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9758发布日期:2019-02-15 22:0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晾干,烘干。

现有的茶叶的干燥设备的干燥箱,功能单一,通常采用大功率热风机烘干,容易破坏茶叶的品相,影响加工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黑茶烘干装置,结构简单,烘干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包括:主体箱;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箱、固定箱,并且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顶部的两侧;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箱的内壁的左侧,并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两侧的底部,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和烘干设备,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两侧的底部;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的底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框和消音机箱,并且所述输送框的底部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的底部;消音机箱,所述消音机箱的左侧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右侧的底部,并且所述消音机箱的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搅拌箱的底部与烘干箱的顶部之间,所述分隔机构包括下料框和电动伸缩杆,所述下料框的顶部贯穿所述搅拌箱并延伸至所述搅拌箱的内部,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箱、所述主体箱和所述搅拌箱并延伸至所所述搅拌箱的内部,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搅拌箱的内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捣碎架。

优选的,所述烘干设备的包括烘干框,所述烘干框的左侧固定于所述烘干箱的内壁的左侧,并且所述烘干框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灭菌灯。

优选的,所述烘干框的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烘干框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位于所述灭菌灯的表面按套设有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消音机箱、所述主体箱和所述输送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主体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并且所述鼓风机的排口连通有鼓风管,所述烘干箱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主体箱的底部连接有底架,并且所述主体箱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通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主体箱的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搅拌箱内部设置的搅拌杆和捣碎架便于将进行加工后的黑茶进行捣碎,接着在随着下料框滑落到烘干箱的内部,在整个烘干箱的内部利用烘干框和内部的灭菌灯与鼓风机对整个箱体进行加热,利用带热板对滑落在表面的黑茶进行均匀的烘干,并且最后利用输送框内部的转动杆将黑茶进行输送,通过出料斗进行排出,整个黑茶烘干装置,可以避免茶叶出现长期积累在一起的情况,同时采用功率较小的风机,出风较为柔和,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又不损伤茶叶,烘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红干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体箱,2、搅拌机构,201、搅拌箱,202、固定箱,203、转动电机,204、搅拌杆,205、捣碎架,3、烘干机构,301、烘干箱,302、烘干设备,3021、烘干框,3022、灭菌灯,3023、加热块,3024、加热丝,303、鼓风机,304、鼓风管,305、导热板,4、输送机构,401、输送框,402、消音机箱,403、驱动电机,404、转动杆,5、分隔机构,501、下料框,502、电动伸缩杆,503、挡板,6、底架,7、进料斗,8、出料斗,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红干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包括:主体箱1;

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箱201、固定箱202,并且所述搅拌箱201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顶部的两侧;

转动电机203,所述转动电机20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箱202的内壁的左侧,并且转动电机20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04,搅拌杆204远离转动电机203的一端与搅拌箱201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

烘干机构3,所述烘干机构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两侧的底部,所述烘干机构3包括烘干箱301和烘干设备302,所述烘干箱301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两侧的底部;

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的底部,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框401和消音机箱402,输送框401顶部的右侧与烘干箱301底部的右侧之间连通有排落斗,并且所述输送框401的底部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的底部;

消音机箱402,所述消音机箱402的左侧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右侧的底部,并且所述消音机箱402的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03,消音机箱402与固定箱202都具有一定的降噪性;

分隔机构5,所述分隔机构5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搅拌箱201的底部与烘干箱301的顶部之间,所述分隔机构5包括下料框501和电动伸缩杆502,下料框501的顶端贯穿搅拌箱201并延伸至搅拌箱201的内部,下料框501的底部贯穿烘干箱301并延伸至烘干箱301的内部,所述下料框501的顶部贯穿所述搅拌箱201并延伸至所述搅拌箱201的内部,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50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电动伸缩杆5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03,挡板503远离电动伸缩杆502的一侧贯穿下料框501并延伸至下料框501的内部,用于对黑茶进行下料控制。

所述搅拌杆204远离所述转动电机203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箱202、所述主体箱1和所述搅拌箱201并延伸至所所述搅拌箱201的内部,所述搅拌杆204位于所述搅拌箱201的内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捣碎架205,捣碎架205的表面具有一定的热度,用于初步的加热,并且将结块的茶叶进行打碎,让其烘干的更加均匀。

所述烘干设备302的包括烘干框3021,所述烘干框3021的左侧固定于所述烘干箱301的内壁的左侧,并且所述烘干框3021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灭菌灯3022,烘干设备302用于对正烘干箱301进行加热,并且热量大部分聚集在导热板305表面。

所述烘干框3021的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块3023,所述烘干框3021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位于所述灭菌灯3022的表面按套设有加热丝3024。

所述驱动电机40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4,所述转动杆404远离所述驱动电机403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消音机箱402、所述主体箱1和所述输送框401的内部。

所述主体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303,鼓风机303的功率较低,并且所述鼓风机303的排口连通有鼓风管304,鼓风管304远离鼓风机303的一端贯穿烘干箱301并延伸至烘干箱301的内部,所述烘干箱301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305,导热板305的表面具有一定的烘干温度。

所述主体箱1的底部连接有底架6,底架6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底脚,便于加强整体的稳定性,并且所述主体箱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通进料斗7和出料斗8,进料斗7的底部依次贯穿主体箱1和搅拌箱201并延伸至烘干箱201的内部,出料斗8的底部依次贯穿输送框401和主体箱1并延伸至主体箱1的底部,所述主体箱1的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9,控制箱9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用于启动电机进行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黑茶从进料斗7加入到搅拌箱201的内部,接着通过控制箱9启动转动电机203,转动电机203进行工作,转动电机203工作带动搅拌杆204和捣碎架205在搅拌箱201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行初步的烘干,接着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502带动挡板503通过下料框501控制下料,随后通过烘干框3021内部的加热块3023和加热丝3024对整个烘干箱301和导热板305进行加热,黑茶通过下料框501滑动在导热板305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烘干,最后通过驱动电机403的动力带动转杆404进行输送,利用出料斗8进行下料。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黑茶揉捻后的干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搅拌箱201内部设置的搅拌杆204和捣碎架205便于将进行加工后的黑茶进行捣碎,接着在随着下料框501滑落到烘干箱301的内部,在整个烘干箱301的内部利用烘干框3021和内部的灭菌灯3022与鼓风机303对整个箱体进行加热,利用带热板305对滑落在表面的黑茶进行均匀的烘干,并且最后利用输送框401内部的转动杆404将黑茶进行输送,通过出料斗8进行排出,整个黑茶烘干装置,可以避免茶叶出现长期积累在一起的情况,同时采用功率较小的风机,出风较为柔和,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又不损伤茶叶,烘干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