: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8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4:0.3: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9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5:0.3:9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对比例2

作为本发明对比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对比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的重量比例为25:0:0.3:90,即所述步骤(3)中不加丙氨酸。

本对比例还提供一种本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10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2khz。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1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5khz。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12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0khz。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1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的唯一区别为:所述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5khz。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对比例3

作为本发明对比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本对比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柑果顶部开出切口,去除柑果内的果肉,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果汁,得到柑皮容器;

(2)100℃水蒸汽处理柑皮容器,25分钟,冷却;

(3)向步骤(2)处理后的柑皮容器里按比例装入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具体重量比例是: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25:0.2:0.3:90,盖合柑皮容器切口;

(4)25℃,静置90min步骤(3)得到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

(5)将步骤(4)处理后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在干燥室内低于25度存放3个月,然后包装得到柑普茶。

本对比例还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对比例4

作为本发明对比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柑果顶部开出切口,去除柑果内的果肉,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果汁,得到柑皮容器;

(2)向步骤(1)得到的柑皮容器里按比例装入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具体重量比例是: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25:0.2:0.3:90,盖合柑皮容器切口;

(3)100℃水蒸汽处理步骤(2)得到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25分钟,冷却;

(4)25℃,28khz超声处理90min步骤(3)处理后的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

(5)将步骤(4)处理后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在干燥室内低于25度存放3个月,然后包装得到柑普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对比例5

作为本发明对比例的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柑果顶部开出切口,去除柑果内的果肉,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果汁,得到柑皮容器;

(2)向步骤(1)得到的柑皮容器里按比例装入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具体重量比例是:柑果皮:丙氨酸:木糖:普洱散熟茶=25:0.2:0.3:90,盖合柑皮容器切口;

(3)25℃,28khz超声处理90min步骤(2)得到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装有丙氨酸、木糖和普洱散熟茶的柑皮容器在干燥室内低于25度存放3个月,然后包装得到柑普茶。

本对比例还提供一种本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柑普茶。

实施例14

实施例1-13、对比例1-5柑普茶中总茶多酚在泡至茶水中的含量的检测。

检测方法:

1、分别取5g实施例1-13、对比例1-3柑普茶,用天平准确测量柑普茶样品的重量;

2、每个茶叶样品分别取1l的80℃度的白开水冲泡10分钟,将柑普茶叶和茶汤过滤,固液分离,茶汤冷却后作为待测样品;

3、总茶多酚测定:参照gb8313-2002分别检测上述待测样品中的总茶多酚,冷却的白开水作为对照组。

茶汤中总茶多酚含量的检测的结果如图1、表1所示:

结果表明,实施例1-5相比于对比例1,茶多酚含量明显较低,茶多酚在茶汤中呈苦涩味,有较强的刺激性,实施例1、实施例3的茶多酚含量相比于实施例2、实施例4-5的含量低;实施例1、实施例6-9相比于对比例2,茶多酚含量明显较低,实施例1、实施例7的茶多酚含量相比于实施例6、实施例8-9的含量低;实施例1、实施例12、实施例13相比于对比例3,茶多酚含量明显较低,

实施例1、实施例12-13的茶多酚含量相比于实施例10-11的含量低;味道更佳。

实施例15

实施例1-13、对比例1-3柑普茶中茶褐素在泡至茶水中的含量的检测。

检测方法:

1、分别取5g实施例1-13、对比例1-3柑普茶,用天平准确测量柑普茶样品的重量;

2、每个茶叶样品分别取1l的80℃度的白开水冲泡10分钟,将柑普茶叶和茶汤过滤,固液分离,茶汤冷却后作为待测样品;

3、茶褐素测定:参照系统分析法检测上述待测样品中的茶褐素,冷却的白开水作为对照组。

检测的结果如图1、表1所示,结果表明,实施例1-5相比于对比例1,茶褐素含量明显较高,茶褐素对改善人体的综合代谢平衡大有裨益,具有抑降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效果,实施例1、实施例3的茶褐素含量相比于实施例2、实施例4-5的含量高;实施例1、实施例6-9相比于对比例2,茶褐素含量明显较高,实施例1、实施例7的茶褐素含量相比于实施例6、实施例8-9的含量高;实施例1、实施例12、实施例13相比于对比例3,茶褐素含量明显较高,

实施例1、实施例12-13的茶褐素含量相比于实施例10-11的含量高;味道更佳。

实施例16

实施例1-13、对比例1-3柑普茶中咖啡碱在泡制茶水中的含量的检测。

检测方法:

1、分别取5g实施例1-13、对比例1-3柑普茶,用天平准确测量柑普茶样品的重量;

2、每个茶叶样品分别取1l的80℃度的白开水冲泡10分钟,将柑普茶叶和茶汤过滤,固液分离,茶汤冷却后作为待测样品;

3、咖啡碱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上述待测样品中的咖啡碱,冷却的白开水作为对照组。

检测的结果如图1、表1所示,结果表明,实施例1-5相比于对比例1,咖啡碱含量明显较高,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是构成茶汤的重要滋味物质。实施例1、实施例3的咖啡碱含量相比于实施例2、实施例4-5的含量高;

实施例1、实施例6-9相比于对比例2,咖啡碱含量明显较高,实施例1、实施例7的咖啡碱含量相比于实施例6、实施例8-9的含量高;实施例1、实施例12、实施例13相比于对比例3,咖啡碱含量明显较高,实施例1、实施例12-13的咖啡碱含量相比于实施例10-11的含量高;味道更佳。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