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144发布日期:2019-02-19 18: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溜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食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溜面机,适用于山西面食----溜面的制作。



背景技术:

山西面食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种类之多闻名世界。其中溜尖面(又称溜面)是一种传统的山西面食,在晋中一代的尤具特色,一度成为晋中地区的特色名吃。溜尖面以其面条细长,口感细腻软滑且精道,易于消化,适合不同体质人群,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溜尖面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多用小麦面)和成稀软状放入圆口的盘子或碗使用,倾斜碗,使面流至碗的边缘,再用竹筷牵引面徐徐流入锅中形成一根根细细长长的面条。整个过程中面条保持在筷子粗细且越长越佳。溜尖面的制作过程全部依靠手工,面的质量需要操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和制作,对于初学者常常会出现,溜尖面长度不足,粗细不均匀的等缺陷,严重影响溜尖面的品质。而且,受到手工加工的速度限制,人员成本高,操作时间长,溜尖面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加工。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大规模加工溜面的机械,填补饭店等面食餐饮店无法大量制作溜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溜面无法大规模加工及推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溜面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溜面机,包括盛面容器,所述盛面容器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架Ⅰ上,位于盛面容器出面口下部、并与其正对设置有面托盘,所述面托盘直径与出面口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形成2~6mm的出面缝隙,所述面托盘通过轴承Ⅰ固定于支撑架Ⅱ上,面托盘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Ⅰ的输出轴连接;位于出面缝隙边缘垂直于面托盘设置有一个旋转刮刀,所述旋转刮刀边缘与缝隙边缘接触,所述旋转刮刀由电机Ⅱ控制,所述电机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架Ⅰ与支撑架Ⅱ均固定于机架上,位于盛面容器上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连接杆底部。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溜尖面的大规模制作而设计的,其最主要的核心是盛面容器、面托盘和旋转刮刀,盛面容器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架Ⅰ上,盛面容器底部的锥状出面口与面托盘正对形成出面缝隙,缝隙宽2-6mm(该宽度使得面挤出来较细,属于溜尖面的宽度范围),同时在盛面容器上方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压板上有个连接杆,压板在人工的作用下向下压面,并且可以使面从出面缝隙中挤出,方便旋转刮刀的切割。面托盘由电机Ⅰ带动匀速旋转,当调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时,面受到压板的压力到达盛面容器底部与面托盘接触,面托盘带着面转动,同时由于面的黏性,盛面容器也随之旋转,面从缝隙中挤出,旋转刮刀垂直于面托盘,并与出面缝隙接触,同时旋转刮刀的中心和出面缝隙厚度中心位于一个水平面上,刮刀进行逆时针旋转,将旋转中的缝隙中的出面顺着旋转刮刀削下,经过连续挤压、连续刮,形成一条长长的面,滑入锅中,旋转刮刀由电机Ⅱ控制,电机Ⅱ固定在机架上即可。出面口的底部可以为贯通状、筛状或者孔状。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为:将调制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中,面受压板压力,滑到了面托盘上,与面托盘黏着后,开启两个电机,使面托盘和旋转刮刀开始旋转,面托盘顺时针旋转,旋转刮刀逆时针旋转,当面从缝隙中挤出时,旋转刮刀将挤出的面削下,形成溜尖面,受重力作用落入锅中,即形成溜尖面成品。

优选的,为了使溜尖面落下的更加均匀,也更加方便于削面,所述旋转刮刀和面托盘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旋转刮刀呈30º~60º。

优选的,为了方便于盛面容器的拆装,所述支撑架Ⅰ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位于盛面容器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为了使压板可以匀速的压面,从而使面匀速的从缝隙中挤出,采用电机Ⅲ和换向减速机来控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换向减速机螺纹连接并被换向减速机控制上下移动,所述换向减速机与电机Ⅲ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换向减速机和电机Ⅲ固定于顶部的支撑架Ⅲ上。

优选的,为了使旋转刮刀在切面过程中不会碰到盛面容器外壁,所述盛面容器的出面口为锥状,旋转刮刀只会与锥状出面口接触而碰不到盛面容器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溜尖面无法大规模机械生产的缺陷,填补了饭店等面食餐饮店无法制作溜尖面的空白,具有加工速度快,成品率高,溜尖面长,粗细均匀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盛面容器和旋转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刮刀在面托盘顺时针旋转时的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刮刀在面托盘逆时针旋转时的角度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盛面容器,2-轴承,3-旋转刮刀,4-面托盘,5-电机Ⅰ,6-电机Ⅱ,7-机架,8-压板,9-连接杆,10-电机Ⅲ,11-换向减速机,12-接触点处的切线,701-支撑架Ⅰ,702-支撑架Ⅲ,703-支撑架Ⅳ,704-支撑架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溜面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盛面容器1,所述盛面容器1通过轴承2安装于支撑架Ⅰ701上,位于盛面容器1出面口下部、并与其正对设置有面托盘4,所述面托盘4直径与出面口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形成2~6mm的出面缝隙,所述面托盘4通过轴承Ⅰ固定于支撑架Ⅱ704上,面托盘4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Ⅰ5的输出轴连接;位于出面缝隙边缘垂直于面托盘4设置有一个旋转刮刀3,所述旋转刮刀3边缘与缝隙边缘接触,所述旋转刮刀3由电机Ⅱ6控制,所述电机Ⅱ6固定于机架7上;所述支撑架Ⅰ701与支撑架Ⅱ704均固定于机架7上,位于盛面容器1上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8,所述压板8固定于连接杆9底部。

本实施例采用了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刮刀3和面托盘4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旋转刮刀3呈30º~60º;所述支撑架Ⅰ70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位于盛面容器1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杆9与换向减速机11螺纹连接并被换向减速机11控制上下移动,所述换向减速机11与电机Ⅲ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换向减速机11和电机Ⅲ10固定于顶部的支撑架Ⅲ70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盛面容器1的出面口为锥状,且出面口为贯通状,面托盘4位于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旋转刮刀3呈35°。

本实施例具体操作为:将调制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1中,落到了面托盘4上,与面托盘4黏着后,开启三个电机,面托盘4顺时针匀速旋转,旋转刮刀3逆时针匀速快速旋转,连接杆9在电机Ⅲ10和换向减速机1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压板8被连接杆9所牵引,并压着面往下动,当面从缝隙中匀速挤出时,缝隙宽3.8mm,旋转刮刀3快速将挤出的面连续削下,形成溜尖面的形状,面受重力作用落入锅中,即制成溜尖面。其中如果面托盘4顺时针旋转时,则旋转刮刀3位于图4所示的位置,并与接触点处的切线所在竖直面12呈α1=35º;如果面托盘4逆时针旋转时,则旋转刮刀3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并与接触点处的切线所在竖直面12呈α2=35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实施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