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9378发布日期:2019-09-17 22:3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烘干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



背景技术: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杏仁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我国南方产的杏仁属于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味道微甜、细腻,多用于食用,还可作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

现有的苦杏仁制造通常通过人工进行破壳,取出壳中的苦杏仁,在进行晒干工作,人工进行苦杏仁的破壳工作,其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操作步骤繁多,不利于高效率的生产工作。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其中,该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包括有:箱体、控制设备、电机箱、顶盖、烘干箱、碎壳室和分离室,所述箱体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设备,所述箱体前后两端端顶部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箱体顶端中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箱体右侧一体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箱体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碎壳室,所述碎壳室底端嵌入设置有分离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室底端设置有有回流管、水泵和分支管,且分支管顶部设置为分叉管,且分叉管顶端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支管顶端设置有输导管和挡板,且输导管位于分离室右侧顶端,且输导管顶部低于回流管顶部,且回流管呈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内外设置有通孔、密封门体和电热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底部设置有晾晒架,且晾晒架呈顶端嵌入设置有三角状凹槽的条形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晾晒架高度等于密封门体高度,且晾晒架顶端中部表面等距设置有挡卡块,且挡卡块呈向上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碎壳室顶端嵌入设置有进料口和分隔板,且分隔板顶部呈三棱柱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碎壳室顶端内部设置有碎壳轮,且碎壳轮呈柱状设置,且碎壳轮的数量为8个,且两个碎壳轮间相互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碎壳室外壁等距设置有卡齿和锥齿,且卡齿呈等边梯形设置,且锥齿呈三棱柱状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箱内侧设置有小型电机,且小型电机与碎壳轮配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烘干箱底部设置有晾晒架和挡卡块,晾晒架具有良好的晾晒效果,晾晒架呈顶端嵌入设置有三角状凹槽的条形板的设置,能有效的增加晾晒架顶部面积,提高苦杏仁的烘干效果,同时挡卡块能很好的增苦杏仁的分布面积,避免苦杏仁间的密集接触,从而影响烘干效果,由于挡卡块呈向上倾斜的设置,使得挡卡块能很好的对苦杏仁进行支撑,避免苦杏仁在烘干过程中向下滑落,同时挡卡块顶部的苦杏仁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滴流至挡卡块与晾晒架间的缝隙中,能有效的避免苦杏仁与水接触,从而提高烘干效果。

2、本发明中,碎壳室顶端内部设置有碎壳轮、卡齿和锥齿,碎壳轮具有良好的破壳能力,通过两个碎壳轮间的相互啮合,对带壳的苦杏仁进行挤压,从而将苦杏仁外壳破除,使苦杏仁与外壳分离,同时由于卡齿呈等边梯形设置,且锥齿呈三棱柱状的设置,碎壳轮转动时,苦杏仁卡于一端卡齿顶端,通过另一端的卡齿进行挤压,挤压时苦杏仁后侧挤压锥齿,从而将苦杏仁两端压碎,使得在破壳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苦杏仁不被损坏,具有良好的苦杏仁采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碎壳轮顶部分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碎壳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晾晒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2中b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图5中c处放大图。

图中:1-箱体,101-控制设备,102-电机箱,103-顶盖,2-烘干箱,201-通孔,202-密封门体,203-晾晒架,2031-挡卡块,204-电热管,3-碎壳室,301-进料口,302-碎壳轮,3021-卡齿,3022-锥齿,303-分隔板,4-分离室,401-回流管,402-输导管,403-分支管,4031-过滤网,404-水泵,40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至附图8,一种基于水力循环的中药苦杏仁制药设备,包括有:箱体1、控制设备101、电机箱102、顶盖103、烘干箱2、碎壳室3和分离室4,箱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设备101,箱体1前后两端端顶部设置有电机箱102,箱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顶盖103,箱体1右侧一体设置有烘干箱2,箱体1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碎壳室3,碎壳室3底端嵌入设置有分离室4。

参见图2,进一步的,分离室4左侧顶端设置有回流管401,回流管401底端设置有水泵404,水泵404顶端设置有分支管403,且分支管403顶部设置为分叉管,且分叉管顶端设置有过滤网,分支管403顶端设置有输导管402,且输导管402位于分离室4右侧顶端,且输导管402顶部低于回流管401顶部,且回流管401呈向下倾斜设置,分离室4左侧顶端设置有挡板405,分离室4具有良好的苦杏仁和杏仁壳分离的能力,分离室4内注水后,通过浮力作用,苦杏仁浮于水面,随着水流导向输导管402,通过输导管402导向烘干箱2进行烘干工作,由于分支管403顶部设置为分叉管,且分叉管顶端设置有过滤网,使得导入输导管402水流入分支管403,进行水的循环使用,同时避免大量的水流入烘干箱2中,影响苦杏仁的烘干工作。

参见图2,进一步的,烘干箱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通孔201,烘干箱2右侧底部设置有密封门体202,烘干箱2内壁表面设置有电热管204,烘干箱2具有良好的烘干能力,使用时电热管204运作,进行烘干加热,从而进行苦杏仁的烘干,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汽通过通孔201导出,避免烘干箱2内部过量水的堆积,从而影响烘干工作。

参见图2、图5和图8,进一步的,烘干箱2底部设置有晾晒架203,且晾晒架203呈顶端嵌入设置有三角状凹槽的条形板,且晾晒架203高度等于密封门体202高度,且晾晒架203顶端中部表面等距设置有挡卡块2031,且挡卡块2031呈向上倾斜设置,晾晒架203具有良好的晾晒效果,晾晒架203呈顶端嵌入设置有三角状凹槽的条形板的设置,能有效的增加晾晒架203顶部面积,提高苦杏仁的烘干效果,同时挡卡块2031能很好的增苦杏仁的分布面积,避免苦杏仁间的密集接触,从而影响烘干效果,由于挡卡块2031呈向上倾斜的设置,使得挡卡块2031能很好的对苦杏仁进行支撑,避免苦杏仁在烘干过程中向下滑落,同时挡卡块2031顶部的苦杏仁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滴流至挡卡块2031与晾晒架203间的缝隙中,能有效的避免苦杏仁与水接触,从而提高烘干效果。

参见图2-3,进一步的,碎壳室3顶端嵌入设置有进料口301,碎壳室3顶端中部等距设置有分隔板303,且分隔板303顶部呈三棱柱状,将带壳的苦杏仁通过进料口301导入设备进行粉碎,通过分隔板303的作用将带壳的苦杏仁导至碎壳轮302进行破壳工作,由于分隔板303顶部呈三棱柱状,能有效的避免带壳的苦杏仁残留于分隔板303顶端。

参见图2-4,进一步的,碎壳室3顶端内部设置有碎壳轮302,且碎壳轮302呈柱状设置,且碎壳轮302的数量为8个,且两个碎壳轮302间相互啮合,碎壳室3外壁等距设置有卡齿3021,且卡齿3021呈等边梯形设置,卡齿302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锥齿3022,且锥齿3022呈三棱柱状设置,碎壳轮302具有良好的破壳能力,通过两个碎壳轮302间的相互啮合,对带壳的苦杏仁进行挤压,从而将苦杏仁外壳破除,使苦杏仁与外壳分离,同时由于卡齿3021呈等边梯形设置,且锥齿3022呈三棱柱状的设置,碎壳轮302转动时,苦杏仁卡于一端卡齿3021顶端,通过另一端的卡齿3021进行挤压,挤压时苦杏仁后侧挤压锥齿3022,从而将苦杏仁两端压碎,使得在破壳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苦杏仁不被损坏,具有良好的苦杏仁采集能力。

参见图1,进一步的,电机箱102内侧设置有小型电机,且小型电机与碎壳轮302配套设置,通过电机箱102内的小型电机带动碎壳轮302转动,从而进行苦杏仁的破壳工作,使设备的使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将适量的水注入分离室4中,接通电源,将带壳的苦杏仁通过进料口301导入设备进行粉碎,通过分隔板303的作用将带壳的苦杏仁导至碎壳轮302进行破壳工作,同时电机箱102内的小型电机运作,带动碎壳轮302转动进行破壳工作,通过两个碎壳轮302间的相互啮合,对带壳的苦杏仁进行挤压,从而将苦杏仁外壳破除,使苦杏仁与外壳分离,同时由于卡齿3021呈等边梯形设置,且锥齿3022呈三棱柱状的设置,碎壳轮302转动时,苦杏仁卡于一端卡齿3021顶端,通过另一端的卡齿3021进行挤压,挤压时苦杏仁后侧挤压锥齿3022,从而将苦杏仁两端压碎,使得在破壳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苦杏仁不被损坏,然后苦杏仁导入分离室4中,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使苦杏仁浮于水面,随着水流导向输导管402,通过输导管402导向烘干箱2进行烘干工作,由于分支管403顶部设置为分叉管,且分叉管顶端设置有过滤网,使得导入输导管402水流入分支管403,进行水的循环使用,同时避免大量的水流入烘干箱2中,置于晾晒架203上,电热管204运作进行烘干工作,烘干结束后取出即可。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