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加工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3813发布日期:2019-04-09 19:56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腊肉加工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腊肉加工熏蒸装置。



背景技术:

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贵州、湖南和广东等地,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腊肉具有色泽美观、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大家喜爱。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具有特殊的风味。

传统的腊肉制作工艺中,烘烤往往采用树枝、木屑等为燃料来进行烟熏,为了获得较的口感,尤其要采用柏树枝作为燃料。烟熏时,需要大量的烟气,需要有机物燃料不完全燃烧;为了使柏树枝不完全燃烧产生烟雾,通常会选用湿润的柏树枝,或在柏树枝上洒水,以增强燃烧时周围的湿度;潮湿的柏树枝燃烧时形成的湿气携带烟气,更有利于烟气附着在腊肉上。

另外,由于柏树枝不完全燃烧,将会产生大量灰尘,这些灰尘附着在腊肉上,将影像腊肉的外观,并不便于后期腊肉的清洗;因此,需要一种在熏制腊肉时,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一定程度的清除燃烧时产生的灰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腊肉加工熏蒸装置,以一种在熏制腊肉时,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一定程度的清除燃烧时产生的灰尘的装置。

腊肉加工熏蒸装置包括座体和本体,所述本体固定在座体上,本体的中部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中部收缩形成喉部,气流通道的上端为扩散段,气流通道的下端为入口段;座体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扇叶,扇叶位于入口段内,且在座体上设有连通入口段的进风口;所述本体的外周设有若干网状的吸附板,相邻吸附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均与喉部连通的吸尘孔和进水孔;所述本体的下方设有储水区,储水区内设有中空的加热柱,加热柱的内壁上设有加热机构,加热柱的下端伸入储水区的底部,且加热柱的下端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进口端连通储水区,单向阀的出口端连通加热柱的内腔;所述本体上设有气控阀,气控阀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气控接口,气控接口与加热柱的上端连通,第一接口与吸尘孔连通,第二接口与进水孔连通,加热柱的内腔压力增大后,气控阀使进水孔与加热柱的内腔连通,加热柱的内腔压力降低后,气控阀使吸尘孔与外部连通。

本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气流通道形成文丘里管结构,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将形成流向气流通道的气流,即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气流通道内,依次经过入口段、喉部和扩散段;由于喉部向内收缩形成一个窄道,当气流经过喉部时,气流将被压缩,从而导致气流流速加快,因此喉部处的压强较低。从而吸尘口与喉部连通时,外部空气将通过吸尘孔进入喉部内,且空气在进入喉部前将经过吸附板;由于吸附板为网状结构,因此极易吸附灰尘,从而可以一定程度的起到燃烧时形成的灰尘的作用。

(2)储水区内储存的水将通过设置在加热柱底部的单向阀进入加热柱的内腔,加热柱内部的加热机构将对加热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直至加热柱内部的水沸腾,使得加热柱内部压力增大;由于加热柱的上部与气控接口连通,当加热柱内部的压力增大将推动气控阀的阀芯移动,从而进水孔将喉部和加热柱连通,因此在加热柱内部压力和喉部形成的吸力作用下,加热柱内的水将被吸入喉部内,热水在喉部与空气混合并在扩散段内分散形成水雾喷出。最后喷出的水雾将喷洒在吸附板上,从而对吸附在吸附板上的灰尘起到冲洗作用。

(3)由于水在加热柱内被加热,因此水在被吸入喉部时将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排放到空气中将对空气起到加湿作用;另外,热水在喉部与冷空气相遇后温度被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腊肉表面受热过高,导致脂肪液化滴落。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柱由隔热陶瓷制成,由于加热机构设置在加热柱的内部,因此加热柱由陶瓷制成可以起到隔热作用,从而避免在对加热柱内部的水加热时导致储水腔内的水也被升温。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储水区的顶部封口,可以保证储水区内的水清洁。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本体上的上方设有导流罩,导流罩与本体上端设有间隙。导流罩设置在气流通道上方,而水雾从气流通道的扩散段向上喷出,则导流罩可避免水雾喷出的范围过大。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孔内设有滤网,滤网与座体可拆卸连接。由于进风孔也将从外部吸入气体,因此设置滤网可以增大除尘效率;而滤网与座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滤网对其进行清洗。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附板的边沿呈圆弧状。由于吸尘孔集中在本体的中部,因此吸尘孔在吸入气体时主要经过吸附板的中部,则吸附板的边沿呈圆弧状,使得吸附板的中部面积大,而两端的面积小,从而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吸附板的吸尘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座体10、进风口11、滤网12、储水区14、主体20、入口端21、喉部22、扩散段23、吸尘孔24、进水孔25、电机30、扇叶31、导流罩40、加热柱50、单向阀51、气控阀60、阀座61、阀芯62、第一接口63、第二接口6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

腊肉加工熏蒸装置包括座体10和本体;在腊肉的熏蒸房内,柏树枝燃烧的周围环绕有多个腊肉加工熏蒸装置。本体固定在座体10上,本体的中部设有竖直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中部收缩形成喉部22,从而使得气流通道形成文丘里管结构;其中,气流通道的上端为扩散段23,气流通道的下端为入口段。座体10上固定有电机30,电机30的输出轴伸入到入口段内,且在电机3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31,使得扇叶31位于入口段内,从而电机30启动后,电机30将带动扇叶31转动。座体10的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入口段相对设置,座体10的周向设置有六个连通凹槽的进风口11,进风口11沿座体10的周向均匀设置。电机30驱动扇叶31转动时,外部空气将通过进风口11进入凹槽内,并向气流通道内流动,从而在气流通道内形成气流,该气流将通过气流通道的上端排出。本体上的上方设有导流罩40,导流罩40为一球面罩在本体的上方,以对吹出的气流具有导流作用。另外,进风口11内设有滤网12,滤网12可对进入凹槽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且滤网12卡合在进风口11内,从而可拆卸滤网12,以便对滤网12进行清洗。

本体的外周固定有若干网状的吸附板,吸附板沿本体的走向均匀设置,且相邻的吸附板之间设有间隙。本体的中部设有均与喉部22连通的吸尘孔24和进水孔25,吸尘孔24位于进水孔25的上方,且吸尘孔24和进水孔25各设有五个,吸尘孔24和进水孔25均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座体10内部设有储水区14,且座体10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储水区14上部的气孔和注水口,注水口用以对储水区14内注水,且设有密封盖封闭注水口;而气孔用以使得储水区14内保持常压。储水区14内设有中空的加热柱50,加热柱50的上端固定在储水区14的顶壁上,而加热柱50的下端与储水区14的底部具有5mm的间隙,且加热柱50的下端设有单向阀51,单向阀51的进口端与储水区14连通,单向阀51的出口端与加热柱50的内腔连通;从而在加热柱50的内腔为负压的状态下,在水压和负压的共同作用下单向阀51打开,储水区14内的水进入加热柱50的内腔中;而当加热柱50内的压力增大时,单向阀51将关闭,加热腔内的水和储水去内的水将互不流通。

另外,加热柱50的内腔的侧壁上设有电磁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用以对加热柱50内的水进行加热;且为降低加热柱50内的热量向外扩散的速率,加热柱50由隔热陶瓷制成,以降低加热柱50的热传导能力。

本体的中部安装有气控阀60,气控阀60包括阀座61和阀芯62,阀座61与阀芯62滑动连接,且阀座61上设有气控接口、第一接口63和第二接口64,阀座61固定在本体上,气控接口与加热柱50的上端连通,第一接口63的两端分别与吸尘孔24和外部连通,第二接口6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孔25和加热柱50的内腔的底部连通。阀芯62的上方设有压簧与阀芯62的顶部相抵,阀芯62的下端面延伸至气控接口;当加热柱50内的压力增大时,气控接口内的压力也将同时增大,使得加热柱50受到挤压并相对与阀座61滑动,同时压簧受被压缩。阀芯62具有两个切换位,分别为第一切换位和第二切换位,当阀芯62处于第一切换位时,吸尘孔24与外部连通;当加热柱50内压力增大并推动阀芯62滑动后,阀芯62将处于第二切换位,此时,进水孔25与加热柱50的内腔连通。另外,各个加热柱50的内腔相互连通,从而使得加热柱50内的压力总是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各气控阀60的阀芯62同时动作。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电机30带动扇叶31转动将形成流向气流通道的气流,气流经过喉部22时,气流将被压缩导致气流流速加快,喉部22处的压强降低。初始状态时,气控阀60的阀芯62处于第一切换位,吸尘口与喉部22连通时,外部空气将通过吸尘孔24进入喉部22内,则空气进入喉部22前将经过吸附板,灰尘将一定程度地被吸附板吸附。另外,加热柱50内部的电磁加热器将对加热柱50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柱50内部的水沸腾,加热柱50内部压力增大;则气控阀60的阀芯62切换至第二切换位,进水孔25将喉部22和加热柱50连通,加热柱50内的水被吸入喉部22内并与空气混合、分散形成水雾喷出。水雾将喷洒吸附板上,对吸附在吸附板上的灰尘起到冲洗作用。在座体10的上表面还设有污水收集区,水雾喷出后将被收集在污水收集区内。

另外,阀芯62与阀座61为过渡配合,即阀芯62在滑动时将受到一定的摩擦阻力;因此在阀芯62从第一切换位切换至第二切换位后,在加热柱50内的压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加热柱50不会立即复位,使得阀芯62的相应速度变慢,从而加热柱50内的水及蒸汽将全部被吸出。当加热柱50内的水被全部吸出后,加热柱50内形成负压,单向阀51打开,储水区14内的水将再次进入加热柱50内,从而使得气控阀60周期性运行。

此外,吸附板的边沿呈圆弧状,吸尘孔24在吸入气体时主要经过吸附板的中部,则吸附板的中部面积大,两端的面积小,可以充分发挥吸附板的吸尘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