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荷叶清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3970发布日期:2020-06-02 19:1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味道清香,降火润津的荷叶清茶。



背景技术:

荷叶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片,在2002年3月中国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51号文件中,荷叶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荷叶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荷叶碱、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药理研究发现,荷叶具有解热、抑菌、解痉作用。

经过泡制后的荷叶味苦涩、微成、性辛凉,具有清暑利湿、升阳发散、祛瘀止血等作用,对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疗效。荷叶的浸剂和煎剂更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有降血压的作用,同时还是减肥的良药。

目前,对荷叶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

现阶段,大部分的荷叶在采摘藕之后将其扔掉,没有进行很好的利用,小部分的荷叶将其制备为荷叶茶进行冲泡饮用,荷叶茶是获取荷叶功能成分、发挥其保健作用的最简做法。

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荷叶茶,即将荷叶切条、晒干而来,存在外观粗糙,青涩味浓,香气不足,不耐泡等不足,并且药用效果不明显。目前,大部分荷叶茶的制备过程中所用设备多且价格昂贵,提高了荷叶茶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荷叶、蒲公英和茶叶为主要原料的荷叶清茶。

本发明提供的荷叶清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荷叶50~60%、茶叶30~35%和蒲公英10~15%;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新鲜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要求无病虫及杂草;

(2)摊青:将采摘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按比例均匀摊放于贮青槽中,摊叶厚度为25~35cm,摊青时间为2~3h,直至摊放叶含水量减少20~25%,手捏表面无水分时为止;

(3)蒸汽杀青:将经过摊青后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混合物置入预热好的蒸制圆桶内,预热的温度范围为90~110℃,该蒸制圆桶以每分钟30转的速度转动,杀青时间为50~60秒,蒸青的适宜程度应掌握叶色青绿、有粘性、梗子折之不断、无青草气为止,之后冷却至常温;

(4)揉切:将杀青后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混合物进行揉切,揉切破碎至1cm以下颗粒,揉切加工成条索状或滚珠状;

(5)叶打:将揉切后混合物原料进行叶打,叶打温度控制在85~90℃,叶打至原料不出现结块,用手捏原料成团松手自然散开时为止;

(6)干燥:将叶打后的物料进行干燥,至含水量在4~6%,制得所述荷叶清茶。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蒸汽杀青过程,采用蒸汽杀青圆桶机,锅炉汽压0.8~0.9mpa,蒸机杀青汽压0.7~0.9mpa,蒸机圆桶转速30转/min,投叶量为5~8kg/min,蒸青的适宜程度应掌握叶色青绿、有粘性、梗子折之不断、无青草气为止,之后冷却至常温;

所述冷却采用120k型号的冷却机,风量45m3/min,投叶量为5~8kg/min,冷却至常温。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揉切过程,采用6cz20型号的转子机,常温下投叶量为5~8kg/min,揉切时间为60~90秒,揉切破碎至1cm以下颗粒,揉切加工成条索状或滚珠状。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叶打过程,采用120k型号的叶打机,叶打温度控制在85~90℃,叶打机转速为20~25转/min,投叶量为5~8kg/min,叶打至原料不出现结块,用手捏原料成团松手自然散开时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充分利用天然绿色植物荷叶资源,提供了荷叶的新用途,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荷叶清茶的组方简单,制备工艺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适用于批量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荷叶清茶具有安全无毒,并可以制成各种不同形式的保健茶饮料,满足不同人群饮用需求,其适应范围非常广,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荷叶清茶,其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荷叶50%、茶叶35%和蒲公英15%;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要求在晴天的上午进行采摘,所采摘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要求无病虫及杂草。同时,根据加工生产情况,可以分季节分别采自春、夏、秋三季不同时期的茶树鲜叶;

(2)摊青:将采摘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按比例均匀摊放于贮青槽中,摊叶厚度为25~30cm,摊青时间为2~2.5h,直至摊放叶含水量减少20~25%,手捏表面无水分时为止;

(3)蒸汽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圆桶机,将经过摊青后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混合物置入预热好的蒸制圆桶内,预热的温度范围为90~100℃,锅炉汽压0.8~0.9mpa,蒸机杀青汽压0.7~0.8mpa,蒸机圆桶转速30转/min,投叶量为5~7kg/min,杀青时间为50~55秒,蒸青的适宜程度应掌握叶色青绿、有粘性、梗子折之不断、无青草气为止,之后冷却至常温;所述冷却采用120k型号的冷却机,风量45m3/min,投叶量为5~7kg/min,冷却至常温;

(4)揉切:将杀青后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混合物进行揉切,采用6cz20型号的转子机进行揉切,常温下投叶量为5~7kg/min,揉切时间为60~80秒,揉切破碎至1cm以下颗粒,揉切加工成条索状或滚珠状;

(5)叶打:将揉切后混合物原料进行叶打,采用120k型号的叶打机,叶打温度控制在85~88℃,叶打机转速为20转/min,投叶量为5~7kg/min,叶打至原料不出现结块,用手捏原料成团松手自然散开时为止;

(6)干燥:将叶打后的物料进行干燥,采用20型号的烘干机,由4台相同型号的烘干机连用组成,分四次进行干燥,投叶量为5~8kg/min,第一台烘干机温度160~163℃,原料厚度为3~4cm,时间6~7min;第二台烘干机温度150~152℃,原料厚度2~3cm,时间5~6min;第三台烘干机温度140~143℃,原料厚度1~2cm,时间3~4min;第四台烘干机温度145~148℃,原料厚度1~2cm,时间4~5min;干燥至含水量在4~6%,制得所述荷叶清茶。

实施例2:

一种荷叶清茶,其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荷叶55%、茶叶32%和蒲公英13%;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新鲜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要求无病虫及杂草,分别存放;同时,根据加工生产情况,可以分季节分别采自春、夏、秋三季不同时期的茶树鲜叶;

(2)摊青:将采摘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分别摊放至鲜叶含水量减少25~30%,手捏表面无水分时为止;

(3)蒸汽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圆桶机,将经过摊青后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分别置入预热好的蒸制圆桶内,预热的温度范围为90~100℃,锅炉汽压0.8~0.9mpa,蒸机杀青汽压0.8~0.9mpa,蒸机圆桶转速30转/min,投叶量为5~7kg/min,杀青时间为50~55秒,蒸青的适宜程度应掌握叶色青绿、有粘性、梗子折之不断、无青草气为止,之后冷却至常温;所述冷却采用120k型号的冷却机,风量45m3/min,投叶量为5~7kg/min,冷却至常温;

(4)揉切:将杀青后的荷叶、茶叶和蒲公英分别进行揉切,采用6cz20型号的转子机进行揉切,常温下投叶量为5~7kg/min,揉切时间为60~80秒,揉切破碎至1cm以下颗粒,揉切加工成条索状或滚珠状;

(5)叶打:将揉切后的原料进行叶打,采用120k型号的叶打机,叶打温度控制在85~90℃,叶打机转速为20转/min,投叶量为5~7kg/min,叶打至原料不出现结块,用手捏原料成团松手自然散开时为止;

(6)干燥:将叶打后的物料分别进行干燥,所述干燥采用20型号的烘干机,由4台相同型号的烘干机连用组成,分四次进行干燥,投叶量为5~8kg/min,第一台烘干机温度160~163℃,原料厚度为3~4cm,时间6~7min;第二台烘干机温度150~152℃,原料厚度2~3cm,时间5~6min;第三台烘干机温度140~143℃,原料厚度1~2cm,时间3~4min;第四台烘干机温度145~148℃,原料厚度1~2cm,时间4~5min;并当分别干燥至含水量在4~6%,制得所述荷叶清茶的组成原料;

(7)混合:将干燥后荷叶、茶叶和蒲公英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匀,制得所述荷叶清茶茶。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