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8188发布日期:2019-02-12 22:3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
背景技术
:猪肉是城乡居民动物蛋白营养摄入重要来源之一,所占比例约65%,人均年消费量33千克。但其产品原始、大众化类型,消费模式单一,制品消费占有量偏低,高档雪花肉,绿色天然和生态有机肉很少见。以“产仔多、猪好养、肉好吃”为主题,大力发展中国本土猪健康养殖,成为重要增产增收途径之一,但是当前地方猪的饲养缺乏现有的标准,饲养模式也是比较单一,因此开发适合地方猪生理习性的典型日粮迫在眉睫。梅花星猪是湖北省优良的地方猪(阳新猪)的一个类群,具有性成熟早,抗逆性强,性情温顺,耐粗饲等优点,并于2014年列入国家保种计划中。梅花星猪产于鄂东南长江两岸的滨湖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中心产区在阳新县及黄梅县等地。由于历史缘故,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梅花星猪具有耐粗饲,消化生理机能完善,对粗纤维偏高的物料转化效率高,体组织积累相对时间长、肌肉和脂肪组织生长成熟度高。以多用有机物、少用无机添加物,使得商品猪肉表现“鲜、嫩、红、白、美”的特点。基于“粗粮换肉”的技术路线,开发适合梅花星猪育肥猪的绿色、健康的日粮配比模式,探究最佳经济型日粮结构和合理营养水平,实现地方猪多元化、全价性杂粮换肉的目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使得育肥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鲜味氨基酸含量高、肉质鲜艳、滴水损失少。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玉米60~70份、豆粕5~20份、麸皮0~18份、米糠6-13、磷酸氢钙0~1份、石粉0.5~2份、食盐0.1~0.5份、矿物质元素0.01-0.1份、维生素0.01-0.05份、钙0.1-1份、磷0.1-1份、果渣发酵料2~6份。所述果渣发酵料的原料成分包括果渣60%、豆粕10%、金银花5%、板蓝根5%、甘草5%、米糠10%、黄芪5%,将上述原料原料粉碎置于密封搅拌器中,添加2倍量的水和菌液密封发酵3-4天,取出晾干,即制成果渣发酵料,所述菌液包括丁酸梭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地衣芽孢杆菌。所述果渣为苹果渣、葡萄皮渣、梨渣、油桃渣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泛酸、烟酸、核黄素、硫胺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配比称取各组分,按需粉碎,且将其中的磷酸氢钙、石粉、食盐、矿物质元素、维生素、钙、磷和果渣发酵料用小型混合机进行预混合,然后将所有组分原料放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将混合好的物料移入制粒机进行调质制粒;步骤3、将颗粒状物料进行风干,后去除粉尘和细小颗粒,最后包装入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组方精妙,促进繁殖性能效果好:将果渣发酵料与其他原料混合,按照特定的配方配比和制备方法,制成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该饲料能够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消化能力,营养吸收能力,提高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增强育肥猪的体质,促使育肥猪快速繁殖;添加的果渣发酵料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益生菌、脂肪、粗纤维、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提高育肥猪免疫力、增强育肥猪的体质,进而促进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改善肉质、提高瘦肉率;且能提高育肥猪体内抗氧化和抗应激水平,清除体内自由基,调节猪生理代谢水平,以此来改善出栏育肥猪的肉质;育肥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提高了9.01%;肉质鲜艳、滴水损失减少,系水力提高了5%;嫩度提高了7.27%。;鲜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所提高。2、减小成本,减少污染:果渣发酵料随处可取,原料廉价,由于当地果树吸收的当地的水土养分,因此果渣发酵料作为原料非常适合当地育肥猪养殖的口味和营养吸收;同时果渣的利用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解决了当地果渣发酵料污染环境的问题。3、安全性高,对育肥猪安全无毒副作用:对育肥猪无异常影响,安全可控;4、制法优良:使用目前最先进的超微粉碎机第三代振动磨(wzj-100a型),在乙二醇制冷条件下将物料粉碎至500目,操作时间短,产品性状好,微粉化工艺实现了中药材细胞破壁粉碎,大大提高了中药材的生物利用度;5、使用方便:500目级中药微粉可以均匀、稳定分散在水中,在养殖生产中可以直接饮水使用,不受育肥猪便秘期采食量下降的干扰;粉末粒度小(25μm)可以直接添加到饮水中使用,改变了一般药物必须拌料添加的弊端,不受便秘期采食量下降的影响,易于在养猪生产中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1、当育肥猪的体重为15~30kg时,本实施例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玉米70份、豆粕20份、麸皮0份、米糠7.8份、磷酸氢钙0.6份、石粉1.2份、食盐0.3份、矿物质元素0.07份、维生素0.03份、钙0.65份、磷0.53份、果渣发酵料4份。2、当育肥猪的体重为30~60kg时,本实施例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玉米68份、豆粕15份、麸皮10份、米糠10份、磷酸氢钙0份、石粉1.3份、食盐0.3份、矿物质元素0.075份、维生素0.025份、钙0.54份、磷0.50份、果渣发酵料4份。3、当育肥猪的体重为60-100kg时,所述育肥猪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玉米65份、豆粕8.64份、麸皮15份、米糠10、磷酸氢钙0份、石粉1份、食盐0.3份、矿物质元素0.04份、维生素0.02份、钙0.42份、磷0.51份、果渣发酵料4份。二、所述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配比称取各组分,按需粉碎,且将其中的磷酸氢钙、石粉、食盐、矿物质元素、维生素、钙、磷和果渣发酵料用小型混合机进行预混合,然后将所有组分原料放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将混合好的物料移入制粒机进行调质制粒;步骤3、将颗粒状物料进行风干,后去除粉尘和细小颗粒,将所得物料注入超微粉碎机粉碎得粒径为500目的微粉,最后包装入袋。实施例2一、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1、当育肥猪的体重为15~30kg时,本实施例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玉米68份、豆粕15份、麸皮0份、米糠6份、磷酸氢钙0.4份、石粉1份、食盐0.1份、矿物质元素0.05份、维生素0.01份、钙0.3份、磷0.2份、果渣发酵料2份。2、当育肥猪的体重为30~60kg时,本实施例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玉米60份、豆粕8份、麸皮4份、米糠6份、磷酸氢钙0份、石粉1份、食盐0.1份、矿物质元素0.05份、维生素0.01份、钙0.3份、磷0.2份、果渣发酵料2份。3、当育肥猪的体重为60-100kg时,所述育肥猪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玉米60份、豆粕7份、麸皮12份、米糠8、磷酸氢钙0份、石粉0.5份、食盐0.1份、矿物质元素0.01份、维生素0.01份、钙0.3份、磷0.2份、果渣发酵料2份。二、所述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配比称取各组分,按需粉碎,且将其中的磷酸氢钙、石粉、食盐、矿物质元素、维生素、钙、磷和果渣发酵料用小型混合机进行预混合,然后将所有组分原料放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将混合好的物料移入制粒机进行调质制粒;步骤3、将颗粒状物料进行风干,后去除粉尘和细小颗粒,将所得物料注入超微粉碎机粉碎得粒径为500目的微粉,最后包装入袋。实施例3一、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1、当育肥猪的体重为15~30kg时,本实施例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玉米68份、豆粕16份、麸皮9份、米糠10份、磷酸氢钙1份、石粉1.5份、食盐0.5份、矿物质元素0.1份、维生素0.05份、钙0.9份、磷0.8份、果渣发酵料6份。2、当育肥猪的体重为30~60kg时,本实施例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玉米60份、豆粕13份、麸皮12份、米糠12份、磷酸氢钙0.4份、石粉2份、食盐0.5份、矿物质元素0.1份、维生素0.05份、钙0.9份、磷0.8份、果渣发酵料6份。3、当育肥猪的体重为60-100kg时,所述育肥猪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玉米60份、豆粕5份、麸皮18份、米糠13、磷酸氢钙0.4份、石粉1.2份、食盐0.5份、矿物质元素0.05份、维生素0.05份、钙0.9份、磷0.8份、果渣发酵料6份。二、所述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配比称取各组分,按需粉碎,且将其中的磷酸氢钙、石粉、食盐、矿物质元素、维生素、钙、磷和果渣发酵料用小型混合机进行预混合,然后将所有组分原料放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将混合好的物料移入制粒机进行调质制粒;步骤3、将颗粒状物料进行风干,后去除粉尘和细小颗粒,将所得物料注入超微粉碎机粉碎得粒径为500目的微粉,最后包装入袋。应用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及地点本试验在黄梅县强立畜牧有限公司梅花星猪保种场进行,试验时间为2017年4月底—2017年11月。2、试验设计选择日龄接近、生长发育良好、无遗传缺陷、公母各半的纯种梅花星育肥猪180头,随机分成四个组,实验组1-3:分别采用实施例1-3所述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作为育肥猪料。对照组1:采用对照饲料,除不含果渣发酵料外,其余分别与实施例1一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分栏饲养,于15kg体重进入试验,试验猪必须发育正常、大小接近,个体健康、体型一致、毛色典型、特征明显。试验分组:随机取组,喂料时间:试验时到屠宰前。3、饲养管理育肥试验对象于15kg左右进入试验,各组别猪的日龄、体重接近,发育正常,健康无病。先后完成适应性转栏、分组、健康处置、免疫注射、驱虫、挂牌标识、现场记录等。预试期一周后称重、正式换料等工作。测定猪按不同组别分栏饲养,各栏条件一致,专人饲养,以栏计料。栏圈日做两次清洁卫生,以人工干清粪为主。公猪去势、母猪直接育肥,避开性干扰。在每个阶段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试验猪禁食12h称重。并以重复为单位,计算各阶段及全期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以及健康记录等。4、耗料与体重测定试验猪采用自由采食,以栏圈为单位,每日记录耗料,同时计算出当日实际采食量(当日实际采食量=当日总投料量-剩余量)。在各个月龄测定阶段、连续两天于早饲8点前对猪只空腹称重,取其均值数据处理。体重称取方法:在早晨饲喂前空腹称重。料重比=该试验时间内总饲料消耗量/(本次称重总量-上次称重总量);平均日增重(g/d)=(本次称重量-上次称重量)/实际天数。5、屠宰及肉质指标测定屠宰猪选择:从试验猪中选择体重接近(100kg)、发育正常、健康的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实验组1-3及对照组分别选择3头(2母,1阉公),共计12头。测量并统计的指标如下:(1)平均日增重;(2)胴体性状和胴体组成:每组抽取接近体重(平均100kg体重)的3头育肥猪(2母1公)作屠宰测定,测定方法按gb8467-87“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操作;(3)肉质物理性状:屠宰测定后,在屠宰现场和实验室进行肉品质测定分析;(4)猪肉化学形状及特殊营养成分:屠宰后2h内,肌肉样品检测肉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等指标。二、结果统计:用microsoftexcel进行处理和spss1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误。1、饲料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3提供的改善肉质的饲料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有较明显的提高。表1饲料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2、对胴体测定的结果:对胴体性能的影响见表2,对胴体组成的影响见表3;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3提供的改善肉质的饲料对育肥猪的酮体性能及酮体的组成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其中,实施例1中的饲料的瘦肉率提高了9.01%。表2不同日粮配比对胴体性能的影响表3不同日粮配比对胴体组成的影响3、肉质物理性状的影响见表4;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3提供的改善肉质的饲料对育肥猪的肉质也有改善。其中,实施例1中的饲料的滴水损失减少,系水力提高了5%。表4-肉质性状的影响4、肉质化学性状的影响:包括比对肌肉中氨基酸的影响见表5;对肌肉中脂肪酸的影响见表6;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试验组>对照组,主要的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试验组>对照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脂肪酸的测定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高低顺序为试验组>对照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5不同日粮配比对肌肉中氨基酸的影响表6不同日粮配比对肌肉中脂肪酸的影响5、对特殊成分的影响包括肌内脂肪、游离脂肪及嫩度测定结果见表7。实施例1的嫩度提高了7.27%。表7肌内脂肪、游离脂肪及嫩度测定结果阶段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组肌内脂肪5.64±0.615.26±0.694.74±0.674.45±0.23游离脂肪5.80±0.655.60±0.624.80±0.673.50±0.32嫩度(n)98.16±9.1197.81±9.0896.37±9.1591.1±9.01三、结果分析与结论本发明提供的改善育肥猪肉质的饲料,使得育肥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提高9.01%;肉质鲜艳、滴水损失减少,系水力提高5%;嫩度提高7.27%;鲜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所提高。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