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4508发布日期:2019-12-06 20:4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甜叶菊加工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



背景技术:

甜叶菊为菊科多生草本植物,含有特高的甜度,其糖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已被世界公认为植物糖精。经现代科学证明:甜叶菊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喝甜菊茶,能帮助解除精神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人体健康,是现代安全保健糖料。它不但夺得了“甜品世界”的冠军,还被称作“时髦的甜味品”。甜叶菊茶叶浸泡的时候,起着提取糖分的重要作用,便于人们品用。传统的甜叶菊茶叶制取工艺不能满足充分利用甜叶菊的要求,使得甜叶菊茶叶存在浸泡不充分的缺点,甜叶菊茶叶在浸泡过程中糖分提取效率低,降低了甜叶菊茶叶的利用效益。因此,发明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收:采摘地面以上10~20cm的甜叶菊嫩叶,作为制备甜叶菊茶叶的原料;

步骤二:分拣:对采收得到的甜叶菊幼嫩叶进行精细分拣,以除去其中混入的黄叶及其它杂物;

步骤三:摊放:将分拣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于通风场所中摊放,摊放厚度为5~15mm,控制通风场所温度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5~85%,摊放时间为3~5天,期间每隔1.0~2.0h翻一次,同时在表面喷施纤维素酶,直至甜叶菊幼嫩叶的含水率为30~45%;

步骤四:摇青:将摊放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入摇青机中摇青,控制摇青机的转速为6~8r/min,摇青时间为25~35min;

步骤五:杀青:摇青处理后,将摇青过的甜叶菊叶放置于杀青简内进行往复翻炒杀青,保持杀青温度为180~200摄氏度,时间为1.0~2.0min,杀青结束后立即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5~10min,使产物温度降至25~35摄氏度;

步骤六:轻揉:将杀青产物放入揉捻机揉捻60~90min;

步骤七:振动:将揉捻过后的甜叶菊叶放置在振动箱内的振动筛上,进行振动处理,振动的时间为20~40min;

步骤八:干燥:将振动后的甜叶菊叶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5~25min,得到甜叶菊茶叶;

步骤九:收集:将进行干燥处理之后的甜叶菊茶叶收集起来。

优选的,所述纤维素酶为内切型b-葡聚糖酶、外切型b-葡聚糖酶和b-葡萄糖苷酶的复合体,其浓度为0.5%,喷施量为甜叶菊幼嫩叶重量的8.0~10%。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的筛网为40~60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振动箱将揉捻过后的甜叶菊叶进行振动处理,提高了甜叶菊叶的浸泡能力,使得甜叶菊茶叶在浸泡过程中,能够将茶叶中的糖分彻底吸干,提高了甜叶菊茶叶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收:采摘地面以上10cm的甜叶菊嫩叶,作为制备甜叶菊茶叶的原料;

步骤二:分拣:对采收得到的甜叶菊幼嫩叶进行精细分拣,以除去其中混入的黄叶及其它杂物;

步骤三:摊放:将分拣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于通风场所中摊放,摊放厚度为5mm,控制通风场所温度为1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5%,摊放时间为3天,期间每隔1.0h翻一次,同时在表面喷施纤维素酶,直至甜叶菊幼嫩叶的含水率为30%,所述纤维素酶为内切型b-葡聚糖酶、外切型b-葡聚糖酶和b-葡萄糖苷酶的复合体,其浓度为0.5%,喷施量为甜叶菊幼嫩叶重量的8.0%;

步骤四:摇青:将摊放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入摇青机中摇青,控制摇青机的转速为6r/min,摇青时间为25min;

步骤五:杀青:摇青处理后,将摇青过的甜叶菊叶放置于杀青简内进行往复翻炒杀青,保持杀青温度为180摄氏度,时间为1.0min,杀青结束后立即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5min,使产物温度降至25摄氏度;

步骤六:轻揉:将杀青产物放入揉捻机揉捻60min;

步骤七:振动:将揉捻过后的甜叶菊叶放置在振动箱内的振动筛上,进行振动处理,振动的时间为20min,所述振动筛的筛网为40目;

步骤八:干燥:将振动后的甜叶菊叶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5min,得到甜叶菊茶叶;

步骤九:收集:将进行干燥处理之后的甜叶菊茶叶收集起来。

实施例2:

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收:采摘地面以上15cm的甜叶菊嫩叶,作为制备甜叶菊茶叶的原料;

步骤二:分拣:对采收得到的甜叶菊幼嫩叶进行精细分拣,以除去其中混入的黄叶及其它杂物;

步骤三:摊放:将分拣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于通风场所中摊放,摊放厚度为10mm,控制通风场所温度为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摊放时间为4天,期间每隔1.5h翻一次,同时在表面喷施纤维素酶,直至甜叶菊幼嫩叶的含水率为40%,所述纤维素酶为内切型b-葡聚糖酶、外切型b-葡聚糖酶和b-葡萄糖苷酶的复合体,其浓度为0.5%,喷施量为甜叶菊幼嫩叶重量的9.0%。;

步骤四:摇青:将摊放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入摇青机中摇青,控制摇青机的转速为7r/min,摇青时间为30min;

步骤五:杀青:摇青处理后,将摇青过的甜叶菊叶放置于杀青简内进行往复翻炒杀青,保持杀青温度为190摄氏度,时间为1.5min,杀青结束后立即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7min,使产物温度降至30摄氏度;

步骤六:轻揉:将杀青产物放入揉捻机揉捻75min;

步骤七:振动:将揉捻过后的甜叶菊叶放置在振动箱内的振动筛上,进行振动处理,振动的时间为30min,所述振动筛的筛网为50目;

步骤八:干燥:将振动后的甜叶菊叶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0min,得到甜叶菊茶叶;

步骤九:收集:将进行干燥处理之后的甜叶菊茶叶收集起来。

实施例3:

一种增强甜叶菊茶叶浸泡能力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收:采摘地面以上20cm的甜叶菊嫩叶,作为制备甜叶菊茶叶的原料;

步骤二:分拣:对采收得到的甜叶菊幼嫩叶进行精细分拣,以除去其中混入的黄叶及其它杂物;

步骤三:摊放:将分拣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于通风场所中摊放,摊放厚度为15mm,控制通风场所温度为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5%,摊放时间为5天,期间每隔2.0h翻一次,同时在表面喷施纤维素酶,直至甜叶菊幼嫩叶的含水率为45%,所述纤维素酶为内切型b-葡聚糖酶、外切型b-葡聚糖酶和b-葡萄糖苷酶的复合体,其浓度为0.5%,喷施量为甜叶菊幼嫩叶重量的10%;

步骤四:摇青:将摊放后的甜叶菊幼嫩叶置入摇青机中摇青,控制摇青机的转速为8r/min,摇青时间为35min;

步骤五:杀青:摇青处理后,将摇青过的甜叶菊叶放置于杀青简内进行往复翻炒杀青,保持杀青温度为200摄氏度,时间为2.0min,杀青结束后立即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10min,使产物温度降至35摄氏度;

步骤六:轻揉:将杀青产物放入揉捻机揉捻90min;

步骤七:振动:将揉捻过后的甜叶菊叶放置在振动箱内的振动筛上,进行振动处理,振动的时间为40min,所述振动筛的筛网为60目;

步骤八:干燥:将振动后的甜叶菊叶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5min,得到甜叶菊茶叶;

步骤九:收集:将进行干燥处理之后的甜叶菊茶叶收集起来。

通过以上三组实施例可以得到三种经过振动筛处理的甜叶菊茶叶,将这三种甜叶菊茶叶分别进行浸泡测试,再用经过普通加工的甜叶菊茶叶进行浸泡试验,结果得出三组实施例中的甜叶菊茶叶的浸泡能力均有不同的提升,其中实施例2中甜叶菊茶叶的浸泡能力最好,价值最高,本发明通过振动箱将揉捻过后的甜叶菊叶进行振动处理,提高了甜叶菊叶的浸泡能力,使得甜叶菊茶叶在浸泡过程中,能够将茶叶中的糖分彻底吸干,提高了甜叶菊茶叶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